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E siRNA沉默肝癌细胞HLA-E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天翎 李华 +2 位作者 张彤 曾宪成 陈规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针对HLA-EmRNA靶序列不同位点,设计合成多个siRNA链,定量分析其对HLA-E(+)肝癌BEL-7402细胞的基因沉默效率,筛选最佳抑制效果的siRNA。方法用IFN-γ(5×105IU·L-1)诱导BEL-7402细胞表达HLA-E基因,经流式细胞技术纯化后作... 目的针对HLA-EmRNA靶序列不同位点,设计合成多个siRNA链,定量分析其对HLA-E(+)肝癌BEL-7402细胞的基因沉默效率,筛选最佳抑制效果的siRNA。方法用IFN-γ(5×105IU·L-1)诱导BEL-7402细胞表达HLA-E基因,经流式细胞技术纯化后作为靶细胞。设计并合成3条HLA-E siRNA链(A、B、C),将各siRNA(0.1mmol·L-1)经脂质体Lipofectamin 2000转染至靶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杂交、实时PCR等定量方法,比较48h后各siRNA的基因沉默效果,并观察HLA-E基因沉默对NK肿瘤细胞杀伤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非特异组相比,3组(A、B、C组)HLA-E siRNA均明显抑制细胞HLA-E抗原、蛋白产物、mRNA、细胞表面HLA-E分子的表达(P<0.01),B、C组抑制效果接近90%,高于A组(P<0.01)。A、B、C组NK肿瘤杀伤率升高(P<0.01),而B、C组肿瘤杀伤效果高于A组(P<0.01)。结论经筛选的HLA-EsiRNA能特异、高效沉默肝癌细胞HLA-E基因表达,可能抑制其非经典HLA-Ⅰ途径免疫逃避,为肝癌"基因-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干扰RNA HLA-E 肝细胞癌 mRNA NK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外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百林 翟淑萍 +12 位作者 刘增军 刘秋玲 程海坤 王蕊 王新华 陈汝福 曹杰 刘安重 谭志建 彭林 万鹏 方坚 仲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柏散治疗组,后者根据不同的赋形剂、敷贴时间和敷贴剂量又分为7个双柏散治疗组。观察各组的症状总分与改善、右上腹痛改善时间、腹部压痛改善时间、腹部反跳痛改善时间的指标改变。结果:(1)临床疗效:生存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腹痛改善时间和压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试验组与疗效指标的关系:1各组比较右上腹痛改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改善时间最短的为100 g蜜7 h组;2腹部压痛改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各组患者反跳痛改善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明确,推荐外治技术方案为双柏散100 g,蜜为赋形剂,敷贴7 h,外敷腹哀穴,每日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散 急性胆囊炎 中医外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Bel7402细胞HLA-E基因上调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彤 曾宪成 +4 位作者 方天翎 陈文捷 聂常富 李华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81-208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Bel7402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上调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Lentivirus/CMV/GFP-HLA-E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导肝癌Bel7402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癌Bel7402细胞HLA-E基因m... 目的:探讨肝癌Bel7402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上调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Lentivirus/CMV/GFP-HLA-E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导肝癌Bel7402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癌Bel7402细胞HLA-E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肝癌Bel7402细胞HLA-E基因上调及HLA-ABC抗体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Lentivirus/CMV/GFP-HLA-E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Bel7402细胞后不同时段(24h、48h、72h、96h)的HLA-E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除在感染后24h(P<0.05)外,慢病毒过表达组在感染后48h、72h、96h与Bel7402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蛋白水平的表达亦明显上调:24h、48h、72h、96h外源性/内源性HLA-E吸光度比值与12h比较显著差异(P<0.01)。未封闭的Bel7402组和Bel7402 LentiHLA-E组比较,NK细胞的杀瘤活性差异显著(P<0.05或P<0.01);封闭组和未封闭组比较,NK细胞的杀瘤活性差异显著(P<0.05);Bel7402(封闭组)和Bel7402 LentiHLA-E(封闭组)比较,NK细胞的杀瘤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Lentivirus/CMV/GFP-HLA-E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有效增加HLA-E的表达。NK细胞对HLA-E基因表达上调的Bel7402细胞的靶杀伤作用降低;抗HLA-ABC单抗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后,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E 肝细胞 基因表达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E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彤 曾宪成 +4 位作者 李华 陈文捷 方天翎 聂常富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5种肝癌细胞系和胎肝细胞系中HLA-E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HepG2细胞、Be...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5种肝癌细胞系和胎肝细胞系中HLA-E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HepG2细胞、Bel7402细胞、PLC细胞、MHCC97细胞和Hep3B2.1-7细胞这5种肝癌细胞系与L02胎肝细胞系的HLA-E mRNA水平比较,除Hep3B2.1-7细胞表达几乎接近缺失(P<0.01)外,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HepG2细胞、Bel7402细胞、PLC细胞、MHCC97细胞和Hep3B2.1-7细胞与L02细胞的HLA-E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中Hep3B2.1-7细胞表达缺失。结论:肝癌细胞系的HLA-E mRNA和蛋白表达不同步,可能存在转录后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E 肝细胞癌 胎肝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手术扩大回盲部切除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天翎 刘安重 李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扩大回盲部切除术的指征,为临床外科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2008年在不同情况下1期施行的阑尾疾病扩大性回盲部切除术共44例,对其术中情况、手术方法、病理类型、疗效进行分析,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复杂...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扩大回盲部切除术的指征,为临床外科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2008年在不同情况下1期施行的阑尾疾病扩大性回盲部切除术共44例,对其术中情况、手术方法、病理类型、疗效进行分析,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复杂性阑尾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44例1期施行的回盲部切除术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81%。而对照组因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肠瘘、回盲部或阑尾肿块而行2次手术者达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明显高于回盲部切除术组(P<0.01)。结论:阑尾疾病合并小肠梗阻、盲肠壁裂口、阑尾或回盲部性质不明肿块等是施行回盲部切除术的主要指征,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回盲部 肿瘤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r-caspase3的靶向性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炜 沈浩元 刘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观察构建靶向性反向半胱氨酸蛋白酶3(r-caspase3)重组腺病毒对AFP表达阳性肝癌细胞凋亡诱导的效果和特异性。方法:采用AFP表达强阳性细胞HepG2、表达弱阳性细胞7721、正常肝细胞L-02以及AFP表达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感染... 目的:观察构建靶向性反向半胱氨酸蛋白酶3(r-caspase3)重组腺病毒对AFP表达阳性肝癌细胞凋亡诱导的效果和特异性。方法:采用AFP表达强阳性细胞HepG2、表达弱阳性细胞7721、正常肝细胞L-02以及AFP表达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感染构建之重组腺病毒Ad-r-caspase3、Ad-EAFPPALB/r-caspase3及Ad-PALB/r-caspase3,SRB染色测定O.D值,计算细胞死亡率和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HepG2、7721细胞对各腺病毒敏感程度为Ad-EAFPPALB/r-caspase3>Ad-PALB/r-caspase3>Ad-r-caspase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Ad-EAFPPALB/r-caspase3具有极强的凋亡选择性,AFP表达越强,凋亡指数越高。结论:靶向性Ad-EAFP-PALB/r-caspase3重组腺病毒具有肝细胞性肝癌凋亡选择性,同AFP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腺病毒 反向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Hep3B细胞HLA-G过表达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宪成 张彤 +3 位作者 李华 方天翎 聂常富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Hep3B细胞白细胞抗原-G(HLA-G)过表达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无干预措施,Hep3B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空质粒,Hep3B-GFP组)和实验组(转染pEGFP-C1-HLA-G质粒,Hep3B-HLA-G组)。构建HLA-G真... 目的:探讨肝癌Hep3B细胞白细胞抗原-G(HLA-G)过表达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无干预措施,Hep3B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空质粒,Hep3B-GFP组)和实验组(转染pEGFP-C1-HLA-G质粒,Hep3B-HLA-G组)。构建HLA-G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Hep3B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HLA-G的肝癌Hep3B细胞。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Hep3B细胞HLA-G 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分析肝癌Hep3B细胞HLA-G过表达及HLA-ABC抗体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的序列相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转染重组质粒的Hep3B细胞HLA-G过表达(P<0.01)。NK细胞对转染pEGFP-C1-HLA-G的Hep3B细胞杀伤作用明显降低(P<0.01),HLA-ABC单抗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后,NK细胞对Hep3B、Hep3B-GFP和Hep3B HLA-G细胞的杀伤均增加(P<0.01)。结论:pEGFP-C1-HLA-G表达载体可有效增加HLA-G表达,HLA-G过表达可以削弱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HLA-ABC单抗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后,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基因重组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