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肺功能检查专用呼吸过滤器应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怡 郑劲平 +1 位作者 郑志聪 郭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68-3770,共3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肺功能专用呼吸过滤器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方法:通过走访或电话问访,对广州地区7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9%(31/74)的医院已开展肺功能检查,其中三级医院有23家,占74.2%(23/31),二级医院有8家,占25.8%(8/31)。在... 目的:对广州地区肺功能专用呼吸过滤器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方法:通过走访或电话问访,对广州地区7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9%(31/74)的医院已开展肺功能检查,其中三级医院有23家,占74.2%(23/31),二级医院有8家,占25.8%(8/31)。在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中,41.9%(13/31)的医院目前有使用呼吸过滤器,主要为三级医院,占84.6%(11/13)。在目前有使用呼吸过滤器的医院中,15.4%(2/13)的医院用于所有受试者,30.8%(4/13)的医院仅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受试者,53.8%(7/13)的医院用于有明显病情需要的受试者。对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但未使用呼吸过滤器的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其中27.8%(5/18)的医院表示"使用呼吸过滤器成本较高";22.2%(4/18)的医院认为"呼吸过滤器与仪器接口不配套"。目前常用的肺功能检查专用呼吸过滤器主要为一次性抛弃型产品,在使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的医院中,53.8%(7/13)的医院将使用后的过滤器消毒后循环使用,7.7%(1/13)的医院将一次性过滤器给同一个患者多次使用,30.8%(4/13)的医院将其作为一次性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后丢弃。结论:目前广州地区医院肺功能检查中呼吸过滤器的使用率较低且大多数医院使用不规范,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问卷调查 呼吸过滤器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二氧化碳和体表氧饱和度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杰 陈荣昌 钟南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探索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推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方法和在特定范围内应用SpO2推算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OI)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基...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探索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推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方法和在特定范围内应用SpO2推算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OI)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基层医院中对呼吸衰竭病人的评价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3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部分患者联用BiPAP呼吸机鼻(面)罩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疗程5~7d,治疗前后均采用平静呼气法和延长呼气法记录呼出气PCO2和SpO2数据。结果治疗前平静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Q)]为(50.72±8.93)mmHg,延长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为(70.35±8.91)mmHg,PaCO2为(71.25±9.08)mmHg。PETCO2(Q)显著低于PaCO2(P<0.01),而PETCO2(P)与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结果与治疗前类似。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治疗前后的PETCO2(P)和PaCO2均呈高度相关(r前=0.96和r后=0.97,P<0.01)。治疗前根据SpO2测定,从氧解离曲线图查得到相应的PaO2(Y)值。PaO2为(59.07±2.22)mmHg,PaO2(Y)为(59.96±1.42)mmHg,两组结果相当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由PaO2(Y)计算得到OI(Y)为219.15±24.63,用PaO2计算的OI为215.70±22.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直线相关分析,PaO2与PaO2(Y)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1,P<0.01);OI与OI(Y)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5,P<0.01)。结论对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改进的呼出气CO2监测方法和调节吸入氧浓度使SpO2在90%左右时,可较准确地估计PaCO2和PaO2,适合于无创动态监测和在没有血气分析条件的基层医院用于评估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 呼出气 血氧饱和度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急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惠鹏 陈荣昌 +7 位作者 曾红科 王鑫 郑则广 罗群 李寅环 龙怡 吕波 胡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54-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68例患者按血气分析的酸中毒程度分别分为3组,其中A组26例(轻度酸中毒组),B组22例(轻度酸...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68例患者按血气分析的酸中毒程度分别分为3组,其中A组26例(轻度酸中毒组),B组22例(轻度酸中毒组)、C组20例(较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组),A组作为常规治疗对照组,B、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作NPPV,对比治疗2h后3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动脉血pH值和PaCO2的变化、24h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pH值恢复正常的人数,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作saps(Ⅱ)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B组与A、C组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其有效率分别为65.39%、95.45%和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2h后pH值和PaCO2明显好转,3组患者治疗后的saps(Ⅱ)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酸中毒纠正人数增加。结论:NPPV能有效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对中重度AECOPD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早期使用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会延误AECOPD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中毒 呼吸性 无创正压通气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待肺移植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陈丽花 牟晓玲 黄丹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5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了解等待肺移植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55例等待肺移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等待肺移植病人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M... [目的]了解等待肺移植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55例等待肺移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等待肺移植病人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MCMQ中屈服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常模,面对应对方式与SF-36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维度呈正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等待肺移植病人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尤其是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方面受损明显,且病人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生存质量 医学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虹 关向群 +6 位作者 杨淑玲 汤彦 张少卿 毛锐 谢燕清 邹威凤 谭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17-3720,共4页
目的观察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2次/d,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 目的观察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2次/d,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A组(22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B组(2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C组(19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并测定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的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可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及ECP、ICAM-1水平,有效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且不良反应较轻。对于顾忌鼻用激素的副作用而又认为联用两种鼻喷剂麻烦的患者可选择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拮抗剂 鼻喷剂 哮喘 变应性鼻炎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肺康复的依从性 被引量:24
6
作者 梁少英 岑慧红 +4 位作者 郑则广 陈沁 崔立谦 罗俏玲 曾丽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66-2968,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期与稳定期肺康复的依从性。方法:将113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急性期康复组(76例)及稳定期康复组(37例)。急性期康复在患者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出院时即开始。稳定期康复在感染控制,症...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期与稳定期肺康复的依从性。方法:将113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急性期康复组(76例)及稳定期康复组(37例)。急性期康复在患者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出院时即开始。稳定期康复在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并稳定达8周时开始。康复项目包括步行锻炼及呼吸锻炼,持续8周。患者需完成康复日记,接受随诊及随访。结果:稳定期康复组患者步行锻炼、呼吸锻炼以及肺康复总的时间、次数、依从性得分均高于急性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期康复组步行锻炼、呼吸锻炼、肺康复总的时间、次数依从性好的百分率均高于急性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康复依从性较低,急性期康复依从性比稳定期康复差,提示应重视COPD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康复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康复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汤彦 王虹 +7 位作者 钟淑卿 刘春丽 秦茵茵 刘杰 李靖 王欣妮 吴华 李德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依从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表对98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誖,18μg,每日1次)治疗重度COPD患者的依从性、基础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与副作用等临...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依从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表对98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誖,18μg,每日1次)治疗重度COPD患者的依从性、基础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与副作用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45%的患者评价噻托溴铵(思力华誖)治疗效果好,81.64%的患者依从性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疗效。27例患者出现副反应,发生率为27.55%,其中口干25例(25.50%)为最常见不良反应;排尿困难2例(2.04%)。18例患者依从性差,发生率为18.37%,其中11例(11/18)因药物价格贵而未能持续治疗;7例(7/18)自我感觉疗效差而停药。本组病例还显示噻托溴铵能显著减少气流受限、有助于难治性气胸闭合、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誖)对重度COPD患者显示良好的疗效和依从性,其疗效与年龄和依从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噻托溴铵 依从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9
8
作者 蔡闯 徐军 钟南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597,共3页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下肢运动处方的制订 被引量:19
9
作者 文红 郑劲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0-863,共4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肺康复 运动处方 PULMONARY COPD患者 disease 下肢 社会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加重期中重度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闯 叶钧强 +2 位作者 何慕芝 毛荣华 钟南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比较口服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Lev)短程抗菌治疗在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痰致病菌清除率和医疗费用的差别。方法纳入急性加重期的中重度(Ⅱ-Ⅲ级)COPD门诊患者76例。入选患者均于此次发作前2... 目的比较口服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Lev)短程抗菌治疗在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痰致病菌清除率和医疗费用的差别。方法纳入急性加重期的中重度(Ⅱ-Ⅲ级)COPD门诊患者76例。入选患者均于此次发作前2年内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并分级。将患者随机分配入Lev口服组和Lev静脉滴注组(n=38),留取合格痰标本行痰致病菌培养,在泼尼松、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Lev片剂(商品名:可乐必妥)口服或Lev注射液(商品名:左克)静脉滴注,均为0.5g,1次/d,疗程5d。治疗结束后7~10d复查痰致病菌。观察患者症状缓解和对治疗的耐受情况,计算致病菌清除率和试验期间抗菌治疗的费用。将临床治愈和COPD相关临床症状恢复至基线值定义为治疗成功,计算治疗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作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FEV1%)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转住院治疗,其余74例患者均能耐受Lev并完成治疗。口服组与静脉滴注组的治疗成功率、痰致病菌阳性率、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89.5%与86.8%,63.2%与57.9%,83.3%与90.9%,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ev口服、静脉滴注患者单日平均用于抗菌治疗的费用分别为15.3、84.39元。结论对于不存在口服药物治疗禁忌证的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口服与静脉滴注Lev进行短程治疗在临床疗效和痰致病菌清除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口服疗法方便、经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群 陈小波 +2 位作者 吴璐璐 韩茜 谢佳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因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住院患者的病原学检查资料。结果 419例患者的痰培养及血清学病原学检出179例,阳性率... 目的了解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因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住院患者的病原学检查资料。结果 419例患者的痰培养及血清学病原学检出179例,阳性率为42.7%;235例曾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8例,阳性率24.7%;150例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DNA,检测阳性率22.0%(33/150);419例痰培养,阳性率为26.0%(109例),其中26.6%(29例)为1种以上阳性。419例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0%(92例),其中革兰阳性菌22.0%(24例),革兰阴性菌65.1%(71例);419例中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3%(22例)。痰培养病原体阳性和阴性、痰真菌培养阳性和阴性以及痰细菌培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患者入院前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痰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以及痰培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患者肺功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和巨细胞病毒为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最主要病原体,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亦比较常见,患者肺功能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对病原学分布差异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病原学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新 许睿 +2 位作者 陈荣昌 岑燕遗 钟南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入:(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h内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在降低呼吸频率和浅快呼吸呼吸指数上,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01)。3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3组在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跨膈压峰值上,BiPAP组降低最明显,其次是CPAP组。CPAP组和BiPAP组可有效地抵消内源性PEEP(P<0.01),氧疗组对于内源性PEEP改善不显著(P>0.05)。在降低吸气做功上,BiPAP组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氧疗组呼吸功耗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PAP组(P<0.01)和BiPAP组(P<0.05)有效地降低了克服内源性PEEP成分做功的比例。结论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减少呼吸功耗、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应答 呼吸做功 控制性氧疗 持续气道内正压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73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树本 何建行 +4 位作者 陈汉章 李时悦 韦兵 殷伟强 成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26-2528,共3页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3例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致肺部感染或肺膨胀不良的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阻塞物清除术。结果:73例患者共行116次纤支镜检查与治疗,对清除呼吸道阻塞物、...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3例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致肺部感染或肺膨胀不良的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阻塞物清除术。结果:73例患者共行116次纤支镜检查与治疗,对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控制肺部感染及帮助肺复张有明显的疗效。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对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进行诊治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阻塞 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肺部小肿物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汉章 何建行 +7 位作者 邓睿华 葛林虎 杨运有 吴哲凡 韦兵 肖东 殷伟强 成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43-644,共2页
目的:探讨解决肺部外周型小肿物胸腔镜手术时,小肿物难以定位的问题。方法:对本组15例肺部外周型小肿物在手术前1d下午,在CT室进行术前定位。于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术,在小肿物基底部注入TH-医用栓塞胶作为硬化示踪剂进行小肿物的定位... 目的:探讨解决肺部外周型小肿物胸腔镜手术时,小肿物难以定位的问题。方法:对本组15例肺部外周型小肿物在手术前1d下午,在CT室进行术前定位。于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术,在小肿物基底部注入TH-医用栓塞胶作为硬化示踪剂进行小肿物的定位。第2天行胸腔镜手术时,通过手指扪诊确定小肿物的位置,并行肺楔形切除送冰冻检查。结果:本组15例病人均成功行肺穿刺活检并注入硬化示踪剂,术中均在10min内顺利作出肿物准确定位。除2例病人穿刺后出现轻微气胸(肺压缩15%以下,无需进一步处理)外,无与本方法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CT引导下肺小肿物穿刺注射TH-医用栓塞胶进行胸腔镜手术肺部小肿物定位的方法具有安全、方便、准确、易操作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江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教学 教学模式 应用 案例 学习兴趣 医学人才 教学过程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的语音频谱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夏飞 肖宽林 +1 位作者 张毅 林岳鑫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语音频谱的影响。【方法】对行UPPP的2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分别在术前1周内和术后2个月左右行嗓音声学分析,获取手术前后6个基本元音[a]、[o]、[e]、[i]、[u]、[ü]的...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语音频谱的影响。【方法】对行UPPP的2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分别在术前1周内和术后2个月左右行嗓音声学分析,获取手术前后6个基本元音[a]、[o]、[e]、[i]、[u]、[ü]的声学频谱,并对手术前后各声学分析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术后有2例患者的[a]元音和1例患者的[u]元音出现鼻音共振峰;[o]、[e]及[u]元音的第3共振峰术后下降,而[i]元音的第2共振峰和[e]元音的第4共振峰术后升高(P<0.05)。【结论】UPPP术后患者共振峰有较明显变化,对从事歌曲、播音等职业用声者可以产生一定影响,对该类患者行UPPP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共振峰 腭咽闭合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禽流感病毒HA蛋白通过JAK3介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敏慧 徐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73-207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H5N1 JAK3 禽流感病毒 氯通道 膜电导 小鼠气管 肺组织病理 气道上皮 基础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调节内皮一氧化氮合酶(一个新近认识的心血管疾病调节物)(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区景松 Kirkwood A.PRITCHARD Jr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3-495,503,共4页
阐述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个心血管疾病新的调节物,在调节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功能方面的作用: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主要来源于eNOS;eNOS同时有产生NO和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功能。NO与的平衡在调节心血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 阐述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个心血管疾病新的调节物,在调节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功能方面的作用: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主要来源于eNOS;eNOS同时有产生NO和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功能。NO与的平衡在调节心血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实验发现,当hsp90与eNOS结合增加时,eNOS耦联产生NO,当hsp90与eNOS结合减少或结合后无发生结构改变时eNOS非耦联产生。进而提出深入探讨hsp90调节eNOS机制的必要性。-.O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心血管疾病 调节物 E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细胞及黏蛋白检测
19
作者 何燕霞 巨春荣 +2 位作者 宋改芳 王俊萍 李良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并观察黏蛋白(Mucin5AC)的表达。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和COPD组。以气管内注射药物和吸烟方法制备COPD模型,6周后收集BALF进行细...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并观察黏蛋白(Mucin5AC)的表达。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和COPD组。以气管内注射药物和吸烟方法制备COPD模型,6周后收集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呼吸道杯状细胞肥大情况及Mu-cin5AC的表达。结果:①BALF检查:健康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为(17.58±3.72)×106L-1,COPD组为(251.10±42.76)×106L-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气道炎症病理学评分:健康对照组为(18.56±2.46)分,COPD组为(69.30±4.99)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肺泡腔直径:健康对照组为(47.22±12.95)μm,COPD组为(92.58±4.32)μ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杯状细胞化生指数:健康对照组为(5.12±3.07)个/mm2,COPD组为(51.20±9.23)个/mm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Mucin5AC阳性染色面积:健康对照组为(3.12±2.60)%,COPD组为(34.50±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气道炎症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多种炎症细胞参与了COPD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鼠 中性粒细胞 黏蛋白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呼气法呼气末CO_2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婷 郑则广 陈荣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31-2633,共3页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采用延长呼气法测定呼气5s末CO2分压(PETCO2),探讨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4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主流法和旁流法测定PETCO2,同时检测P...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采用延长呼气法测定呼气5s末CO2分压(PETCO2),探讨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4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主流法和旁流法测定PETCO2,同时检测PaCO2。结果:主流式检测组25例受试者,年龄(67.0±9.2)岁,PETCO2(51.3±11.7)mmHg,PaCO2(53.6±12.8)mmHg,两者显著相关(r=0.897,P<0.05)。旁流式检测组24例,年龄(67.5±9.9)岁,PETCO2(44.8±10.1)mmHg,PaCO2(41.7±8.2)mmHg,两者显著相关(r=0.855,P<0.05)。结论:COPD患者中,主流式和旁流式延长呼气法测定PETCO2均可较好预测PaCO2,可无创评估COPD患者的PaCO2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气末CO2分压 动脉血CO2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