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K4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月 周颖 +1 位作者 刘真 方唯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评估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统计学方法分析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以及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CDK4蛋白在肺癌胞浆中的表达并没有明显增... 目的评估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统计学方法分析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以及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CDK4蛋白在肺癌胞浆中的表达并没有明显增高(P=1.000)。然而,在肺癌组织中,CDK4表达上调正向相关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P=0.001,P=0.00 1)。预后分析表明,CDK4蛋白在胞浆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多变量分析显示,CDK4在胞浆中过表达是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利因素(P<0.001)。结论 CDK4蛋白在细胞胞浆中过表达也促进肺癌的发病过程,且其是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4蛋白 肺癌 胞浆过表达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0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麦虹 龙凤宜 温冠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08,241,共4页
目的:了解热休克蛋白40(heat shocking protein,Hsp40)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了45份卵巢上皮性癌、20份卵巢良性肿瘤、20份正常卵巢组织中Hsp40蛋... 目的:了解热休克蛋白40(heat shocking protein,Hsp40)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了45份卵巢上皮性癌、20份卵巢良性肿瘤、20份正常卵巢组织中Hsp40蛋白的表达情况,将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40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表达的强度及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25.0%、2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Hsp40蛋白表达与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远处转移及有无残余灶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分析显示Hsp40蛋白表达阴性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阳性表达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ox模型显示残余病灶的大小单独进入Cox模型,而Hsp40蛋白表达并不影响预后。结论:Hsp40蛋白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热休克蛋白40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在淋巴管生成及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谢晓斌 龙捷 +4 位作者 张绘宇 王红艳 徐若冰 李书华 张雅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阻断VEGF-C/Flt-4调控系统对淋巴管生成和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胎牛胸导管内皮细胞,观察VEGF-C和抗Flt-4抗体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合成VEGF-C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SODN),体外实验观察其对VEGF-C基... 目的:探讨阻断VEGF-C/Flt-4调控系统对淋巴管生成和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胎牛胸导管内皮细胞,观察VEGF-C和抗Flt-4抗体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合成VEGF-C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SODN),体外实验观察其对VEGF-C基因表达的影响;建立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观察ASODN对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结果:加入前列腺癌细胞PC3(高表达VEGF-C)上清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加入抗Flt-4抗体后各时段细胞计数均明显少于其它各组。体外实验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ASODN作用的MCF-7细胞组VEGF-C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体内RT-PCR检测表明ASODN组移植瘤VEGF-CmRNA表达明显受抑制;5-Nase-ALPase双重酶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ASODN组移植瘤的淋巴管生成明显减少;ASODN组肿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缓慢,且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VEGF-C/Flt-4调控系统与乳腺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的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阻断淋巴管内皮细胞Flt-4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诱导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ASODN通过下调乳腺癌VEGF-C的表达,减少肿瘤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寡核苷酸类 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嗅鞘细胞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燕青 曾园山 +3 位作者 张静 丁英 闫清 陈穗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嗅鞘细胞(OE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OECs+MSCs共培养组和MSCs单独培养组,在7d和14d两时间点观察MSCs的分化情况。用p75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OECs细胞的纯度;用巢蛋白(nestin)、神...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嗅鞘细胞(OE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OECs+MSCs共培养组和MSCs单独培养组,在7d和14d两时间点观察MSCs的分化情况。用p75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OECs细胞的纯度;用巢蛋白(nestin)、神经丝蛋白(NF)、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突触后膜致密区蛋白(PSD)等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已分化的细胞表型。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经OECs诱导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表达NF、MAP2和PSD等神经元标记物,而不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在培养7d,MSCs+OECs7d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与MSCs7d组比较有明显增高。在培养14d,MSCs+OECs14d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与MSCs14d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嗅鞘细胞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嗅鞘细胞 细胞共培养 细胞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ESG1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FT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真 甄艳 +3 位作者 于晓黎 江庆萍 龙捷 方唯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克隆人NESG1基因,构建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GC-FU-NESG1-EGFP,包装慢病毒,感染293FT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以NESG1全长克隆为模板扩增其编码框序列,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geI酶切、T4 DNA连接酶连接,将NESG1... 目的克隆人NESG1基因,构建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GC-FU-NESG1-EGFP,包装慢病毒,感染293FT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以NESG1全长克隆为模板扩增其编码框序列,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geI酶切、T4 DNA连接酶连接,将NESG1插入慢病毒载体pGC-FU-EGFP,构建pGC-FU-NESG1-EGFP重组载体。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慢病毒三质粒系统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293FT,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病毒感染293F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ESG1-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NESG1-EGFP,三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2×107 TU/ml;以复感染系数MOI为1感染293FT细胞,感染效率在90%以上。Western blot证实细胞表达NESG1。结论成功构建NESG1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得到高滴度慢病毒,为后续感染鼻咽癌细胞,探索其在鼻咽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G1 慢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金保 王随照 +2 位作者 赵青 冉丕鑫 钟南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明显多于对照鼠,在体应用氨茶碱(100mg/kg)使致敏淋巴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而在体应用地塞米松(40mg/kg)明显抑制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氨茶碱体外对在体应用氨茶碱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地塞米松体外对在体应用地塞米松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淋巴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两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地塞米松 小鼠 细胞调节 脾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筛选抑癌基因CCDC19在鼻咽癌中的调控蛋白 被引量:9
7
作者 方唯意 江庆萍 刘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抑癌候选基因CCDC19在鼻咽癌中可能调控蛋白。方法提取CCDC19稳定高表达的鼻咽癌3D8和对照鼻咽癌C6细胞蛋白,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技术进行有效分离,图像扫描后获得高分辨率的2D-PAGE图谱。选用差... 目的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抑癌候选基因CCDC19在鼻咽癌中可能调控蛋白。方法提取CCDC19稳定高表达的鼻咽癌3D8和对照鼻咽癌C6细胞蛋白,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技术进行有效分离,图像扫描后获得高分辨率的2D-PAGE图谱。选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蛋白位点,然后用肽质量指纹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PMF)和数据库检索技术给予鉴定。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质谱分析显示,FASN、CTSD和PGK1在CCDC19过表达的3D8细胞中表达下调,分别为-3.28、-1.64和-6.97倍。荧光定量PCR在mRNA水平验证了FASN、CTSD和PGK1以及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验证CTSD蛋白在3D8细胞中表达下调。结论 FASN、CTSD和PGK1可能是CCDC19在鼻咽癌中调控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C19 蛋白质组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小鼠慢性哮喘模型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华 刘金保 +2 位作者 陆丽 董伟华 沈守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肠毒素B(SEB)干预幼年小鼠,观察它们对小鼠慢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气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组中BALB/c小鼠在出生后1周开始腹腔注射0.1 mL SEA或SEB(浓度1 mg/L),隔天注... 目的: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肠毒素B(SEB)干预幼年小鼠,观察它们对小鼠慢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气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组中BALB/c小鼠在出生后1周开始腹腔注射0.1 mL SEA或SEB(浓度1 mg/L),隔天注射,共7次。其它小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对照。BALB/c小鼠出生后4周建立哮喘模型,实验组和模型组分别在0、7和14 d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在28 d开始隔天OVA雾化激发哮喘,共7次,末次激发后24-48 h内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和总白细胞计数,其余BALF离心-70℃冻存检测细胞因子,固定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分析。结果:SEA组和SEB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轻于模型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SEA、SEB组BALF中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高于模型组(P<0.05);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早期感染SEA、SEB可以减少小鼠慢性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值减轻气道中的哮喘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肠毒素类 哮喘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亚群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其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金保 钟南山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57-760,共4页
A Review] CD4+ T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1/Th2 subsets. Th1/Th2 imbalance participates many disease processes. A stable surface marker distinguishing Th1 and Th2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1/Th... A Review] CD4+ T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1/Th2 subsets. Th1/Th2 imbalance participates many disease processes. A stable surface marker distinguishing Th1 and Th2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1/Th2 interaction.Several surface molecul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differentialy expressed between Th1 and Th2 cells.LAG-3,active ligands for P- and E-selectin ,IL-18R, IL-12Rβ2,CC chemokine receptor (CCR5) were shown to be dominantly expressed on Th1 cells,whereas expression of CD30,ST2L,CRTH2,CCR3,CCR4 was reported to be preferential to Th2 cells. In this review, several surface molecules were main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 细胞亚群 特异性表面标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丽 郑振声 +3 位作者 伍贵富 吴伟康 张苗青 谢焕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第1次反搏前、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质量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活性。【结果】指脉波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肾素活性与ANGⅡ浓度高于反搏前;2个疗程后,ANGⅡ降至反搏前水平,ACE低于反搏前;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NGⅡ与ACE低于反搏前。血浆ANGⅡ水平与指脉波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反搏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冠心病患者 体外反搏治疗 angiotensin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 ANGⅡ 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血流动力学 指脉波 循环血液 治疗前后 CP治疗 心肌梗死 同时监测 质量浓度 上升趋势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金保 饶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510182)刘金保,饶敏小鼠耗氧量测定在缺氧实验及抗心肌缺氧药物筛选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病生缺氧实验中,可用于研究多种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510182)刘金保,饶敏小鼠耗氧量测定在缺氧实验及抗心肌缺氧药物筛选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病生缺氧实验中,可用于研究多种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冬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试验 耗氧量 小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1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在鼻咽癌细胞中干扰效率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真 王红艳 +1 位作者 龙捷 方唯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9-2632,共4页
目的检测Cyc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构建稳定干扰Cyc1慢病毒载体及检测其在鼻咽癌细胞中的干扰效率。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yc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Real-time PCR确证Cyc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构建重组靶向Cyc1的sh... 目的检测Cyc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构建稳定干扰Cyc1慢病毒载体及检测其在鼻咽癌细胞中的干扰效率。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yc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Real-time PCR确证Cyc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构建重组靶向Cyc1的shRNA慢病毒质粒pLentiU6/Cyc1-shRNA。建立稳定干扰Cyc1基因的鼻咽癌细胞系,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结果基因芯片检测显示,Cyc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qRT-PCR确证了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在8个鼻咽癌细胞株中,Cyc1基因基本上都显示了高表达,其中最高的为鼻咽癌5-8F细胞。测序验证pLentiU6/Cyc1-shR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能明显稳定地抑制Cyc1基因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Cyc1基因在鼻咽癌中高表达。构建的靶向Cyc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能明显抑制其表达。这为研究Cyc1基因在鼻咽癌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1 重组质粒 RNA干扰 鼻咽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VEGF-C和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红平 张雅洁 +1 位作者 黄犁 陈国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用重组人VEGF-C、VEGF-D及VEGF-C+VEGF-D分别刺激后,计算细胞增殖率,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在加入...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用重组人VEGF-C、VEGF-D及VEGF-C+VEGF-D分别刺激后,计算细胞增殖率,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在加入重组人VEGF-C、VEGF-D试剂后细胞均增殖活跃。VEGF-D组增殖率为(54.2±4.35)%,VEGF-C组增殖率为(62.5±5.67)%,VEGF-C+VEGF-D组增殖率为(74.3±5.08)%,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VEGF-C与VEGF-D能刺激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VEGF-C VEGF-D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补体蛋白对油酸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守坚 梁仲培 +3 位作者 任先达 朱正光 吴楚坤 孙家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5,共5页
本研究改进抗补体蛋白(ACP)柱层析分离技术,用BioGelP200柱纯化,每次眼镜蛇毒上样量10g,ACP回收率高达1.8%。其电泳特性和抗补体效价均和以往报道一致。ACP4mgip能使油酸的LD50从94.4μg... 本研究改进抗补体蛋白(ACP)柱层析分离技术,用BioGelP200柱纯化,每次眼镜蛇毒上样量10g,ACP回收率高达1.8%。其电泳特性和抗补体效价均和以往报道一致。ACP4mgip能使油酸的LD50从94.4μg/kg提高至279μg/kg,能预防油酸引起家兔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和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肺渗出液量和蛋白含量减少。用使补体耗竭95%以上剂量的ACP腹腔注射,能预防油酸引起的麻醉狗肺损伤,包括血气。肺循环。肺动态顺应性和肺病理改变改善。ACP急性毒性低,小白鼠能耐受1次静注10μg/kg而不死亡,能耗竭98%补体剂量ACP亦仅引起狗可恢复的肺血管阻力轻度上升,肺组织光镜检查仅有非特异性改变。说明ACP耗竭补体可能成为有效而安全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强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激活酶类 眼镜蛇毒液类 色谱法/方法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疗法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1表达SPF值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捷 刘勇 +1 位作者 苏祖兰 冯智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细胞图像分析术(ICM-DNA)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进行泛素活化酶(UBE1)蛋白表达和S期分数(SPF)的检测,探讨UBE1表达、SPF在NHL的良恶鉴别、恶性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210例NHL(WH02001新分类)和30例...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细胞图像分析术(ICM-DNA)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进行泛素活化酶(UBE1)蛋白表达和S期分数(SPF)的检测,探讨UBE1表达、SPF在NHL的良恶鉴别、恶性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210例NHL(WH02001新分类)和30例良性增生淋巴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改良Feulgen染色和ICM-DNA检测。结果:NHL中UBE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19%,SPF为10.97±1.11%~30.87±2.17%,均高于对照组(P〈0.05);UBE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NHL高度侵袭性-惰性、高度侵袭性-侵袭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F在惰性-侵袭性、惰性-高度侵袭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SPF与UBE1蛋白表达阳性率无相关性(P〉O.05)。结论:UBE1蛋白表达结合SPF检测可作为良恶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指标,同时对NHL恶性程度的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泛素活化酶(UBE1) S期分数(S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晓斌 陈小卫 +1 位作者 龙捷 张雅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靶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根据靶基因VEGF-C序列,设计、合成编码其shRNA的互补寡核苷酸序列,克隆至线性化的pSIREN-RetroQ载体中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 目的:构建靶向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靶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根据靶基因VEGF-C序列,设计、合成编码其shRNA的互补寡核苷酸序列,克隆至线性化的pSIREN-RetroQ载体中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株,荧光定量PCR及Westen-blot检测其对靶基因VEGF-C表达的影响。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SIREN-VEGF-C的序列正确;转染重组质粒后乳腺癌MCF-7细胞中VEGF-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抑制率分别为95%及100%(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人VEGF-C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高效、特异地发挥靶基因沉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短发夹RNA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唯意 张千兵 +1 位作者 刘真 江庆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3-965,969,共4页
目的探讨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比较了8组鼻咽癌组织与混合的非癌鼻咽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鉴定CASP8基因表达结果的可靠性,并分析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比较了8组鼻咽癌组织与混合的非癌鼻咽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鉴定CASP8基因表达结果的可靠性,并分析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荧光定量PCR确证CASP8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001),与芯片结果相一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非癌鼻咽组织相比,CASP8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2),且下调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2)及临床分期(P=0.026)呈负相关。结论 CASP8表达下调作为不利因素促进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基因芯片 CASP8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伤大鼠多项指标动态变化与抗蛇毒血清的时效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嘉琳 董伟华 孔天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3-1838,共6页
目的:观察蛇伤后大鼠生化血气分析及病理等动态变化,探讨其与抗蛇毒血清使用时效性的关系,为优化眼镜蛇伤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注入2-4LD50舟山眼镜蛇毒造模,于注毒后不同时段(20-140min)分别进行血液生化、血气分... 目的:观察蛇伤后大鼠生化血气分析及病理等动态变化,探讨其与抗蛇毒血清使用时效性的关系,为优化眼镜蛇伤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注入2-4LD50舟山眼镜蛇毒造模,于注毒后不同时段(20-140min)分别进行血液生化、血气分析、肌组织病理等检测及注入抗眼镜蛇毒血清(40-120min,血清/蛇毒:125kU/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大鼠注入4LD50蛇毒20min后二氧化碳总量(TCO2)、剩余碱(BE)及酸碱度(pH)逐渐下降;而心酶、肝酶及胆红素明显上升,于60及120min各出现1个峰值,与0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心肌、骨骼肌于40min时点出现广泛浊肿变性、凝固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注入2LD50蛇毒动物的心酶、肝酶及胆红素指标变化趋势与4LD50剂量组相似,但其峰值出现时间相对延迟且峰值较低。在心酶出现第1个峰值前施予抗血清,蛇伤大鼠的保护率可达60%以上;但第2个峰值后施予抗血清的疗效不显著。结论:眼镜蛇伤后的心酶、肝酶等相关指标呈双峰变化规律,第2个峰值前为使用抗血清的有效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眼镜蛇 蛇毒 抗蛇毒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外反搏提高切应力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丽 吴伟康 +2 位作者 郑振声 钱孝贤 王怀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血管切应力和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影响 ,探讨其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外加体外反搏治疗 ,观测缺血及反搏过程中头背干动脉切应力与缺血心肌、主...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血管切应力和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影响 ,探讨其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外加体外反搏治疗 ,观测缺血及反搏过程中头背干动脉切应力与缺血心肌、主动脉局部ANGⅡ水平、ACE活性的改变 ,分析主动脉ACE活性与头背干动脉切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反搏能提高缺血降低的切应力使之达正常水平 ;还能抑制缺血激活的缺血心肌与主动脉ACE活性、ANGⅡ水平 ,其中主动脉ACE活性达正常水平 ;主动脉ACE活性与头背干动脉切应力有相关关系。结论 体外反搏能抑制心血管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提高切应力 ,且二者有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反搏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_α对人外周血CD_(15)^+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诱生及氨茶碱的作用
20
作者 刘金保 冉丕鑫 钟南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和方法:应用双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5+细胞)粘附分子CD11α、CD11b、CD49d和CD62L的诱生作用和氨茶碱对其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NFα可... 目的和方法:应用双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5+细胞)粘附分子CD11α、CD11b、CD49d和CD62L的诱生作用和氨茶碱对其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NFα可诱导中性粒细胞CD11a和CD62L的表达,对CD11b和CD49d无明显作用。不同剂量的氨茶碱对粘附分子的表达有一定作用。氨茶碱在75mg/L浓度时增强CD11a和CD62L的表达;125mg/L时抑制其表达;250mg/L时抑制CD62L的表达,对CD11a无明显作用。结论:TNFα可调节中性粒细胞表面某些粘附分子的表达,氨茶碱对粘附分子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嗜中性白细胞 TNFΑ 细胞粘附分子 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