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榈酸及亚油酸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筱菁 李万根 +1 位作者 苏杭 苏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及亚油酸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G63细胞分5组进行干预,分别是:①对照(CON)组;②棕榈酸1.0×10-4mol·L-1组;③棕榈酸5.0×10-4mol·L-1组;④棕榈酸10.0×10-4mol·L-1... 目的探讨棕榈酸及亚油酸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G63细胞分5组进行干预,分别是:①对照(CON)组;②棕榈酸1.0×10-4mol·L-1组;③棕榈酸5.0×10-4mol·L-1组;④棕榈酸10.0×10-4mol·L-1组;⑤棕榈酸5.0×10-4mol·L-1+亚油酸1.0×10-5mol·L-1组。干预24h后用AO/PI荧光双染和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用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早期细胞凋亡;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评估细胞损伤和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棕榈酸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呈浓度梯度效应。棕榈酸组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时给予亚油酸组(P均<0.05)。结论棕榈酸能引起成MG63细胞凋亡,亚油酸则对其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亚油酸 MG6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茜帆 刘冬年 +2 位作者 许行健 麦坤仪 陈杰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的应用对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 14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2例 ,分为氟西汀组 (2 0例 ,2 0mg/d)、阿米替林组 (19例 ,5 0~ 15 0mg/d)和空白对照组 (2 3例 ) ,治疗 6周及...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的应用对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 14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2例 ,分为氟西汀组 (2 0例 ,2 0mg/d)、阿米替林组 (19例 ,5 0~ 15 0mg/d)和空白对照组 (2 3例 ) ,治疗 6周及 12周后用HAMD及副反应量表 (TESS)作评定 ,并检测空腹和餐后 2小时血糖 (FPG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IC)等生化及体查指标。结果 氟西汀组及阿米替林组治疗 6周及 12周后HAMD总分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前两组FPG、2hPG在6周和 12周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空白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 ;HbAIC6周后均未见显著下降 ,12周后前两组显著下降 ,组间比较则仅氟西汀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TESS总分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 ,并显示氟西汀组不良反应 9例 (45 0 % ) ,阿米替林组 16例 (84 2 % )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氟西汀及阿米替林对于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且氟西汀对血糖的控制作用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方面优于阿米替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抑郁障碍 抗抑郁剂 治疗 汉密顿抑郁量表 氟西汀 阿米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脂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万根 陈澍 +3 位作者 武兆忠 宫雅南 朱沛庄 邓煜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3-194,212,共3页
目的 明确绝经后妇女血脂水平与骨密度有否联系。方法 测定85例绝经后妇女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结果 与未绝经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甘油三酯(t=3.74,P=0.000)和胆固醇(t=3.75,P=0.000)... 目的 明确绝经后妇女血脂水平与骨密度有否联系。方法 测定85例绝经后妇女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结果 与未绝经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甘油三酯(t=3.74,P=0.000)和胆固醇(t=3.75,P=0.000)水平均显著升高;而BMD腰椎L2-4(t=2.43,P=0.017)和股骨颈(t=3.32,P=0.002)均显著降低;绝经后妇女甘油三酯水平与股骨颈的BMD经BMI校正后有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r=-0.324,P=0.003;而与腰椎L2-4 BMD无相关。胆固醇水平则与股骨颈及腰椎L2-4的BMD均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妇女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血脂水平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和IGF-1对成骨样细胞MG63 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马艳芬 李万根 陈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应用胰岛素(INSU)、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并以17-雌二醇(E2)做阳性对照。观察药物干预对MG63细胞Ⅰ型胶原(COL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MEM培养基培养MG63细胞,并以INSU、IGF-1、E2进行干预。抽... 目的应用胰岛素(INSU)、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并以17-雌二醇(E2)做阳性对照。观察药物干预对MG63细胞Ⅰ型胶原(COL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MEM培养基培养MG63细胞,并以INSU、IGF-1、E2进行干预。抽提各样本总RNA后,行逆转录并对COL1的cDNA进行荧光扩增和定量。结果各药物组内基因拷贝数(COPYS)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药效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在本实验所选的药物浓度范围内,INSU、IGF-1、E2各药物组的最高药效浓度均为本实验所用的最高药物浓度,分别为2×10-7mol/L、10-7mol/L、10-6mol/L。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NSU和IGF-1组COPYS增长率明显大于E2组,INSU和IGF-1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NSU、IGF-1和E2一样,均有显著促进MG63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IGF-1 MG 63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澍 刘雪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239-1240,共2页
目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56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饲养10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56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饲养10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24h尿量、24h尿蛋白、尿白蛋白,取肾作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24h尿量、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明显升高,血胰岛素显著下降;病理显示出现肾脏肥大,明显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结论: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出现肾脏功能受损,表现为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用于糖尿病肾病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绝经后妇女骨量的双向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万根 宫雅南 +1 位作者 朱沛庄 邓煜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 深入探讨肥胖对绝经后妇女骨量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绝经年限 (YSM) 1~ 10年的妇女 85例 ,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 ;测量空腹及糖负荷后 2h胰岛素 ;空腹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瘦素 ;测定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 目的 深入探讨肥胖对绝经后妇女骨量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绝经年限 (YSM) 1~ 10年的妇女 85例 ,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 ;测量空腹及糖负荷后 2h胰岛素 ;空腹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瘦素 ;测定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腰椎骨密度 =1 0 85 0 0 2 2YSM ,股骨颈骨密度 = 0. 371+0. 6 33身高 +0 . 0 11BMI 0 . 0 0 7YSM 0 . 0 5 3lnTG ;BMI与TG成正相关 (r=0 . 2 4 4 ,P =0. 0 2 7) ;如果把人群分为BMI<2 3kg/m2 和BMI≥ 2 3kg/m2 两组 ,则两组之间腰椎骨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而股骨颈骨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BMI≥ 2 3kg/m2 组大于BMI <2 3kg/m2组 (t=3 4. 96 ,P =0 . 0 0 1)。结论 肥胖对腰椎骨量无保护作用 ,对股骨颈骨量总的影响是保护作用 ,但深入分析发现其影响呈双向性 ,其保护作用与体重负荷有关 ,而损害作用与血TG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 BMI 股骨颈 肥胖 TG 绝经后妇女 腰椎骨密度 保护作用 空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淑妍 刘雪芳 +1 位作者 陈澍 张一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42-343,共2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予缬沙坦20mg/(kg·d)灌胃(ARB组),用药10周,设正常对照组(CON组)和糖尿病未...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予缬沙坦20mg/(kg·d)灌胃(ARB组),用药10周,设正常对照组(CON组)和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该两组按等量饮用水灌胃。实验结束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血清SOD水平和MDA含量。结果:大鼠成功诱发糖尿病。与DM组比较,ARB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水平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SO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缬沙坦能改善糖代谢,该有益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氧化应激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维 麦坤仪 李万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45-4147,共3页
目的:比较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按体重调整剂量与按经验调整剂量在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随机分为"0.1组"... 目的:比较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按体重调整剂量与按经验调整剂量在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随机分为"0.1组"和"经验组"。0.1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U/(kg·d),调整剂量方案为每天增加0.1U/kg;经验组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及调整剂量方案依据内分泌专业高级职称医师个人经验而定。FBG的目标值定为≤7.0mmol/L。结果:0.1组与经验组FBG达标时FBG水平(5.9±0.9vs6.0±0.9)mmol/L、达标时间(3.3±1.4vs3.2±1.3)d、甘精胰岛素日剂量(0.43±0.14vs0.48±0.17)U/(kg·d)及低血糖发生率(3/35vs5/36)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按体重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的方案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甘精胰岛素 剂量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彤 李万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85例绝经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体重指数、体脂量、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用双能X线法测定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并测定骨钙素及尿钙水平,分析瘦素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骨密...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85例绝经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体重指数、体脂量、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用双能X线法测定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并测定骨钙素及尿钙水平,分析瘦素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骨密度与瘦素及瘦素相关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瘦素没有进入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方程;瘦素与骨钙素及尿钙水平也均无相关。结论瘦素与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瘦素 骨钙素 血清瘦素水平 绝经后妇女 骨代谢 股骨颈骨密度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体重指数 绝经妇女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宫雅南 刘元力 +4 位作者 胡朝晖 熊玉冰 黄伟文 刘冬年 李万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QB1*0502的频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QB1*0201是广东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DQB1*0502则是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HLA-DQB1基因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及非诺贝特处理对老年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彤 李万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及非诺贝特对老年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老年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果糖组、非诺贝特组和普饲组,果糖组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加入果糖,非诺贝特组在果糖的基础上加入非诺贝特。12周后取血处死,测血甘油三酯水平...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及非诺贝特对老年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老年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果糖组、非诺贝特组和普饲组,果糖组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加入果糖,非诺贝特组在果糖的基础上加入非诺贝特。12周后取血处死,测血甘油三酯水平,留右侧股骨和第3~6腰椎测骨密度。结果果糖组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诺贝特组和普饲组(P均<0.01);后两组间的甘油三酯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果糖组的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均低于非诺贝特组和普饲组(P均<0.01);后两组两个部位的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甘油三酯可以引起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使用非诺贝特可以防治此类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甘油三酯 非诺贝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兰染色对药物干预后成骨样细胞增殖功能的检测
12
作者 马艳芬 李万根 陈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用胰岛素(INSU)、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MG63),并以17-β雌二醇(E2)做阳性对照。观察细胞增殖功能的改变,为治疗O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G63细胞接种到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药物干预。用... 目的用胰岛素(INSU)、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MG63),并以17-β雌二醇(E2)做阳性对照。观察细胞增殖功能的改变,为治疗O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G63细胞接种到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药物干预。用美兰染色,酶标仪测定细胞OD值。结果各药物组内OD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量效关系呈抛物线形。三药物组间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药物的最佳药物浓度分别为5×10-8mol/L、5×10-8mol/L、10-8mol/L。结论与E2相同,INSU、IGF-1两种药物均有促进MG63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IGF-1 MG63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RANKL/OPG mRNA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曾炼坤 李万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TG)对去卵巢大鼠股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护骨素(RANKL/OPG)mRNA表达的影响及非诺贝特的作用。方法:将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用果糖饲养复制高TG模型,大鼠分为4组:(1)去卵巢+果糖组;(2)去卵巢+果糖+非诺贝特...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TG)对去卵巢大鼠股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护骨素(RANKL/OPG)mRNA表达的影响及非诺贝特的作用。方法:将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用果糖饲养复制高TG模型,大鼠分为4组:(1)去卵巢+果糖组;(2)去卵巢+果糖+非诺贝特(FF)组;(3)去卵巢+普食组;(4)假手术+果糖组。12周后取股骨检测RANKL/OPG mRNA表达水平。结果:(1)去卵巢+果糖组的TG水平高于去卵巢+普食组(P<0.01),也高于去卵巢+果糖+FF组(P<0.01);(2)去卵巢+果糖组RANKL/OPG mRNA水平,均高于去卵巢+果糖+FF组、去卵巢+普食组和假手术+果糖组(P<0.01或P<0.05)。结论:高果糖饮食可以诱导去卵巢大鼠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后者使股骨组织中RANKL/OPG mRNA增加;非诺贝特可降低TG,保持RANKL/OPG mRNA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 去卵巢大鼠 护骨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非诺贝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秀坤 曾令奋 陈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改变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例(A组)和健康对照者31例(B组),分离各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外周血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改变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例(A组)和健康对照者31例(B组),分离各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外周血淋巴细胞涂片,先以活性氧荧光染液处理涂片,观察荧光强度,继以糖原染色(PAS)计算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体外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并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A组淋巴细胞GSSH/GSH为1.69±0.73,B组为1.14±0.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淋巴细胞PAS阳性率为(31±9)%,B组为(25±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PHA刺激下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A组为0.61±0.21,B组0.37±0.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SSH/GSH比值增高和PAS阳性率较高与细胞内氧化应激有关;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间接反映淋巴细胞的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淋巴细胞 氧化应激 增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
15
作者 张静 李万根 +2 位作者 麦坤仪 黄伟文 熊玉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3 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组 ) ,3 0例进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MSII组 )...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3 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组 ) ,3 0例进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MSII组 )。结果 :CSII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MSII组更快 ,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CSII组比MSII组更快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CSII 酮体 血糖水平 餐后血糖 结论 目标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