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心理科初诊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悦 许行健 姚建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患者的相关情况及心理状况。方法 对2003年7月~2005年7月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初次就诊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试,并结合初诊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来初诊患者共4260例,2893...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患者的相关情况及心理状况。方法 对2003年7月~2005年7月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初次就诊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试,并结合初诊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来初诊患者共4260例,2893例接受心理测试的初诊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诊断以功能性精神障碍为主,其中神经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初诊的主要疾病。结论 综合医院心理科患者有较高的精神症状发生率,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心理咨询 心理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和精神科门诊病人的临床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龚梅恩 刘军 +3 位作者 黄学军 王茜帆 邓悦 苏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精神科联络一会诊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茜帆 刘冬年 +2 位作者 许行健 麦坤仪 陈杰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的应用对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 14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2例 ,分为氟西汀组 (2 0例 ,2 0mg/d)、阿米替林组 (19例 ,5 0~ 15 0mg/d)和空白对照组 (2 3例 ) ,治疗 6周及...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的应用对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 14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2例 ,分为氟西汀组 (2 0例 ,2 0mg/d)、阿米替林组 (19例 ,5 0~ 15 0mg/d)和空白对照组 (2 3例 ) ,治疗 6周及 12周后用HAMD及副反应量表 (TESS)作评定 ,并检测空腹和餐后 2小时血糖 (FPG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IC)等生化及体查指标。结果 氟西汀组及阿米替林组治疗 6周及 12周后HAMD总分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前两组FPG、2hPG在6周和 12周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空白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 ;HbAIC6周后均未见显著下降 ,12周后前两组显著下降 ,组间比较则仅氟西汀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TESS总分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 ,并显示氟西汀组不良反应 9例 (45 0 % ) ,阿米替林组 16例 (84 2 % )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氟西汀及阿米替林对于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且氟西汀对血糖的控制作用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方面优于阿米替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抑郁障碍 抗抑郁剂 治疗 汉密顿抑郁量表 氟西汀 阿米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精神症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茜帆 刘冬年 +1 位作者 许行健 麦坤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05,共1页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心身疾病.在我国,尤其是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呈不断上升趋势.这除了与生活方式(如运动与饮食等)的改变有关外,应激等社会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1,2].而且在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均可见到多种...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心身疾病.在我国,尤其是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呈不断上升趋势.这除了与生活方式(如运动与饮食等)的改变有关外,应激等社会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1,2].而且在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均可见到多种精神障碍[2].为较详尽了解糖尿病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病情况,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精神症状 调查分析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姚建玲 邓悦 许行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行为特征及父母养育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其临床干预方式。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46例6~15岁ADHD儿童及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与常模对比,ADHD儿童...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行为特征及父母养育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其临床干预方式。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46例6~15岁ADHD儿童及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与常模对比,ADHD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6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HD家庭父亲在养育过程中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4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HD儿童的父母存在不恰当的养育态度和行为,提示对ADHD儿童应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纠正等临床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行为特征 父母养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脑弥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雷俊 范玉华 +7 位作者 吴文涛 邹艳 康庄 郑俩荣 国效峰 张晋碚 赵靖平 魏钦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3-457,共5页
目的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8名正常对照进行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通过FSL软件处理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参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 目的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8名正常对照进行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通过FSL软件处理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参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散参数(axial diffusivity,AD)和径向弥散参数(radial diffusivity components,RD)值,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软件分析2组间差异。结果患者组双侧部分胼胝体膝部、双侧放射冠前肢、左侧放射冠向前额叶的投射、左侧部分前丘脑辐射和分散的左侧钩状束前部多个部位RD值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FEW校正后),2组间FA、MD、A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及额叶与其它脑区之间的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呱醋甲酯、瑞波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军 苏林雁 +2 位作者 李飞 曹枫林 龚梅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8-731,共4页
目的通过测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注意定势转移能力,探讨呱醋甲酯(利地林)和瑞波西汀对ADHD大鼠模型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4周雄性SHR27只随机分为SHR呱醋甲酯组(SR)9只、SHR瑞波西汀... 目的通过测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注意定势转移能力,探讨呱醋甲酯(利地林)和瑞波西汀对ADHD大鼠模型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4周雄性SHR27只随机分为SHR呱醋甲酯组(SR)9只、SHR瑞波西汀组(SRB)10只和SHR生理盐水对照组(SN)8只,WKY大鼠对照组(WN)8只。SR组腹腔注射"呱醋甲酯"5mg.kg-1.d-19d,SRB组腹腔注射瑞波西汀10mg.kg-1.d-19d,SN对照组按同期对照原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投药的第6~9d连续完成注意定势转移能力测评,记录评定注意定势转移任务的循环数。结果①SHR在简单辨别阶段(SD)、复杂辨别阶段(CD)、复杂辨别反向阶段(CDR)、内维度转换阶段(IDS)、外维度转换阶段(EDS)能够连续6次正确完成操作任务所需要的次数明显多于WKY大鼠(P<0.05~P<0.01)。②SR组大鼠在上述所有阶段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循环次数都较SN对照组减少(P<0.05),不过在内维度转换反向阶段(IDS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RB组大鼠在完成所有阶段任务所需要的循环次数都较SN对照组减少(P<0.05),不过在复习辨别反向阶段(CDRre)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SHR存在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缺陷,"呱醋甲酯"和瑞波西汀均可以改善SHR注意定势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注意定势转移 “呱醋甲酯” 瑞波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对首发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风险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小立 文飞 +1 位作者 钟智勇 韩自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影响。方法:31例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病例组接受阿立哌唑治疗,治疗前后各测量一次体重、腰围、腰臀比、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影响。方法:31例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病例组接受阿立哌唑治疗,治疗前后各测量一次体重、腰围、腰臀比、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100)、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INS)、C肽(C-P),并分别计算出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另设健康对照组44例,同法测量上述指标。将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INS、C-P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TGI、NS、C-P、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OA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有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PS)阿立哌唑对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相对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首发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