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绿酸对某些致癌物和复合物的抗转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吴中亮 陈家堃 +2 位作者 翁炯满 BrokmanH.E. 黄文溶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5,共5页
叶绿酸对由甲基硝基亚硝基胍、三甲基胆蒽、二甲基苯蒽、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_1以及煤尘抽提物、含烟和嚼烟提取物诱发的BALB/3T3细胞形态学转化具有抑制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可能由于化合物的结构、生物学活性和试验浓度等因素不同所... 叶绿酸对由甲基硝基亚硝基胍、三甲基胆蒽、二甲基苯蒽、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_1以及煤尘抽提物、含烟和嚼烟提取物诱发的BALB/3T3细胞形态学转化具有抑制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可能由于化合物的结构、生物学活性和试验浓度等因素不同所致。叶绿酸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使氧化基团失活或与一些活性基团反应,其抗转化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3T3细胞 叶绿酸 抗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ill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鑫 彭品贤 +2 位作者 吕嘉春 梁建辉 吴建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基因在人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它与肺癌患者病理特征、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20例肺癌、80例癌旁无癌浸润的肺组织、53例正常肺组织的桩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基因在人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它与肺癌患者病理特征、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20例肺癌、80例癌旁无癌浸润的肺组织、53例正常肺组织的桩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肺癌、癌旁无癌浸润肺组织、正常肺组织桩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47/120),81.3%(65/80),83.3%(44/53),三者的阳性表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桩蛋白表达低下与肺癌P-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小细胞肺癌(SCLC)中桩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251%(1/16),显著低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桩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4.2%(46/104)(x^2=8.40,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低下与肺癌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肺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与肺及人胎肝与肺微粒体酶对苯并(a)芘代谢的研究
3
作者 靳波 丘峰云 +3 位作者 易菲 陈家坤 詹德进 杜应秀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苯并(a)芘[B(a)P]是一种致癌性多环芳烃,本文对大鼠肝、肺及人胎肝、肺微粒体酶在体外对B(a)P的代谢进行了研究,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的微粒体酶与B(a)P在37℃中温育1h。经有机溶剂提取的代谢产物用反相高压液相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组织中... 苯并(a)芘[B(a)P]是一种致癌性多环芳烃,本文对大鼠肝、肺及人胎肝、肺微粒体酶在体外对B(a)P的代谢进行了研究,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的微粒体酶与B(a)P在37℃中温育1h。经有机溶剂提取的代谢产物用反相高压液相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组织中均有六种代谢产物可被检测到。其中3种为二氢二醇苯并(a)芘(9,10-diol-B aP;7,8-diol-B aP;4,5-diol-Ba P),2种羟基苯并(a)芘(9-OH-B aP;3-OH-B aP)以及1种醌基苯并(a)芘(quinone-B aP)。在二氢二醇苯并(a)芘中,7,8-diol-B aP易于被激活成能与DNA形成共价结合的环氧化物苯并(a)芘,说明除肝脏外,人肺组织也能直接代谢激活苯并(a)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微粒体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烟雾凝聚物对人胎肾类上皮细胞转化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陈家堃 吴中亮 +3 位作者 陈慧虹 冯健威 高宏光 杜应秀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6-10,共5页
用浓度为10和15μg/ml的香烟烟雾凝聚物处理人胚肾原代细胞24小时,一个月左右细胞开始发生转化。转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明显,DNA合成旺盛,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上生长,目前体外传代培养已在4年以上,... 用浓度为10和15μg/ml的香烟烟雾凝聚物处理人胚肾原代细胞24小时,一个月左右细胞开始发生转化。转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明显,DNA合成旺盛,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上生长,目前体外传代培养已在4年以上,即已获得不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凝聚物 人胚肾细胞 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抽提物诱发BALB/3T3A31-1-13细胞系形态转化的研究
5
作者 吴中亮 陈家堃 +1 位作者 翁炯满 黄文溶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用 BALB/3T3 A31-1-13细胞系研究了煤尘抽提物的转化活性。亚硝化和未亚硝化的煤尘抽提物都能诱发细胞发生转化且有剂量反应关系.但亚硝化煤尘抽提物的转化活性比未亚硝化者高。从转化集落分离出来的细胞具有赘生转化的一些特征,如... 本文用 BALB/3T3 A31-1-13细胞系研究了煤尘抽提物的转化活性。亚硝化和未亚硝化的煤尘抽提物都能诱发细胞发生转化且有剂量反应关系.但亚硝化煤尘抽提物的转化活性比未亚硝化者高。从转化集落分离出来的细胞具有赘生转化的一些特征,如细胞生长迅速、接触抑制消失和停泊不依赖性生长等.本文结果看来支持煤矿工胃癌高发原因的煤尘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抽提物 BALB/3T3 A31-1-13细胞系 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与抗氧化剂:营养干预研究
6
作者 何玲 IrenePersson RagnarRylander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9-19,共1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吃蔬菜可以减少癌症的危险性。抗氧化剂已被认为是主要的抗癌系统。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是抗氧化损伤抵抗系统的组成之一,它可被抗氧化剂和氧化压力通过抗氧化反应因子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蔬菜的作用和其抗癌机...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吃蔬菜可以减少癌症的危险性。抗氧化剂已被认为是主要的抗癌系统。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是抗氧化损伤抵抗系统的组成之一,它可被抗氧化剂和氧化压力通过抗氧化反应因子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蔬菜的作用和其抗癌机制,在本干预试验中,8个研究对象接受正常饮食以外的附加蔬菜。用HPLC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醇和α-生育酚的含量,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淋巴细胞GSTπ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增加蔬菜摄入前后,血清维生素A醇和α-生育酚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增加蔬菜摄入后,5个研究对象中,4人淋巴细胞GSTπmRNA水平升高。结果提示:在蔬菜中,除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外的其他的抗氧化剂可能诱导了GSTπ基因的转录。本试验为以后的大规模人群干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饮食 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 病毒核抗原(EBNA)的表达与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詹德进 陈剑经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应用 Western 印渍和原位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两株经 EBV-DNABamHI-W(YH)片段转染后转化而建立的细胞株,CH-1和 CH-2所表达的 EBNA 亚型.结果发现,两株细胞均有一系列由27~38KD 小分子量的 EBNA5表达,同时可见 CH-1细胞有低水... 本文应用 Western 印渍和原位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两株经 EBV-DNABamHI-W(YH)片段转染后转化而建立的细胞株,CH-1和 CH-2所表达的 EBNA 亚型.结果发现,两株细胞均有一系列由27~38KD 小分子量的 EBNA5表达,同时可见 CH-1细胞有低水平的 EBNA2表达.对比起无 EBNA2表达的 CH-2细胞,CH-1细胞具有较低的接触抑制能力和附壁性,并且细胞蛋白质的代谢也有较明显的改变,提示 EBNA2和 EBNA5均与细胞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病毒核抗原 WESTERN 印渍 细胞转化 大鼠成纤维细胞 免疫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诱导人肺癌GLC-82细胞凋亡及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贵平 张维文 +2 位作者 吕嘉春 区彗坚 张根水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11,61,共5页
目的:探讨黄酮类中药成分槲皮素(Quercetin)对人肺癌GLC-82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作用GLC-82细胞48 h,用Hoechst33258染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用Qwin图像分析软... 目的:探讨黄酮类中药成分槲皮素(Quercetin)对人肺癌GLC-82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作用GLC-82细胞48 h,用Hoechst33258染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用Qwin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细胞核面积和凋亡率。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能力。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SABC-Cy3法检测Mdm2、p53、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用QWin图象分析软件测定Mdm2、p53、Bax、Bcl-2和caspase-3荧光强度值。结果:槲皮素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LC-82细胞生长,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胞核缩小,核质浓集,呈斑块状,有凋亡小体。上调凋亡抑制因子Mdm2和Bcl-2 蛋白表达,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对p53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影响。增加Mdm2、p53、 Bax、Bcl-2的阳性表达率,降低caspase-3阳性表达率。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肺癌GLC-82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而Mdm2的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抑制了p53发挥促凋亡作用,使部分GLC-82肺癌细胞逃避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GLC-82细胞 凋亡 MDM2 p53 BAX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镍化合物诱发转化细胞恶性度的鉴别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敏 刘云岗 +1 位作者 吴中亮 陈家堃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 :利用已建立的三种镍化合物体外转化细胞进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研究 ,比较它们恶性度的差异。方法 :三种镍化合物转化细胞接种BALB/C裸鼠 ,进行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硫化镍 ,氯化镍 ,硫酸镍分别诱发... 目的 :利用已建立的三种镍化合物体外转化细胞进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研究 ,比较它们恶性度的差异。方法 :三种镍化合物转化细胞接种BALB/C裸鼠 ,进行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硫化镍 ,氯化镍 ,硫酸镍分别诱发的转化细胞都能在BALB/C裸鼠皮下形成肿瘤 ,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为纤维肉瘤。经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瘤细胞形态与转化细胞有一定差别。结论 :本文进一步说明了三种镍化合物所诱发的细胞转化为恶性转化 ,且都具有体内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化合物 转化细胞 体内成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基因和Rb基因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小琦 宾晓农 +4 位作者 曾波航 周亦武 王云南 陈家堃 吕嘉春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E2F-1和Rb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诊断的60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与34例正常肺组织中E2F-1和Rb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情... 目的:探讨E2F-1和Rb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诊断的60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与34例正常肺组织中E2F-1和Rb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E2F-1在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5/60)和41.1%(14/3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癌基因Rb在正常组织与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3%(2/32)和23.3%,(14/60),P<0.05。E2F-1和Rb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319,P=0.013)。但E2F-1、Rb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联(P>0.05)。结论:E2F-1基因的过度表达以及Rb基因的表达缺失或减低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2F-1基因 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静琦 曾波航 +1 位作者 黄慧 吕嘉春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诱导出的成熟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CBDCs)功能性抗原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光镜观察培养12 d CBDCs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不同时间CBDCs功能性抗原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体外诱导出典型形态的CBDCs,HLA-ABC、HLA-D... 目的:探索体外诱导出的成熟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CBDCs)功能性抗原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光镜观察培养12 d CBDCs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不同时间CBDCs功能性抗原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体外诱导出典型形态的CBDCs,HLA-ABC、HLA-DR、CD1a在培养0—8 d表达率渐升高,在第12 d达高峰,第16 d表达有所下降;CD83、CD80在第12 d的表达略高于其他时间段;CD54在0 d、4 d、8 d的表达率相近,而第12 d的表达率明显升高,第16 d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本文的方法,在体外培养第12 d,能诱导出典型形态的CBDcs,多种功能性抗原的表达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脐带血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和龙 吕嘉春 +3 位作者 宾晓农 张鑫 曾波航 周亦武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DNA聚合酶β(DNApolymerasebeta,DNApolβ)基因在人肺癌,人正常肺组织中蛋 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67例肺癌, 27例正常肺组织中DNApolβ进行定位及蛋白表... 目的:通过检测DNA聚合酶β(DNApolymerasebeta,DNApolβ)基因在人肺癌,人正常肺组织中蛋 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67例肺癌, 27例正常肺组织中DNApolβ进行定位及蛋白表达低下率的比较,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 行统计学分析,以揭示DNApolβ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的关系。结果:在肺癌组织中,有50.7%(34/67)的人 DNApolβ表达低下;正常肺组织中,有14.80%(4/27)的人表达低下,二者表达低下率存在显著差异,χ2= 10.31,P<0.05,OR=5.92,95%C.I为(2.00,17.51),提示DNApolβ表达低下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且DNApolβ表达与暴露因素如:肿瘤家族史、性别、吸烟状况有关,吸烟可以抑制其表达。肺鳞癌,细胞癌的 低下率远高于其他组织类型,有依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和其他类型依次降低的趋势χ2trend=9.36,P=0.02。 DNApolβ蛋白表达与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有无淋巴结转移、3年生存率没有显著相关。结论: DNApolβ表达在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低下可能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聚合酶Β 肺癌 分子标志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氧化损伤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嘉春 吴中亮 +2 位作者 陈家堃 纪卫东 施侣元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为探明DNA氧化损伤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而进行本研究。方法:使用针对DNA经受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 目的:为探明DNA氧化损伤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而进行本研究。方法:使用针对DNA经受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的含量;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MYC、K-RAS、BCL-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NA氧化损伤与上述癌变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并在B(a)P-7,8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和NiS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DNA氧化损伤的变化。结果: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G的阳性率分别为92.7%(139/150)、17.5%(21/120)、10.0%(4/40)和5.0%(2/40),肺癌的氧化损伤高于其他肺组织(P<0.01)。按性别、年龄、细胞类型和吸烟史分层,未见其与DNA氧化损伤之间的关联。分析DNA氧化损伤与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发现肺癌组织K-RAS、BCL-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DNA氧化损伤的含量高有关,而P53、C-MYC和hTERT基因表达与DNA氧化损伤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和NiS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诱导其转化和癌变过程中,DNA氧化损伤标志8-OH-dG出现于细胞转化之前,其量与细胞癌变进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氧化损伤 肺癌 人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低下与人群肺癌发病的关系
14
作者 吕嘉春 廖永德 +5 位作者 王云南 何敏 王孝养 施侣元 吴中亮 陈家堃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为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人群肺癌发病的关系而进行本研究。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150例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50对肺癌病例和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SH2基因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MYC、K-RAS、BCL-2和hTERT... 目的:为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人群肺癌发病的关系而进行本研究。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150例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50对肺癌病例和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SH2基因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MYC、K-RAS、BCL-2和hTERT等基因的蛋白表达;并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和肺癌的临床特征对修复基因hMSH2表达的影响,以及hMSH2基因与P53、C-MYC、K-RAS、BCL-2和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基因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32.0%(48/150)的肺癌组织和5.0%(2/40)的正常肺组织存在hMSH2基因表达低下;16.0%(8/50)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2%(1/50)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也可检出hMSH2基因表达低下。分析各种暴露因素和临床特征对hMSH2基因表达的影响,未发现与该基因表达相关的因素。但发现P53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与hMSH2表达低下有一定的关联,P值为0.02。hMSH2与C-MYC、K-RAS、BCL-2和hTERT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性关系,P皆>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P53突变蛋白、K-RAS癌基因蛋白和hTERT基因的过度表达是肺癌的危险因素,DNA修复基因hMSH2的正常表达是肺癌的保护因素,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和其他基因的影响后,hMSH2表达低下与发生肺癌的危险度OR值为9.17(1.31,6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 错配修复 肺癌 MS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吸烟烟草对BALB/3T3 A31—1—13细胞的转化活性
15
作者 吴中亮 陈家堃 +1 位作者 翁炯满 黄文溶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7,共7页
用体外细胞转化系统对嚼烟与含烟抽提物的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烟草的抽提物均可使 BALB/3T3细胞发生形态学转化。酸化后的含烟抽提物和亚硝化后的嚼烟抽提物的转化活性高于未酸化或未亚硝化者。从转化集落分离出来的细胞具有肿... 用体外细胞转化系统对嚼烟与含烟抽提物的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烟草的抽提物均可使 BALB/3T3细胞发生形态学转化。酸化后的含烟抽提物和亚硝化后的嚼烟抽提物的转化活性高于未酸化或未亚硝化者。从转化集落分离出来的细胞具有肿瘤转化的某些特征,如细胞生长的接触抑制消失,饱和密度增高,获得锚独立性,细胞能在软琼脂上生长,形成克隆。本研究结果提示非吸烟烟草对使用者可能具有致癌危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嚼烟 含烟 BALB/3T3细胞系 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多噻烷纯品的制备与鉴定
16
作者 蒋义国 夏世钧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63-66,共4页
多噻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反相制备柱有效地制备出多噻烷纯品,并以高效液相色谱、高效薄层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对制备纯品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多噻烷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 高效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茁霉多糖酶基因的克隆
17
作者 何玲 罗进贤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1-4,共4页
以λEMBL3DNA为载体,产气克氏杆菌染色体的部分酶切片段为供体,成功地构建了产气克氏杆菌的基因文库,重组噬菌体数为1.7×103ρfu/ugDNA,达到了Clarke与Carbon公式的要求。经支链淀粉平板初筛和茁霉多糖平板复筛,从此文库中... 以λEMBL3DNA为载体,产气克氏杆菌染色体的部分酶切片段为供体,成功地构建了产气克氏杆菌的基因文库,重组噬菌体数为1.7×103ρfu/ugDNA,达到了Clarke与Carbon公式的要求。经支链淀粉平板初筛和茁霉多糖平板复筛,从此文库中得到三个产茁霉多糖酶的噬菌体。酶切分析证明这三个重组噬菌体含有相同的酶切片段。由此我们构建了产气克氏杆菌的基因文库,并从中钓到了茁霉多糖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文库 产气克氏杆菌 茁霉多糖酶基因 λEMBL3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及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
18
作者 陈小薇 肖颖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分析了1—硝基苯并[a]芘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体外有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速率,并同单一的1—硝基苯并[a]芘和3—硝基苯并[a]芘的代谢产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及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的代谢产物与单一的1—或3—硝... 本文分析了1—硝基苯并[a]芘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体外有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速率,并同单一的1—硝基苯并[a]芘和3—硝基苯并[a]芘的代谢产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及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的代谢产物与单一的1—或3—硝基苯并[a]芘的代谢产物是相同的;而且两者按摩尔比等量混合后的代谢速率也是一致的。实验还表明,需要把高压液相色谱仪的反相柱和正相柱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把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的代谢产物完全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硝基苯并[a]芘 3—硝基苯并[a]芘 代谢产物 二氢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化黄曲霉毒素对病毒干扰素诱生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陈家坤 Hahon N.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鼠肝匀浆(S_9)代谢活化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研究它们对流感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LLC-MK_2)诱导干扰素-α/β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活化与未活化的黄曲霉毒素对干扰素诱生都有抑制作用。但代谢活化后,抑制作用增强,抑制作用的大小按B_1&g... 用鼠肝匀浆(S_9)代谢活化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研究它们对流感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LLC-MK_2)诱导干扰素-α/β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活化与未活化的黄曲霉毒素对干扰素诱生都有抑制作用。但代谢活化后,抑制作用增强,抑制作用的大小按B_1>G_1>B_2>G_2顺序排列,显示有结构-活性关系。而干扰素赋予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并不受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黄曲霉毒素 生物活化 剂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sashi-1基因启动子区域-2297T>C多态与人群食管癌的易感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琳 杨磊 +5 位作者 赵建伟 黎银燕 曾波航 张鑫 Xiaoyang Wang 吕嘉春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Musashi-1基因(MSI-1)启动子区-2297T>C(rs3742038)多态与我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Taqman技术检测300对食管癌病例的基因与正常对照-2297 T>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并用SAS9.13软件分析该... 目的:研究Musashi-1基因(MSI-1)启动子区-2297T>C(rs3742038)多态与我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Taqman技术检测300对食管癌病例的基因与正常对照-2297 T>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并用SAS9.13软件分析该位点变异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以-2297TT基因型携带者为参照,携带C变异基因型(-2297CT/CC)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将显著增加(adjusted OR=2.27;95%CI=1.29-4.02),且随着变异等位基因个数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地增加(P_(trend)=0.0088)。结论:MSI-1基因启动子区-2297T>C基因变异型能显著增加我国人群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性,将为食管癌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重要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Musashi-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