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5
1
作者 邹瑞 朱以良 +1 位作者 杨李 唐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B08期74-76,共3页
实验动物福利日益被人类所重视,在符合科学目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手段,充分体现实验动物福利。文章就动物实验过程中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福利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成体神经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刁波 刘琴 +1 位作者 王丽萍 张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8-55,F0004,共9页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成体神经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叶酸注射组,成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成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叶酸注射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成体神经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叶酸注射组,成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成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叶酸注射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05、CD45、CD44、CD29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成熟神经元的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的标记物)的表达;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运动协调与整和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及Brdu免疫组化实验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脑组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分离所得细胞能在体外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阳性表达CD44、CD29,阴性表达CD105、CD45,细胞经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后能形成NSE或GFAP阳性细胞。实验表明,叶酸与成体神经干细胞干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后能显著改善其行为学变化,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恢复受损神经细胞,增加脑组织内BDNF、NGF的含量,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结论叶酸联合成体神经干细胞干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能显著改善中枢神经功能,对维持神经元微环境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成体神经干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物绷带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唐瑛 唐忠志 +1 位作者 王晓昆 邱炜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7期1314-1315,共2页
关键词 中药药物绷带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多糖的抗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刁波 唐瑛 +2 位作者 王晓昆 邓惠玲 文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polysaccharides,ASPS)对大鼠海马细胞有无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polysaccharides,ASPS)对大鼠海马细胞有无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检测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细胞匀浆液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生成量。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0.46)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36)高(P<0.01),ASPS组P53表达量较低而模型组表达量较高;LDH活力及MDA生成量ASPS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但SOD活力ASPS组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ASPS能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神经元 海马神经细胞 氧化损伤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高糖饲料在大鼠体内的相互作用及造模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李 邹瑞 +1 位作者 唐瑛 王小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45-2846,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类疾病的快速造模方法,以及在实际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形成特点,探讨联合给药和单独给药的区别。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联合一次性中剂量给予链尿佐菌素观察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及尾静脉血...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类疾病的快速造模方法,以及在实际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形成特点,探讨联合给药和单独给药的区别。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联合一次性中剂量给予链尿佐菌素观察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及尾静脉血糖的变化。结果:10d时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组血糖和TG、TC已经达到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要求,且与正常组和单用高脂饲料及单用链脲佐菌素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肝脏病理结果表明动物只是单纯的高血脂,没有纤维样变,仍处于可逆转的高脂血症期。结论:联合应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二者在动物体内能相互增益快速复制出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脂血症 链脲佐菌素 联合应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尿佐菌素1次和2次注射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作中的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以良 杨李 文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49-2650,共2页
目的:比较1次中剂量链尿佐菌素(STZ)注射和2次低剂量注射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作中所带来的不同,优化该模型中STZ的注射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在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后,分别用1次腹腔注射50mg/kgSTZ和2次... 目的:比较1次中剂量链尿佐菌素(STZ)注射和2次低剂量注射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作中所带来的不同,优化该模型中STZ的注射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在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后,分别用1次腹腔注射50mg/kgSTZ和2次腹腔注射30mg/kgSTZ造模。在注射后1周测定大鼠随机血糖和胰岛素,在第7周测定大鼠随机血糖、胰岛素、尿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并取肾组织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中记录动物的死亡率和模型成功率。结果:1次和2次注射均能在第7周时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但是1次注射的造模成功率较2次注射低,动物死亡率较2次注射高。结论:在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STZ注射制作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时,采用2次低剂量注射效果优于1次中剂量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链尿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多糖对海马神经元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刁波 唐瑛 +3 位作者 王晓昆 文烨 杨李 邹瑞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polysaccharides,ASPS)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4个A...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polysaccharides,ASPS)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4个ASPS组(终浓度为10.00,5.00,2.50,1.25μg.mL-1)。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鉴定海马神经元,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超歧物过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比模型组细胞活性高(P<0.01),SOD、CAT、GSH-Px活力ASPS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但MDA的含量ASPS组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ASPS能提高海马神经元的抗氧化酶的活力,并对海马神经元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多糖 海马神经细胞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汤颗粒长期干预对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李 唐瑛 +1 位作者 陈芳 朱以良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观察芪莲汤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芪莲汤颗粒剂干预6个月。测定大鼠的认知记忆功能、肾功能、尿蛋白,统计眼部白内障发生率,病理切片观察... 目的观察芪莲汤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芪莲汤颗粒剂干预6个月。测定大鼠的认知记忆功能、肾功能、尿蛋白,统计眼部白内障发生率,病理切片观察肾脏、脑、眼底的病理改变。结果芪莲汤颗粒长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大鼠认知记忆功能和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和眼白内障发生率。结论芪莲汤颗粒剂对大鼠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减轻长期高糖高脂代谢紊乱状态对糖尿病大鼠器官实质和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莲汤颗粒 糖尿病 2型 脑病 糖尿病 肾病 糖尿病 白内障 糖尿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连汤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李 邓惠玲 +2 位作者 刁波 王小昆 朱以良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探讨芪连汤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r,PPAR-r)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45只建立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高剂... 目的探讨芪连汤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r,PPAR-r)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45只建立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高剂量药物组,低剂量药物组,每组15只。高、低剂量药物组分别灌胃给予芪连汤颗粒溶液10,5 g.kg-1.d-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4个月。取大鼠抗凝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蛋白,取动物肾脏组织总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PAR-r与GAPDH比值(P/G)。结果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内P/G值为(0.857 6±0.069 3),肾脏内P/G值为(0.912 6±0.066 7)。模型对照组单核细胞内P/G值为(0.621 9±0.095 0),肾脏内P/G值为(0.706 2±0.097 0)。高剂量药物组单核细胞内P/G值为(0.806 3±0.081 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脏内P/G值为(0.827 7±0.062 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剂量药物组单核细胞内P/G值为(0.764 8±0.087 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脏内P/G值为(0.785 7±0.099 0)。结论芪连汤颗粒能够保护DN大鼠,可能通过激活单核细胞系统和肾脏内PPAR-r表达,对DN大鼠的全身炎症状态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连汤颗粒 糖尿病肾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冻存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琴 陈芳 +3 位作者 杨丽君 王丽平 朱以良 张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0-64,I0009,共6页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取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置于-196℃...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取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置于-196℃液氮保存半年,37℃复苏并传至第7代。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冻存复苏后传至第7代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为未冻存的第7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MTT绘制其生长曲线;添加成脂、成骨诱导液进行诱导,油红O、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分别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力旺盛。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44、CD90,阴性表达造血细胞相关的表面标志CD45。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脂诱导14 d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2周时茜素红染色阳性,ALP表达活性随成骨诱导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冻存后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及多向分化潜能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表型 成脂诱导 成骨分化 低温冻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促排卵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宇洪 谢守珍 +3 位作者 王晓昆 刁波 张梦琳 王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研究重复促排卵治疗对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的影响,其与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是否存在关联。方法实验组昆明小鼠接受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3次促排卵,对照组接受3次生理盐水注射,其后两组同时接受促排卵... 目的研究重复促排卵治疗对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的影响,其与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是否存在关联。方法实验组昆明小鼠接受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3次促排卵,对照组接受3次生理盐水注射,其后两组同时接受促排卵得到成熟卵母细胞并分别进行GDF-9免疫组化染色和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比较两组卵母细胞GDF-9表达量和受精后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结果实验组得到成熟卵母细胞253个,平均每只鼠11.5个;对照组共得到521个,平均每只鼠32.6个(P<0.05);实验组GDF-9染色平均光度(0.60±1.32)×104,积分光度(2.54±2.10)×104;对照组平均光度(4.81±2.65)×104,积分光度(10.20±2.33)×104(P<0.05,P<0.01);实验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率85.6%,对照组卵裂率88.8%,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囊胚形成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囊胚形成率35.2%(P<0.01)。结论昆明小鼠经重复促排卵后排卵数目减少,GDF-9表达下降,囊胚形成率下降,重复促排卵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可能与GDF-9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小鼠 生长分化闪子-9 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琴 王丽平 +2 位作者 陈芳 陈利锋 张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建立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悬浮组织块分离培养法。方法: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用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建立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悬浮组织块分离培养法。方法: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用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组织块贴壁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体外培养得到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形态为长梭形纤维样,细胞生长力较旺盛,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形,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第3代细胞强表达波形蛋白。结论:悬浮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兔成纤样维滑膜细胞,方法简便,效率高,为体外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组织块法 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房原花青素对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瑛 邹瑞 +4 位作者 朱以良 杨李 王晓昆 左娟 邓惠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72-572,共1页
目的观察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莨菪碱造模,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大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LSPC30、15mg/k... 目的观察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莨菪碱造模,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大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LSPC30、15mg/kg对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且可抑制小鼠大脑组织AchE活性,增加大脑组织SOD活性。结论LSPC具有一定的益智抗痴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原花青素 学习记忆 跳台法 电迷宫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晓昆 唐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95-98,共4页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如何制作和选择与人类肝纤维化相似的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肝纤维化动物...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如何制作和选择与人类肝纤维化相似的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即给实验动物施以不同性质、不同剂量以及不同作用方式的肝毒剂,造成不同类型的肝纤维化模型。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致病机理、造模途径、效果、优缺点和各自用途,提出了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大剂量X线暴露所致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喻晶 张继青 +6 位作者 葛宁 刁波 张宜 陈福慈 吕玲 罗远菊 刘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PC12细胞的毒性及其对大剂量X线诱导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槲皮素6.25,12.5,25,50和100μmol·L-1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于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槲皮素12.5,25和50μmol·L-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PC12细胞的毒性及其对大剂量X线诱导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槲皮素6.25,12.5,25,50和100μmol·L-1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于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槲皮素12.5,25和50μmol·L-1分别与PC12细胞预孵育2 h,随后采用4 GyX线辐照PC12细胞,于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反应,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菲啉络合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DCFH-DA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槲皮素6.25~100μmol·L-1与PC12细胞作用24 h(r=0.887,P<0.01)和48 h(r=0.872,P<0.01)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作用72 h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且随浓度增加毒性增大(r=0.942,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12细胞受辐射后细胞增殖反应、SOD活性和T-AOC降低(P<0.01),MDA和ROS含量增加(P<0.01)。与辐照对照组比较,槲皮素12.5,25和50μmol·L-1防护组PC12细胞增殖反应(r=0.751,P<0.01),SOD活性(r=0.837,P<0.01)和T-AOC(r=0.940,P<0.01)随槲皮素浓度增大而增高,MDA含量(r=0.845,P<0.01)和ROS含量(r=0.930,P<0.01)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槲皮素对大剂量X线诱导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在12.5~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其防辐射作用与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X线 PC12细胞 氧化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向光大 蒋文 +1 位作者 赵林双 何艳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82-482,488,共2页
关键词 脂蛋白(a) 甲状腺自身抗体 甲状腺疾病 激素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芳 刘琴 +2 位作者 王丽平 陈利峰 张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8,85,共5页
目的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剔净后剪成碎块,用灭菌滤纸吸掉组织上附着的水分,碎片接种于培养皿,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 目的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剔净后剪成碎块,用灭菌滤纸吸掉组织上附着的水分,碎片接种于培养皿,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用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形态为长梭形纤维样,细胞生长力较旺盛,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型,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第3代细胞强表达波形蛋白。结论改良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兔成纤样维滑膜细胞,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满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组织块法 兔成纤维滑膜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琴 王丽平 +1 位作者 陈芳 张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73,共5页
脂肪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中,而获得足够量的、活性高的、高纯度的脂肪干细胞是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前提。本文综述近几年来脂肪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为分离纯化出理想的脂肪干细胞提供... 脂肪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中,而获得足够量的、活性高的、高纯度的脂肪干细胞是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前提。本文综述近几年来脂肪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为分离纯化出理想的脂肪干细胞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分离 纯化 组织块贴壁法 酶消化法 免疫磁珠分选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痹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瑛 刘非凡 +2 位作者 王小昆 邱炜 杨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 观察通痹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制做大鼠佐剂关节炎动物模型 ,经通痹片治疗后 ,观察关节指数 ,检测大鼠关节液和血液中IL - 1、TNFα、IL - 6、IL - 8的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 目的 观察通痹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制做大鼠佐剂关节炎动物模型 ,经通痹片治疗后 ,观察关节指数 ,检测大鼠关节液和血液中IL - 1、TNFα、IL - 6、IL - 8的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 - 1、TNFα、IL - 6、IL - 8)的能力、脾淋巴细胞分泌IL - 6、IL - 8的能力。结果 治疗组关节指数明显低于AA对照组 (P <0 0 1) ,能明显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 ;给药组大鼠血清中IL - 1、TNFα、IL- 6和IL - 8水平较AA对照组明显降低 ;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L - 1、TNFα、IL - 6、IL - 8)的能力 ,以及脾淋巴细胞分泌IL - 6、IL - 8的能力显著受到抑制 ;关节液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通痹片对佐剂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其抗炎作用的发挥与其免疫抑制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片 大鼠 佐剂性关节炎 预防 治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晏洪波 罗颖 +1 位作者 梁文 李德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3-416,共4页
报告1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患者男,40岁。四肢、躯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相间,伴苔藓样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无自觉症状。全身皮损于夏季加重且可出现水疱。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父母系近亲结婚(表兄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 报告1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患者男,40岁。四肢、躯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相间,伴苔藓样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无自觉症状。全身皮损于夏季加重且可出现水疱。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父母系近亲结婚(表兄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乳头内有红色团块样均质性物质,结晶紫染色阳性。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表皮基膜带及表皮细胞问IgG、IgM、IgA、C3均阴性,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可见大量团块状物质沉积,其中IgG标记可见较强荧光。电镜检查: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可见大量团块状物质沉积与基膜带及基底细胞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皮肤异色病 水疱 免疫荧光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