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科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熊楚梅 杨贵芬 +1 位作者 袁淑萍 李蜀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了解内科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4名内科护士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高血压知识得分与科室相关(P<0.05),与学历、护龄无关;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降压的目标值... 目的了解内科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4名内科护士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高血压知识得分与科室相关(P<0.05),与学历、护龄无关;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降压的目标值、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等认识不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将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重视护理基础知识的再学习,并提供开展健康教育的技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护士 高血压病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2
2
作者 张丽 丁世芳 +4 位作者 蒋桔泉 陈志楠 卢青 付文波 彭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成功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95例。根据入径方式,将其分为经股动...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成功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95例。根据入径方式,将其分为经股动脉入径组(n=45)和经桡动脉入径组(n=50)。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PCI术成功率,术后远端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1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出血情况,术后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评价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PCI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1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术后1周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IMI轻度出血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IMI重度出血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住CCU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Q-5D评价中,两组行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3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我照顾能力、疼痛/不适2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直接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EMI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缩短患者入住C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术后TIMI重度出血比例,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付文波 丁世芳 +5 位作者 陈志楠 蒋桔泉 龚志刚 李志刚 卢青 王仁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n=92),分为正常复流组(n=73)和无复流组(n=19)。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来分析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率为20.7%(19/92),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相比,两组之间入院时的收缩压(SBP)、2型糖尿病患病数、肌钙蛋白T峰值、发病到再灌注时间、球囊扩张次数和靶血管植入支架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SBP<100mmHg(1mmHg=0.133kPa)、合并2型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肌钙蛋白T峰值、右冠状动脉病变和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是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与入院SBP<100mmHg、合并2型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肌钙蛋白T峰值、右冠状动脉病变及发病至再灌注时间这6种临床因素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处理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术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熊楚梅 袁淑萍 +1 位作者 聂永芳 涂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期39-40,共2页
随着起搏理论的发展和起搏技术的进步,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而起搏器植入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患者一旦植入就终身携带的事实、昂贵的医疗费用、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切口... 随着起搏理论的发展和起搏技术的进步,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而起搏器植入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患者一旦植入就终身携带的事实、昂贵的医疗费用、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切口疼痛等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心理压力,如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起搏器植入术舒适护理的研究重点,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围术期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鲍丹 徐凯 +16 位作者 邱健 丁世芳 曹雪滨 浦奎 宫剑滨 李俊峡 杨永健 胡桃红 周建华 张孝忠 陈韵岱 张占修 李慧芳 黄丛春 吴朝晖 柏书轶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 目的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校正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及合并症的基线资料差异后,进一步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P<0.05),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的比例较高(P<0.05),既往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较低(P<0.05),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较高(P<0.05),血管开通时间较晚(P<0.05),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比例较高(P<0.05),且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4%vs 2.4%,P<0.001)。采用倾向评分配对方法校正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及合并症数据资料后,不同性别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差异消失(男性vs女性:4.0%vs 4.4%,P=0.610)。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女性并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心功能不全、慢血流、术后出血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可能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一结论还需要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熊楚梅 杨贵分 孙淑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1期47-48,共2页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治疗手段,通过评估人群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需求,采取社区与医院教育的方式,并重视对患者及家庭成员的教育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外周Treg和IL-17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汀 樊光辉 刁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 目的探讨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缓释片,疗程均为28 d。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Treg/(CD+4T)细胞比例及IL-17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reg/(CD+4T)细胞比例及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reg/(CD+4T)细胞比例(15.30±2.97)高于对照组(13.48±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7浓度(184.63±65.76)低于对照组(231.91±6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缓释片可能有助于改善高危后循环TIA患者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脑缺血发作 短暂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动脉粥样硬化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调节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其钧 龚志刚 +1 位作者 李志刚 丁世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内皮祖细胞(EPCs)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人外周血EPCs,分别用空白对照、1μmol/L 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1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1μmol/L Alda-1预处理+1μmol/L...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内皮祖细胞(EPCs)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人外周血EPCs,分别用空白对照、1μmol/L 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1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1μmol/L Alda-1预处理+1μmol/L tBHP干预,再分别用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和5,5',6,6'-Tetrachloro-1,1',3,3'-tetraethyl-imidacarbocyanine iodide(JC-1)染色EPCs,检测EPCs的自由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Transwell小室评价EPCs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评价EPCs的p38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tBHP干预和Alda-1预处理+tBHP干预后的自由氧水平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为(441.7±24.8)%和(23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tBHP干预和Alda-1预处理+tBHP干预的EPCs发生线粒体膜电位丢失的细胞比率分别为(5.7±2.1)%,(81.7±3.7)%和(37.4±3.2)%;EPCs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08±9/高倍视野,22±4/高倍视野和67±7/高倍视野,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tBHP后EPCs的p38信号通路增强[信号强度为空白对照的(259.1±7.7)%],激活ALDH-2后,tBHP引起的p38信号活动被减弱[为空白对照的(186.4±8.0)%]。结论 :ALDH-2能够减少EPCs氧化应激反应,减少EPCs线粒体膜损伤,保护EPCs的迁移功能。而这可能与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乙醛脱氢酶2 氧化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被引量:4
9
作者 丁世芳 向晋涛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967-969,共3页
抗心律失常药(AAD)有治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使用时既要注意其有效性,又要注意其安全性。需使用AAD的情况:①心动过速急性发作;②辅助电复律、器械置入后及心房颤动消融后的治疗;③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房颤动的防治;④心... 抗心律失常药(AAD)有治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使用时既要注意其有效性,又要注意其安全性。需使用AAD的情况:①心动过速急性发作;②辅助电复律、器械置入后及心房颤动消融后的治疗;③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房颤动的防治;④心脏猝死的二级预防;⑤一般心律失常的短期治疗。AAD有4类,每类都有特定的药物适应于特定的心律失常,ⅠC类药普罗帕酮适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正常者,Ⅱ类药β受体阻断药适于交感活性增高者;Ⅲ类药胺碘酮适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并发心力衰竭者;血管紧张肽系统抑制药适于基质的治疗。但由于个体差异和基础疾病的特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宜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内脏静脉血栓形成1例
10
作者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0-1040,共1页
患者男,65岁,因“腹痛1d”急诊入院。疼痛位于上腹部,持续不缓解,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出汗、坐立不安,无明显胸闷、胸痛,无发热、畏寒、腹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控制;有吸烟史。入院后检查双上肢血压对称.为220/120mmHg。... 患者男,65岁,因“腹痛1d”急诊入院。疼痛位于上腹部,持续不缓解,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出汗、坐立不安,无明显胸闷、胸痛,无发热、畏寒、腹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控制;有吸烟史。入院后检查双上肢血压对称.为220/120mmHg。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内脏 疑似 高血压病史 急诊入院 上肢血压 腹部压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
11
作者 熊楚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3期48-49,共2页
讨论了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重点,认为除常规监护措施外,应做好:(1)不同梗死区域发生心律失常的监护;(2)不同个体血压指标监测;(3)不同性别患者的监护;(4)不同危险度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 监护 尿激酶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不同性别 指标监测 护理干预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心脏受累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一例
12
作者 马军 彭毅 樊光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286,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间断胸闷、气喘1年余,发作意识丧失16 h"入院。患者于2015-03开始出现胸闷、气喘,多于快行或上楼梯时明显,曾于2015-07就诊于武汉同济医院,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蛋白尿待查"。患者自2015-09起因...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间断胸闷、气喘1年余,发作意识丧失16 h"入院。患者于2015-03开始出现胸闷、气喘,多于快行或上楼梯时明显,曾于2015-07就诊于武汉同济医院,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蛋白尿待查"。患者自2015-09起因胸闷、气喘症状反复及逐渐加重而反复住院治疗。2016-07患者因胸闷憋气、气喘加重至武汉市普爱医院就诊,期间因心室颤动而突发意识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脏受累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