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医师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伴急性肺不张患者的诊治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炳流 杜雪梅 +2 位作者 江慧琳 毕晓锋 刘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35-2536,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医师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伴急性肺不张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伴急性肺不张患者,全部患者由受过培训的急诊科医师进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灌洗和送检抽吸... 目的:探讨急诊医师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伴急性肺不张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伴急性肺不张患者,全部患者由受过培训的急诊科医师进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灌洗和送检抽吸痰做病原学检查,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以及胸片或胸部CT情况。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较前改善(P〈0.05);治疗后12~24h复查胸片或胸部CT:19例完全复张;12例症状改善,仍有节段性不张,经再次用纤支镜治疗复张,并取得相应的病原体针对性治疗。结论:由受过培训的急诊医生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机械通气伴急性肺不张患者促进早期肺复张、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简单、快速。容易掌握,减少了急诊专科会诊等环节,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而保证了抢救的成功,提高了急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肺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以上人群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钟赟 田朝伟 +4 位作者 刘本荣 李爱群 罗承锋 陈敏生 刘世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64-4067,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广州地区35岁以上居民中,不同BMI的男女居民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型肥胖组的血压水平及其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男性以WHR的OR值最高(1.526),而女性以WC的OR值最高(2.813),BMI的OR值在两性中均为最低(0.719/0.391)。ROC曲线表明,男性BMI、WC和WHR诊断高血压的切点、曲线下面积及95%C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女性中,W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4),与BMI(0.77)、WHR(0.78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尤其在女性人群中,WC是反映肥胖对高血压影响的较好测量指标,而BMI和WHR可以作为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腰臀比 体质指数 腰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勇填 林珮仪 +1 位作者 林绍鹏 刘国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作用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TIA的患者。采用疏血通+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收集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血脂、空腹血糖、颈动...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作用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TIA的患者。采用疏血通+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收集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血脂、空腹血糖、颈动脉彩超等临床资料。出院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至6个月。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结果:疏血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总有效率达91.30%(42/46),随访发现治愈或有效42例中复发TIA或发生脑卒中5例,发生率为11.90%。治疗6个月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明显变薄,斑块面积明显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好,且可降低TIA的复发和脑卒中发生率,可能与降低LDL-C和TG水平、缩小IMT和斑块面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疏血通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实验性心肺复苏脑氧自由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许松青 陈卓堃 +3 位作者 张弋 林珮仪 李燕屏 孙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心肺复苏后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n=6)。空白组,不诱发室颤,仅行预处理;对照组,心跳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纳洛酮组,心跳骤停后予常规...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心肺复苏后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n=6)。空白组,不诱发室颤,仅行预处理;对照组,心跳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纳洛酮组,心跳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并使用纳洛酮。空白组预处理后6h、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复苏后6h取脑组织行MDA、SOD浓度测定以及形态学检查。结果:对照组脑组织MDA的含量高于空白组(P<0.01)和纳洛酮组(P<0.01);而纳洛酮组中脑组织SOD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低于空白组(P<0.01)。对照组神经元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损害,而纳洛酮组神经元的病理损害低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组织MDA的生成,增加SOD的活力,并可减轻其病理损害,从而减轻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杜雪梅 李燕屏 +2 位作者 林珮仪 江慧琳 李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比较倍他乐克和胺碘酮静脉给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46例接受倍他乐克治疗,4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其转变窦性心率和控制心室率情况(包括起效时间、有效率等),并记录用药... 目的:比较倍他乐克和胺碘酮静脉给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46例接受倍他乐克治疗,4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其转变窦性心率和控制心室率情况(包括起效时间、有效率等),并记录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静注倍他乐克起效时间为(3.44±1.51)min,有效率达91.3%,胺碘酮起效时间(15.9±23.4)min,有效率81.25%。两组副作用较少,静脉对血压影响小。结论: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比较,倍他乐克给药后能比胺碘酮在更短时间内达到复律效果,同时一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倍他乐克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丽琴 陈晓敏 +6 位作者 林珮仪 黎伟忠 白文杰 邓浩辉 廖伟祥 叶彪 江慧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75-2676,共2页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rt-PA)和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AMI患者分为rt-PA组和r-PA组,分别使用rt-PA全量加速给药或r-PA静脉推注治疗,统计两组胸痛至溶栓时间、再通率、出院前病死率、治疗后并发症及再...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rt-PA)和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AMI患者分为rt-PA组和r-PA组,分别使用rt-PA全量加速给药或r-PA静脉推注治疗,统计两组胸痛至溶栓时间、再通率、出院前病死率、治疗后并发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溶栓后,rt-PA组患者血管再通率84.6%,病死率7.7%,出血率0%,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15.4%。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率90.9%,病死率9.1%,出血率9.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rt-PA或r-PA治疗AMI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血浆中VWF、FⅧ和AT-Ⅲ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林珮仪 刘卫江 +2 位作者 江慧琳 谢长江 冯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FⅧ)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MODS患者被列为观察对象。测定血浆VWF、ⅧF和AT-Ⅲ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FⅧ)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MODS患者被列为观察对象。测定血浆VWF、ⅧF和AT-Ⅲ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MODS组血浆VWF和FⅧ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P<0.01;MODS组中,死亡组血浆VWF和FⅧ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1和P<0.05。MODS患者血浆VWF和FⅧ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6和0.705,AT-Ⅲ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52,P<0.01。结论:VWF、FⅧ和AT-Ⅲ在MOD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反映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患者血浆 临床意义 VWF FⅧ 抗凝血酶-Ⅲ(AT-Ⅲ) APACHEⅡ评分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MODS 慢性健康评分 病情严重程度 正常对照组 观察对象 急性生理 0.05 发病过程 水平 Ⅷ因子 健康者 死亡组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面)罩式BiPAP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国斌 毕晓锋 叶显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 :研究应用无创性鼻 (面 )罩BiPAP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 :43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1例 ,对照组 2 2例 ,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 ,应用激素 ,抗感染等治疗 ,治疗组同时予鼻 (面 )罩Bi PAP通气治疗 ,观察两组治... 目的 :研究应用无创性鼻 (面 )罩BiPAP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 :43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1例 ,对照组 2 2例 ,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 ,应用激素 ,抗感染等治疗 ,治疗组同时予鼻 (面 )罩Bi PAP通气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征象、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 (MAP)、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参数 (pH除外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重症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BiPAP鼻 (面 )罩通气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BIPAP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不同辅助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做功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群 李缨 +1 位作者 陈荣昌 黎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同压力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功的影响。方法11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不同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的NIPPV,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1)与自主呼吸(SB)...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同压力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功的影响。方法11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不同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的NIPPV,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1)与自主呼吸(SB)相比,常规压力支持(PS)和高压力支持水平(H-PS)时的潮气量(VT)(P<0.05)、分钟通气量(VE)(P<0.01)均显著增高。高呼气末正压(H-PEEP)时的VT和VE无显著增高(P>0.05)。(2)SB时的吸气肌肉做功与呼气肌肉做功分别为0.89±0.24和0.03±0.04J/L,3种通气方式时的患者吸气肌肉做功均明显减少(P<0.01),PS、H-PEEP、H-PS分别为0.22+0.17、0.26±0.23和0.22±0.19J/L;但呼气肌肉做功也均显著增高(P<0.01),PS、H-PEEP、H-PS分别为0.29+0.29、0.35±0.42和0.58±0.26J/L。结论本实验证实了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中,NIPPV可减轻患者的吸气肌肉负担,PS、H-PEEP和H-PS时患者吸气做功分别减少75%、71%和76%;但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过高可呼气肌肉做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做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犬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晓辉 张弋 +2 位作者 江慧琳 许松青 田朝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观察犬心跳骤停复苏后存在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犬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心肺复苏组(CPR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后6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 目的:观察犬心跳骤停复苏后存在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犬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心肺复苏组(CPR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后6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6h后取心肌组织,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心肌病理学检查。结果:MAP和CO在恢复自主循环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6h降至最低,复苏后各观察点均低于空白对照组。CP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PR组心肌的病理损害大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电击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在着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增加,可能是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病理学 复苏后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国斌 林绍鹏 张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42-274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脑出血无合并NPE患者和脑出血合并NPE患者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心率、脑钠肽、氧合指数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行对照分析和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脑出血无合并NPE患者和脑出血合并NPE患者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心率、脑钠肽、氧合指数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行对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年龄、性别、GCS评分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脑钠肽和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增快(OR:1.053,P<0.05)和脑钠肽升高(OR:1.002,P<0.05)为脑出血合并NPE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是脑出血合并NPE的保护因素(OR:0.965,P<0.05)。结论:心率增快和脑钠肽升高是脑出血合并NP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氧合指数是脑出血合并NPE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糖代谢紊乱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毕晓锋 刘国斌 陈晓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47-448,共2页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脏病变可引起糖代谢异常,使血糖浓度降低或增高。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易并发糖代谢紊乱。本文分析70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的测定结...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脏病变可引起糖代谢异常,使血糖浓度降低或增高。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易并发糖代谢紊乱。本文分析70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的测定结果,初步探讨原发性肝癌并发糖代谢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原发性 糖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质异位症所致癫痫的临床表现与视频脑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绍鹏 常好会 +3 位作者 刘晓蓉 邓宇虹 李叶 廖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04-2206,2223,共4页
目的分析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与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MRI确诊灰质异位症患者14例,分析其起病年龄、发作形式等临床资料与清醒期、睡眠期和发作期的视频脑电图特征。结果14例患者精神发育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定位体征。癫痫起病年龄为... 目的分析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与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MRI确诊灰质异位症患者14例,分析其起病年龄、发作形式等临床资料与清醒期、睡眠期和发作期的视频脑电图特征。结果14例患者精神发育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定位体征。癫痫起病年龄为5~21岁,平均11.4岁。发作形式以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sGTCS)和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常见,其次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灰质异位症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痫性放电与异位灰质部位相关;10例患者存在颞叶的痫性放电,3例患者脑电图监测到起源于颞叶的发作。结论灰质异位症所致癫痫发病年龄早,发作形式以sGTCS和CPS常见。异位灰质部位和颞叶的异常放电是灰质异位症患者的脑电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异位 癫痫 视频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跳骤停犬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及心肌MDA、SOD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炳烦 江慧琳 +3 位作者 林珮仪 许松青 陈晓辉 张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33-734,共2页
目的 :观察心跳骤停犬心肺复苏 (CPR )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MDA、SOD的变化。方法 :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 ,3min后复苏 ,12只犬随机分为 2组 ,CPR组、正常对照组 ,每组 6只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后 6h的CO和PAWP。 6h后取心... 目的 :观察心跳骤停犬心肺复苏 (CPR )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MDA、SOD的变化。方法 :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 ,3min后复苏 ,12只犬随机分为 2组 ,CPR组、正常对照组 ,每组 6只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后 6h的CO和PAWP。 6h后取心肌组织 ,匀浆测SOD和MDA的活性。结果 :CPR组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4、6h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0 0 1)。CO、CI、SV和LVSWI在心跳骤停前 2组无统计学差异 ,复苏成功后 0~ 6hCPR组的各指标均低于正常组 (P <0 0 1)。复苏后 6hCPR组心肌组织SOD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MDA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在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和内源性抗氧化机制的削弱 ,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心肌MDA SOD 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岐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与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缨 林珮仪 +1 位作者 陈瑜越 江慧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05-2006,共2页
目的:比较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TCP)与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NTCP)两种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心脏停搏患者在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基础上,分别行NTCP或TCP的资料。结果:两种方法的起搏成... 目的:比较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TCP)与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NTCP)两种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心脏停搏患者在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基础上,分别行NTCP或TCP的资料。结果:两种方法的起搏成功、临床有效、心肺复苏成功和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TCP操作时间为(13.45±7.82)min,明显长于NTCP组的(1.01±0.2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科使用NTCP和TCP两种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二者疗效相当,但NTCP更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起搏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病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炳流 杨勇填 江慧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病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影响。方法:把22例CPR病人基础生命支持(BLS)后随机分常规组(A组)与亚低温组(B组)各11例,用放射免疫法及酶...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病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影响。方法:把22例CPR病人基础生命支持(BLS)后随机分常规组(A组)与亚低温组(B组)各11例,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自CPR后2h、6h、12h、1d、3d、5d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变化。结果:(1)亚低温组各时点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常规组血浆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在各时点呈先升后降,1d出现峰值,亚低温组没有出现峰值。结论:(1)亚低温有显著抑制CPR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变化释放作用,减轻CPR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急性炎症反应,提高脑复苏成功率;(2)TNF-α、IL-1β、IL-8均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肺复苏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炎性细胞因子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与炎症因子关系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江慧琳 陈晓辉 +5 位作者 张弋 许松青 田朝伟 李昭骥 林珮仪 李燕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观察犬心跳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CPR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复苏后6h的心输出量(CO)和肺动脉楔... 目的:观察犬心跳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CPR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复苏后6h的心输出量(CO)和肺动脉楔压(PAWP),同时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放免法)。结果:两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心跳骤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组的MAP在复苏成功即时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开始下降,在复苏后4、6h低于正常对照组。CPR组的PAWP从心跳骤停前的(5.0±1.26)mmHg一直上升,到复苏后达高峰(28.83±4.79)mmHg,各观察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O在复苏成功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6h降至最低,复苏后各观察点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电击前。TNF-α、IL-6浓度在复苏后即时和2h开始出现明显的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与本组电击前及同时间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整个实验过程均未能检测到IL-10的浓度。细胞因子TNF-α和IL-6与CO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电击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在着心功能不全和TNF-α和IL-6水平的升高,TNF-α和IL-6可能导致复苏后心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后 心功能不全 炎症因子 实验研究 心跳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D二聚体的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18
作者 田朝伟 杨晓仪 +2 位作者 吴文言 黄少华 陈敏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D二聚体噬菌体抗体抗体组合文库。方法:从不同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后,以免疫球蛋白信号肽序列引物和家族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扩增人全套抗体基因片段...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D二聚体噬菌体抗体抗体组合文库。方法:从不同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后,以免疫球蛋白信号肽序列引物和家族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扩增人全套抗体基因片段,并克隆于pComb3H载体,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在辅助噬菌体的超感染下,构建噬菌体抗体组合文库。结果:采用不同的引物进行重链、轻链Kappa和Lambda链的半套式PCR扩增,均能获得相应大小的PCR产物,其结果扩增率达到100%。经4次电转化构建了库容为2.8×108的抗体库,轻、重链基因的重组率为46%,经辅助噬菌体的超感染,得到噬菌体滴度为4.1×1017PFU/L的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抗D二聚体的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抗D二聚体的Fab噬菌体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噬菌体 抗体组合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复律
19
作者 陈晓辉 李燕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33-634,共2页
根据诱发因素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将1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成四组,采用单盲法选择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复律,结果发现总有效率达85.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复律 心动过速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戊丁氨脂治疗胆绞痛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杜雪梅 陈晓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47-748,共2页
关键词 胆绞痛 药物疗法 羟戊丁氨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