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腹部推挤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伟群 梁伟翔 +3 位作者 张华 袁文琳 黎月薇 李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57-3559,共3页
目的:运用经阴道超声(TVS)结合腹部触诊推挤卵巢时,观察附件区有无与卵巢相对运动的异常包块回声,以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方法:观察12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异位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分布,结合腹部触诊推挤卵巢,附件区... 目的:运用经阴道超声(TVS)结合腹部触诊推挤卵巢时,观察附件区有无与卵巢相对运动的异常包块回声,以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方法:观察12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异位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分布,结合腹部触诊推挤卵巢,附件区有无与卵巢相对运动的异常包块回声,并与45例宫内早早孕患者(宫内早早孕组)相对照。结果:(1)异位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与宫内早早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血流阻力指数(RI)与宫内早早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8.5%(99/126)异位妊娠包块回声稍高于卵巢实质回声,21.4%(27/126)异位妊娠包块回声与卵巢实质回声相近,推挤时与卵巢均有相对运动;63.4%(80/126)黄体显示环状血流,23.0%(29/126)异位妊娠包块显示环状血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异位妊娠包块与卵巢的关系和回声比较,可为早期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经阴道彩超 腹部触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亦农 余江秀 +2 位作者 骆曦图 黎月薇 梁伟翔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DFI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3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DFI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3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自治疗后第2天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4~6天时肿胀明显减退,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100%(16/16);对照组(20例)自第2~4天起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7~9天明显减退,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70.00%(14/20);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0,P=0.002)。溶栓治疗前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于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DVT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引导 血栓形成 腘静脉 置管 留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谢亦农 江岚 +3 位作者 陈智毅 梁伟翔 严宝妹 蔡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0-2224,共5页
目的分析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方法选取410名正常孕11~14周孕妇,根据孕周分为Ⅰ组(≥11周且<12周)、Ⅱ组(≥12周且<13周)和Ⅲ组(13周~14周),按胎盘位置分为居中胎盘组、左侧胎盘组和右侧胎盘组... 目的分析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方法选取410名正常孕11~14周孕妇,根据孕周分为Ⅰ组(≥11周且<12周)、Ⅱ组(≥12周且<13周)和Ⅲ组(13周~14周),按胎盘位置分为居中胎盘组、左侧胎盘组和右侧胎盘组;根据阻力指数(RI)分为<0.60组、0.60~0.69组、0.70~0.74组、0.75~0.79组及≥0.80组;分析不同孕周、不同胎盘位置的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参数特征,以及子宫动脉不同RI值舒张早期存在α切迹的情况。结果Ⅲ组子宫动脉平均RI值低于Ⅰ组(P<0.05);Ⅲ组平均搏动指数(PI)值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居中胎盘组右侧子宫动脉PI低于左侧胎盘组(P<0.05),左、右侧胎盘组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及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胎盘组左侧子宫动脉S/D、RI及PI均低于右侧胎盘组(P均<0.01);右侧胎盘组右侧子宫动脉S/D、RI及PI均低于左侧胎盘组(P均<0.01)。在子宫动脉RI≥0.75的孕妇中,右侧α切迹发生率79.49%(31/39),左侧89.80%(44/49)。螺旋动脉各项多普勒超声参数在不同孕周、不同胎盘位置孕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多普勒参数及胎盘位置存在一定特征,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子宫动脉 螺旋动脉 妊娠期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可疑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智毅 谢明星 +2 位作者 柳建华 梁伟翔 梁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4-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早期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TVS检测和观察97例确诊的早期EP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称性、回声、形态等二维声像图特征,进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早期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TVS检测和观察97例确诊的早期EP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称性、回声、形态等二维声像图特征,进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找出有意义的变量和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子宫内膜三线状改变及内膜厚度≤9mm是有意义的超声诊断变量,OR值分别为299.59和34.139,多变量Logistic预测方程的建立比单独应用单一变量拥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能够更好地鉴别诊断EP。结论TVS对EP的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TVS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能克服用单一变量指标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时敏感性较低的问题,能更准确地预测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子宫内膜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联合托泊替康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日想 王燕莉 +3 位作者 陈洋娣 林雁 杨凤 陈智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联合托泊替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协同效应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应用HepG2,实验分为托泊替康处理组、超声处理组、联合治疗组(托泊替康+超声),评估细胞生存活力、细胞凋亡,胞内托泊替康累积及空化效应。结...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联合托泊替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协同效应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应用HepG2,实验分为托泊替康处理组、超声处理组、联合治疗组(托泊替康+超声),评估细胞生存活力、细胞凋亡,胞内托泊替康累积及空化效应。结果:当超声强度为0.8W/cm2及以上时,协同托泊替康能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1.0W/cm2超声辐照联合托泊替康时细胞凋亡率为12.88%,空化效应在凋亡诱导实验中促进了托泊替康胞内渗入,增加胞内积累。结论:联合低强度超声能增强托泊替康的凋亡诱导效应,空化效应是其协同增强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低强度超声 托泊替康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孕早期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 被引量:4
6
作者 谢亦农 李志华 +3 位作者 梁伟翔 于滨 周星星 赵金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NCH)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发现的NCH胎儿36胎,超声观察其囊状扩张的部位、大小、内部情况及胎儿有无水肿,头部、胸腹内脏、四肢、脐带有无异常,并进行随访,记录产...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NCH)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发现的NCH胎儿36胎,超声观察其囊状扩张的部位、大小、内部情况及胎儿有无水肿,头部、胸腹内脏、四肢、脐带有无异常,并进行随访,记录产后新生儿复查情况或染色体、引产的结果。结果 36胎NCH胎儿中,1胎NCH位于腋下,35胎位于颈部。13胎接受染色体检查,其中6胎染色体核型正常;7胎异常染色体核型中,3胎核型为45,XO;1胎为46,XX/45,XO;1胎Bart's水肿;1胎21-三体;1胎合并上肢内翻,46,XY。全部36胎中,1胎出生后证实合并尿道下裂;3胎合并全身水肿,中、晚孕胎死宫内;3胎合并心脏畸形,在中、晚孕期接受引产;2胎单房性淋巴水囊瘤自行消失,出生后观察至产后6个月,未见明显结构异常;其余27胎均引产,并经尸体检查证实。结论孕早期超声可在检测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的同时早期诊断NCH,判断有无分隔、合并畸形,对临床医师评估胎儿预后、指导临床处置、适时终止妊娠、实行优生优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囊状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智毅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0-1792,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长足进步。超声靶向破坏微泡(UTMD)是一种靶向、高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非病毒基因输送技术,其通过诱发细胞膜声孔作用,增加膜通透性,进而有效促进大分子物质...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长足进步。超声靶向破坏微泡(UTMD)是一种靶向、高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非病毒基因输送技术,其通过诱发细胞膜声孔作用,增加膜通透性,进而有效促进大分子物质的胞内传输,且可避免其他基因传输方法的不良反应。本文对UTMD介导基因或药物传递的应用领域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泡 基因转移技术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基因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转染miRNA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日想 王燕莉 +2 位作者 郑婉 杨凤 陈智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载Survivin-miRNA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对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组和低、中、高浓度载Survivin-miRNA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转染组(分别给予50、100和200nmol/LmiRNA转染)... 目的:探讨载Survivin-miRNA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对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组和低、中、高浓度载Survivin-miRNA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转染组(分别给予50、100和200nmol/LmiRNA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la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RT-PCR检测靶向Survivin和caspase-3的mRNA表达,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各浓度转染组细胞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转染率最明显(P<0.05);各浓度miRNA转染组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转染组最明显(P<0.05);各浓度miRNA转染组Survivin mRNA转录水平有不同程度减弱。Caspase-3mRNA的表达在各组细胞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转染组细胞caspase-3活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不同浓度靶向Survivin基因的miRNA能下调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对caspase-3 mRNA的表达无明显作用,能激活caspase-3无活性前体,从而诱导Hela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壳聚糖 SURVIVIN miRN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异位妊娠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智毅 梁伟翔 +1 位作者 柳建华 梁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794-2797,共4页
目的:建立早期异位妊娠(EP)患者子宫内膜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PDU)检查的评分系统,探讨该评分系统在早期E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EP患者的子宫内膜行TV-PDU检查,对子宫内膜厚度、对称性、回声、形态、内膜下血流以及其... 目的:建立早期异位妊娠(EP)患者子宫内膜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PDU)检查的评分系统,探讨该评分系统在早期E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EP患者的子宫内膜行TV-PDU检查,对子宫内膜厚度、对称性、回声、形态、内膜下血流以及其阻力指数值等超声检测指标进行评分,并与最终妊娠结果相对照,评价该超声评分系统和各评分值对EP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评分高低与最终妊娠结果明显相关,超声评分≤13的59例中共有52例(88.1%)为EP,而评分>13的70例中只有3例(4.3%)为EP,随着评分值的增大,确诊为EP的患者逐渐下降,而宫内早孕或早孕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评分越高,EP的阴性预测值越高。结论:TV-PDU可作为筛选早期EP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其评分系统分值的高低有助于判别是否早期EP,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子宫内膜 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智毅 梁伟翔 +1 位作者 梁琨 李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TUG-IF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低反应的PCOS患者行TUG-IFI,比较术前、后内分泌水平、排卵率、妊娠率以及相关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87.50%患者在术后...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TUG-IF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低反应的PCOS患者行TUG-IFI,比较术前、后内分泌水平、排卵率、妊娠率以及相关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87.50%患者在术后发生自发排卵,术后累积妊娠率为57.14%。术后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及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雌二醇(E2)、FSH和催乳素(PRL)的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HCG注射日,优势卵泡(>18 mm)和A型内膜明显增多,内膜明显增厚(P<0.01),小卵泡数目较术前减少,卵巢体积缩小(P<0.05)。结论TUG-IFI是治疗PCOS患者有效、创伤小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有利于排卵和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卵泡 穿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育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伟翔 江岚 +4 位作者 蔡瑞明 赖永通 谢亦农 王伟群 蔡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特征。方法选取经皮移植肾活检术确诊为急性排斥反应(AR)患者12例(AR组)、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19例(SGF组)进行移植肾CEUS,于移植肾皮质区域内选取2个ROI进行TI...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特征。方法选取经皮移植肾活检术确诊为急性排斥反应(AR)患者12例(AR组)、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19例(SGF组)进行移植肾CEUS,于移植肾皮质区域内选取2个ROI进行TIC分析,主要指标包括:①时间:起始时间(AT-1,AT-2)、达峰时间(TTP-1,TTP-2)、绝对达峰时间(ATTP-1,ATTP-2)、廓清时间(WT-1,WT-2);②强度:起始强度(AI-1,AI-2)、峰值强度(PI-1,PI-2)、强度上升速度(Va-1,Va-2)、终末强度(TI-1,TI-2)、强度下降速度(Vd-1,Vd-2)、曲线下面积(AUC-1,AUC-2);③差异性:即同一移植肾2个ROI的TIC指标的差值,分别为起始强度差(AI1,2)、起始时间差(AT1,2)、峰值强度差(PI1,2)、达峰时间差(TTP1,2)、绝对达峰时间差(ATTP1,2)、廓清时间差(WT1,2)、曲线下面积差(AUC1,2)。对两组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组ATTP-1、ATTP-2均长于SGF组(P均<0.05);AR组Va-1、Va-2均慢于GRS组(P均<0.05);2个ROI的TIC差异性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造影剂分布均匀和不均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患者移植肾皮质区CEUS TIC的ATTP延长、Va减慢,表现为TIC峰圆顿、上升支斜率增大。TIC可较好地反映移植肾微循环的情况,且不受ROI的影响,对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AR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介入术后卵巢间质血流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伟翔 陈智毅 +1 位作者 梁琨 李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TUG-IFI)术前、术后卵巢间质血流变化。方法对73例PCOS不孕症患者行TUG-IFI,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卵巢间质血流情况,结合相关血清激素水平,分析比较TUG... 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TUG-IFI)术前、术后卵巢间质血流变化。方法对73例PCOS不孕症患者行TUG-IFI,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卵巢间质血流情况,结合相关血清激素水平,分析比较TUG-IFI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结果术后血清LH、睾酮和LH/FSH比值明显降低(P<0.01),卵巢间质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1),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下降(P<0.01),搏动指数与LH、睾酮和LH/FSH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阻力指数与睾酮和LH/FSH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CDU可为PCOS不孕症患者TUG-IFI术前、术后卵巢间质血流提供准确、可靠的定量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shRNA质粒对survivin基因的沉默效应
13
作者 陈智毅 梁琨 柳建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7-800,807,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技术对宫颈癌细胞(Hela)survivin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构建3个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IREN/S1/S2/S3)和无关序列质粒(pSIREN/con),对培养的Hela细胞行超声及超声微... 目的:研究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技术对宫颈癌细胞(Hela)survivin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构建3个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IREN/S1/S2/S3)和无关序列质粒(pSIREN/con),对培养的Hela细胞行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处理(US+SO)或脂质体转染,以空白细胞组、单纯超声辐照组、pSIREN/S1组、超声辐照+pSIREN/S1组为对照,应用蛋白质印迹和RT-PCR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酶切、测序分析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表明,3种pSIREN/S均可抑制Hela细胞内surviv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5),而pSIREN/con无此作用,以pSIREN/S3的抑制效果最显著(P<0.05);US+SO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87.04±1.80)%和(85.94±1.02)%,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survivin可将作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标,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shRNA干扰技术可显著沉默靶基因surviv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基因 survivin RNA干扰 非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卵泡抽吸治疗模式对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智毅 梁伟翔 梁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模式的卵泡抽吸术(follicular aspiration,FA)对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将85例CC抵抗PCOS不孕症分为2组... 目的比较2种不同模式的卵泡抽吸术(follicular aspiration,FA)对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将85例CC抵抗PCOS不孕症分为2组,均在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U)介导下手术。组Ⅰ为彻底手术组30例,即抽吸所有卵泡;组Ⅱ为常规组38例,仅抽吸较大的卵泡。通过TVU和激素水平的检测,分析两种治疗模式对患者内分泌、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结果组Ⅰ累积排卵率和妊娠率均优于组Ⅱ[83.3%(25/30)vs42.1%(16/38),χ2=11.903,P=0.001;43.3%(13/30)vs13.2%(5/38),χ2=7.843,P=0.005],组Ⅰ术后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17.68±3.11)vs(11.58±1.84),t=9.220,P=0.000;(3.41±2.14)vs(1.47±1.29),t=3.937,P=0.000],而组Ⅱ无明显改善[(17.76±4.51)vs(16.11±3.53),t=0.229,P=0.062;(3.88±1.54)vs(3.72±1.27),t=0.995,P=0.326]。结论彻底穿刺抽吸所有小卵泡能明显改善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的内分泌状况,有效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超声 卵泡 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影像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日想 陈智毅 +2 位作者 刘金炳 严鹏科 陈洋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3-666,共4页
分子影像学具有无创、高特异性、高敏感度、高分辨率、快速实时成像等优点,用于药物研发有利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分子影像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靶向表达与靶点确定、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药物动力学/... 分子影像学具有无创、高特异性、高敏感度、高分辨率、快速实时成像等优点,用于药物研发有利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分子影像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靶向表达与靶点确定、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药物动力学/微剂量评价、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性评估、纳米技术药物的缓释与成像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成像 药物评价 临床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