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1
作者
李健
杨健齐
+3 位作者
赵洪普
高梁斌
张志
肖斌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后凸角,CT测量椎管占位比。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52.63%(20/38)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值的95%以上,平均恢复至(89.73±9.01)%;术后、末次随访Cobb’s角[(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3.96±5.48)°减少(P〈0.05),椎管占位比[(16.29±11.38)%,(12.38±8.11)%]也较术前(34.23±19.65)%减少;所有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脱断裂,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改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椎管占位恢复好,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爆裂
胸腰椎
内固定
植骨
椎弓根钉
Cobb’s后凸角
椎体前缘高度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2
作者
张平
刘斌
+3 位作者
蔡道章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用构建的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在12、24 h、2、4、6 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TGF-β1基因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显示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胞核基本不着色.pEGFP-C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质粒成功构建,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软骨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软骨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12 h:(8.22±2.02)%,24 h:(16.54 4±2.91)%,2 d:(14.06±3.67)%,4 d:(14.24±2.62)%,6 d:(12.36±2.28)%.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软骨细胞TGF-β1基因拷贝数为16 277±1779,高于未转染软骨细胞的3095±205(P〈0.05).结论:构建的TGF-β1荧光质粒可以转染软骨细胞并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染
软骨细胞
质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黄海(综述)
李健(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已被广泛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将其引入脊柱疾病治疗领域,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已被广泛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将其引入脊柱疾病治疗领域,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cleoplasty,PCDN)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介入微创技术
微创外科
激光技术
射频技术
脊柱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1
作者
李健
杨健齐
赵洪普
高梁斌
张志
肖斌
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外科
出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9-3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后凸角,CT测量椎管占位比。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52.63%(20/38)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值的95%以上,平均恢复至(89.73±9.01)%;术后、末次随访Cobb’s角[(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3.96±5.48)°减少(P〈0.05),椎管占位比[(16.29±11.38)%,(12.38±8.11)%]也较术前(34.23±19.65)%减少;所有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脱断裂,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改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椎管占位恢复好,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骨折
爆裂
胸腰椎
内固定
植骨
椎弓根钉
Cobb’s后凸角
椎体前缘高度
脊髓损伤
Keywords
burst fracture
thoracolumbar
internal fixation
bone grafting
pedicle screw
Cobb' s angle
anterior heights of vertebra
spinal cord injurd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2
作者
张平
刘斌
蔡道章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外科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三
医院
骨
外科
出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用构建的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在12、24 h、2、4、6 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TGF-β1基因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显示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胞核基本不着色.pEGFP-C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质粒成功构建,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软骨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软骨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12 h:(8.22±2.02)%,24 h:(16.54 4±2.91)%,2 d:(14.06±3.67)%,4 d:(14.24±2.62)%,6 d:(12.36±2.28)%.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软骨细胞TGF-β1基因拷贝数为16 277±1779,高于未转染软骨细胞的3095±205(P〈0.05).结论:构建的TGF-β1荧光质粒可以转染软骨细胞并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染
软骨细胞
质粒
基因表达
Keyword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ransfection
chondrocytes
plasmids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黄海(综述)
李健(审校)
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摘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已被广泛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将其引入脊柱疾病治疗领域,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cleoplasty,PCDN)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
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介入微创技术
微创外科
激光技术
射频技术
脊柱疾病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李健
杨健齐
赵洪普
高梁斌
张志
肖斌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张平
刘斌
蔡道章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黄海(综述)
李健(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