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脱颗粒 被引量:2
1
作者 吉晓滨 柳息洪 +2 位作者 臧林泉 谢军 王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4-685,共2页
鼻黏膜局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参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EOS脱颗粒与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关,广泛的脱颗粒是EOS发挥病理学作用的先决条件。呼吸道黏膜EOS聚集的本身不引起高反应性,只有聚集的EOS激... 鼻黏膜局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参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EOS脱颗粒与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关,广泛的脱颗粒是EOS发挥病理学作用的先决条件。呼吸道黏膜EOS聚集的本身不引起高反应性,只有聚集的EOS激活后才引起相关症状。活化的标志就是EOS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豚鼠AR模型鼻黏膜EOS脱颗粒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疾病模型 动物(Disease Models Animal) 嗜酸细胞(Eosinophils) 细胞脱颗粒(Cell Degranulation)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Microscopy Electron Trans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吉晓滨 柳息洪 +3 位作者 杜洪 臧林泉 谢军 王磊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在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下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在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下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下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连续、完整,可见正常的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模型组鼻黏膜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并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②透射电镜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纤毛整齐,微管规则,胞质内细胞器丰富。模型组鼻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紊乱,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核、细胞器改变,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的改变,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变态反应性形态学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疾病模型 动物 鼻黏膜 病理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颈上神经节胺类贮存细胞的荧光组化和超微结构细胞化学的研究
3
作者 胡梅香 叶正中 +1 位作者 刘灶英 彭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6-14,共9页
本研究用乙醛酸荧光组化方法和改良的嗜铬反应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的胺贮存细胞进行了研究。用乙醛酸处理后,在大部分主神经元和小强荧光(SIF)细胞观察到指示儿茶酚胺(CA)可能主要是肾上腺素(NA)存在的特异绿色荧光。SIF ... 本研究用乙醛酸荧光组化方法和改良的嗜铬反应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的胺贮存细胞进行了研究。用乙醛酸处理后,在大部分主神经元和小强荧光(SIF)细胞观察到指示儿茶酚胺(CA)可能主要是肾上腺素(NA)存在的特异绿色荧光。SIF 细胞常以小群分布,并多数紧靠毛细血管。主神经元的荧光从弱到中等强度,而 SIF 细胞荧光极强,并观察到肾上腺素能细胞突起的荧光膨体网。用利血平处理动物之后,主神经元的 NA 特异荧光显著减弱,表明非颗粒的 NA 更易为利血平所消耗。由特异的嗜铬反应电镜细胞化学技术揭示了主神经元含有散在的小致密芯小泡。根据我们的荧光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存在两种类型的 SIF 细胞,它们在形态学上与 Williams 提出的Ⅰ型 SIF 细胞相当于中间神经元和Ⅱ型 SIF 细胞是内分泌机能的细胞相一致。对它们的机能意义和所含的化学物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上神经节 胺贮存细胞 荧光组织化学方法 电镜细胞化学技术 主神经元 小强荧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诊断技术发展中肝活检的价值
4
作者 易淑倩 陈丽英 +3 位作者 赵英恒 马秀棣 罗欣鸣 叶正中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44-47,共4页
本文报告了50例肝病活检后同步进行显微(50例)与超微(30例)结构观察的结果,确诊为17种肝病。临床、光、电镜的确诊率分别为54%、96%及26.6%。光、电镜诊断符合率40%。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4%,不或不完全符合者34%,待查经活检后... 本文报告了50例肝病活检后同步进行显微(50例)与超微(30例)结构观察的结果,确诊为17种肝病。临床、光、电镜的确诊率分别为54%、96%及26.6%。光、电镜诊断符合率40%。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4%,不或不完全符合者34%,待查经活检后确诊者12%。其中纠正临床诊断者8例(16%),补充临床诊断者9例(18%)。如确诊了罕见的 Wegner 肉芽肿、粘多糖沉积病,纠正了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尚且误诊了的错陶瘤,海棉状血管瘤,肝内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充分地说明了在现代化诊断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组织学诊断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活检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侧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猝死一例
5
作者 李荣国 罗肖萍 叶正中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53-54,50,共3页
嗜铬细胞瘤多单发于一侧肾上腺,10—20%为多发性;两侧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猝死极为罕见,我教研室于1987年尸解并经电镜确诊一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胡××,女性,30岁,因恶心、呕吐伴胸翳21小时于1987年11月3日在我院附二院急... 嗜铬细胞瘤多单发于一侧肾上腺,10—20%为多发性;两侧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猝死极为罕见,我教研室于1987年尸解并经电镜确诊一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胡××,女性,30岁,因恶心、呕吐伴胸翳21小时于1987年11月3日在我院附二院急诊。患者婚后九月余,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约十余斤,食欲好,但夜尿多,全身乏力。11月2日下午五时发病时曾急诊,当时血压测不清,心率148次/分,律齐,双肺无异常,经处理后回家。11月3日中午进食少许米饭,不久腹胀难忍,气促,于二时许再次急诊。查体:神清,急性病容,血压测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 夜尿多 急性病容 全身乏力 瘤细胞 包膜浸润 二时 肿瘤切面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