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鲇上下颌须神经分支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磊 龙天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3,共5页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感性,其反应的幅度和频率更大,且阈值较低变化率大。两者都有脱敏和适应性现象;上下颌须神经含有3种类型单纤维,这3类单纤维及其联系的味蕾感受器可能构成3种基本的味觉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上颌须神经 下颌须神经 诱发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初级味觉中枢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磊 龙天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72,共5页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对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其口外味觉初级中枢——面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机械刺激在面叶引起反应的区域大于味觉刺激,而对味觉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多集中在面叶的表层区域.在上颌须神经投射区...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对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其口外味觉初级中枢——面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机械刺激在面叶引起反应的区域大于味觉刺激,而对味觉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多集中在面叶的表层区域.在上颌须神经投射区域,L-丙氨酸和L-精氨酸引起的反应更强,在下颌须神经投射区域,L-组氨酸和奎宁引起的反应更强.②机械和味觉刺激上、下颌须在面叶的接收区域均成倒立形态.③按照对刺激的反应性质不同将面叶的单个神经元分成3种类型,显示出南方鲇初级味觉中枢具有分区不同功能不同的特点,且和外界感受野之间存在特异性一一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面叶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永英 董颀 +4 位作者 石永华 刘启才 林晓圳 刘世明 陈敏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TGF-β1诱导的体外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RN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TGF-β1诱导的体外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RN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心肌细胞胚心基因肌球蛋白重链β亚型(β-MHC)的表达。TdT-Frag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Annexin/7AAD双染法、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细胞中caspase-3水平。结果:TGF-β1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β-MHC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染色结果TGF-β1组RNA含量明显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TdT-FragEL染色观察,TGF-β1可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可明显上调心肌细胞中caspase-3(P<0.01);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透射电镜观察TGF-β1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结论:TGF-β1可同时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诱导凋亡可能与caspase-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心肌细胞 肥大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SIRS大鼠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5
4
作者 曾萍 杨镒宇 +8 位作者 吴伟康 刘晓蔼 唐娟 梁宇峰 武志远 朱南方 李蔷华 缪湘伊 曾其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研究四逆汤对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二次打击SIRS模型,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30只,四逆汤模型治疗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组大鼠在一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模...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研究四逆汤对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二次打击SIRS模型,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30只,四逆汤模型治疗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组大鼠在一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模型对照组按相同溶液体重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 d分别活杀大鼠。剖开胸腔,暴露心脏,快速抽取主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和有关酶学指标的检测,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的含量。结果:治疗1 d组TNF-α为(35.0±14.9)ng/L,IL-6为(96.3±29.0)ng/L;5d组TNF-α为(20.9±13.7)ng/L,IL-6为(48.7±40.0)ng/L;四逆汤中药方剂能够下调实验大鼠血浆TNF-α和IL-6水平(P<0.05)。结论:四逆汤中药方剂起到抑制炎症、有效改善SIRS、MODS大鼠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防治MODS的目的,为四逆汤防治MODS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筱蔼 刘国辉 +2 位作者 陈燕斐 李建华 胡景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0-682,共3页
目的:建立离体大鼠肺灌流模型,研究四逆汤(SND)对缺血-再灌注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SND组,观察SND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组织湿/干重比(W/D)、灌流液及肺组... 目的:建立离体大鼠肺灌流模型,研究四逆汤(SND)对缺血-再灌注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SND组,观察SND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组织湿/干重比(W/D)、灌流液及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结果:模型+SND组的肺泡壁增厚程度和肺泡水肿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肺组织W/D值及MPAP显著小于模型组,灌流液和肺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而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SND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NO含量的减少。但3组间比较,NOS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SND有抗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组织灌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牛黄对实验性惊厥大鼠脑内海马及门区神经元丢失的抑制和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洁芳 胡景鑫 +8 位作者 杨彬源 陈盛强 钟愉 梁玉鹃 邓广斐 钟蓓华 黄哲 黄兰英 郭蓝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14-2417,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牛黄对致痫大鼠行为的影响,海马及门区神经元丢失情况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的改变,探讨该药的抗惊厥作用。方法:采用戊四唑急性惊厥模型,参照Rac ine标准观察行为学表现,用N issl染色作海马及门区神经... 目的:研究人工牛黄对致痫大鼠行为的影响,海马及门区神经元丢失情况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的改变,探讨该药的抗惊厥作用。方法:采用戊四唑急性惊厥模型,参照Rac ine标准观察行为学表现,用N issl染色作海马及门区神经元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作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计数。结果:牛黄防治组惊厥发作的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长,发作次数较惊厥组少,而在海马及门区的神经元和在海马的GAD阳性细胞的丢失数量较惊厥组的少。结论:人工牛黄能延长惊厥发作的潜伏期,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神经元丢失和保护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牛黄 惊厥 谷氨酸脱羧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沈柏儒 曾志林 +5 位作者 许继德 刘思 许小洋 朱伟思 李茵 简文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豚鼠气管制成气管片,运用离体器官实验的方法,记录蝙蝠葛碱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和在不同通道及受体阻滞剂孵育的条件下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的变...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豚鼠气管制成气管片,运用离体器官实验的方法,记录蝙蝠葛碱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和在不同通道及受体阻滞剂孵育的条件下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的变化。结果:蝙蝠葛碱对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在60~120μmol/L的浓度之间舒张效果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硝苯地平+Dau组在80~160μmol/L浓度下舒张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Dau组弱(P<0.05)。普萘洛尔+Dau组在60~120μmol/L浓度下舒张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Dau组弱(P<0.05),在120~160μmol/L浓度下舒张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与Dau组相近(P>0.05)。结论:蝙蝠葛碱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Ca2+通道和激动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 CA2+通道 Β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及血循环状态紊乱的中药防护 被引量:5
8
作者 董颀 沈羡云 +3 位作者 谢励勤 孟京瑞 姜世忠 杨光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观察4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悬吊对照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 目的:观察4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悬吊对照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黄芪和刺五加生药的水煎剂)、参川熟组(尾吊同时给予川芎生药、熟地和人参地上苷的水煎剂)、参山杜组(尾吊同时给予西洋参、山楂、杜仲生药的水煎剂)、参银生组(尾吊同时给予人参根、银杏叶、生地的水煎剂)。实验30d ,经心脏取血,取股骨和椎骨,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矿盐含量、皮质面积和生物力学参数等指标。结果:单纯尾吊导致大鼠体重、骨皮质面积、矿盐含量、生物力学参数等显著降低,并使大鼠血液中切与低切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异形红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红细胞变形性DImax、IDI明显下降等。中药合剂组与悬吊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较大改善,对部分骨生物力学参数也有作用。结论:中药合剂对模拟失重导致的骨丢失及血循环状态紊乱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血液流变学参数 骨丢失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参与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陆立鹤 颜建云 +1 位作者 于汇民 刘筱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2-775,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自噬是否参与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方法】采用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实验分为3组:control组:用nativeLDL处理细胞;Ox-LDL组:用Ox-LDL处理细胞;3MA组:用Ox-LDL和3MA处理细胞... 【目的】观察细胞自噬是否参与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方法】采用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实验分为3组:control组:用nativeLDL处理细胞;Ox-LDL组:用Ox-LDL处理细胞;3MA组:用Ox-LDL和3MA处理细胞;细胞培养液为DMEM+10mMBGP。分别以茜素红检测血管钙化,Q-PCR和Westernblotting测定cbfa1和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Ox-LDL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上调cbfa1和Beclin1的表达;细胞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减弱细胞钙化,下调cbfa1和Beclin1的表达。【结论】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与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延迟性应激诱导雌性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琼尹 薛瑞 +5 位作者 李洋 张亭亭 戈含笑 李云峰 胡景鑫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5-719,共5页
目的采用雌性SD大鼠建立单程长时应激(SPS)模型,从表观效度和预测效度2方面考察其是否能作为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雌性大鼠依次连续给予固定束缚(2 h)、强迫游泳(20 min)和乙醚麻醉各1次作为应激因子制备SPS模型,随后连续2周... 目的采用雌性SD大鼠建立单程长时应激(SPS)模型,从表观效度和预测效度2方面考察其是否能作为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雌性大鼠依次连续给予固定束缚(2 h)、强迫游泳(20 min)和乙醚麻醉各1次作为应激因子制备SPS模型,随后连续2周内每天1次ig给予舍曲林10 mg.kg-1。2周后给予足底电击刺激,次日环境重现,测定呆滞行为时间;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开场实验观察爬格次数和站立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呆滞行为时间明显延长(P<0.01),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舍曲林组大鼠呆滞行为时间显著降低,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P<0.01);各组爬格次数和站立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SPS成功诱导建立雌性大鼠创伤性应激障碍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程延迟性应激 雌性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金保 王随照 +2 位作者 赵青 冉丕鑫 钟南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明显多于对照鼠,在体应用氨茶碱(100mg/kg)使致敏淋巴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而在体应用地塞米松(40mg/kg)明显抑制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氨茶碱体外对在体应用氨茶碱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地塞米松体外对在体应用地塞米松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淋巴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两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地塞米松 小鼠 细胞调节 脾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在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LTP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钟祎 黄阳亮 许继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pared nerve iniury,SNI)和腰5前根切断(lumbar 5 ve...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pared nerve iniury,SNI)和腰5前根切断(lumbar 5 ventral root transection,L5 VRT)方法复制大鼠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外源性IL-1β对正常大鼠及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影响,并且检测p38 MAPK(p38 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和NF-κB(nuclear factor-kappa 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500μg/L IL-1β对正常大鼠C纤维介导的基本突触传递和高频刺激诱导的LTP都没有影响,而5μg/L的IL-1β可以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大鼠上诱导出LTP。预先用p38 MAPK或NF-κB的抑制剂(SB203580或PDTC)可以完全阻断IL-1β诱导的LTP。结论:外源性IL-1β可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LTP。38 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长时程增强 P38 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黄诱导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继德 黄志祥 +2 位作者 杨少微 温钟慧 曾睿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观察雄黄诱导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凋亡,探讨雄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经雄黄处理后的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为研究对象,嗜酸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采用Giemsa染色法和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嗜酸细胞凋... 目的:观察雄黄诱导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凋亡,探讨雄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经雄黄处理后的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为研究对象,嗜酸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采用Giemsa染色法和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嗜酸细胞凋亡率。结果:各组嗜酸细胞经雄黄处理6 h后,光镜和电镜均观察到嗜酸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嗜酸细胞凋亡率随着雄黄浓度的增加和与雄黄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雄黄促进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凋亡,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嗜酸细胞 凋亡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熊龙根 黎德恩 董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球囊损伤组(n=12)和环孢菌素治疗组(n=12)。环孢菌素组大鼠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前3 d开始每天灌喂环孢菌素A 12.5 mg/kg,假...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球囊损伤组(n=12)和环孢菌素治疗组(n=12)。环孢菌素组大鼠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前3 d开始每天灌喂环孢菌素A 12.5 mg/kg,假手术组和球囊损伤组灌喂等容积的水,直至术后30 d。球囊损伤术后30 d取材,血管组织作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血管壁中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学改变;rea1-time PCR技术检测血管壁组织中CaN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3(NFATc3)的表达变化。结果: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出现新生内膜,形成的新生内膜厚度不均。环孢菌素治疗组与球囊损伤组相比较,内膜增生减轻,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壁上CaN表达,环孢菌素治疗组明显低于球囊损伤组(P<0.05)。大鼠腹主动脉损伤后,损伤血管壁组织CaN和NFATc3 mRNA表达升高,环孢菌素治疗组与球囊损伤组相比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环孢菌素A可能通过抑制CaN-NFATc途径减轻球囊扩张术后动脉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钙调神经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 环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小鼠慢性哮喘模型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华 刘金保 +2 位作者 陆丽 董伟华 沈守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肠毒素B(SEB)干预幼年小鼠,观察它们对小鼠慢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气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组中BALB/c小鼠在出生后1周开始腹腔注射0.1 mL SEA或SEB(浓度1 mg/L),隔天注... 目的: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肠毒素B(SEB)干预幼年小鼠,观察它们对小鼠慢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气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组中BALB/c小鼠在出生后1周开始腹腔注射0.1 mL SEA或SEB(浓度1 mg/L),隔天注射,共7次。其它小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对照。BALB/c小鼠出生后4周建立哮喘模型,实验组和模型组分别在0、7和14 d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在28 d开始隔天OVA雾化激发哮喘,共7次,末次激发后24-48 h内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和总白细胞计数,其余BALF离心-70℃冻存检测细胞因子,固定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分析。结果:SEA组和SEB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轻于模型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SEA、SEB组BALF中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高于模型组(P<0.05);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早期感染SEA、SEB可以减少小鼠慢性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值减轻气道中的哮喘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肠毒素类 哮喘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亚群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其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金保 钟南山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57-760,共4页
A Review] CD4+ T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1/Th2 subsets. Th1/Th2 imbalance participates many disease processes. A stable surface marker distinguishing Th1 and Th2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1/Th... A Review] CD4+ T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1/Th2 subsets. Th1/Th2 imbalance participates many disease processes. A stable surface marker distinguishing Th1 and Th2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1/Th2 interaction.Several surface molecul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differentialy expressed between Th1 and Th2 cells.LAG-3,active ligands for P- and E-selectin ,IL-18R, IL-12Rβ2,CC chemokine receptor (CCR5) were shown to be dominantly expressed on Th1 cells,whereas expression of CD30,ST2L,CRTH2,CCR3,CCR4 was reported to be preferential to Th2 cells. In this review, several surface molecules were main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 细胞亚群 特异性表面标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丽 郑振声 +3 位作者 伍贵富 吴伟康 张苗青 谢焕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第1次反搏前、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质量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活性。【结果】指脉波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肾素活性与ANGⅡ浓度高于反搏前;2个疗程后,ANGⅡ降至反搏前水平,ACE低于反搏前;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NGⅡ与ACE低于反搏前。血浆ANGⅡ水平与指脉波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反搏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冠心病患者 体外反搏治疗 angiotensin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 ANGⅡ 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血流动力学 指脉波 循环血液 治疗前后 CP治疗 心肌梗死 同时监测 质量浓度 上升趋势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钙信号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颀 陈敏生 +2 位作者 李晓云 李莹辉 刘振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钙依赖的信号途径在神经肽Y(NPY)诱导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NPY刺激乳鼠心肌细胞,加入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环胞素A(CsA)进行干预(5μg/mL),观察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3H-Leu掺入量)、早期肥大反应基因(c-junmRNA)表达以... 目的探讨钙依赖的信号途径在神经肽Y(NPY)诱导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NPY刺激乳鼠心肌细胞,加入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环胞素A(CsA)进行干预(5μg/mL),观察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3H-Leu掺入量)、早期肥大反应基因(c-junmRNA)表达以及胞浆和核内[Ca2+]i的变化。结果经100nmol/LNPY刺激24h后,心肌细胞3H-Leu掺入量、c-junmRNA表达以及胞浆和核内[Ca2+]i均明显高于不加药对照组(P<0.05,P<0.01);而CsA干预后的心肌细胞3H-Leu掺入量和c-jun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别。结论Ca2+/CaM依赖的CaN信号途径在NPY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起重要作用;NPY刺激细胞内[Ca2+]i增加,可能是活化CaN信号途径的始动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心肌细胞肥大 钙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信号转导通路在NGF抗6-OHDA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军兵 胡景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目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cells)以诱导其凋亡,然后在其中分别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阻断剂SP600125,研究在加入NGF后JNK的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6-OHD... 目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cells)以诱导其凋亡,然后在其中分别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阻断剂SP600125,研究在加入NGF后JNK的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6-OHDA组、NGF组、6-OHDA+NGF组、6-OHDA+JNK阻断剂SP600125组,以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以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JNK的活化情况。结果:6-OHDA导致PC12细胞凋亡,JNK1活性提高;预孵SP600125或NGF15min后再加入6-OHDA则PC12细胞凋亡率及JNK1活性均降低。结论:JNK1参与了6-OHDA致PC12细胞凋亡作用,NGF抗6-OHDA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作用与其抑制JN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6-羟基多巴胺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金保 饶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510182)刘金保,饶敏小鼠耗氧量测定在缺氧实验及抗心肌缺氧药物筛选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病生缺氧实验中,可用于研究多种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510182)刘金保,饶敏小鼠耗氧量测定在缺氧实验及抗心肌缺氧药物筛选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病生缺氧实验中,可用于研究多种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冬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试验 耗氧量 小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