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在误吸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侯鹏 陈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2-314,共3页
误吸是指食物、胃内容物、口咽分泌物等进入声门以下的气道。根据患者发生误吸时是否存在咳嗽、呛咳症状,误吸可分为症状性误吸和隐匿性误吸。误吸大部分发生在颅脑病变、
关键词 误吸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三维医学图像体绘制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彬 田联房 +3 位作者 陈萍 何元烈 叶广春 毛宗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了提高三维图像的视觉效果和重建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三维医学图像体绘制方法.该方法将图像分割模块与体绘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基于混合型链结区域增长与聚类分析的分割方式,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旋转观察时存在的障碍物体干... 为了提高三维图像的视觉效果和重建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三维医学图像体绘制方法.该方法将图像分割模块与体绘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基于混合型链结区域增长与聚类分析的分割方式,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旋转观察时存在的障碍物体干扰问题.同时,基于Raycasting算法,对重构核进行改进设计:用包围盒选择与动态调整采样步长的重采样方法来提高重建效率;通过旋转光源和视角,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采样重建.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显示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医学图像 体绘制 光线投射 旋转显示 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变形法的多模态医学图像的配准与融合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元烈 陈萍 +3 位作者 田联房 王立非 叶广春 毛宗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2-677,共6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颈部PET-CT图像特征点的算法,它应用自由变形(FFD)方法以CT图像的特征点为参考使PET图像产生变形,再结合最大互信息法对颈部PET与CT图像进行非刚体配准,最后用改进的小波图像融合法把两者进行融合得出视觉效果...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颈部PET-CT图像特征点的算法,它应用自由变形(FFD)方法以CT图像的特征点为参考使PET图像产生变形,再结合最大互信息法对颈部PET与CT图像进行非刚体配准,最后用改进的小波图像融合法把两者进行融合得出视觉效果比较理想的融合图像。经实际计算得出的变形PET图像与对应CT图像的互信息量大于原始PET图像,并且最后用改进的小波图像融合法得出的融合图像的信息量比一般小波融合大,由此证明本研究所用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变形 非刚体配准 小波融合 最大互信息法 医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规则和SVM方法的肺结节识别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婧 李彬 +2 位作者 田联房 陈萍 王立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9,147,共6页
为识别CT图像中的肺结节,提出了一种结合规则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识别方法,来对分割出来的感兴趣区域(ROI)进行分类.该方法首先计算候选ROI的形态特征,利用基于规则的方法筛去非结节的区域;然后把筛选之后剩余的候选ROI作为测试样本和... 为识别CT图像中的肺结节,提出了一种结合规则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识别方法,来对分割出来的感兴趣区域(ROI)进行分类.该方法首先计算候选ROI的形态特征,利用基于规则的方法筛去非结节的区域;然后把筛选之后剩余的候选ROI作为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计算它们的灰度和纹理等特征;最后把灰度、形态和纹理特征值作为SVM的输入,对经过基于规则筛选之后剩余的ROI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规则的方法虽然没有漏检,但误判的可能性最大;结合规则和SVM的方法漏检的可能性要比SVM方法漏检的大,但误判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肺结节 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ear-Warp的加速透视体绘制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彬 田联房 +2 位作者 陈萍 王立非 毛宗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在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中,不透明度传递函数和观察角度是需要频繁调节的,因此,难以实现实时体绘制。为了提高三维图像的视觉效果和重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加速的透视体绘制算法。依据不透明度传递函数的相关性对原有的min-max octree数据... 在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中,不透明度传递函数和观察角度是需要频繁调节的,因此,难以实现实时体绘制。为了提高三维图像的视觉效果和重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加速的透视体绘制算法。依据不透明度传递函数的相关性对原有的min-max octree数据结构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从而加速体数据分类编码,以使在频繁改变不透明度传递函数和观察角度时,也能实现快速重建;基于透视Shear-Warp算法,并用即时中间切片插值重采样的方法,提高重建的效果。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显示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 体绘制 SHEAR-WARP 医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ear-Warp的预合成体绘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彬 田联房 +1 位作者 陈萍 毛宗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4,共5页
为提高用Shear-Warp重建的三维医学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Shear-Warp的预合成体绘制算法IPVR.该算法采用预合成体绘制技术,在重采样过程中,结合体绘制方程和光照模型,确定最终的重采样值并合成中间图像,从而消除标准Shear-War... 为提高用Shear-Warp重建的三维医学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Shear-Warp的预合成体绘制算法IPVR.该算法采用预合成体绘制技术,在重采样过程中,结合体绘制方程和光照模型,确定最终的重采样值并合成中间图像,从而消除标准Shear-Warp算法中因欠采样而产生的混淆现象.实验证明该方法满足实时体绘制要求,显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成体绘制 SHEAR-WARP 光学模型 光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在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怀福 胡平 陈萍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4-6,10,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在帕金森病(PD)和原发性震颤(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我院确诊的51例PD患者,19例确诊为ET患者及11例正常人进行99Tcm-TRODAT-1 SPECT脑DA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计算PD患...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在帕金森病(PD)和原发性震颤(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我院确诊的51例PD患者,19例确诊为ET患者及11例正常人进行99Tcm-TRODAT-1 SPECT脑DA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计算PD患者、ET患者和正常人DAT对99Tcm-TRODAT-1的特异性摄取比值及两侧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的不对称指数(AIPD、AICON)。结果 1)正常对照组左右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1.633±0.088、1.623±0.0691,双侧对称,双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655,P=0.527),不对称指数为2.074±1.793。正常人双侧ST/CB均值的95%可信区间为1.577-1.678。2)ET患者左右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1.561±0.117、1.546±0.115,两侧基本对称,双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96,P=0.180),双侧ST/CB均值及不对称指数同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934,P=0.063;t=-0.795,P=0.433)。ET患者双侧ST/CB均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1.498-1.608。3)PD患者双侧ST/CB比值低于正常人ST/CB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01,t=-4.968,P=0.000)。PD患者左右双侧ST/CB值的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386-1.463、1.447-1.534。结论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可鉴别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弥补CT、MRI等检查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TRODAT-1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多巴胺转运体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8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系统成像性能的检测
9
作者 黄大同 魏献忠 梁伟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65-168,134,共5页
使用美国制造的标准化SPECT体模,对SPECT设备进行了包括断层均匀性、空间分辨力、空间线性和影像对比度等多项参数在内的成像性能检测。本文简介了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及评价标准,着重讨论断层影像相对于平面影像均匀性与线... 使用美国制造的标准化SPECT体模,对SPECT设备进行了包括断层均匀性、空间分辨力、空间线性和影像对比度等多项参数在内的成像性能检测。本文简介了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及评价标准,着重讨论断层影像相对于平面影像均匀性与线性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最后就SPECT设备QA(QC)检测计划的建立与实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放射线设备 SPECT系统 成像性能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AR算法:以纹理能量分析为基础的早期肿瘤图像检测方法
10
作者 何元烈 陈萍 +1 位作者 陈仰纯 战荫伟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11,共5页
目的: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测出CT图像中的早期肿瘤。方法:提出一个以纹理能量分析为基础的可以检测出CT图像中早期肿瘤的算法——ITEAR(image registration and texture energy analysis)。该算法首先用互信息量配准方法将PET图像和同一层... 目的: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测出CT图像中的早期肿瘤。方法:提出一个以纹理能量分析为基础的可以检测出CT图像中早期肿瘤的算法——ITEAR(image registration and texture energy analysis)。该算法首先用互信息量配准方法将PET图像和同一层的CT图像配准,并且利用自适应阈值法将PET图像中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检测出来,然后应用纹理能量分析方法检测出早期肿瘤的准确位置,接着运用边缘检测方法将其边界提取出来。结果:ITEAR算法能准确定位早期肿瘤,并且能检测出早期肿瘤的边界。结论:ITEAR算法可以令计算机自动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T图像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自动识别SPECT心肌灌注图像心脏区域的MRS算法
11
作者 陈萍 何元烈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的:检测并分割出SPECT心肌灌注图像中的心肌.方法:本文将最佳阈值分割算法、数学形态学腐蚀和轮廓跟踪算法结合起来,开发出用于专门处理SPECT心肌灌注图像的MRS(Myocardial Region Searching)算法.结果:MRS算法可以处理使用DICO... 目的:检测并分割出SPECT心肌灌注图像中的心肌.方法:本文将最佳阈值分割算法、数学形态学腐蚀和轮廓跟踪算法结合起来,开发出用于专门处理SPECT心肌灌注图像的MRS(Myocardial Region Searching)算法.结果:MRS算法可以处理使用DICOM标准的SPECT设备生成的心肌灌注图像,并且可以自动将SPECT心肌灌注图像序列中的心脏区域识别出来.结论:MRS算法独立于灌注药物和药物注过程,并且可以大量减少2D、3D图像重构时的数据量.最后本文还讨论了MRS算法的优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心肌灌注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标准摄取值与病灶体积呈正相关 被引量:1
12
作者 符乙敏 陈萍 +2 位作者 陈仰纯 甘满权 刘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相同葡萄糖利用率的情况下,病灶标准摄取值(SUV)与病灶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向标准Jaszczak模型大小不等的6个球形热区插件内注入初始活度均为192.4 kBq/mL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并连续采集PET 3D图像7次,采集... 目的:探讨在相同葡萄糖利用率的情况下,病灶标准摄取值(SUV)与病灶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向标准Jaszczak模型大小不等的6个球形热区插件内注入初始活度均为192.4 kBq/mL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并连续采集PET 3D图像7次,采集时间依次3 min、6 min、12 min、30 min、1 h、2 h、8 h,然后依次测量每个热区SUV,最后经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不同热区SUV之间的差别。结果:6个热区SUV最大值依次是22.7±0.0,43.1±0.3,54.0±0.2,76.2±0.1,82.6±0.4,85.6±0.3,SUV平均值依次是15.9±0.7,22.9±2.2,32.6±2.2,48.6±3.8,47.0±1.2,57.0±0.5,提示6个热区SUV存在统计学差异(F>467,P<0.01)。结论:病灶SUV与病灶体积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体积 计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