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苏丹虹 卓超 +3 位作者 袁锦屏 易建云 杨灵 钟南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2005年我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8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7株(27.51%),革兰阴性菌1336株((72.4...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2005年我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8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7株(27.51%),革兰阴性菌1336株((72.49%)。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1.7%和87.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88.0%和73%。未出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极敏感,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6.6%和56.1%。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8.8%和90.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8.0%和39.2%,14.0%菌株对所有检测药物耐药。结论我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位居第一。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最高,非发酵菌数量呈上升趋势,且耐药状况严重,14%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检测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丹虹 邬全会 +3 位作者 卓超 易建云 杨灵 钟南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参加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广州监测组2009年全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9年中该院共...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参加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广州监测组2009年全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9年中该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菌2 07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3株,革兰阴性菌1 684株。所分离的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94.5%和83.9%。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各为51.3%、38.0%和9.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63.6%、62.8%、74.1%和7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5.6%、81.8%、80.5%、80.2%和7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75.4%、80.9%和91.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均在85%以上。结论该院2009年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分离细菌分布铜绿假单胞菌仍居第1位,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屎肠球菌均较2008年有所增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本次分离菌中不动杆菌属增多,且耐药状况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有所下降,泛耐株约占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3500株革兰阴性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 被引量:23
3
作者 肖庆忠 苏丹虹 +1 位作者 江洁华 钟南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特点.方法2001年7月~2003年8月,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从广州地区13家医院分离获得的3 500株革兰阴性细菌对临床常用15~21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20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特点.方法2001年7月~2003年8月,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从广州地区13家医院分离获得的3 500株革兰阴性细菌对临床常用15~21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2000年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分离出的3 500株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1 244株(占35.5%)、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n)900株(占25.7%)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547株(占15.6%).广州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s,ESBLs)菌株的总检出率为31.0%(1 084/3 500),在各种常见菌属中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为38.7%(482/1 244)、肺炎克雷伯菌为37.9%(341/900)、铜绿假单胞菌为5.3%(29/547)、阴沟肠杆菌为55.2%(117/212)、不动杆菌属为8.2%(17/208)、其他肠杆菌属为27.7%(53/19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33.3%(37/117)、变形杆菌属为9 2%(8/87).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获得革兰阴性细菌最多,为1 463株(占41.8%);其次为泌尿道标本,为943株(占26.9%).耐药性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总体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8.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3.3%),而最高为氨苄西林(90.5%),其次为奈啶酸(69 3%).亚胺培南对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其他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1%、0.5%、0.6%、3.2%、0.8%和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0.8%和15.9%,大部分细菌呈多重耐药.产ESBLs菌株对15~2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不产ESBLs菌株(P<0.05).结论细菌耐药性仍是目前广州地区临床用药最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产ESBLs菌株有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株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以作为广州地区临床经验用药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 微生物 交叉感染 细菌分布 Β内酰胺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9
4
作者 肖庆忠 苏丹虹 +13 位作者 江洁华 陈冬梅 叶惠芬 肖增璜 魏衍超 李红玉 徐德兴 陈茶 郭仲辉 潘树根 何志明 赖福才 吕苏诚 钟南山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变迁和耐药情况。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从广州地区13所医院分离获得的1 072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并按美...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变迁和耐药情况。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从广州地区13所医院分离获得的1 072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01年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从广州地区13所医院中共分离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 072株,前3位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占56.3%、鲍曼不动杆菌占16.0%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5.0%。耐药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83.3%)、其次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2.9%),而敏感率低于1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泊肟(3.3%)、萘啶酸(4.2%)、头孢噻肟(4.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72.0%),对亚胺培南(1.9%)、头孢噻肟(5.9%)和氨曲南(6.7%)的敏感率较低。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却最高(93.6%),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78.6%)和阿米卡星(77.O%)。结论:非发酵菌耐药性仍是目前临床上的严重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商讨有效对策。头孢哌酮-舒巴坦是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有效抗菌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药性监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头孢哌酮-舒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红细胞检测和隐血试验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丽梅 徐韫健 +2 位作者 廖伟娇 张东梅 谭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23-2224,共2页
目的:对比四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结果,以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干化学法、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对167份尿液联合检查,对四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 目的:对比四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结果,以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干化学法、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对167份尿液联合检查,对四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以镜检法为标准UF-100尿沉渣分析法红细胞准确度为86.2%,干化学法红细胞准确度为85.0%。尿隐血试验中,干化学敏感性为300μg/L,单克隆抗体隐血为200μg/L,干化学与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指标(金标准)对比,干化学隐血法的敏感度为80.7%,特异性为84.3%。结论:四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更能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红细胞 尿干化学法 隐血试验 尿沉渣分析法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辉 张国良 +3 位作者 张明霞 吴爱武 陈建波 陈心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57-3459,共3页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BACTEC-MGIT960)检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株30株,耐药株30株,针对其gyrA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BACTEC-MGIT960)检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株30株,耐药株30株,针对其gyrA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后进行测序。结果:在这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0株敏感株均未在QRDR检出有义突变,30株耐药株中有19株QRDR存在有义突变,主要突变位点为90、91和94。gyrA基因突变占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63.3%(19/30)。结论:gyrA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氟喹诺酮类 耐药 GYRA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精液分析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东梅 徐韫健 +3 位作者 廖伟娇 李翊泉 张丽梅 谭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规范化和可行的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每日用质控珠对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omputer-aided semen analysis,CASA)进行密度质控;每周随机抽取实验室1%~5%的样本进行重复精子密度测定﹑活力评估及形态学分类;每月分析... 目的:建立一种规范化和可行的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每日用质控珠对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omputer-aided semen analysis,CASA)进行密度质控;每周随机抽取实验室1%~5%的样本进行重复精子密度测定﹑活力评估及形态学分类;每月分析D级精子百分率的月均值。结果:每日质控珠密度、D级精子百分率的月均值均在控,每周随机标本精子密度和活力的差异为随机误差,正常精子形态计数的质控中有一个结果超出2.5个标准误。结论:实验室应定期采用规范的质量控制对CASA和技术员进行评估,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报告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分析 规范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雾化时间对诱导痰细胞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炜 王慧 +1 位作者 陈如冲 陈桥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93-3995,共3页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雾化痰诱导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咳出的痰标本的细胞总数、细胞存活率以及细胞分类的变化。方法:25例正常受试对象(A组)主动咳痰后再行3%的高渗盐水雾化痰诱导试验,雾化时间为30min,每10min留取一次痰标本(依次为B、C、D...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雾化痰诱导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咳出的痰标本的细胞总数、细胞存活率以及细胞分类的变化。方法:25例正常受试对象(A组)主动咳痰后再行3%的高渗盐水雾化痰诱导试验,雾化时间为30min,每10min留取一次痰标本(依次为B、C、D组),每位受试对象共留取4份标本。分别检测标本的细胞总数、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分类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组[(67.5±10.4)%、(50.8±18.3)%、(41.0±19.6)%、(32.5±21.4)%,P<0.01],而B组也较D组高(P<0.01);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各组的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递增[(28.2±12.7)%、(46.0±17.9)%、(55.8±19.5)%、(63.9±22.6)%,P<0.01];细胞总数、细胞存活率、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不同雾化时间段咳出的痰标本之间、自然咳痰与诱导咳痰之间均存在部分炎症细胞比例差异,标准化的雾化诱导时间对于临床检测以及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雾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吉建新 廖伟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0-312,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分别检测了46位受试者的混合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混合唾液内的EGF浓度。结果:腮腺唾液EGF为1743~3472Pg/ml,平均 2360±422Pg/ml,比混合唾液EGF高(906~2190pg/ml,平均1604±321pg/ml,P<0.0...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分别检测了46位受试者的混合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混合唾液内的EGF浓度。结果:腮腺唾液EGF为1743~3472Pg/ml,平均 2360±422Pg/ml,比混合唾液EGF高(906~2190pg/ml,平均1604±321pg/ml,P<0.01),也比颌下腺舌下腺混合唾液的含量高(427~816pg/ml,平均627±107pg/ml,P<0.O1)。3组唾液在两性中的差异无显著,但40岁以上唾液EGF含量较低,它与40岁以下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P<0.05)。结果说明唾液中EGF主要来源于腮腺,而与以往普遍认为来源于颌下腺的看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唾液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tubul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诺维本联合铂类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秋华 林勇平 +8 位作者 杨海虹 邱源 刘君 张鑫 熊信国 莫明聪 何萍 莫莉莉 何建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β-tubul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诺维本/铂类(NP)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手术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NSCLC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β-tubul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诺维本/铂类(NP)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手术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NSCLC患者,术后以NP方案辅助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手术标本β-tubulin中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中β-tubulin蛋白的低表达率为42.9%(36/84),高表达率为57.1%(48/84),男性β-tubulin高表达患者多于低表达患者(68.2%vs.31.8%,P=0.032);Ⅰ~Ⅱ期β-tubulin高表达患者多于低表达患者(70.7%vs.29.3,P=0.014);且行根治性手术β-tubulin高表达患者多于低表达患者(61.6%vs.38.4%,P=0.032),与NSCLC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吸烟史和放疗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经低表达β-tubulin的NP方案辅助化疗的NSCLC患者,中位DFS短于高表达者(22.6 vs 69.6个月),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但高表达β-tubulin患者的DFS在术后13个月后明显优于低表达者;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32)、腺癌(P=0.034)、中高分化程度(P=0.028)、不吸烟(P=0.016)的β-tubulin高表达者的DFS均明显优于低表达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β-tubulin的表达(RR=2.213,P=0.025)和临床分期(RR=0.319,P<0.0001)可作为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RR=0.426,P=0.010)和放疗(RR=2.381,P=0.026)可作为影响OS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在术后辅以NP化疗NSCLC患者中,β-tubulin高表达者预后比低表达者好,术后化疗前对β-tubulin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改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tubulin非小细胞肺癌 诺维本预后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AP-4、NY-ESO-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秀晶 林云恩 +3 位作者 王建龙 刘桂红 向波 廖伟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04-3006,共3页
目的:探索AKAP-4、NY-ESO-1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KAP-4、NY-ESO-1在72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分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AKAP-4、NY-ESO-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11.1... 目的:探索AKAP-4、NY-ESO-1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KAP-4、NY-ESO-1在72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分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AKAP-4、NY-ESO-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11.1%;2种抗原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2种抗原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AKAP-4、NY-ESO-1在部分肺癌中表达,与肺癌分型及转移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AKAP-4 NY-ESO-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情况与耐药性研究
12
作者 徐韫健 孙慧冰 +4 位作者 李乃健 张丽梅 廖伟娇 张东梅 谭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35-3037,共3页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FOX)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108株无重复耐FOX革兰阴性杆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MIC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PCR扩增AmpC酶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结果:高产AmpC酶的...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FOX)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108株无重复耐FOX革兰阴性杆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MIC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PCR扩增AmpC酶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结果:高产AmpC酶的发生率为25.9%;AmpC酶基因ACT、CMY-G2、FOX、CIT、CMY-G1、DHA和MOX的检出率为13.9%、12.0%、4.6%、1.9%、0.9%、0.9%和0;产AmpC酶菌株呈多重耐药,对头孢替坦和头孢唑啉全部耐药,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好。结论:加强耐FOX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的监测,治疗相关菌感染以亚胺培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酶 革兰阴性杆菌 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宁”胶囊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黄晓菡 曾文铤 +1 位作者 朱科伦 卢鉴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观察"康宁"胶囊(现已改名为丹芪活肝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取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丹芪活肝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6组,每组12只。小鼠... 目的:观察"康宁"胶囊(现已改名为丹芪活肝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取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丹芪活肝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6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5 d,末次给药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05 g/kg的CCl4花生油溶液,24 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丹芪活肝胶囊能降低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中血清ALT或AST活性(P<0.01~0.05)。丹芪活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小鼠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论:丹芪活肝胶囊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膜、减轻炎性反应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四氯化碳 丹芪活肝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四个分离组份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梁仲培 麦景璇 +1 位作者 黄守坚 朱正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用DEAESephadexA50层析柱把眼镜蛇毒分离得4个组份,分别试用于动物的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组份Ⅳ使实验组小鼠的肺系数降低且呈量-效关系;使实验组家兔PaO2下降幅度减... 用DEAESephadexA50层析柱把眼镜蛇毒分离得4个组份,分别试用于动物的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组份Ⅳ使实验组小鼠的肺系数降低且呈量-效关系;使实验组家兔PaO2下降幅度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渗出量减少;组份Ⅳ具有抗补体活性的作用,其缓解油酸型RDS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液气体分析 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阮绍均 林勇平 张秀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981-3983,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1例RA患者及85例非RA患者的anti-CCP及类风湿因子(RF)含量,其中anti-CCP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RF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1例RA患者及85例非RA患者的anti-CCP及类风湿因子(RF)含量,其中anti-CCP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RF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anti-CCP诊断RA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4.1%、65.9%,RF诊断RA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2.3%、85.4%。二者在特异度和敏感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7、4.23,P<0.05)。结论 anti-CCP相对于RF指标敏感度稍低而特异度较高,建议联合检测anti-CCP和RF,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