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红霞 张金山 +1 位作者 王淑侠 徐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以双血浆法(dual GFR,dGFR)为标准,评价应用肾动态显像Gates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可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各种常见病患者202例,男123例,女79例,平均年龄(49.5±3.9)岁,共39... 目的:以双血浆法(dual GFR,dGFR)为标准,评价应用肾动态显像Gates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可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各种常见病患者202例,男123例,女79例,平均年龄(49.5±3.9)岁,共398个肾。依据dGFR法并按Gates法分肾比值计算分肾GFR,将各肾分5级:normal(≥40)、4(30~39.9)、3(20~29.9)、2(10~19.9)、1(<10)[单位为mL/min·(1.73m2)]。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检验比较dGFR法与Gates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normal级79个肾,4级74个肾,3级84个肾,2级87个肾,1级74个肾。(1)Gates法和dGFR法总体上有显著相关性(r=0.722,P=0.000),回归方程为:Gates=16.708+0.505dGFR;3、4、normal级呈显著弱相关性(分别为r=0.341,P=0.002;r=0.368,P=0.002与r=0.319,P=0.004),回归方程分别为Gates=-9.7+1.899 dGFR、Gates=31.671+0.060dGFR和Gates=17.225+0.879dGFR;1、2级无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038,P=0.747与r=0.198,P=0.077)。(2)Bland-Altman检验结果提示,Gates法和dGFR法的一致性各级患者均欠佳。结论: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量GFR的准确性尚可,但对其结果应按dGFR法回归计算以获得更准确的GFR,且对于1、2级患者仍应行dGF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动态显像 双血浆法 99MTC-D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131)I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6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山 邓咏梅 +1 位作者 李敏 黄桂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1,共2页
目的:分析Graves病(GD)131I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与131I治疗GD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对32例初发未治的GD患者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临床时期(治疗后缓解期、临床治愈... 目的:分析Graves病(GD)131I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与131I治疗GD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对32例初发未治的GD患者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临床时期(治疗后缓解期、临床治愈期和出现甲低)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测定血清IL-2和IL-6变化,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1I治疗前GD患者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治疗后随病情缓解IL-2和IL-6水平恢复正常,出现甲低时IL-2和IL-6水平分别低于和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与TRAb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07,P<0.05)。结论:GD患者治疗前IL-2和IL-6表达异常,131I治疗后出现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GD治疗转归与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双能X线骨密度及其与体质指数、睾酮和雌二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威 张金山 赵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情况,探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共116例在我院体检中...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情况,探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共116例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年龄42~56岁,平均47岁,根据BMI进行分组:低BMI组(BMI≤18)21人,正常BMI组(BMI为18~25)79人,超BMI组(BMI≥25)16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EXA)检测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区以及大转子的BMD,并检测血清E2和T水平。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检出率为19.0%(22/116),其中低BMI组(47.6%)显著高于正常BMI(13.9%)和超BMI组(6.25%),OP患者全部发生于低BMI组,检出率为28.6%。各部位的BMD与BMI成正相关(r=0.388~0.507,P=0.000)。此外,BMD与E2及T水平亦成正相关性(r=0.175~0.374,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即有骨量减少情况,低BMI、低E2及低T水平可能是出现低骨量和发生OP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骨密度 体质指数 睾酮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下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金山 姚红霞 邓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19-4220,共2页
目的:探讨^(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下浅表部位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皮下浅表部位海绵状血管瘤小儿患者用胶体^(32)酸铬+地塞米松稀释混合注射液瘤体内注射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8例(78.3%)... 目的:探讨^(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下浅表部位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皮下浅表部位海绵状血管瘤小儿患者用胶体^(32)酸铬+地塞米松稀释混合注射液瘤体内注射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8例(78.3%),基本治愈4例(17.3%),有效1例(4.4%),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下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便、有效率高、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放射性同位素 ~32P酸铬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姚红霞 张金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44-1845,共2页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NPC恶性程度高,往往在疾病的早期就有临近组织浸润,其颅底骨侵犯发生率为12.5%~56%.甚至高达75.8%。颅底骨侵犯的患者将划分为T3-T4期,增加放疗照射剂量或辅以化疗药物,否则,因治...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NPC恶性程度高,往往在疾病的早期就有临近组织浸润,其颅底骨侵犯发生率为12.5%~56%.甚至高达75.8%。颅底骨侵犯的患者将划分为T3-T4期,增加放疗照射剂量或辅以化疗药物,否则,因治疗不彻底、不及时而易导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准确判断NPC是否侵犯颅底骨.有助于判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评估预后。临床意义重大。因颅底骨解剖结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骨侵犯 鼻咽癌 诊断评价 影像学 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TH测定联合^(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伴功能亢进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48-4248,共1页
患者男,42岁。反复双膝关节肿痛2年.双足部疼痛1年,加重伴体重减轻10d于2010年3月22日住入我院肾内科诊治。入院前曾服用“骨肽、左氧氟沙星等”及“中药”治疗,病情反复发作,10d前服饮自制“中药药酒”双膝、双足关节疼痛加重。... 患者男,42岁。反复双膝关节肿痛2年.双足部疼痛1年,加重伴体重减轻10d于2010年3月22日住入我院肾内科诊治。入院前曾服用“骨肽、左氧氟沙星等”及“中药”治疗,病情反复发作,10d前服饮自制“中药药酒”双膝、双足关节疼痛加重。有“肾结石”病史并行超声碎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旁腺腺瘤 99mTc 功能亢进 显像诊断 MIBI PTH 超声碎石治疗 双足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