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黄华兴 陈飞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分析已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是否能说明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换点的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能提高疗效。方法:用关键词途径对2000-2012年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行文献检索,将对象为COPD所致... 目的:分析已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是否能说明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换点的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能提高疗效。方法:用关键词途径对2000-2012年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行文献检索,将对象为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以PIC为切换点、以序贯通气为实验组和以常规通气为对照组比较疗效的RCT文献作Meta分析。结果:10项研究共489例患者被纳入。实验组病死率6.97%,对照组19.57%,OR值0.31(95%CI:0.18~0.56),P<0.05。实验组VAP患病率6.56%,对照组42.55%,OR值0.11(95%CI:0.07~0.19),P<0.05。有创通气时间的WMD值11.44(95%CI:14.45~8.38),P<0.05。结论:PIC应用在序贯通气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能降低病死率、VAP患病率和有创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控制窗 序贯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表型差异的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阳隽 张天托 朱家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呼吸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ATCC90028体外粘附生长24 h形成生物膜,用XTT减低法测定其增殖情况,并分别提取生物膜态白念珠菌总RNA,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 目的探讨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呼吸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ATCC90028体外粘附生长24 h形成生物膜,用XTT减低法测定其增殖情况,并分别提取生物膜态白念珠菌总RNA,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转录因子CPH1、EFG1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采用△Ct的方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根据粘附生长的白念珠菌增殖情况,有8株临床株形成生物膜能力"高",另7株临床株及标准株ATCC90028形成生物膜能力"低"。生物膜表型差异的菌株间转录因子CPH1、EFG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存在表型差异,其差异的机制可能与转录因子CPH1和EFG1以外的基因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生物膜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曹梅 谢灿茂 陈飞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52-235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瘦素和TNF系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27例正常人和65例COPD患者犤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35例,营养正常组(COPDⅡ组)30例犦测量体质指数、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皱厚度、...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瘦素和TNF系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27例正常人和65例COPD患者犤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35例,营养正常组(COPDⅡ组)30例犦测量体质指数、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中部臂围及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瘦素、TNF-α和sTNFR1水平。瘦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TNF-α和sTNFR1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析瘦素和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COPD两组血瘦素、TNF-α和sTNFR1高于稳定期和正常组;稳定期COPDⅠ组血瘦素低于Ⅱ组和正常组,COPDⅠ组血TNF-α和sTNFR1均高于Ⅱ组和正常组。65例COPD稳定期和27例正常组的血清瘦素分别与其营养参数呈明显正相关。COPD患者血瘦素水平与TNF-α无相关性;稳定期COPDⅠ组排除了BMI和年龄的影响,血瘦素与sTNFR1明显相关(r=0.458,P<0.01)。结论:COPD营养不良患者血瘦素和TNF-α系统联合作用可能参与营养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血清瘦素水平 营养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STNF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滤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罗辉遇 谢长江 +1 位作者 古英明 陈飞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35-1636,1641,共3页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CVVH)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我院ICU科收治的27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CVVH)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我院ICU科收治的27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MODS患者PT、APTT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FIB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h患者总体PT、APTT、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稀释组患者治疗前PT和治疗后12hAPTT较后稀释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对应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TT在治疗后48h较生存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出血倾向和易栓状态通常存在于MODS患者中;CVVH不加重患者凝血功能的紊乱;治疗后48h的APTT水平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凝血功能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滤过程中肝素用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辉遇 谢长江 +1 位作者 古英明 陈飞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59-3760,共2页
目的研究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剂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03年6月—2008年6月38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剂量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MODS患者CVVH治疗过程中... 目的研究MODS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剂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03年6月—2008年6月38例MODS患者CVVH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剂量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MODS患者CVVH治疗过程中普通肝素的平均用量为(2.9±1.5)mg/h,治疗开始6 h的平均用量〔(4.0±1.8)mg/h〕和最后6 h的平均用量〔(3.5±2.0)mg/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男:(3.0±1.6)mg/h;女:(2.8±1.4)mg/h〕、不同稀释法〔前稀释法:(2.8±1.7)mg/h;后稀释法:(3.0±1.4)mg/h〕患者肝素的平均用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肝素的平均用量〔(2.4±1.3)mg/h〕明显少于生存者〔(3.4±1.5)mg/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平均用量<1.5 mg/h的患者均死亡。结论 MODS患者CVVH治疗过程中肝素的合理用量可能为(2.9±1.5)mg/h左右;肝素用量的大小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当用量<1.5 mg/h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肝素 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SCC、CEA、CYFRA21-1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6
作者 邬勇坚 陈飞鹏 +2 位作者 曾波航 田利奇 于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灌洗液 (BLF)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体 (SCC)、癌胚抗原 (CEA)、细胞角蛋白 19片段(CYFRA2 1 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SCC、CEA、CYFRA2 1 1测定采用ELISA方法。标本取自 48例肺癌病人和 3 5例非肺癌病人的支... 目的 :探讨支气管灌洗液 (BLF)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体 (SCC)、癌胚抗原 (CEA)、细胞角蛋白 19片段(CYFRA2 1 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SCC、CEA、CYFRA2 1 1测定采用ELISA方法。标本取自 48例肺癌病人和 3 5例非肺癌病人的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结果 :肺癌患者BLF中测定SCC、CEA、CYFRA2 1 1的敏感性分别为 95 8%、5 6 3 %、83 3 % ,肺癌组SCC、CEA、CYFRA2 1 1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 (P <0 0 1)。肺癌患者血清SCC、CEA、CYFRA2 1 1的敏感性分别为 2 0 8%、77 1%、66 7% ,肺癌组CEA、CYFRA2 1 1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P <0 0 1) ,血清SC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BLF和血清SCC、CEA、CYFRA2 1 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10 0 %。结论 :BLF和血清SCC、CEA、CYFRA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体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