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1
作者 徐学虎 陈欣洁 +5 位作者 骆曦图 苏榕 骆玉梅 范勇 孙筱放 全天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建立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方法:3名在我院进行羊水染色体诊断或基因诊断,诊断为异常的胎儿。获得知情同意后,取1小块皮肤,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及鉴定。结果:对皮肤进行分离、培养,成功建立了3株疾病皮... 目的:建立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方法:3名在我院进行羊水染色体诊断或基因诊断,诊断为异常的胎儿。获得知情同意后,取1小块皮肤,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及鉴定。结果:对皮肤进行分离、培养,成功建立了3株疾病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包括1株18三体、2株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并进行了传代、冻存、复苏及鉴定。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核型稳定,STR基因检测对这些细胞系进行个体识别。结论:本研究在体外建立了稳定的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疾病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核型分析 肌营养不良 杜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少英 孙筱放 +2 位作者 黎青 张慧敏 王晓蔓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由编码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为了探讨中国人群中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由编码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为了探讨中国人群中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文章采用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方法对720例DMD患者及其母亲和20例正常成年男性进行dystrophin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率为64.9%(467/720),54.3%(391/720)的患者为基因缺失;10.6%(76/720)的患者为基因重复。累及Exon45-54缺失突变型占全部缺失型患者的71.9%(281/391);重复突变型累及Exon1-40占全部重复型患者82.9%(63/76);检出的患者中,DMD型和中间型营养不良症(Intermediate muscular dystrophy,IMD)型占90.6%(423/467),Becker型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型占9.4%(44/467)。表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以dystrophin基因缺失突变为主,突变发生在整个基因中非均匀分布,存在突变热区,在缺失和重复的位置和片段长度与肌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抗肌萎缩蛋白 缺失 重复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源性BDE-209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吴英 余艳红 +1 位作者 陈敦金 蒋惠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6-978,981,共4页
目的从剂量效应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大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不同剂量BDE-209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胃灌的方法建立Wistar母鼠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d)的暴露模型,分别... 目的从剂量效应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大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不同剂量BDE-209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胃灌的方法建立Wistar母鼠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d)的暴露模型,分别为实验A、B、C、D组,对照组E胃灌等量花生油。每组随机选取刚断乳第一代雄性仔鼠各20只为观察对象,通过Morris水迷宫法检测仔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光镜下观察仔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水迷宫第1~2天,各组逃避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天,与对照相比,B、C、D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光镜下A、B组仔鼠海马组织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C、D组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过半,细胞间质水肿。结论母源性BDE-209可导致仔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影响仔鼠海马组织结构,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209 水迷宫 学习 记忆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worth嗜睡量表在妊娠合并OSAHS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仲 叶红 +3 位作者 李涛平 陈敦金 刘慧姝 高春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4-1916,共3页
目的为妊娠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提供简便、价廉以及准确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打鼾产妇78人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嗜睡评分(EP),并测量颈围(NC)、体质量指数(BMI)。再行多导睡眠... 目的为妊娠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提供简便、价廉以及准确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打鼾产妇78人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嗜睡评分(EP),并测量颈围(NC)、体质量指数(BMI)。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根据监测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把患者分为鼾症组和OSAHA组(轻、中、重),最后以PSG-AHI为诊断OSAHS的金标准,并分析ESS和PSG-AHI的相关性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各组指标(NC、BMI、EP、AHI、LSaO2)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P、PSG监测结果均与AHI具有显著相关(P=0.000)且关系较为密切(r=0.759),并较其他监测指标NC(r=0.668)、BMI(r=0.663)的相关性更高;EP、NC、BMI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72、0.784,显示EP值对妊娠合并OSAHS的诊断价值更大;根据交叉曲线,取EP的最佳工作点=7.5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6.8%)和特异性(68.2%)。结论应用方便、经济的Epworth嗜睡量表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患者进行筛查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具有较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WORTH嗜睡量表 妊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颈围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郁葱 潘琰梨 李映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808-2809,共2页
目的:介绍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评估其在预防剖宫产产妇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多功能产妇美腹带,选择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2例,随机分成两组:(1)研究组(n=52):应用... 目的:介绍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评估其在预防剖宫产产妇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多功能产妇美腹带,选择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2例,随机分成两组:(1)研究组(n=52):应用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在腹部切口处定位定量放置砂袋,并减少按压子宫次数;(2)对照组(n=50):在腹部手术切口处放置砂袋,常规次数按压子宫。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及产妇恢复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人数明显减少(P<0.05);(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按压子宫次数减少,减轻了产妇痛苦,而且并不影响护理质量。结论:定位定量放置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砂袋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产妇美腹带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助产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慧姝 陈敦金 +1 位作者 张红霞 郑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75-3177,共3页
目的:介绍阴道助产掌及其操作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阴道助产掌,并对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阴道助产掌分娩的30例,与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出口产钳助产的50例、胎头吸引助产的26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阴... 目的:介绍阴道助产掌及其操作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阴道助产掌,并对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阴道助产掌分娩的30例,与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出口产钳助产的50例、胎头吸引助产的26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阴道助产掌与自然分娩及其他阴道助产方法对母儿损伤的情况。结果:阴道助产掌组产后24h出血量及软产道损伤例数较出口产钳组显著减少(均P<0.05),而与胎头吸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出口产钳组及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助产母儿并发症少、安全,可作为除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外的另一阴道助产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学 产伤 分娩 母体损伤 新生儿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1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潘倩莹 孙筱放 +2 位作者 孔舒 郑育红 黎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48-2250,共3页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征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征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的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40例染色体出现异常,占总受检人数的3.6%,其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18例,占45.0%,染色体三体为主要异常核型有16例。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22例,占55.0%。在208例高龄(≥35岁)孕妇中,10例出现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4.8%。在900例35岁以下的孕妇中,8例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检出率为0.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胎儿的羊水细胞、脐血细胞以及分析胎儿染色体的核型,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胎儿染色体 产前诊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数量和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莉 刘见桥 +3 位作者 杜红姿 张文红 石宇 黄玉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00-1902,共3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数量和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D的不孕患者共1800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0岁组,30-35岁组...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数量和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D的不孕患者共1800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统计各组中分别移植1、2、3个胚胎和移植0、1、2、3个优质胚胎时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1)小于30岁组中,移植1、2、3个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1个者未见多胎妊娠的发生,移植2个和3个优胚有相似的妊娠率,并显著性高于移植0个和1个优胚者。(2)30-35岁组中,无论是移植2个和3个胚胎或是移植2个和3个优胚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性高于移植1个或是0个和1个优胚者,同时移植3个优胚者的多胎妊娠率显著性增加。(3)大于35岁组的临床妊娠率在移植1、2、3个胚胎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3个优胚者妊娠率显著性高于移植0、1和2个优胚者。多胎妊娠率无论在移植1、2、3个胚胎者还是在移植1、2、3个优胚者中,均呈递增趋势,在移植3个优胚者显著性增加。结论年龄〈30岁的患者和年龄≥30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单优质胚胎和2个优质胚胎移植,可获得理想妊娠率,同时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移植非优质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年龄因素 妊娠率 多胎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睾、睾丸取精卵胞浆内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症妊娠结局 被引量:9
9
作者 黄青 龙晓林 +2 位作者 刘风华 杜红姿 刘见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无精症患者行附睾或睾丸取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比较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取精术和自行射精行ICSI术3组病人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结果:3组病人受精率、卵... 目的:观察阻塞性无精症患者行附睾或睾丸取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比较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取精术和自行射精行ICSI术3组病人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结果:3组病人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睾丸、附睾取精行ICSI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少精子症 附睾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源性BDE-209暴露对子鼠海马GAP-43、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惠萍 余艳红 +2 位作者 陈敦金 吴英 许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检测母源性BDE-209暴露对子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母源性BDE-209神经发育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3月龄Wistar大鼠自妊娠0天起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和对照组E,各实验组母鼠在妊... 目的检测母源性BDE-209暴露对子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母源性BDE-209神经发育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3月龄Wistar大鼠自妊娠0天起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和对照组E,各实验组母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给予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胃灌,对照组胃灌等量花生油。21d子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雄性子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P-43、BDNF在子鼠海马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子鼠海马GAP-43表达下降,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0),A、B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P=0.093)。实验组子鼠海马BDNF表达下降,B、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05,P=0.001),A组和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高剂量母源性BDE-209暴露可以降低子鼠海马GAP-43、BDNF的表达,导致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及信号传导障碍,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发挥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209 海马 生长相关蛋白-43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红 李涛平 +5 位作者 王沛 徐仲 陈敦金 刘慧姝 高春环 刘爱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孕产妇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合并SAHS孕妇27例、子痫前期无SAHS孕妇43例和同期入院产检的正常孕妇25例... 目的通过检测孕产妇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合并SAHS孕妇27例、子痫前期无SAHS孕妇43例和同期入院产检的正常孕妇25例,所有入选者均已进行整晚的多导睡眠监测(PSG),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并同时记录年龄、孕龄、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和24 h尿蛋白定量值。结果 3组间年龄、孕龄无显著差异,正常组与其余两组比较BMI有显著差异,但子痫前期无SAHS组与子痫前期并SAHS组无显著差异,正常组与子痫前期无SAHS组AHI和LSaO2\无显著差异,3组间MAP、24 h尿蛋白定量值、IL-6和TNF-α均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提示MAP和24 h尿蛋白定量值及炎症因子指标与AHI呈明显正相关,与LSaO2负相关,其中各指标与BMI也呈明显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结论 SAHS可能是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其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在中间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另外对于肥胖的孕妇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但肥胖不是主要因素,及时诊断是否存在SAHS并给予相关的治疗以避免因SAHS可能导致的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子痫前期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孔舒 孙筱放 +1 位作者 郑育红 黎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产前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3347例在B超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细胞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羊水细胞培养...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产前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3347例在B超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细胞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为99.9%(3344/3347),核型分析的成功率为100%,发现异常核型92例(2.75%)。结论:本方法是一种实用的产前诊断方法,在孕中期就能鉴别异常核型,对于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受体基因118A→G突变对芬太尼椎管内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双全 李少英 谭秀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A118G单核苷酸多态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100例,术后行硬膜外腔芬太尼自控镇痛。抽取产妇静脉血,应用PCR...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A118G单核苷酸多态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100例,术后行硬膜外腔芬太尼自控镇痛。抽取产妇静脉血,应用PCR-RFLP法,根据OPRM1外显子1第118位点处的碱基情况判定产妇基因型,AA型为野生型,GG型为突变型,AG型为杂合型,根据基因型将产妇分为3组即AA组、AG组、GG组。观察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期间恶呕记录和48 h芬太尼总用量。结果最终96名产妇完成研究,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为GG(16,16.7%),AA(35,36.5%),AG(45,46.9%)。术后12、24 h两个时点的VAS评分,GG组要明显高于AA组和AG组(P<0.05);术后镇痛芬太尼总用量,GG组亦明显高于AA组和AG组(P<0.05)。结论 OPRM1 A118G单核苷酸多态影响芬太尼硬膜外腔镇痛效果,GG型镇痛效果明显弱于AA型和AG型;达到同样镇痛效果,GG型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Μ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可疑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智毅 谢明星 +2 位作者 柳建华 梁伟翔 梁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4-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早期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TVS检测和观察97例确诊的早期EP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称性、回声、形态等二维声像图特征,进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早期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TVS检测和观察97例确诊的早期EP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称性、回声、形态等二维声像图特征,进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找出有意义的变量和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子宫内膜三线状改变及内膜厚度≤9mm是有意义的超声诊断变量,OR值分别为299.59和34.139,多变量Logistic预测方程的建立比单独应用单一变量拥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能够更好地鉴别诊断EP。结论TVS对EP的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TVS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能克服用单一变量指标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时敏感性较低的问题,能更准确地预测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子宫内膜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春芳 陈敦金 +2 位作者 陈艳红 苏春宏 刘先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μg/mL,实验C组的BDE-209...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μg/mL,实验C组的BDE-209浓度为50μg/mL。实验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染毒72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并于染毒后24、48、72、96、120h记录各组光吸收度A值。结果:从新生鼠海马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染毒72h后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加大,神经球明显变小,数目变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MTT结果显示随着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BDE-209可以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发生改变,随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增殖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指导围生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张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新 邓美莲 李桂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308-3310,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性指导孕(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PFMT)对产后盆底肌张力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将106名孕妇随机分为持续指导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由护士任教PFMT课程,课后对持续指导组采用电话随访指导练习,对照组未进行专人健... 目的:观察持续性指导孕(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PFMT)对产后盆底肌张力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将106名孕妇随机分为持续指导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由护士任教PFMT课程,课后对持续指导组采用电话随访指导练习,对照组未进行专人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持续指导组产后6周、产后3个月盆底各类纤维收缩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持续指导组产后6周、产后3个月SUI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P=0.036;χ2=6.502,P=0.017)。结论:持续性指导孕(产)妇进行PFMT有利于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有助于降低产后SUI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医护 持续性指导 盆底肌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洁 王雪燕 +3 位作者 陈敦金 刘益芬 钟柳英 陈小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75-2477,共3页
目的:探讨各种助孕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5例OH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轻体瘦、多囊卵巢综合征为OHSS的主要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卵巢增大、腹胀、胸腹水、尿少、低蛋... 目的:探讨各种助孕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5例OH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轻体瘦、多囊卵巢综合征为OHSS的主要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卵巢增大、腹胀、胸腹水、尿少、低蛋白血症、血液浓缩,甚至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经扩容、腹腔穿刺引流,必要时利尿、卵巢囊液抽吸术及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后,治疗效果肯定。结论: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过程中,针对高危因素,探讨个性化的方案,以减少中重度OHSS发生率,可能是未来助孕技术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泼尼松在预防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亚玲 邢福祺 +2 位作者 李冰 全松 冯健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泼尼松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hCG注射日血雌二醇≥10000pmol/L或双侧卵巢直径≥14mm的卵泡达4个以上者)共647个治疗周期,将其分成A组(... 目的:探讨口服泼尼松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hCG注射日血雌二醇≥10000pmol/L或双侧卵巢直径≥14mm的卵泡达4个以上者)共647个治疗周期,将其分成A组(334个周期)和B组(313个周期);A组为对照组,未使用任何药物;B组患者于hCG注射日口服泼尼松5mg,每天3次×2d,后改为5mg,每天1次×10d。根据Golan分类标准,对两组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为3.29%(11/334),而B组为0.32%(1/313)。两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妊娠结局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泼尼松可预防中、重度OHSS的发生,对AIH的临床妊娠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泼尼松 夫精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阿佐昔芬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及其对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波澜 郭小桥 司沙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阿佐昔芬代谢产物去甲阿佐昔芬与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相互作用。方法SD大鼠ip注射去甲阿佐昔芬10mg·kg-1溶液,每天1次,连续3d,第4天处死大鼠,提取肝内去甲阿佐昔芬与谷胱甘肽结合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比... 目的探讨阿佐昔芬代谢产物去甲阿佐昔芬与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相互作用。方法SD大鼠ip注射去甲阿佐昔芬10mg·kg-1溶液,每天1次,连续3d,第4天处死大鼠,提取肝内去甲阿佐昔芬与谷胱甘肽结合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比较和鉴定去甲阿佐昔芬在肝微粒体和大鼠肝内的谷胱甘肽结合产物。雷洛昔芬20μmol·L-1,4-羟基他莫昔芬20μmol·L-1和去甲阿佐昔芬20μmol·L-1分别加入大鼠肝微粒体系中孵育30min后,应用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考察其对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去甲阿佐昔芬0,5,10,20和30μmol·L-1对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抑制强度。结果体内实验表明,去甲阿佐昔芬代谢产物可在大鼠肝中形成谷胱甘肽结合物。质谱分析鉴定其主要成分为去甲阿佐昔芬双醌甲基化合物与谷胱甘肽的单价结合物。体外的酶活性测定表明,去甲阿佐昔芬能浓度依赖地抑制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去甲阿佐昔芬20μmol·L-1可以抑制谷胱甘肽转移酶90%以上的活性。与雷洛昔芬和4-羟基他莫昔芬相比,去甲阿佐昔芬是最强的抑制剂,在相同浓度下,其抑制率显著高于雷洛昔芬和4-羟基他莫昔芬(P<0.01)。结论阿佐昔芬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可能会与生物分子中的巯基发生共价结合。其在临床上的长期生物学效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佐昔芬 去甲阿佐昔芬 醌类 谷胱甘肽转移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女性人群μ受体基因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双全 王刚 +1 位作者 李少英 谭秀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43-3745,共3页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 目的:研究μ受体基因(OPRM1)118A→G突变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法测定广东49例健康女性人群OPRM1118bp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AA组、AG组、GG组,测定基础痛阈值和吗啡干预后的痛阈值。结果: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GG(8,16.3%)、AA(18,36.7%)、AG(23,47.0%)。各组受试者给予吗啡干预后痛阈值较基础痛阈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痛阈与基础痛阈间的差值,GG组明显小于AA组(P<0.05)和AG组(P<0.05)。结论:发生OPRM1118A→G突的GG型基因女性携带者的吗啡镇痛效应明显弱于野生型(AA型)和杂合型(AG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μ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