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劳力性呼吸困难与动态肺过度充气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瑞 陈功 +1 位作者 陈荣昌 陈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呼吸困难的产生与动态肺过度充气的关系。方法对34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呼吸困难的产生与动态肺过度充气的关系。方法对34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试。以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试获得的最大运动功率的2/3作为运动功率进行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试验,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分钟记录受试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潮式呼吸-流速容积(TBFV)曲线和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结果 COPD组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高峰时,IC[(1.56±0.29)L]较静息状态[(2.07±0.38)L]显著下降(t=-5.642,P<0.01),ΔBorg与ΔI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9,P<0.01)。在运动高峰时COPD组平均呼气流速和呼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动态肺过度充气可能是COPD患者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呼吸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均呼气流速下降和呼气时间缩短可能是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困难 动态肺过度充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深吸气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瑞 陈荣昌 陈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呼气负压技术(NEP)检测42例缓解期COPD患者平静呼吸时呼气气流受限(EFL)情况。将COPD患者分为EFL组和无EFL组,并进行常规肺功能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呼气负压技术(NEP)检测42例缓解期COPD患者平静呼吸时呼气气流受限(EFL)情况。将COPD患者分为EFL组和无EFL组,并进行常规肺功能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试。结果:42例COPD患者中29例在平静呼吸时检测到EFL,13例未检测到EFL。与无EFL组相比,EFL组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P<0.0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P<0.0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P<0.01)、比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P<0.05)和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 ax%pred)(P<0.01)均显著下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C%pred和FEV1%pred对VO2m ax%pred有显著预测意义。在EFL组,IC%pred与VO2m ax%pred的相关性最好(r=0.787,P<0.01);在无EFL组,FEV1%pred与VO2m ax%pred的相关性最好(r=0.625,P<0.01)。结论:在平静呼吸时出现EFL的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可能是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平静呼吸时无EFL的COPD患者,气流阻塞可能是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气量 呼气流速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黎晓强 卓超 +10 位作者 苏丹虹 李红玉 王露霞 廖康 王媚 植志全 郭仲辉 魏衍超 耿穗娜 金光耀 钟南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进行调查,了解其种类、比例以及传播机制,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2007年到2008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确证产ESBLs的181株大肠埃希菌和180株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对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进行调查,了解其种类、比例以及传播机制,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2007年到2008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确证产ESBLs的181株大肠埃希菌和18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PCR方法确定CTX-M型ESBLs的基因型,MIC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接合实验了解CTX-M型的ESBLs编码基因(blaCTX-M)所在质粒的大小。结果检出携带blaCTX-M-15的菌株共86株(23.8%),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9株(21.5%)和47株(26.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各检出1株携带blaCTX-M-27的菌株,比率均为0.55%,未发现携带blaCTX-M-16的菌株。接合实验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blaCTX-M-15的质粒分别是65Kb和92Kb大小的可接合性质粒;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blaCTX-M-27的质粒推测是大小为57Kb的可结合性质粒。结论广州地区具有水解头孢他啶活性的CTX-M型ESBLs的类型为CTX-M-15和CTX-M-27,且以CTX-M-15为主。耐药基因所在的质粒为可接合性质粒,能通过接合水平传播。鉴于CTX-M-15型ESBLs在临床菌株中检出率较高,治疗上应避免单独使用头孢他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CTX-M-15 CTX-M-27 接合性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理区域室内尘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晓宇 吴捷 +3 位作者 王斌 李盟 冉丕鑫 刘志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为了解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内床尘螨的种类分布及物种丰富度。方法使用真空吸尘器分别对我国南部(广州和深圳,n=172)、中部(上海和南昌,n=126)和北部(北京和沈阳,n=112)地区的不同居室类型(家庭、宾馆和学生寝室)的床尘进行了采集、尘... 目的为了解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内床尘螨的种类分布及物种丰富度。方法使用真空吸尘器分别对我国南部(广州和深圳,n=172)、中部(上海和南昌,n=126)和北部(北京和沈阳,n=112)地区的不同居室类型(家庭、宾馆和学生寝室)的床尘进行了采集、尘螨形态学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灰尘样品尘螨阳性率59%(242/410),分离出螨8467只。分属于11科21属。麦食螨科的屋尘螨和粉尘螨为我国室内优势螨种,其中屋尘螨占总螨数的百分比为:南部:27.8%,中部:46.6%,北部:38,2%。粉尘螨为:32.3%、28.0%和23.1%。在非麦食螨科螨类中,热带无爪螨在我国南部的床尘中具有较高的数量(17.4%)。其它占有1%以上的螨有腐食酪螨(南部:1.0%,北部:1.2%)和纳氏皱皮螨(南部:5.8%),马六甲肉食螨(南部:3.7%,中部:1.2%,北部:1.2%),普通肉食螨(中部1.2%),阳单梳螨(南部2.2%),基氏蠊螨(中部1.2%)等,不论是螨的阳性率(χ2=29.6,P<0.001)还是螨的密度(χ2=41.8,P<0.001),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都要高于北部地区。环境因子和螨致敏危险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床尘螨的致敏危险性分别为北部地区的7.4倍和8.6倍(P<0.001)。家庭和学生寝室床尘中螨的致敏危险性要显著高于宾馆。随着楼层的增高,螨的致敏危险性则显著下降(P=0.009)。结论初步查明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室内尘螨的种类和分布,为尘螨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螨类 地理差异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仲辉 黎毓光 卓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索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呼吸道内耐药性的动态改变。方法以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下呼吸道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E-test检测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水解实验检测目标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特征;普通PCR检测ESBL、A... 目的探索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呼吸道内耐药性的动态改变。方法以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下呼吸道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E-test检测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水解实验检测目标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特征;普通PCR检测ESBL、AmpC、碳青霉烯水解酶、膜孔蛋白OprD2等耐药基因;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菌的AmpC和OprD2的表达情况。结果筛查到1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3次入院、下呼吸道分离的属同一克隆的9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提示细菌的药敏谱存在由单一耐药逐渐转化为泛耐药的模式。三维水解实验显示,5株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高产AmpC酶。所有9株菌的ampC和oprD2基因都为阳性,碳青霉烯水解酶均为阴性。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ampC基因表达量是单一耐药株的1.7~18.7倍;亚胺培南耐药株的oprD2表达量则是敏感株的1/10~1/2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治疗过程中可获得耐药性,其中ampC高表达和oprD2表达下降是导致细菌对亚胺培南、广谱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OPRD2 抗生素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食管酸灌注对豚鼠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卫民 赖克方 +4 位作者 罗远明 刘春丽 陈如冲 罗炜 钟南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观察多次食管酸灌注对豚鼠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双室体描仪测定对照豚鼠和多次食管酸灌注豚鼠的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和肺泡灌洗液的P物质(SP)和血管... 目的观察多次食管酸灌注对豚鼠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双室体描仪测定对照豚鼠和多次食管酸灌注豚鼠的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和肺泡灌洗液的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多次食管灌酸组豚鼠第15天灌酸后的气道阻力增长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时间点气道反应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次食管酸灌注可增加豚鼠肺组织、气管、结状神经节、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含量。结状神经节SP含量与气管中SP含量呈正相关。正常对照组、多次灌生理盐水组、多次灌酸组豚鼠肺组织、气管、神经节、BALF的VI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食管灌注盐酸可以增加豚鼠气道阻力但不能改变其气道反应性,其原因可能与迷走神经介导的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气道神经末梢释放S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酸灌注 气道阻力 气道反应性 胃食管反流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卓超 肖书念 +1 位作者 邱桂霞 钟南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378,398,共6页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北京、天津、广州、哈尔滨和重庆5个城市的8家医院共收集菌株809株。对于所有铜绿假单胞菌,在8种测试药物中,哌...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北京、天津、广州、哈尔滨和重庆5个城市的8家医院共收集菌株809株。对于所有铜绿假单胞菌,在8种测试药物中,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71.9%),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都低于50%。对于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仍可达55.8%。对于碳青霉烯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分别为71.0%和73.0%。对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6%和20%的菌株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MIC≤16μg/mL。对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9%的菌株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MIC≤16μg/mL。对于黄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3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率最高,分别为70.2%、63.2%、57.9%和94.4%、94.4%、91.7%。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对于多种非发酵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碳青霉烯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具备一定的抗菌优势,哌拉西林/舒巴坦是经验性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包括复数菌感染)的的适宜选用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舒巴坦 非发酵菌 细菌药敏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小型猪的肺病理改变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瑾 刘蓉 +5 位作者 李洪涛 张新凤 刘宝骅 吴清洪 钱元新 顾为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诱导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不同时期心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12 头雄性西藏小型猪,4.0~4.5月龄,体质量15.0~18.0 kg。测定12 头小型猪平均肺动脉压作为基础值;然后选择10 头小型猪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10.0 mg/k...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诱导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不同时期心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12 头雄性西藏小型猪,4.0~4.5月龄,体质量15.0~18.0 kg。测定12 头小型猪平均肺动脉压作为基础值;然后选择10 头小型猪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10.0 mg/kg;给药4周和8周后再分别测定小型猪平均肺动脉压。分别于4、8周处死两头小型猪,采样观察小型猪心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给药4 周和8 周后,西藏小型猪的肺动脉压力与人体相近,正常平均肺动脉压约为(15.19±0.70) mmHg(1 mmHg=0.133 kPa);给药4周后平均肺动脉压升至(19.69±2.47) mmHg;给药8周后升至(25.62±4.88) mmHg,与基础压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给药4 周后即可形成有意义的病理改变, 右心室肥厚;8周后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如右心室纤维化和肺动脉中层增厚。结论MCT给药8周后,造成肺动脉压力升高和肺血管重构,可以诱导西藏小型猪形成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小型猪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 g 7多肽疫苗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研究
9
作者 夏立新 马慧 +3 位作者 刘志刚 吴海强 冉丕鑫 钟南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观察以壳聚糖(CS)材料为佐剂制备的德国小蠊变应原Bla g 7多肽纳米疫苗对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疗效,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用CS包裹Bla g 7多肽制成纳米疫苗;25只BALB/c小鼠用蟑螂粗提液致敏、激发,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以壳聚糖(CS)材料为佐剂制备的德国小蠊变应原Bla g 7多肽纳米疫苗对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疗效,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用CS包裹Bla g 7多肽制成纳米疫苗;25只BALB/c小鼠用蟑螂粗提液致敏、激发,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Bla g 7多肽治疗组(C组)、Bla g 7多肽+CS治疗组(D组)、CS对照(E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气道高反应仪监测治疗前后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Bla g 7多肽纳米疫苗;D组与A组相比肺部病理改变不明显,BALF中的细胞总数、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C组和E组对致敏小鼠无明显疗效。气道高反应数值治疗前后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a g 7多肽壳聚糖纳米疫苗对致敏小鼠具有免疫治疗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蟑螂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缓释制剂,为脱敏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g7 多肽 纳米微粒 过敏性气道炎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惠庚 陈少珍 卓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7-940,950,共5页
目的对社区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调查,为防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生殖道感染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2007年2月到2009年3月期间确诊为生殖道感染的523例患者取高位阴道棉拭子或宫颈... 目的对社区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调查,为防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生殖道感染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2007年2月到2009年3月期间确诊为生殖道感染的523例患者取高位阴道棉拭子或宫颈拭子涂板培养鉴定,确定为大肠埃希菌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双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K-B法了解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菌株ESBLs的耐药基因。结果 523名患者棉拭子涂板后有病原菌生长的为424例。其中葡萄球菌95例(22.4%),肠球菌78例(18.3%),链球菌57例(13.5%),白色念珠菌62例(14.7%),大肠埃希菌55例(12.9%),肺炎克雷伯菌21例(4.9%),阴道加德纳菌34株(8.1),其他革兰阴性菌22例(5.2%)。双纸片法确定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有21株,菌株对第一、三、四代头孢菌素,氟喹洛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有高的耐药性;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等的耐药率较低。常见的耐药基因blaTEM,blaSHV,blaOXA,blaCTX-M等均被发现,多个菌株同时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结论本研究中确定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有21株,占大肠埃希菌的比例为38.1%,这表明社区来源、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形式很严峻,针对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ESBLS 大肠埃希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