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研究
1
作者 万志红 王富强 郑德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个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组成即学习和测试两大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本系统通过采用数字图象,声音,图形和动画等技术,使学习和测验两大功能得到较理想的开发。此外,本研究还对计算机辅助... 本文设计了一个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组成即学习和测试两大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本系统通过采用数字图象,声音,图形和动画等技术,使学习和测验两大功能得到较理想的开发。此外,本研究还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案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解剖学 计算机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s移植对AD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秀梅 龙大宏 +3 位作者 杨丹迪 洪乐鹏 黄文燕 曾凡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致老年性痴呆(AD)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8只。左侧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5μ(l0.5μg/μl),建立AD动物模型,基底前脑行...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致老年性痴呆(AD)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8只。左侧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5μ(l0.5μg/μl),建立AD动物模型,基底前脑行NSCs移植,Y-迷宫行为检测,NADPH-d组织化学法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1个月,损伤侧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支(VDB)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分别减少到正常组的22.43%和28.36%(与正常组相比P<0.01)。移植组NOS阳性神经元数恢复到正常组的70.22%和74.88%(与模型组相比P<0.01)。细胞形态学参数提示,移植组NOS阳性神经元中含有大小不等的未成熟细胞。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与基底前脑NOS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NSCs移植对注射192-IgG-saporin致AD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有明显补充和保护作用,可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免疫毒素 老年性痴呆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turin和NGF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洪乐鹏 龙大宏 +2 位作者 冷水龙 许孟杰 叶秉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了探讨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切断成年 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建立隔 -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损伤 4周后 ,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 为了探讨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切断成年 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建立隔 -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损伤 4周后 ,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损伤对照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减少了42 .60 %、46.0 4%、5 7.3 6%和 5 5 .2 2 % ,损伤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 ;NGF治疗组损伤侧海马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只减少了 3 3 .64 %、3 8.2 5 %、3 8.42 %和 2 7.64 % ,NGF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联合治疗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只减少了 9.97%、8.0 5 %、14 .70 %和 4.2 8% ,联合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 NGF促使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含量增多的效果较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TURIN NGF 老年性痴呆 神经生长因子 突触素 穹窿海马伞 表达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致痴呆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秀梅 龙大宏 +3 位作者 潘学兵 杨丹迪 宣爱国 李佳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建立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并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在成年SD大鼠左侧侧脑室注射免疫毒素192-IgG-saporin(2.5μg/5μl),3周后行Y迷宫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4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 建立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并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在成年SD大鼠左侧侧脑室注射免疫毒素192-IgG-saporin(2.5μg/5μl),3周后行Y迷宫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4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部(VDB)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分别减少至正常组的9.70%和14.09%,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学习、记忆能力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密切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应用192-IgG-saporin免疫毒素能成功建立AD大鼠动物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抗痴呆药物的筛选及药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192-IgG-saporin 胆碱能神经元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孕期束缚应激对子代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郝彦利 陈英华 董为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研究中晚期孕期束缚应激对子代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使用怀孕SD大鼠,实验组在孕期第15~21d进行束缚应激,对照组则不受任何干扰。子代大鼠出生的当天为出生后的第0天。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的第1天(P1),第7天(P7... 目的研究中晚期孕期束缚应激对子代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使用怀孕SD大鼠,实验组在孕期第15~21d进行束缚应激,对照组则不受任何干扰。子代大鼠出生的当天为出生后的第0天。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的第1天(P1),第7天(P7)和第30天(P30),分别测子代大鼠的体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和比较下丘脑内合成多巴胺的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像素密度及TH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晚期孕期束缚应激子代大鼠在P1体重较低,下丘脑TH染色像素密度和TH蛋白水平上调,这种异常在P7和P30消失。结论孕期府激使子代下丘脑多巴胺神经元早期发育异常,可能是造成子代神经系统行为学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应激 子代 下丘脑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鼠穹窿海马伞损伤后齿状回胆碱能突触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大宏 姚志彬 +1 位作者 何蕴韶 陈以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4,共4页
损伤老年鼠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模型。用免疫电镜和形态计量学分析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体(NGFr)阳性突触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影响。结果显示:损伤一个月后,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 损伤老年鼠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模型。用免疫电镜和形态计量学分析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体(NGFr)阳性突触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影响。结果显示:损伤一个月后,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触前终末、实触后致密物和ChAT阳性轴突终末面积和周长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脑室注射NGF,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触和ChAT阳性实触终末都有一定的恢复.提示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损的NGFr阳性突触和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重构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穹窿海马伞 齿状回 胆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EGFP-Brn-4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宣爱国 龙大宏 +1 位作者 陈艳 何峻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研究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Brn-4,并观察了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中的表达情况。提取新生鼠脑组织总RNA,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Brn-4的基因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将Brn-4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中,测序及PCR进... 本研究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Brn-4,并观察了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中的表达情况。提取新生鼠脑组织总RNA,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Brn-4的基因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将Brn-4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中,测序及PCR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入MSC中,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经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证实pEGFP-Brn-4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将此质粒转染MSC后Brn-4基因获得表达。研究结果提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Brn-4,且Brn-4基因可在MSC中表达,为后续探讨Brn-4修饰的MSC治疗老年痴呆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4基因 重组质粒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海马伞损伤对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8
作者 龙大宏 王富强 +2 位作者 杨丹迪 许孟杰 李沃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本研究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一侧穹窿海马个切断后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损伤1周后,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减少到71.79%和85.86%,细胞面积缩小到86.3... 本研究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一侧穹窿海马个切断后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损伤1周后,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减少到71.79%和85.86%,细胞面积缩小到86.34%和92.71%,细胞灰度值增大到111.86%和120.37%;损伤后2周,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持续下降,分别减少到63.95%和73.56%,细胞面积缩小到61.78%和89.77%,灰度值增大到116.78%和128.96%;损伤后3、4周,损伤侧两核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和第2周时类似,数值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提示受损的前脑NOS阳性神经元发生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 穹窿海马伞切断 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opamine对LN229细胞Nurr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迪 陈艳 +3 位作者 刘菲菲 冷水龙 龙大宏 洪乐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环巴胺(Cyclopamine)对恶性胶质瘤细胞株LN229帕金森相关基因Nurr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脂多糖(LPS)刺激LN229细胞的条件下,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HH通路基因PTCH、Gli1及Nurr1基因mRN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LPS对LN229细胞Nu... 目的探讨环巴胺(Cyclopamine)对恶性胶质瘤细胞株LN229帕金森相关基因Nurr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脂多糖(LPS)刺激LN229细胞的条件下,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HH通路基因PTCH、Gli1及Nurr1基因mRN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LPS对LN229细胞Nurr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在Cyclopamine阻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的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Nurr1的mRNA含量及其蛋白的表达及下游炎症因子IL-1βmRNA的含量。结果 LPS刺激下LN229细胞SHH通路相关基因mRNA,及Nurr1 mRNA升高,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LPS可以促进Nurr1蛋白表达。Cyclopamine阻断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明显促进了Nurr1基因表达升高,及下游炎症因子IL-1βmRNA的含量。结论 Cyclopamine对LN229细胞Nurr1表达的影响可能与帕金森发病过程中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PAMINE LN229细胞 NUR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IL-1受体的结构与其转运功能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燕 罗兆明 +1 位作者 David Wyllie Eva E.Qwarnstrom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IL - 1受体的结构与IL - 1受体在细胞内表达后的转运的关系 ,以及该结构改变对IL - 1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型、突变型和仅含细胞外段的I型IL - 1受体 (IL - 1RI)的质粒构建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中 ,...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IL - 1受体的结构与IL - 1受体在细胞内表达后的转运的关系 ,以及该结构改变对IL - 1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型、突变型和仅含细胞外段的I型IL - 1受体 (IL - 1RI)的质粒构建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中 ,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入成纤维细胞中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在单个活细胞中的定位 ,以及与IL - 1结合后的运动变化。结果 :重组型IL - 1RI的融合蛋白表达后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伸出的突起与细胞基质相接触的焦点附着斑处 ,加入IL - 1后 ,逐渐从细胞膜上移至细胞质内 ,最后聚集在细胞核上。突变型IL - 1RI和细胞外段IL - 1RI的融合蛋白表达后散布于细胞质内 ,对IL - 1的剌激不产生反应。结论 :纤维粘连蛋白可增加IL - 1RI的表达转染率。IL - 1RI表达后的转运过程与IL - 1RI细胞内段结构域的完整和精确有关 ,尤其需要C -末端第 5 14位色氨酸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l 突变 生物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