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效果: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吴涯雯 黄鸿晖 +3 位作者 曾静贤 李步龙 雷学恒 陈友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 min)。N组:右美托咪啶改为生理盐水。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 min)。N组:右美托咪啶改为生理盐水。记录术前、术后10 min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数值,观察寒战的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记录并处理有关不良反应。结果 N组的寒战发生率是37.5%,D组是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程度评分和口干发生率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高于D组(P<0.05)。结论1.0μg/kg右美托咪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抗寒战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全麻后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右美托咪啶 麻醉并发症 寒战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眼压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双全 苏志源 +3 位作者 詹鸿 盘卫东 肖生红 陈浩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3-1684,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妇科手术气腹、体位改变对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2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Ⅰ组n=15)和开腹手术组(Ⅱ组n=14);测量Ⅰ组麻醉前、气腹头低位(30、60、120min)、水平位撤销气腹等多个时点及Ⅱ组相... 目的观察腹腔镜妇科手术气腹、体位改变对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2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Ⅰ组n=15)和开腹手术组(Ⅱ组n=14);测量Ⅰ组麻醉前、气腹头低位(30、60、120min)、水平位撤销气腹等多个时点及Ⅱ组相对应时点的眼压。结果Ⅰ组患者手术期间各时点眼压均高于麻醉前(P<0.001),气腹头低位120min眼压高于其他时点(P<0.001)。各对应时点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组均高于Ⅱ组(P<0.001)。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处于高眼压状态,并随气腹、体位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手术 围术期 眼压 气腹 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腰麻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郡兴 蓝绮云 +1 位作者 靳三庆 陈裕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11-2013,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行腰麻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寒颤等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1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非芬太尼组(N组),每组70例,产妇入室后随机进行保温并行腰硬联合麻醉。F组以重比重布比卡因...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行腰麻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寒颤等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1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非芬太尼组(N组),每组70例,产妇入室后随机进行保温并行腰硬联合麻醉。F组以重比重布比卡因9mg与芬太尼20μg行腰麻,N组以重比重布比卡因9mg行腰麻,调节产妇痛觉阻滞平面达胸6节段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术中硬外用药量、发生牵拉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寒颤、需要静脉辅助芬太尼的例数与术毕按压子宫底部时的疼痛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结果:F组牵拉反应评分、术毕压宫底时产妇的疼痛评分、需静脉辅助芬太尼的例数以及硬外追加药量均低于N组、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多于N组(P<0.05),两组其余的观察指标无差别(P>0.05)。结论:芬太尼20μg联合重比重布比卡因9mg行腰麻,能提高麻醉质量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的风险,但不能减少产妇寒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芬太尼 腰麻 剖宫产 麻醉效果 寒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胃急诊剖宫产麻醉选择现状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郡兴 白虹 +2 位作者 庞婷 詹鸿 靳三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48-3650,共3页
目的:调查饱胃(禁食时间不足)产妇行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现状,包括选用的麻醉方式及其理由与顾虑、反流误吸的情况、相关争议等问题,以初步了解我国饱胃急诊剖宫产麻醉方法的选择情况。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参加2011年12月于西安... 目的:调查饱胃(禁食时间不足)产妇行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现状,包括选用的麻醉方式及其理由与顾虑、反流误吸的情况、相关争议等问题,以初步了解我国饱胃急诊剖宫产麻醉方法的选择情况。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参加2011年12月于西安举行的第七届《中华麻醉学杂志》学术论坛的麻醉学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后回收得到三甲综合医院麻醉科行政主任的答卷30份,分别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在三甲综合医院中,近1年来90%的医院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数量多于每月5台;腰-硬联合麻是此类手术主要的麻醉方式(P<0.05);66.7%的医院在该类手术中从未发生过误吸(P<0.05);80%的医院在5年前已经选择椎管内麻醉作为此类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P<0.05);由于担心产妇术中发生误吸,大部分的麻醉科主任对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仍存有较大的顾虑(P<0.05)。结论:目前在三甲综合医院中,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已经较为常见,腰-硬联合麻醉是其主要的麻醉方式;大部分麻醉科主任仍然对此类手术的麻醉有可能产生呕吐误吸抱有较大的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剖宫产 饱胃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剖宫产手术麻醉新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先保 詹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6-938,共3页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等都能完成剖宫产手术。在西方国家,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麻醉方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西方国家 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熵及反应熵应用于全身麻醉深度监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浩文 吴涯雯 +3 位作者 阮绪广 陈郡兴 孟利刚 詹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492-2493,共2页
目的:探讨熵指数(entropy)在静吸复合全麻期间监测的有效性和特点。方法:选择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例。麻醉诱导: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异氟醚吸入,维持在1.0最低有效浓度,追加芬太尼及... 目的:探讨熵指数(entropy)在静吸复合全麻期间监测的有效性和特点。方法:选择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例。麻醉诱导: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异氟醚吸入,维持在1.0最低有效浓度,追加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全过程同时监测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恢复期呼之睁眼各时间点所对应的状态熵(SE)、反应熵(RE)及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同时比较两者术中受电刀干扰的程度。结果:SE基础值低于RE;诱导后RE、SE、BIS值均显著下降;恢复期呼之睁眼时明显回升,但未能完全回到基础值,RE值回升最明显。SE值、RE值与BIS值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及0.91。MAP和HR变化趋势与SE值、RE值和BIS值变化趋势相一致。熵指数和双频指数受术中电刀干扰程度分别为12%和62%。结论:熵指数能够及时反映麻醉期间患者意识水平变化;受术中电刀干扰的程度较双频指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状态熵 反应熵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在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阮绪广 詹鸿 全小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评价熵在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AsAl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熵指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根据反应熵(RE,维持在40~50)调控用药,Ⅱ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记录静息态和全麻诱导、维持及苏... 目的评价熵在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AsAl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熵指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根据反应熵(RE,维持在40~50)调控用药,Ⅱ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记录静息态和全麻诱导、维持及苏醒期的MAP和HR。结果两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比较,Ⅰ组异氟醚用量明显减少(P〈0.05),平均MAC低(P〈0.01),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在关腹时Ⅱ组RE比Ⅰ组低(P〈0.01),HR比Ⅰ组慢(P〈0.01);两组术后均否认有术中知晓。结论熵监测麻醉深度有一定临床意义,有助于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减少麻醉药的用量,苏醒快、拨管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反应熵 状态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异氟醚不同呼气末浓度对熵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阮绪广 詹鸿 +1 位作者 江伟航 程平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71-57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熵、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Ⅰ组)和异氟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mg/kg,1min后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 目的观察不同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熵、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Ⅰ组)和异氟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mg/kg,1min后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反应熵(RE)、状态熵(SE)、BIS45~55,6min后置入喉罩。调节吸入浓度使两组患者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4、0.6、0.8、1.0和1.3MAC时各维持10min,记录RE、SE、BIS、HR和MAP。结果两组患者不同呼气末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RE、SE、BIS随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HR逐渐减慢、MAP逐渐降低(P〈0.05)。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SE、BIS间直线相关性随呼气末浓度增大相关系数有增加趋势。结论熵和BIS均能有效监测七氟醚、异氟醚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七氟醚 异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 e4等位基因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双全 王刚 +2 位作者 于卫 詹鸿 陈浩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52-1653,共2页
目的研究ApoE e4等位基因与全麻苏醒期躁动(E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进行躁动诊断,并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ApoE基因型测定。结... 目的研究ApoE e4等位基因与全麻苏醒期躁动(E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进行躁动诊断,并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ApoE基因型测定。结果共有19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9例(22.4%)发生了EA;38例(19.4%)携带ApoE e4等位基因。e4等位基因、低水平教育程度分别是EA发生的危险因素(36.9%vs 15.8%,P=0.005,30%vs 1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4等位基因与EA有关联(odds ratio:4.32,95%CI:1.75~10.05)。结论ApoE e4等位基因是发生EA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等位基因 苏醒期躁动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受体基因118A→G突变对芬太尼椎管内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双全 李少英 谭秀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A118G单核苷酸多态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100例,术后行硬膜外腔芬太尼自控镇痛。抽取产妇静脉血,应用PCR...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A118G单核苷酸多态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100例,术后行硬膜外腔芬太尼自控镇痛。抽取产妇静脉血,应用PCR-RFLP法,根据OPRM1外显子1第118位点处的碱基情况判定产妇基因型,AA型为野生型,GG型为突变型,AG型为杂合型,根据基因型将产妇分为3组即AA组、AG组、GG组。观察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期间恶呕记录和48 h芬太尼总用量。结果最终96名产妇完成研究,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为GG(16,16.7%),AA(35,36.5%),AG(45,46.9%)。术后12、24 h两个时点的VAS评分,GG组要明显高于AA组和AG组(P<0.05);术后镇痛芬太尼总用量,GG组亦明显高于AA组和AG组(P<0.05)。结论 OPRM1 A118G单核苷酸多态影响芬太尼硬膜外腔镇痛效果,GG型镇痛效果明显弱于AA型和AG型;达到同样镇痛效果,GG型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Μ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预冲量对剖宫产脐血S100β蛋白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雪梅 刘慧慧 +3 位作者 席露 王华东 李瑞满 帅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预充量佳乐施对脐带血血气、脐带血血清S100β浓度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观察佳乐施对剖宫产产妇脊椎麻醉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并探索对母体和胎儿均有利的预充量。方法将45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Ⅰ、Ⅱ...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预充量佳乐施对脐带血血气、脐带血血清S100β浓度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观察佳乐施对剖宫产产妇脊椎麻醉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并探索对母体和胎儿均有利的预充量。方法将45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n=15),麻醉前分别以5、10、15 ml.kg-.1h-1的速度预充佳乐斯10 min,之后开始麻醉手术并以此补液速度持续至胎儿娩出。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 min(T1)、2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胎儿娩出时(T6)及术毕(T7)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3组新生儿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脐带血血气变化及脐带血血清S100β浓度。观察胎盘石蜡切片并用体视学方法分析出胎盘绒毛微血管长度密度和体积密度的变化。结果 3组产妇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较Ⅰ组母体血流动力学更稳定。3组脐动脉血血气、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血清S100β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绒毛微血管长度密度和体积密度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Ⅱ、Ⅲ组预充量较Ⅰ组对低血压有更好的缓冲作用,但考虑到产妇心脏负荷较重,推荐以10 ml.kg-1.h-1的速度从术前10 min开始扩容至胎儿娩出,对母婴更安全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椎麻醉 低血压 体视学 血清S100β 容量预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涯雯 曾静贤 +3 位作者 詹鸿 陈浩文 张双全 陈郡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51-3552,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例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例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空白对照(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30%。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发热、皮疹,无诉不适。无心慌、胸闷、血压升高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银杏 中草药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女性人群μ受体基因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双全 王刚 +1 位作者 李少英 谭秀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43-3745,共3页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GG(8,16.3%)、AA(18,36.7%)、AG(23,47.0%)。各组受试者给予吗啡干预后痛阈值较基础痛阈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痛阈与基础痛阈间的差值,GG组明显小于AA组(P<0.05)和AG组(P<0.05)。结论:发生OPRM1118A→G突的GG型基因女性携带者的吗啡镇痛效应明显弱于野生型(AA型)和杂合型(AG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μ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氟碳保存液对离体保存肾脏抗氧化能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雪梅 刘嘉羿 +4 位作者 郑志雄 邹启荣 谢娟华 席露 刘慧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观察乳化氟碳保存液和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对低温保存肾脏抗氧化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乳化氟碳保存液在供体肾脏保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组(HCA)和乳化氟碳液组,每组12只... 目的:观察乳化氟碳保存液和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对低温保存肾脏抗氧化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乳化氟碳保存液在供体肾脏保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组(HCA)和乳化氟碳液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乳化氟碳保存液和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原位灌注双侧肾脏后快速切取,置于0~4℃20 mL上述相应液体中保存24 h后,比较两组保存液对大鼠肾脏的肾皮质匀浆MDA含量、SOD活性及Bcl-2基因表达和形态学改变。结果:乳化氟碳液组肾皮质匀浆MDA含量明显低于HCA液组(P<0.05),SOD活性、Bcl-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HCA液组(P<0.05),病理评分低于HCA液组(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轻于HCA液组。结论:乳化氟碳液可提高供体肾抗氧化和抗凋亡能力,减轻供体肾保存期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保存 氟碳化合物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凝酶对硬膜外穿刺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浩文 吴涯雯 +2 位作者 詹鸿 陈友权 林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36-2737,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凝酶对硬膜外穿刺及置管中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发现硬膜外腔出血的患者,无明显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硬膜外腔注射血凝酶,对照组于硬膜外腔注射肾上腺素稀释液。...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凝酶对硬膜外穿刺及置管中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发现硬膜外腔出血的患者,无明显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硬膜外腔注射血凝酶,对照组于硬膜外腔注射肾上腺素稀释液。观察止血效果及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止血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能有效地终止硬膜外穿刺及置管引起的硬膜外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穿刺术 血凝酶 硬膜外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和脑电双频指数指导成人七氟醚吸入联合少量丙泊酚的全麻诱导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鸿 阮绪广 全小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熵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少量丙泊酚时的数量化脑电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病人反应,探讨熵和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 目的:观察熵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少量丙泊酚时的数量化脑电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病人反应,探讨熵和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安静时的反应熵(RE)、状态熵(SE)和BIS值。静脉推注丙泊酚0.8mg/kg,面罩吸氧(8L/min),2min后手控气囊吸入8%七氟醚,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静息下(t0)、静注丙泊酚后2min(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的RE、SE、BIS、平均动脉压(MAP)、HR。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完成时间,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结果:熵和BIS在各不同时刻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水平,插管后1、3min两者均缓慢上升,均在60以下;RE、SE、BIS三者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MAP随着麻醉的加深逐渐下降(P<0.05),在t2时降至最低水平(P<0.05),t3时MAP上升,t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仍低于t0、t1时刻(P<0.05),t4时MAP复降至t2时水平(P>0.05)。HR变化和MAP类似。七氟醚吸入诱导病人反应如拒吸和体动等较明显(约20%);插管呛咳、颌紧、声门闭合有34例。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时间较长,体动、拒吸、呛咳、下颌紧、暴露不良等时有存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容忽视。熵和BIS均能准确监测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二异丙酚 七氟醚 吸入诱导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气道交换导管引导更换双腔气管导管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广生 董毅 +2 位作者 罗艳霞 郑俊奕 王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比较Macintosh喉镜与Cook气道交换导管引导更换双腔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均需换成单腔气管导管,分别采用Cook气道交换导管(C组)和Macintosh喉镜(M组)引导更换。记录手... 目的比较Macintosh喉镜与Cook气道交换导管引导更换双腔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均需换成单腔气管导管,分别采用Cook气道交换导管(C组)和Macintosh喉镜(M组)引导更换。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导管更换时间、插入次数;观察入室安静后(基础值,T0)、手术缝皮结束时(T1)、Cook气道交换导管经双腔气管导管或Macintosh喉镜经口插入时(T2)、单腔气管导管插入后即刻(T3)及插入后1min(T4)、3min(T5)时的HR和SBP、DBP。术后48h随访记录咽喉痛、声嘶、创伤等并发症。结果与M组比较,C组更换导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更换气管导管插入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T2时M组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且C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低于M组(P<0.05)。C组咽喉疼痛2例、声音嘶哑1例、无一例创伤,明显少于M组的咽喉疼痛8例、声音嘶哑4例、创伤2例(P<0.05)。结论与Macintosh喉镜比较,应用Cook气道交换导管更换双腔气管导管,成功率较高,更换时间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气道交换导管 MACINTOSH喉镜 双腔气管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