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97
- 1
-
-
作者
张盘德
姚红
周惠嫦
蔡昭莲
黄霖
-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福建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89-993,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疗效评价方法。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5例,随机分成3组:①吞咽训练组33例,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温度刺激、吞咽器官基础训练和进食训练;②针灸组31例,进行针灸治疗(风池、廉泉、夹廉泉、百劳、金津、玉液)和吞咽训练;③电刺激组31例,进行咽喉肌电刺激治疗和吞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采用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后3组患者的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均显著好转。②3组治疗后饮水试验结果诊断正常例数分别为5,15,11例;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得分分别为7.27±2.45,9.29±0.90,8.68±1.70;临床疗效评价治愈分别为8例(24.2%)、18例(58.1%)和10例(32.3%)。针灸组和电刺激组的得分均好于吞咽组。而针灸组与电刺激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饮水试验为5分)的饮水试验得分,针灸组好于电刺激组。结论:针灸加吞咽训练、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疗效更好。针灸加吞咽训练与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的疗效相当,但对严重的吞咽障碍患者,针灸加吞咽训练的疗效好于电刺激加吞咽训练,并且疗程更短。
-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灸
电刺激
-
Keywords
stroke
dysphagia
acupuncture
electric stimulation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景岳理论形成过程中资料存舍标准初探
- 2
-
-
作者
姚红
-
机构
广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533-535,共3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古和厚今这两种价值取向对张景岳医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建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崇古思想使得张景岳言必歧黄,论必《内经》,对《内经》推崇备至;同时张景岳不因崇古而非今,他对后来的许多医家的理论也很重视,还把自己及其他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作为判断、评价一个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同时,他通过“六经皆我注脚”的方式,并借助于中国传统方化中概念、范畴的模糊性特征,张“崇古”之名而行“厚今”之实,使二者得到了统一。
-
关键词
张景岳
内经
研究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