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妇产科临床见习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宋绿茵 李锦玉 郑小东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0-5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见习 临床实践能力 妇产科学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卵巢肿瘤 见习课 医德医风 教学计划 独立思考 学生考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心理素质差异对妇产科专业学习成绩的影响
2
作者 胡淑君 何志毅 +1 位作者 何志晖 田耕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为了了解妇产科医学教育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四年级临床医学理论学习的97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医学专业为第一志愿、自己要求接受大学医学教育、以治病救人或教书育人为目标和立志大学毕... 为了了解妇产科医学教育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四年级临床医学理论学习的97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医学专业为第一志愿、自己要求接受大学医学教育、以治病救人或教书育人为目标和立志大学毕业后做妇产科医生的学生,其妇产科学习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将医学专业作为第二、第三志愿,由父母或其他人要求或指导其接受大学医学教育和以其他方面作为目的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教学 问卷调查 医学生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一九九七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3
作者 李锦玉 田耕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1997年2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方法:对广州地区1997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981~1987年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产后出血是直接产科致死原因的首位原因。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是降低孕产妇...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1997年2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方法:对广州地区1997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981~1987年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产后出血是直接产科致死原因的首位原因。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死亡率 死亡原因 围产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浆CRH预测早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聪 史文静 +1 位作者 杜晓丽 高眉扬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妊娠期间的浓度变化,及其在早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产科523例早中晚期孕妇和早产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孕妇血浆中CRH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孕早期,CRH处于低水平分泌...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妊娠期间的浓度变化,及其在早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产科523例早中晚期孕妇和早产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孕妇血浆中CRH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孕早期,CRH处于低水平分泌状态;进入孕中期以后,CRH明显呈直线上升直至孕晚期呈指数增长。早产组较对照组CRH明显升高(P<0.05)。结论:随着妊娠的进展,CRH在孕妇外周血中的浓度逐渐增加;母体血浆CRH可作为预测早产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辅助高频电刀治疗子宫颈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孔丽雅 李锦玉 刘堃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阴道镜辅助下,高频电刀行子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治愈率和减少结痂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糜烂Ⅱ度、宫颈糜烂Ⅲ度、CINⅠ、CINⅡ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研究组在宫颈环... 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阴道镜辅助下,高频电刀行子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治愈率和减少结痂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糜烂Ⅱ度、宫颈糜烂Ⅲ度、CINⅠ、CINⅡ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研究组在宫颈环行电切术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宫颈结痂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为95.8%,有效率为100%,宫颈结痂出血的发生率为0.42%,较对照组治愈率为80.9%,有效率95.8%,宫颈结痂出血的发生率为19.1%,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镜辅助下,高频电刀行子宫颈环节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充分了解病情,熟悉技术操作的特点、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结痂期出血,是顺利完成宫颈环行电切术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高频电刀 子宫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Ⅴ基因Leiden突变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绿茵 史文静 陈盛强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基因Le iden突变在中国广东地区反复自然流产患者遗传发生学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技术检测5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实验组)和5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因子Ⅴ基因Le iden突变。结果:习惯...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基因Le iden突变在中国广东地区反复自然流产患者遗传发生学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技术检测5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实验组)和5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因子Ⅴ基因Le iden突变。结果:习惯性流产组和对照组均无凝血因子Ⅴ基因Le iden突变的存在。结论:凝血因子Ⅴ基因Le iden突变与中国广东地区妇女反复自然流产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凝血因子V 多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锦玉 彭菊兰 +3 位作者 曹帅金 车坤兰 何凤仪 程玉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进行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进行粘连分离、整形及复通,并随访。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率100%(28/28),复通术后妊娠...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进行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进行粘连分离、整形及复通,并随访。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率100%(28/28),复通术后妊娠率92.9%(26/28)。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率75%(24/30),术后妊娠率65.6%(21/32),其中伞端成形术复通率83.3%(20/24),妊娠率75%(18/24),输卵管开口复通率50%(4/8),术后妊娠率37.5%(3/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肯定,术后复通率及妊娠率均较普通术式显著提高,但病例选择要适当,术中保证输卵管充足的血液供应及防止手术后再粘连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显微外科技术 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1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车坤兰 李锦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3-64,80,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7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资料大多数患者是在 30~ 5 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 ,有 5 0 .8%、5 2 .7%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7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资料大多数患者是在 30~ 5 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 ,有 5 0 .8%、5 2 .7%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息肉。 95 .2 %、95 .8%的患者有妊娠分娩史、宫腔手术 (或操作 )史。术前临床诊断符合率仅有 5 1.4 % ,而B超诊断符合率仅 5 3.9%。结论 :本病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有关。妊娠分娩、流产等宫腔手术 (或操作 )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诱因。术前诊断应在超声检查、血清CA12 5测定等检查的同时 ,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必要的盆腔检查 ,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成熟速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兰珍 谭新萍 高眉扬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者胎盘成熟的速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8年 1月 - 2 0 0 1年 4月在本院行围产保健的 6 0例孕妇行B超检查 ,动态监测其胎盘成熟度分级 ;6 0例孕妇中前置胎盘者 2 0例 ,正常者 4 0例 ,将其分为两组 ,将两组中各...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者胎盘成熟的速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8年 1月 - 2 0 0 1年 4月在本院行围产保健的 6 0例孕妇行B超检查 ,动态监测其胎盘成熟度分级 ;6 0例孕妇中前置胎盘者 2 0例 ,正常者 4 0例 ,将其分为两组 ,将两组中各级胎盘的所对应的孕周加以比较 ,以了解胎盘的成熟速度。结果 :本研究发现前置胎盘者胎盘的成熟速度较正常者的胎盘成熟速度慢 ,其各级胎盘所对应的孕周均较正常组的孕周小 ,而且前置胎盘者未见胎盘Ⅲ级。结论 :前置胎盘者胎盘成熟速度延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成熟度分级 胎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子宫浆膜血管破裂出血原因探讨──附2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建丽 田耕 《罕少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腹腔内出血的发病原因和过程。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产科2例妊娠晚期腹腔内子宫浆膜血管/ 浆肌层破裂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①2例孕妇既往均有人流、清宫史。②均为妊娠晚期突发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 痛样,逐渐加...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腹腔内出血的发病原因和过程。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产科2例妊娠晚期腹腔内子宫浆膜血管/ 浆肌层破裂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①2例孕妇既往均有人流、清宫史。②均为妊娠晚期突发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 痛样,逐渐加剧,右下腹部压痛明显,极似“阑尾炎” 但无发热及消化道症状,也无阴道流血。③剖腹探查均见腹腔内 大量积血,出血部位为子官浆膜层或浆肌层破裂。④1例母婴均死亡,死亡患者经病理检查有宫肌炎证据。另一例母婴均存 活。结论①妊娠晚期子宫浆膜血管/浆肌层破裂出血对母婴危害性大。孕妇患有盆腔炎症及多次流产手术,容易引起子宫 浆膜血管/浆肌层破裂出血,早期诊断及处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②对妊娠晚期腹痛病例应认真询问病史,鉴别有无腹腔内出 血,对有上述病史者应特别引起重视,如有急腹症或血腹症表现者应迅速剖腹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腔内出血 子宫破裂 病因 子宫浆膜血管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在妊高征中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周莉 高眉扬 +3 位作者 饶安娜 张兰珍 廖志琼 许梅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蕲蛇酶 (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原 ,采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对 7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 6 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轻度妊高征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 目的 :研究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蕲蛇酶 (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原 ,采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对 7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 6 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轻度妊高征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反应速率 (FMPV)、血浆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 (S)和最大吸光度 (Amax)分别为 0 77± 0 .10 ,(45 2 .33± 85 .96 )mg/dL ,0 .4 0± 0 .0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0 .6 6± 0 .15 ,(370 .89± 112 .2 0 )mg/dL ,0 .35± 0 .0 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重度妊高征组分别为 0 .5 7± 0 .14 ,(30 8.4 5± 93.97)mg/mL ,0 .30± 0 .0 8,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显著低于轻度妊高征组 (P≤ 0 .0 0 1)。结论 :应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 ,对妊高征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并发症的判断及指导治疗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浆 纤维蛋白原 单体聚合功能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的监测
12
作者 黄裘 高洁生 +2 位作者 严淑芳 周汉昭 张志胜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41-46,共6页
对465例孕妇进行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uV)、弓形体(Tox)感染的监测。孕妇 CMV 感染率为3.58%,新生儿先天性 CMV 感染率为3.01%。孕妇 RuV 感染率为3.6%,胎儿先天性 RuV 感染率为2.8%。未发现母婴有Tox 感染。4—14月龄时随访:6... 对465例孕妇进行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uV)、弓形体(Tox)感染的监测。孕妇 CMV 感染率为3.58%,新生儿先天性 CMV 感染率为3.01%。孕妇 RuV 感染率为3.6%,胎儿先天性 RuV 感染率为2.8%。未发现母婴有Tox 感染。4—14月龄时随访:6例先性 CMV 感染儿中患先心病1例,7例先天性 RuV感染中死胎1例,早产2例,存活6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障碍。提示孕妇感染对婴儿的危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弓形体 孕妇感染 先天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乳蛋白及催乳素含量与泌乳的关系
13
作者 田耕 吴振云 +1 位作者 张宏英 林琳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初乳中蛋白及催乳素(PRL)含量对顺序及剖宫产产妇初乳分泌的影响。方法:PRL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蛋白采用总蛋白测定法测定。结果;初乳分泌受到蛋白及催乳素含量的影响。
关键词 人乳 蛋白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与水平在正常孕妇血浆中的变化
14
作者 饶安娜 高眉扬 +3 位作者 张兰珍 廖志琼 李绮玲 周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 :建立广州地区正常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用蕲蛇酶 (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 ,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 :(1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 (FMPV) :中孕组 0 .6 6 5± 0 .1 2... 目的 :建立广州地区正常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用蕲蛇酶 (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 ,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 :(1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 (FMPV) :中孕组 0 .6 6 5± 0 .1 2 4 ,晚孕组 0 .71 0± 0 .1 5 9,产后组 1 .1 2 2± 0 .32 3,随孕周增加呈增高趋势 ,孕期与产后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0 1 ;(2 )最大吸光度 (Amax) :中孕组 0 .341± 0 .0 71 ,晚孕组 0 .36 7± 0 .0 84 ,产后组 0 .4 99± 0 .1 0 0 ,随孕周增加呈增高趋势 ,孕期与产后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0 1 ;(3)纤维蛋白原浓度 (S) :中孕组 36 7.8± 96 2 ,晚孕组 4 2 0± 1 1 9.6 ,产后组 835 .0± 4 92 .7,随孕周增加呈增高趋势 ,孕期与产后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0 1 ;(4 )反应延滞时间 (DT) :中孕组 1 0 .5± 1 0 .3,晚孕组 1 5 .3± 1 2 .3,产后组 5 5 .6± 32 .7,随孕周增加呈增高趋势 ,孕期与产后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1 ;(5 )功能指标 (FMPV/Amax) :中孕组 1 .86 5 ,晚孕组 1 .977,产后组 2 1 6 7,随孕周增加呈增高趋势 ,孕期与产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及P <0 .0 5 )。结论 :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操作简便、快捷 ,测出的纤维蛋白原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后巨大血肿1例
15
作者 周莉 高眉扬 许梅燕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8-89,共2页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后血肿形成临床上极为罕见,往往易误诊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早产而延误诊断和治疗.1998年姚南曾报道部分性前置胎盘并胎盘后血肿形成1例.
关键词 中央性前置胎盘 胎盘后血肿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子宫血管自发破裂致腹腔出血4例分析
16
作者 李锦玉 符玉亭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自发破裂 腹腔出血 妊娠晚期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下段 实验室检查 例分析 剖腹探查 持续性 腹腔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评后穹窿穿刺术对输卵管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程玉兰 高眉扬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文对1989~1991年二年间,我院后穹窿穿刺阳性的54例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7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54例后穹窿穿刺阳性者中,46例确诊输卵管妊娠,诊断率为85.1%,如结合血βHCG-RIA,则确诊率可提高至97.9%,... 本文对1989~1991年二年间,我院后穹窿穿刺阳性的54例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7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54例后穹窿穿刺阳性者中,46例确诊输卵管妊娠,诊断率为85.1%,如结合血βHCG-RIA,则确诊率可提高至97.9%,穿刺阳性者中有30.4%无明显腹部体征,故提出:对临床上输卵管妊娠可疑病例,应放宽后穹窿穿刺指征,对穿刺结果可疑病例,不应轻易排除输卵管妊娠及腹腔内出血诊断的可能,认为后穹窿穿刺术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迅速、可靠的输卵管妊娠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穹窿穿刺术 输卵管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普勒测定糖尿病孕妇脐动脉,子宫动脉血流速波的研究
18
作者 高眉扬 高木耕一郎 +3 位作者 吉井大介 中林正雄 武田佳彦 坂元正一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利用超声多普勒,从孕20-40周,每隔2周连续测定一组糖尿病孕妇(n=21)脐动脉,子宫动脉的血流速波,并与正常孕妇组(n=20)对照,以探讨母体糖尿病对胎儿胎盘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出生体重符合孕龄(AGA)糖尿病孕妇(n=15),脐动脉,子宫动脉... 本文利用超声多普勒,从孕20-40周,每隔2周连续测定一组糖尿病孕妇(n=21)脐动脉,子宫动脉的血流速波,并与正常孕妇组(n=20)对照,以探讨母体糖尿病对胎儿胎盘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出生体重符合孕龄(AGA)糖尿病孕妇(n=15),脐动脉,子宫动脉S/D比值与正常孕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出生体重大于孕龄(LGA)糖尿病孕妇(n=6)的脐动脉,子宫动脉的S/D比值在孕30周后出现高值,而且,S/D比值升高的时间与糖尿病LGA儿的生长加速阶段相一致。提示,LGA糖尿病孕妇S/D比值的升高可能与糖尿病LGA儿在生长加速阶段的血流需要量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 糖尿病 妊娠 子宫动脉 脐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例
19
作者 车坤兰 宋绿茵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缺氧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173例分析
20
作者 张丽卿 黄裘 江金带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5-28,共4页
对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本院分娩的173例新生儿缺血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56例进行头颅CT检查。HIE的发生率为活产儿的2.13%,病死率为7.51%,是同期活产儿围产期死亡率的14.44倍。按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缺氧将173例... 对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本院分娩的173例新生儿缺血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56例进行头颅CT检查。HIE的发生率为活产儿的2.13%,病死率为7.51%,是同期活产儿围产期死亡率的14.44倍。按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缺氧将173例HIE患儿分为四组,探讨其与临床分度、预后的关系以及临床分度与CT分度关系。分析CT诊断HIE及ICH的价值,并对HIE及ICH的早期诊断和预防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