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A和CA724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妩姣 郑智明 +3 位作者 林素香 徐宁 黄宪章 庄俊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52-2254,共3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41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46例、健康体检人群101例的血清CE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人群的血清CA724水平,统计分析CE...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41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46例、健康体检人群101例的血清CE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人群的血清CA724水平,统计分析CEA和CA724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和CA72-4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水平(P<0.05),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血清CEA和CA72-4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群的浓度(P<0.05)。单项检测CEA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8.5%、76.0%、67.8%,CA724为34.1%、93.4%、65.5%;联合检测CEA和CA724为68.2%、71.7%、70.1%。结论:CEA和CA724对结直肠癌诊断和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724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体外抑制SIV感染诱导的CEMx174细胞凋亡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奉学 张俊丽 +3 位作者 符林春 邓文娣 吴爱武 王新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体外抑制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复制作用和抑制SIV感染诱导的CEMx174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细胞病变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对SIV复制的抑制作用,Annexin V和Propidiumiod...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体外抑制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复制作用和抑制SIV感染诱导的CEMx174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细胞病变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对SIV复制的抑制作用,Annexin V和Propidiumiodide(PI)双染法测定淫羊藿苷对SIV感染导致CEMx174细胞凋亡的作用,放免法测定了SIV感染CEMx174细胞内cAMP含量和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了PKA依赖的组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结果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细胞后结果表明,其半数毒性浓度为134mg·L-1,半数抑制浓度是26mg·L-1,治疗指数为5.15。淫羊藿苷对感染细胞凋亡的抑制要比正常细胞为高(P<0.05)。50mg·L-1淫羊藿苷作用病毒感染细胞15min后降低正常和感染细胞内的cAMP含量,但对感染细胞的cAMP含量影响更加明显。50mg·L-1淫羊藿苷可以显著下调感染和正常细胞的PKA活性(P<0.05)。病毒感染可以使磷酸化的组蛋白-H3升高,50 mg·L-1淫羊藿苷作用2h后,可以降低磷酸化组蛋白-H3的水平。结论淫羊藿苷体外对SIV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SIV-mac251感染导致的细胞凋亡是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结果,而短时间淫羊藿苷处理SIVmac251感染的CEMx174细胞可以暂时减缓SIVmac251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猴免疫缺陷病毒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薇 谢闻悦 +2 位作者 陈永强 刘俊 张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本院56例住院患者外周血HCMV-PP65抗原进行检测,其中器官移植组35例(肾移植患者13例,肝移植患者14例,骨髓移植患者8例),其他疾病组21例。设本院健康...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本院56例住院患者外周血HCMV-PP65抗原进行检测,其中器官移植组35例(肾移植患者13例,肝移植患者14例,骨髓移植患者8例),其他疾病组21例。设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6例标本中有25例检出HCMV-PP65抗原阳性,阳性率为45%。25例抗原阳性患者中,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外周血中的H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的HCMV-PP65抗原阳性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结论:HCMV-PP65抗原检测具有简便、敏感的特点,其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可以作为监测H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PP65抗原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监测 被引量:24
4
作者 袁春雷 叶国华 +3 位作者 李冬秀 李介华 徐辉 唐浩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分析清远地区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间门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微生物分析系统MicroScanAutoScan-4进行鉴定,并用仪器专家系统判断可疑ESBLs... 目的分析清远地区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间门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微生物分析系统MicroScanAutoScan-4进行鉴定,并用仪器专家系统判断可疑ESBLs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尿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性最低,分别为3%、5%、8%,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均>7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性均<10%,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结论尿路感染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合理用药并检测相应的产ESBLs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检测阴沟肠杆菌AmpC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叶惠芬 周小棉 +1 位作者 陈惠玲 刘红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54-655,共2页
目的:探讨简便、快速、准确的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表型筛选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同时对39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将前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别与三维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39株阴沟肠杆菌中高... 目的:探讨简便、快速、准确的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表型筛选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同时对39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将前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别与三维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39株阴沟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的菌株共有10株。表型筛选法特异性为69.0%,灵敏度为90.0%,其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三维试验(P<0.05);双纸片协同试验特异性为93.1%,灵敏度为80.0%,其阳性检出率与三维试验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纸片协同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可以替代三维试验在各级医院常规应用。表型筛选法灵敏度高,容易操作,可以在基层医院用于产AmpC酶菌株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 阴沟 AMPC酶 双纸片协同试验 三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OC曲线评价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4 位作者 成德 刘海英 谢闻悦 黄晓燕 赖续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6-6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法检测47例经临床确诊为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A组)、23例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无念珠菌感染的患者(B组)、103例痰培养阳性,但经临床确诊非真菌感染,为...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法检测47例经临床确诊为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A组)、23例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无念珠菌感染的患者(B组)、103例痰培养阳性,但经临床确诊非真菌感染,为真菌寄生的患者(C组)及30例健康人(D组)血清中的甘露聚糖抗原含量。结果当采用试剂盒推荐的分界值(≥0.50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66.0%,特异性为91.7%;本试验ROC曲线显示:当分界值≥0.34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2.3%,特异性为87.8%,曲线下面积为0.837,B、C组与D组中假阳性率分别为26.1%(6/23)、12.6%(13/103)、0.0%(0/30)。结论血清甘露聚糖抗原作为预测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指标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 念珠菌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A-PBP2a单克隆抗体乳胶凝集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霞 陈思聪 唐晓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4,628,共5页
【目的】应用抗PBP2a单克隆抗体,以化学交联法致敏羧化聚苯乙烯乳胶,建立快速检测MRSA-PBP2a的乳胶凝集法。【方法】以辛酸-硫酸铵法纯化PBP2a单克隆抗体,将纯化后单克隆抗体和羧化乳胶经碳化二亚胺(EDC)共价偶联,并对偶联条件(偶联抗... 【目的】应用抗PBP2a单克隆抗体,以化学交联法致敏羧化聚苯乙烯乳胶,建立快速检测MRSA-PBP2a的乳胶凝集法。【方法】以辛酸-硫酸铵法纯化PBP2a单克隆抗体,将纯化后单克隆抗体和羧化乳胶经碳化二亚胺(EDC)共价偶联,并对偶联条件(偶联抗体浓度、乳胶浓度、偶联时间和偶联缓冲液)进行探索和优化,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法。【结果】140mg/L的抗体浓度与15g/L的羧化聚苯乙烯乳胶,在pH 5.8缓冲液中偶联8h后有较好的凝集效果和偶联效率,所建立的乳胶凝集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PBP2a的胶乳凝集法,为研制MRSA快速鉴定试剂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凝集法 单克隆抗体 检测法 PBP2A 辛酸-硫酸铵法 共价偶联 抗体浓度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爱武 曹锦洪 刘岩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4-325,共2页
为了解阴道加德纳菌( Gardnerella vaginalis,Gv)与细菌性阴道病( Bv)的相关性,采用荧光标记抗体染色技术对 150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泌物涂片和 100例正常对照者的分泌物涂片进行 Gv的检出;结果显示,患病组 Gv检出率... 为了解阴道加德纳菌( Gardnerella vaginalis,Gv)与细菌性阴道病( Bv)的相关性,采用荧光标记抗体染色技术对 150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泌物涂片和 100例正常对照者的分泌物涂片进行 Gv的检出;结果显示,患病组 Gv检出率( 59%)明显高于对照组( 25%), P< 0.01;患病组分泌物湿片“线索细胞”阳性的涂片( 140例)中, 96%( 135/140)的“线索细胞”周围显示吸附的细菌是 Gv,提示 Gv和 Bv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Cv是 Bv的病原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菌 荧光抗体技术 细菌性阴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霞 唐晓华 谢闺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 制备和鉴定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mAb), 初步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方法: 以基因工程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为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鼠源性mAb, 间接ELISA鉴定IgG亚类、腹水效价及亲和常数, Wester... 目的: 制备和鉴定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mAb), 初步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方法: 以基因工程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为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鼠源性mAb, 间接ELISA鉴定IgG亚类、腹水效价及亲和常数, Western blot检测mAb的特异性, 用所得mAb致敏聚苯乙烯乳胶, 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结果: 筛选出2 株能稳定分泌抗PBP2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和F2, 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1类; 腹水效价为0.5×10^6 ~1×10^6, 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57×10^8 M^-1和5.43×10^9 M^-1.Western blot显示F1、F2抗体均能有效识别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及MRSA临床分离株中的天然PBP2a, 用 mAb F2建立了乳胶凝集法, 敏感性达1 mg/L.结论: 获得2株特异性好、亲和力高、能稳定分泌抗PBP2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为研制MRSA快速鉴定试剂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2A 单克隆抗体 乳胶凝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Trail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媛媛 李雪燕 +2 位作者 吴玉 杜晶春 徐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胞外功能区的原核表达质粒,优化诱导蛋白表达的相关条件,检测切胶纯化所得蛋白的抗原结合活性,以及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促凋亡功能。方法:扩增Trail胞外功能区第114-281个氨基酸基因序列,插入融合表达...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胞外功能区的原核表达质粒,优化诱导蛋白表达的相关条件,检测切胶纯化所得蛋白的抗原结合活性,以及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促凋亡功能。方法:扩增Trail胞外功能区第114-281个氨基酸基因序列,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28α(+)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α(+)-Trial114-281。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阳性重组子,调整诱导前菌群的密度(A600)值,诱导时IPTG的浓度、温度及诱导时间,确定最佳诱导条件,同时比较超声、渗透冲击和IP裂解三种破碎细菌方法以及切胶回收和Ni-NTA亲和层析方法对纯化目的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鉴定切胶纯化蛋白的抗原结合活性,用Ni-NTA亲和层析方法得到的蛋白作用于A54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该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成功扩增了Trail胞外区基因序列,经测序证实其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8α(+)中,经IPTG诱导,在37℃时呈包涵体表达,25℃时为可溶性表达,经软件分析确定A600=0.6,IPTG终浓度为0.6 mmol/L,诱导4 h为包涵体表达的最佳条件;A600=1.0,IPTG 1.0 mmol/L,诱导4 h为可溶性目的蛋白表达的最佳诱导条件。三种破菌方法的比较,超声法获得的蛋白最多。切胶和Ni-NTA亲和柱纯化的方法都得到了目的蛋白,Westernblot分析显示,切胶纯化的蛋白有较好的抗原结合活性,亲和层析得到的可溶性蛋白可以促使A549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α-Trial114-281,在A600值、IPTG以及诱导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37℃出现包涵体表达,而25℃则出现了可溶性表达。切胶纯化获得蛋白有较好的抗原结合活性,亲和层析纯化的可溶性蛋白能保持其原有的功能不被破坏,促使肿瘤细胞A549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28α-Trail114-281 优化条件 目的蛋白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小燕 吴爱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3-428,共6页
目的研究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β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多重PCR检测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携带的AmpC耐... 目的研究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β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多重PCR检测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携带的AmpC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基因和oprD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0株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其中产AmpC酶、ESBLs、金属酶(MBL)和未知酶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分别是62.5%(25/40)、20%(8/40)、7.5%(3/40)和10%(4/40)。25株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AmpC酶基因表达量升高,其中,仅1株细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12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减低,这些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耐药,13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正常,其中仅5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7株菌(占产AmpC酶菌株的28%,不产金属酶)的酶粗提物能微弱水解IPM,这7株菌AmpC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其中5株菌同时伴有oprD2基因表达量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AmpC酶可微弱水解亚胺培南,且其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AmpC酶产生量有一定关系;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可能是细菌AmpC酶表达量增加和oprD2表达量减低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OprD2蛋白 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海鸥型菌四环素耐药性及其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毓婷 陈定强 +2 位作者 杨羚 林勇平 吴爱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0-632,共3页
目的:了解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草鱼和青蛙的肠道标本,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鉴定的方法分离出香港海鸥型菌。用纸片扩散法对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进行四环素类... 目的:了解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草鱼和青蛙的肠道标本,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鉴定的方法分离出香港海鸥型菌。用纸片扩散法对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进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用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株中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将检测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从614份肠道标本中共分离出157株香港海鸥型菌,其中鱼分离株82株,蛙分离株75株,鱼和蛙的分离率分别为18.51%和43.86%。5株四环素耐药株均来自蛙分离株,其中有2株检测出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及其阻遏基因tetR,其他四环素耐药基因则未检出。tet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香港海鸥型菌的TetA蛋白同源性为100%。结论:不同宿主的香港海鸥型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该菌携带的四环素耐药基因以tetA为主,某些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仍然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海鸥型菌 四环素 耐药性 四环素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ICZαA-CDK2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宪章 张战锋 +5 位作者 谢诗园 李朝霞 李林 陈炜烨 何敏 庄俊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17-2919,共3页
目的:构建含有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CDK2)的胞外分泌型pPICZαA-CDK2重组质粒,利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表达CDK2蛋白。方法:从人白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CDK2基因,并将其插入pPICZαA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化学法转... 目的:构建含有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CDK2)的胞外分泌型pPICZαA-CDK2重组质粒,利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表达CDK2蛋白。方法:从人白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CDK2基因,并将其插入pPICZαA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化学法转化大肠杆菌JM109进行克隆。重组质粒pPICZαA-CDK2转化毕赤酵母菌株GS115,甲醇诱导酵母细胞进行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表达情况及抗原性。结果:PCR电泳及DNA测序证实CDK2基因已正确克隆到表达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入酵母菌GS115,酵母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检测发现在34000左右有条带,Western-Blot检测发现有与CDK2单抗结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初步判断CDK2全长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成功且抗原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重组质粒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TNF多态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盛强 刘利东 +1 位作者 邓维意 陈柏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48,共2页
采用PCR -RFLP技术对 10 3例广东汉族人TNF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是 :TNFβ 1纯合子表型频率为 0 2 5 2 4,TNFβ 2纯合子表型频率为 0 2 913 ,TNFβ 1/TNFβ 2杂合子表型频率为 0 45 6 3 ,TNFβ 1基因频率 0 480 6 ,TNFβ 1基因频... 采用PCR -RFLP技术对 10 3例广东汉族人TNF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是 :TNFβ 1纯合子表型频率为 0 2 5 2 4,TNFβ 2纯合子表型频率为 0 2 913 ,TNFβ 1/TNFβ 2杂合子表型频率为 0 45 6 3 ,TNFβ 1基因频率 0 480 6 ,TNFβ 1基因频率 0 5 194。本结果与其他人群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汉族人 TNF多态性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葡萄球菌A蛋白的制备与质量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霞 周文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2-173,共2页
胶体金-葡萄球菌A蛋白的制备与质量鉴定徐霞(广州医学院检验系,广州510182)周文达(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用试剂实验室,上海200023)作者简介:徐霞,女,35岁,讲师,主要从事免疫学检验教学及研究工作;周文达,男... 胶体金-葡萄球菌A蛋白的制备与质量鉴定徐霞(广州医学院检验系,广州510182)周文达(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用试剂实验室,上海200023)作者简介:徐霞,女,35岁,讲师,主要从事免疫学检验教学及研究工作;周文达,男,42岁,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免疫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 葡萄球菌A蛋白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与CD62P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小燕 周颖仪 +2 位作者 冯桂玲 曾小琪 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筛选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最佳肾上腺素(ADR)反应浓度,探讨该浓度诱导的最大聚集率(MAR)与CD62P表达率的关系,建立汇集血小板的功能质量评价指标。方法:以不同浓度ADR检测30份汇集血小板MAR,确立最佳ADR反应浓度;另检测汇集血小板C... 目的:筛选汇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最佳肾上腺素(ADR)反应浓度,探讨该浓度诱导的最大聚集率(MAR)与CD62P表达率的关系,建立汇集血小板的功能质量评价指标。方法:以不同浓度ADR检测30份汇集血小板MAR,确立最佳ADR反应浓度;另检测汇集血小板CD62P表达率,分析其与最佳ADR诱导的MAR的相关性。结果:汇集血小板MAR随着ADR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升高,ADR最佳反应浓度为4.76×10-4mg/L;汇集血小板ADR最佳反应浓度MAR和CD62P表达率经相关分析,r=-0.379,P>0.05,提示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最佳ADR反应浓度建议为4.76×10-4mg/L,汇集血小板最佳ADR反应浓度的MAR和CD62P表达率无相关性,CD62P表达率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分别反映汇集血小板活性和止血特性,只有结合二者,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汇集血小板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集血小板 CD62P 血小板聚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中肠道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海萍 陈振辉 +3 位作者 黄艳梅 赖金甜 吴丽娜 李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通过肠道杆菌噬菌体特性的观察,为了解噬菌体生物学活性及其吸附特异性,探讨噬菌体溶菌机理及治疗性噬菌体的临床应用奠定研究基础。方法利用标准菌株从污水中分离特异性噬菌体,从中探讨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纯化并保存。结果在污水... 目的通过肠道杆菌噬菌体特性的观察,为了解噬菌体生物学活性及其吸附特异性,探讨噬菌体溶菌机理及治疗性噬菌体的临床应用奠定研究基础。方法利用标准菌株从污水中分离特异性噬菌体,从中探讨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纯化并保存。结果在污水中分离得到大肠杆菌ACTT25922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ACTT35218的噬菌体。结论噬菌体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其生物特性于普通病毒相似,在自然中很容易被灭活和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肠道杆菌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原核表达及其兔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霞 杨能 涂洪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3-465,469,共4页
目的:构建人心肌肌钙蛋白I(hcTnI)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并制备兔抗hcTnI抗体。方法:以化学方法合成hcTnI基因并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21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a(+)hcTnI。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 目的:构建人心肌肌钙蛋白I(hcTnI)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并制备兔抗hcTnI抗体。方法:以化学方法合成hcTnI基因并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21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a(+)hcTnI。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筛选阳性重组子,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的免疫学活性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以表达的hcTnI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hcTnI的抗体并进行纯化及特性鉴定。结果:成功地合成hcTnI基因,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后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1a(+)中,经PCR筛选和酶切鉴定获得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中的插入序列与cTnI基因完全一致。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24000的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8%,Western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hcTnI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以纯化的hcTnI免疫家兔后,能有效地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抗血清的效价为3×10-4,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地构建hcTnI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1a(+)hcTnI,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制备出兔抗hcTnI的抗体,且效价及特异性均较良好,为进一步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TnI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原核表达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AP-4、NY-ESO-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秀晶 林云恩 +3 位作者 王建龙 刘桂红 向波 廖伟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04-3006,共3页
目的:探索AKAP-4、NY-ESO-1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KAP-4、NY-ESO-1在72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分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AKAP-4、NY-ESO-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11.1... 目的:探索AKAP-4、NY-ESO-1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KAP-4、NY-ESO-1在72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分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AKAP-4、NY-ESO-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11.1%;2种抗原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2种抗原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AKAP-4、NY-ESO-1在部分肺癌中表达,与肺癌分型及转移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AKAP-4 NY-ESO-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霞 王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 :制备抗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TAP)单克隆抗体 (TAPmAb) ,并建立敏感、特异的TAP免疫检测方法。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TAP与血蓝蛋白 (KLH)交联制成免疫原 ,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Sp2 / 0细胞融合 ,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 ,经多... 目的 :制备抗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TAP)单克隆抗体 (TAPmAb) ,并建立敏感、特异的TAP免疫检测方法。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TAP与血蓝蛋白 (KLH)交联制成免疫原 ,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Sp2 / 0细胞融合 ,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 ,经多次克隆化 ,获得稳定分泌TAP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进行鉴定 ,进而建立检测TAP的ELSIA竞争法。结果 :获得10株能稳定分泌TAP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除 1株为IgG1外 ,余 9株均为IgM类 ;效价达 1∶10 5~ 1∶10 6;与BSA、人白蛋白、胰蛋白酶原、淀粉酶均无交叉反应 ,中和抑制试验表明培养上清、腹水中的抗体能明显被TAP中和。建立了检测TAP的ELISA竞争法 ,灵敏度为 0 .6 9μg/L ,批内变异系数为 9.10 % ,批间变异系数为 10 .33%。用该法测定急性胰腺炎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TAP含量分别为 5 7.35 μg/L及 9.30 μg/L (P <0 .0 1)。结论 :成功制备抗TAPmAb ,并建立了敏感的ELISA竞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