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脑脉胶囊对出血中风阳类证大鼠脑组织NF-κB与ICAM-1表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春叶 李华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在实验性高血压脑出血阳类证的病证结合模型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推测益脑脉胶囊对出血中风阳类证... 目的:初步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在实验性高血压脑出血阳类证的病证结合模型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推测益脑脉胶囊对出血中风阳类证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双肾双夹、脑内注入胶原酶、灌服热性药物煎剂以及复方地芬诺酯(Compound Diphennoxylate,CD)法复制高血压脑出血阳类证病证结合模型鼠。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6、12、24、48h,3天5个时间点右侧尾状核区(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的活性以及ICAM-1mRNA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益脑脉胶囊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术后,右侧尾状核区NF-κB和ICAM-1mRNA的表达分别在6,12h即明显升高,分别在12,48h达到高峰,3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在各对应时间点,益脑脉胶囊治疗可降低NF-κB和ICAM-1mRNA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NF-κB、ICAM-1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损害过程;益脑脉胶囊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下调ICAM-1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脑脉胶囊 出血中风阳类证 核因子-KB 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炎病毒温病湿热证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华锋 林培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研究拟以MHV-A59和大肠杆菌作为生物致病因子,建立两种小鼠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通过对比探讨小鼠肝炎病毒温病湿热证模型可行性。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肥甘饮食+湿热外环境+MHV-A59造模)、肠菌组(肥甘饮食+湿热外... 目的:研究拟以MHV-A59和大肠杆菌作为生物致病因子,建立两种小鼠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通过对比探讨小鼠肝炎病毒温病湿热证模型可行性。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肥甘饮食+湿热外环境+MHV-A59造模)、肠菌组(肥甘饮食+湿热外环境+大肠杆菌造模),检测小鼠血清TG、TNF-α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动物症状及体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种温病湿热证模型组小鼠血清TG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组造模动物均不同程度出现了发热、疲倦、纳呆、腹泻、体重减少、毛发无泽等症状。结论:以MHV-A59作为生物致病因子,结合肥甘饮食及湿热外环境因素构建的动物模型,可以作为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之一,也是一种新的病证结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湿热证 动物模型 MHV-A59 TG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TLR4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竞之 陈小忆 +3 位作者 梁文 金伟孝 李华锋 区鸿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TLR-NF-κB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因子TLR4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实质。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C)分别用10%的健康组、高血压病血瘀证组、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血清干预24h,实时...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TLR-NF-κB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因子TLR4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实质。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C)分别用10%的健康组、高血压病血瘀证组、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血清干预24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 mRNA表达。结果:血清作用24h后,高血压病血瘀证组TLR4 mRNA的表达较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健康组增高(P<0.01)。结论:TLR-NF-κB信号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可能是高血压血瘀证的病理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瘀证 血管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CD40、CD40L、sCD40L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敏涓 刘丽 罗承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42-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上CD40和其配体CD40L及血浆中游离型的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CHD病例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上CD40和其配体CD40L及血浆中游离型的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CHD病例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CD40L表达水平及血浆中sCD40L浓度,并与19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ACS组、SA组患者血浆sCD40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与CD40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02);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与血浆sCD40L浓度呈正相关(r=0.367,P=0.006)。结论:CD40-CD40L通路可能与ACS的形成有关,阻断CD40-CD40L信号途径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D40 CD40L S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HUVEC-C形态、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竞之 陈利国 +1 位作者 贾会欣 胡小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HUVEC-C形态、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C分别用空白对照组、高血压病血瘀证组、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血清干预损伤,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活性。结果:血...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HUVEC-C形态、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C分别用空白对照组、高血压病血瘀证组、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血清干预损伤,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活性。结果:血瘀组与其它组比较,形态明显变化,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显著特征和病理实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瘀证 HUVE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清肺饮加减合颠倒散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80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区鸿斌 陶衔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合颠倒散外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以枇杷清肺饮加减合颠倒散外用治疗;对照组40例,以美满霉素口服合班赛凝胶外用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合颠倒散外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以枇杷清肺饮加减合颠倒散外用治疗;对照组40例,以美满霉素口服合班赛凝胶外用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治愈率为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治愈率为37.5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枇杷清肺饮加减合颠倒散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清肺饮 颠倒散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针疗法经验述要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念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8-1199,共2页
飞针技术在我国中医针灸古籍中已有明确记载,如《医学入门》中有“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的论述。飞针疗法属于《内经》“半刺”、“毛刺”范畴,施术者通过手指搓捻针体,在进针刺人瞬间,术者手指自然舒展.... 飞针技术在我国中医针灸古籍中已有明确记载,如《医学入门》中有“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的论述。飞针疗法属于《内经》“半刺”、“毛刺”范畴,施术者通过手指搓捻针体,在进针刺人瞬间,术者手指自然舒展.形若鸟飞展翼之状,指力、腕力及其惯性作用使毫针快速旋转刺入穴位内或调整气机的一种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针疗法 《医学入门》 针刺方法 针灸古籍 《内经》 快速旋转 施术者 捻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