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首例死亡病区终宿主鼠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沈浩贤 谢瑾灼 +4 位作者 陈代雄 陈新宇 李小敏 马长玲 梁成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首例死亡病区终宿主种类及鼠类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药械诱捕鼠类 ,解剖心肺 ,收集统计虫体。结果 褐家鼠、黄毛鼠、板齿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自然感染率分别为 8 33% (6 / 72 ) ,6 2 5 % (3/4 6 )...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首例死亡病区终宿主种类及鼠类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药械诱捕鼠类 ,解剖心肺 ,收集统计虫体。结果 褐家鼠、黄毛鼠、板齿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自然感染率分别为 8 33% (6 / 72 ) ,6 2 5 % (3/4 6 ) ,5 2 6 % (2 / 38) ,3 33% (1/ 30 )和 0 % (0 / 35 )。平均自然感染率为 5 4 3% (12 / 2 2 1)。结论 存在广州管圆线虫阳性鼠类 ,表明该地是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小家鼠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适宜终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终宿主 鼠类 调查研究 首例死亡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抗原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7
2
作者 孟锦绣 李卓雅 +5 位作者 詹希美 吴长有 沈浩贤 梁瑜 张瑞琳 何蔼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4-937,共4页
目的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特异性抗原基因。方法用大鼠感染血清做免疫探针,筛选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作交叉反应试验,PCR扩增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并测序,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推导氨... 目的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特异性抗原基因。方法用大鼠感染血清做免疫探针,筛选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作交叉反应试验,PCR扩增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并测序,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推导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及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获得15个阳性克隆,分属三种基因,1个属中间纤维(IF)家族基因,3个与旋盘尾丝虫和秀丽杆线虫的真皮抗原同源,11个属主要精原蛋白(MSP)家族基因。其中1种基因表达产物没有发生明显交叉反应。结论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中初步筛选出1个潜在特异性抗原基因和1个可能的主要抗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CDNA文库 抗原基因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浩贤 丁步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8-58,共1页
广州管圆线虫染色体核型分析沈浩贤,丁步兰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当人类吞食了含有活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东风螺(褐云玛瑙螺Achatinafu... 广州管圆线虫染色体核型分析沈浩贤,丁步兰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当人类吞食了含有活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东风螺(褐云玛瑙螺Achatinafulica)或蛙、鱼肉之后,幼虫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管圆线虫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徐闻县友好农场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鼠类的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天成 沈浩贤 +1 位作者 叶晓光 丁步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37,共2页
1935年在广东省的褐家鼠和黑家鼠体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近十年来在广州市和海口市调查其自然感染均以褐家鼠为主。
关键词 广东 管圆线虫 线虫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卵形态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浩昆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0-32,共3页
本文报告观察和测量1,500个广州管圆线虫卵的结果:本卵为椭圆形,其中15.33%为宽椭圆形(长:宽<1.5:1),74.07%为一般椭圆形(长:宽=1.5~1.99:1),10.60%为长椭圆形(长:宽>2:1)。卵壳薄而透明。大小为33~64×54~97μm,平均44... 本文报告观察和测量1,500个广州管圆线虫卵的结果:本卵为椭圆形,其中15.33%为宽椭圆形(长:宽<1.5:1),74.07%为一般椭圆形(长:宽=1.5~1.99:1),10.60%为长椭圆形(长:宽>2:1)。卵壳薄而透明。大小为33~64×54~97μm,平均44×75μm。取自雌成虫阴道内的虫卵,几乎都是单细胞期,偶然可见双细胞期。取自鼠肺内虫卵,可见单细胞期、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以至桑椹期、蝌蚪期和幼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管圆线虫 褐云玛瑙螺 桑椹期
全文增补中
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单链抗体的抗原定位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代雄 孟锦绣 +4 位作者 易冰 何蔼 李卓雅 张瑞琳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 将获得的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链抗体进行抗原定位和用于诊断。方法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对 2株可溶性单链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进行定位 ;将可溶性单链抗体进行生物素标记后 ,用于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标本。结果 ... 目的 将获得的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链抗体进行抗原定位和用于诊断。方法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对 2株可溶性单链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进行定位 ;将可溶性单链抗体进行生物素标记后 ,用于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标本。结果 两个特异性单链抗体分别于日本血吸虫成虫的肠管和生殖系统呈现明显的荧光反应。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样 2 0份 ,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样 30份 ,正常人血样 2 0份。结果用其中 1株单链抗体检测急性病人的敏感度为 6 0 % ,慢性病人的敏感度为 36 7% ,特异度为 90 % ;以 2株单链抗体混合检测急性病人的敏感度为 75 % ,慢性病人的敏感度为 5 6 7% ,特异度为 85 %。结论 经抗体库技术制备的单链抗体可用作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 ,单抗组合较单株单抗可提高免疫学检测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原 单链抗体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检查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代雄 陈结云 +5 位作者 叶葆青 沈浩贤 李小敏 陈翠珊 黄晓彦 何妙茵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0-1121,共2页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感染 检查诊断 唾液 免疫学检测方法 华支睾吸虫病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学诊断 临床诊断 寄生虫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AMA-1、Pfs230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单志新 余新炳 +4 位作者 李学荣 马长玲 徐劲 罗树红 吴忠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4,共6页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 (FCC1/HN)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 1(AMA - 1)基因和Pfs2 30基因序列 ,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AMA - 1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AMA - 1基因 ,构建真核...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 (FCC1/HN)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 1(AMA - 1)基因和Pfs2 30基因序列 ,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AMA - 1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AMA - 1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AMA - 1。根据Pfs2 30基因已知序列合成七对引物 ,分 7段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fs2 30基因 ,并分别将扩增片段插入pMD - 18T测序载体。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克隆的AMA -1、Pfs2 30基因序列 ,应用DNAstar软件辅助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PCR扩增得到恶性疟原虫FCC1/HN株AMA - 1和Pfs2 30基因片段。恶性疟原虫FCC1/HN株AMA - 1基因全长 186 9bp ,无内含子 ,编码 6 2 2个氨基酸残基 ,不存在氨基酸重复序列 ,相对分子量约 72 0 4 5kDa ;Pfs2 30基因全长 94 35bp ,无内含子 ,编码 314 4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36 4 36kDa。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FC2 7、7G8、CAMP、FCR3、Thai -Tn、3D7、FVO、KF1916、CMP1、HB3、K1和V1株AMA - 1的同源性在 94 9%以上 ,各株间有 5 3个位置相同的氨基酸残基替代位点 ,并且发生替代的氨基酸残基具二态性。FCC1/HN株分别比 3D7、7G8株Pfs2 30抗原多 9、10个氨基酸残基 ,三个分离株有 2 8个氨基酸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株 疟原虫 恶性 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 Pfs230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Pf12基因重组质粒DNA接种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9
作者 马长玲 余新炳 +4 位作者 单志新 吴忠道 徐劲 卞国武 胡旭初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分析Pf12基因的抗原性和作为疫苗抗原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VR10 12 -Pf12 ,直接免疫BALB/c小鼠 ,通过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 目的 观察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分析Pf12基因的抗原性和作为疫苗抗原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VR10 12 -Pf12 ,直接免疫BALB/c小鼠 ,通过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A、体外抑虫试验测定 ,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应答以及体外抑虫效果。结果 重组质粒VR10 12 -Pf12免疫BALB/c小鼠 ,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免疫血清在体外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结论 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其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12 基因重组质粒 DNA 接种 诱导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源性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筛选和鉴定
10
作者 陈代雄 陈新宇 詹希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85-87,共3页
构建鼠源性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文库 ,以探索制备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用文库构建试剂盒 ,以感染小鼠脾脏为材料 ,建立了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文库 ,并对该抗体库进行了富集、筛选和鉴定。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 1 ... 构建鼠源性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文库 ,以探索制备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用文库构建试剂盒 ,以感染小鼠脾脏为材料 ,建立了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文库 ,并对该抗体库进行了富集、筛选和鉴定。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 1 .0 7× 1 0 6 ;从抗体库随机挑取的 72个克隆中最终筛选到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阳性克隆 2个。 SDS-PAGE和 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 :两个克隆表达的单链抗体大小均为 3 .1万 ,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 构建 筛选 鉴定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