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阴虚证的本质和发病学机理 被引量:33
1
作者 申维玺 孙燕 +1 位作者 刘晓燕 刘玉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S期67-69,共3页
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阴虚证的本质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但我国半个世纪的研究未能取得根本突破。用现代医学理论阐述了阴虚证的本质和发病学机理,即阴虚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其发病学机理是由于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白细胞介素1和肿... 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阴虚证的本质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但我国半个世纪的研究未能取得根本突破。用现代医学理论阐述了阴虚证的本质和发病学机理,即阴虚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其发病学机理是由于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强、生物学活性相对升高,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证 本质 细胞因子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现代医学原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申维玺 孙燕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1 医学模式和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医学作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根本宗旨是阐明人类疾病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索出诊治疾病的有效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本质的科学理论体... 1 医学模式和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医学作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根本宗旨是阐明人类疾病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索出诊治疾病的有效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和认识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只会有一种模式——医学,而不会有西医和中医等之分,即医学模式的惟一性原理。中医学的产生和存在是医学发展初级阶段内存在的过渡性医学理论体系,一旦人类破译出生命现象的本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种医学模式的精髓就会真正结合在一起,届时,就只会有一种医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诊断 治疗 现代医学原理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
3
作者 彭俊琴 汤日杰 +2 位作者 张涛 游佳 林彬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32个病灶)行16层螺旋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治疗中,利用多层CT软件功能,对病灶处进行二维多层面和三维重组,观察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32个病灶)行16层螺旋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治疗中,利用多层CT软件功能,对病灶处进行二维多层面和三维重组,观察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治疗后1月或半年后再行CT扫描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显示明确,特别是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更能清晰观察针尖所处的位置,病灶毁损较为完全。治疗后即行CT扫描,32个病灶周边都有渗出;有25个病灶密度减低;7个病灶密度变化不大。有18个病灶内部呈单个或多个小气泡影。1月或半年后CT复查显示,有2个病灶完全消失,25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个无变化,3个増大。8例有肺部症状及体征者治疗后消失或减轻好转。结论射频毁损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有确切疗效,16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准确引导治疗针进入目的位置,特别是对靠近心脏主动脉等重要器官的病灶射频毁损治疗比普通CT定位更精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