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与骨转移瘤的X线及CT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傅元芳 李启权 +1 位作者 陈双 周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 M M) 和骨转移瘤的影像学( X 线、 C T) 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骨髓涂片或局部病灶活检病理证实的 M M44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肿瘤并骨质破坏者71 例;骨破坏灶穿刺病理为... 目的:为了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 M M) 和骨转移瘤的影像学( X 线、 C T) 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骨髓涂片或局部病灶活检病理证实的 M M44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肿瘤并骨质破坏者71 例;骨破坏灶穿刺病理为骨转移瘤5 例。将上述两组病例的 X 线及 C 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颅骨病变发生率 M M 为85 % ,骨转移瘤为2143 % ,两者比较 P< 0005 ;下颌骨破坏 M M 为50 % ,骨转移瘤为714 % ,两者比较 P< 001 。脊柱附件骨质破坏部位两病不同, M M 仅破坏椎弓,转移瘤不仅破坏椎弓,还破坏椎弓以外附件。膨胀性骨破坏的 C T 表现, M M 骨破坏部位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的软组织影替代,残留骨壳排列规则,对邻近软组织仅为压迫性改变。骨转移瘤骨膨胀性改变轻,对邻近软组织为浸润性改变,在病变内见分布不规则高密度的斑点状残留骨或肿瘤骨。结论:颅骨破坏且为多发病灶及下颌骨破坏,对诊断 M M 有重要价值。脊椎骨质破坏灶累及椎弓及椎弓以外附件及病灶范围内见斑点状高密影者,首先考虑为骨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转移瘤 CT 鉴别诊断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