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牙周膜干细胞在钛表面不同应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清彬
张兆强
+2 位作者
刘亚蕊
郑日成
杨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钛板表面的增殖情况及成骨基因表达。方法:常规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按照接种面性质及钛盘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将牙周膜干细胞按照相同的细胞浓度植于上述5组培养皿内,检测细胞的增...
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钛板表面的增殖情况及成骨基因表达。方法:常规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按照接种面性质及钛盘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将牙周膜干细胞按照相同的细胞浓度植于上述5组培养皿内,检测细胞的增值情况和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EM检测钛板表面处理情况:第1组常规机器处理组(G1);第两组75μm Al2O3喷砂组(G2);第3组125μm Al2O3喷砂组(G3);第4组阳极电压处理组(G4);第5组空白对照组(G5)。细胞增殖情况:第1天细胞增殖较慢,但是G2和G3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他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第3天细胞增殖增快,G3和G4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第6天G2表现出最快的细胞增殖率,G5则表现出比其他各组明显缓慢的细胞增殖率。基因表达检测:培养后第1、3、6天GAPDH表达相对稳定,骨桥蛋白的表达在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骨钙蛋白的表达则有显著性,到第6天,骨钙蛋白在G5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在G2/3的表达明显增强。I型胶原的表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G5表达较高水平,而在G2,G3轻度降低,在G5明显降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在粗糙面增殖优于光滑平面,与塑料表面相较,钛板表面能更利于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钛
骨桥蛋白
骨钙蛋白
I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容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蕾
杨彬
+2 位作者
陈丹
张兆强
张清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美容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从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颌面外科诊治的采用美容切口的9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陈旧性骨折有29例,新鲜骨折有49例。在95例患者...
目的:探讨美容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从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颌面外科诊治的采用美容切口的9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陈旧性骨折有29例,新鲜骨折有49例。在95例患者中,采用冠状切口的有49例:11例单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全冠状切口7例,一侧冠状切口4例),3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全冠状切口13例,一侧冠状切口25例)辅助以其他切口;单纯采用局部美容小切口的46例:26例采取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12例采用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颞部发际小切口;8例采用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颞部发际小切口+睑板切口。术后随访平均22个月,95例病人中得到随访的有78例(78/95,82.1%),治疗效果Ⅰ级36例(占46.2%);Ⅱ级37例(占47.4%);Ⅲ级5例(占6.4%),73例(73/78,93.6%)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美容切口包括冠状切口和单纯局部小切口在不同适应症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小切口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美容切口
冠状切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游云华
梁军
+3 位作者
黄志权
欧阳可雄
汪跃平
张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HIF-1α、VEGF、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ACC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01)。结论HIF-1α、VEGF、MVD在ACC中的表达有相关性,HIF-1α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HIF-1α、VEGF、MVD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腺样囊性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牙周膜干细胞在钛表面不同应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清彬
张兆强
刘亚蕊
郑日成
杨彬
机构
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
医学
重点实验室
广州
医学院
口腔
医院
儿童
口腔
科
首尔国立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口腔
修复科
中山大学光华
口腔
医学院
-附属
口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49-1152,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钛板表面的增殖情况及成骨基因表达。方法:常规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按照接种面性质及钛盘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将牙周膜干细胞按照相同的细胞浓度植于上述5组培养皿内,检测细胞的增值情况和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EM检测钛板表面处理情况:第1组常规机器处理组(G1);第两组75μm Al2O3喷砂组(G2);第3组125μm Al2O3喷砂组(G3);第4组阳极电压处理组(G4);第5组空白对照组(G5)。细胞增殖情况:第1天细胞增殖较慢,但是G2和G3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他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第3天细胞增殖增快,G3和G4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第6天G2表现出最快的细胞增殖率,G5则表现出比其他各组明显缓慢的细胞增殖率。基因表达检测:培养后第1、3、6天GAPDH表达相对稳定,骨桥蛋白的表达在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骨钙蛋白的表达则有显著性,到第6天,骨钙蛋白在G5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在G2/3的表达明显增强。I型胶原的表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G5表达较高水平,而在G2,G3轻度降低,在G5明显降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在粗糙面增殖优于光滑平面,与塑料表面相较,钛板表面能更利于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钛
骨桥蛋白
骨钙蛋白
I型胶原
Keywords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Titanium Osteocalcin Osteopontin Type I collagen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容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蕾
杨彬
陈丹
张兆强
张清彬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烧伤
外科
中山大学光华
口腔
医学院
附属
口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口腔
科
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60-56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美容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从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颌面外科诊治的采用美容切口的9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陈旧性骨折有29例,新鲜骨折有49例。在95例患者中,采用冠状切口的有49例:11例单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全冠状切口7例,一侧冠状切口4例),3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全冠状切口13例,一侧冠状切口25例)辅助以其他切口;单纯采用局部美容小切口的46例:26例采取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12例采用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颞部发际小切口;8例采用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颞部发际小切口+睑板切口。术后随访平均22个月,95例病人中得到随访的有78例(78/95,82.1%),治疗效果Ⅰ级36例(占46.2%);Ⅱ级37例(占47.4%);Ⅲ级5例(占6.4%),73例(73/78,93.6%)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美容切口包括冠状切口和单纯局部小切口在不同适应症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小切口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美容切口
冠状切口
并发症
Keywords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 Esthetic incisions Coronal incision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游云华
梁军
黄志权
欧阳可雄
汪跃平
张华伟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基金
珠海市科技计划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PC20071003)
文摘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HIF-1α、VEGF、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ACC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01)。结论HIF-1α、VEGF、MVD在ACC中的表达有相关性,HIF-1α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HIF-1α、VEGF、MVD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腺样囊性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eywords
Hypoxia inducible fector-1α Microvessel densit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Vasculare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牙周膜干细胞在钛表面不同应答的实验研究
张清彬
张兆强
刘亚蕊
郑日成
杨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容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的临床分析
陈蕾
杨彬
陈丹
张兆强
张清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游云华
梁军
黄志权
欧阳可雄
汪跃平
张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