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柏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扬 任开明 +1 位作者 蔡克银 王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87-1589,I0010,共4页
目的:探讨威柏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秋水仙碱组(C)、威柏膏外敷组(D)、秋水仙碱加威柏膏组(E)。观察大鼠足功能变化,检测其受试关节周... 目的:探讨威柏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秋水仙碱组(C)、威柏膏外敷组(D)、秋水仙碱加威柏膏组(E)。观察大鼠足功能变化,检测其受试关节周径、滑膜病理改变,以及关节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5-羟色胺(5-HT)和TLR-4(Toll-like receptor 4)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并能显著降低IL-1β、TLR-4的表达。E组较D组降低IL-1β的表达更为显著;E组能显著降低5-HT的相对表达含量。结论:威柏膏外敷能下调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性反应,止痛消炎,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滑膜组织中IL-1β、TLR-4及5-HT的表达;威柏膏联合秋水仙碱比单用两者之一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威柏膏 外敷治疗 IL-1Β 5-HT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7反义寡核苷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波 唐伏秋 +2 位作者 高建飞 饶智国 王志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溶解素(Matrilysin,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磷酸修饰的MMP7 ASODN,通过脂质体导入A549细胞,RT-PCR检测MMP7 mRNA表达;平板粘附模型和... 目的:观察基质溶解素(Matrilysin,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磷酸修饰的MMP7 ASODN,通过脂质体导入A549细胞,RT-PCR检测MMP7 mRNA表达;平板粘附模型和Boyden chamber模型比较A549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能力。结果:MMP7 ASODN转染A549细胞后,与未转染组和脂质体组比较,RT-PCR电泳条带相对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粘附于平板和穿过Boyden chamber的细胞数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MMP7 ASODN可以有效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株MMP7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粘附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溶解素 反义寡核苷酸 肺腺癌A549细胞 粘附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航 黄浩 蔡克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程度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来源的DCs,第一部分给予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24h,依次分为他汀1摩组、他汀5摩组、他汀10摩组和他汀15摩组;第二...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程度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来源的DCs,第一部分给予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24h,依次分为他汀1摩组、他汀5摩组、他汀10摩组和他汀15摩组;第二部分不同时间给予10μmol/L瑞舒伐他汀预处理依次为他汀1h组、他汀12h组、他汀24h组、他汀36h组;第三部分选用10μmol/L瑞舒伐他汀作用36h为预处理组;各组均用TNF-α诱导DCs成熟的方式,三部分实验中,PBS预处理为空白组,仅加TNF-α处理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表面分子CD86、CD83、CD40、HLA~DR、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DCs分泌的趋化因子,^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DCs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DCs细胞质NF-κB抑制蛋白(IκBα)、NF-κ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作用组CD86表达均有下降趋势;经终浓度10μmol/L瑞舒伐他汀处理36h后DCs表面分子CD83、CD40、CD86、HLA—DR、CD80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上清液中MCP-1浓度以及DCs促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后各组,IκBα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NF-κB含量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并表现一定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但当剂量达到10μmol/L,作用时间为24h时,作用达到一个平台期。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可以抑制外周血单核来源的DCs成熟,并影响DCs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类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树突细胞 NF-ΚB 瑞舒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唐伏秋 涂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恶性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龙基因酶注射液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5
作者 王航 黄浩 蔡克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观测海龙基因酶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9、SW480的抑制效应,并初步探明其发挥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9、SW480细胞,使用MTT法检测海龙基因酶对正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转染荧光素酶... 目的:观测海龙基因酶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T-9、SW480的抑制效应,并初步探明其发挥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9、SW480细胞,使用MTT法检测海龙基因酶对正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后的SW480细胞内NF-κB相对活性,观察海龙基因酶对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分离细胞胞质蛋白,使用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含量,观察海龙基因酶对IκBα的影响。结果:海龙基因酶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抑制两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TNF-α可明显增强NF-κB活性(P<0.05),而海龙基因酶可抑制这种激活作用(P<0.05);免疫蛋白印迹实验表明,海龙基因酶可有效抑制细胞内IκBα的降解。结论:海龙基因酶注射液可以抑制IκBα的降解,从而抑制NF-κB活性并影响结肠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基因 报告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袁勇谋 徐梅华 +2 位作者 张小林 肖勤 高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26例CIU患者(CIU组)及8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中总IgE水...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26例CIU患者(CIU组)及8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中总IgE水平。结果:CIU组外周血血清中25-(OH)D水平[(39.18±1.63)nmol/L],较对照组[(65.91±1.92)nmol/L]明显降低(P<0.01)。CIU组外周血血清中总IgE水平[(151.31±18.92)g/L],较对照组[(25.76±9.45)g/L]明显增高(P<0.01)。CIU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与总IgE水平呈负相关(r=-0.787,P<0.01),与荨麻疹活动评分呈负相关(r=-0.686,P<0.01)。结论:CIU组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下降;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CIU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总IGE 荨麻疹活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