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 被引量:51
1
作者 陈远光 胡明 +2 位作者 雷建 陈家诚 李娟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首次报道并介绍经肛内镜对1例合并左侧游走肾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NOTES手术方法。方法新辅助化疗后施行NOTES手术,手术分两组:腹组经腹腹腔镜辅助分离直肠上端和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肠系膜下血管,肛组游离... 目的首次报道并介绍经肛内镜对1例合并左侧游走肾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NOTES手术方法。方法新辅助化疗后施行NOTES手术,手术分两组:腹组经腹腹腔镜辅助分离直肠上端和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肠系膜下血管,肛组游离直肠系膜,术者在PPH肛门镜下横断直肠壁后先完成腹组以上操作,再进行肛组操作,通过自制的腰形直肠镜按照TME原则向上分离直肠系膜直至从骶前间隙进入腹腔,盆底腹膜前部的分离经前腹壁腹腔镜下进行,经肛门直肠镜将直肠和乙状结肠拖出,切断乙状结肠并用吻合器将直肠和乙状结肠吻合。结果手术时间290 min,直肠系膜完整切除并检出25个淋巴结,其中5个直肠下部系膜淋巴结阳性,直肠及其系膜的远切缘阴性,最后病理分期pT3N2,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第5天和第8天分别开始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未发生吻合口漏和感染,第7天后排便功能接近正常。结论自然腔道手术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可行而安全,腹腔镜辅助有利于克服精囊腺和游走肾造成的分离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游走肾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自然腔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炯强 柯传峰 陈劲松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7期31-31,33,共2页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胃癌术后应用对肝功能、血浆蛋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胃癌术后均连续给予9d肠外营养支持,其中研究组另加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20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IgA、IgG、Ig...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胃癌术后应用对肝功能、血浆蛋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胃癌术后均连续给予9d肠外营养支持,其中研究组另加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20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IgA、IgG、IgM、CD3、CD4及CD4/CD8比值。结果研究组术后第8天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值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指标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研究组IgA、IgG、IgM含量和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胃癌术后患者使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但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胃癌 免疫功能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蛋白质组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远光 李娟云 +5 位作者 梁剑荣 廖东江 卢心鹏 柯传锋 胡明 雷建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癌胚抗原(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切除癌组织的新鲜标本,根据血清CEA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同时取正常黏膜作对照组,提取各组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 目的:比较癌胚抗原(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切除癌组织的新鲜标本,根据血清CEA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同时取正常黏膜作对照组,提取各组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凝胶图谱差异分析,比较各组组织之间表达差异点,将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数据库鉴定。结果:各组双向电泳胶上蛋白斑点图象清晰,阴性组和阳性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18个,成功鉴定其中10个为9种蛋白质。其中,在阴性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为含波形蛋白的混合物1、肝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2-α、热休克蛋白27序列、血红蛋白β链突变体;在阳性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磷酸甘油醛异构酶、角蛋白10、角蛋白1,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为β微管蛋白链。结论: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存在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这些蛋白可能与大肠癌表达CE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胚抗原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柯传烽 雷建 +2 位作者 黄炯强 胡明 陈远光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估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标准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分为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组35例和对照组73例(常规处理),腹腔植入组在根治性手术过程中... 目的评估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标准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分为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组35例和对照组73例(常规处理),腹腔植入组在根治性手术过程中术野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仅行常规处理,两组患者术后按NCCN指南进行诊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化疗毒副反应以及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和2年无病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个月至51个月,2年无病生存率比较,腹腔植入组为85.71%,对照组为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复发转移率比较,腹腔植入组为14.29%,对照组为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植入组2年总生存率为94.3%,高于对照组83.6%,但差异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在2年内复发转移以及2年无病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化疗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 安全性 无病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淋巴示踪指导淋巴结清扫在胃癌中的治疗
5
作者 胡明 雷建 +1 位作者 黄炯强 柯传烽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指导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自本院胃肠外科86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手术中局部注射纳米炭进行淋巴结染色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对照组44例实施传统方法的胃...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指导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自本院胃肠外科86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手术中局部注射纳米炭进行淋巴结染色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对照组44例实施传统方法的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手术时间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中清扫淋巴结平均(55.23±11.73)个/例,对照组平均(30.97±11.33)个/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N2、N3站淋巴结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217.07±37.19)min,对照组(223.19±40.3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指导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有利于提高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区域清扫的质量,增加临床病理分期和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胃癌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直肠癌微转移的价值
6
作者 李娟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术前经影像学或直肠活检被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27例,术中在直肠癌标本取下后,寻找肠旁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术中应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术前经影像学或直肠活检被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27例,术中在直肠癌标本取下后,寻找肠旁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术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状况,并与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病理分析与CEA快速IHC及CK20快速I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病理分析与CEA及CK20实时荧光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和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可用于术中对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但样本量尚小,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实时荧光定量法 快速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胃瘫45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硕萌 雷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45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均治愈,仅1例再次手术。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 胃瘫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8
作者 李碧莲 黄炯强 雷建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 肝脏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