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CR技术建立CD23全基因的无性繁殖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斌 曹丽萍 涂裕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4-346,共3页
参照国外已发表的CD23cDNA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DNA引物(25mer和18mer),以CD23阳性细胞株HFBd2/3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成功地扩增了CD23cDNA全基因(987bp,含人... 参照国外已发表的CD23cDNA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DNA引物(25mer和18mer),以CD23阳性细胞株HFBd2/3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成功地扩增了CD23cDNA全基因(987bp,含人工设计的酶切点),并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构建了pBv220-CD23全基因重组体,经6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与已发表序列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初步证实为CD23全基因。这将为今后CD23基因的序列测定和表达,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CD23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3 CDNA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23基因的亚克隆与部分序列测定
2
作者 王斌 曹丽萍 +1 位作者 涂裕英 吕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0-342,共3页
已构建的CD23cDNA全基因克隆pBCD976,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回收CD23全基因,定向插入pUC18载体,构建pUC18-CD23全基因重组体(pUCD976)。进一步利用该基因中第399位的Hi... 已构建的CD23cDNA全基因克隆pBCD976,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回收CD23全基因,定向插入pUC18载体,构建pUC18-CD23全基因重组体(pUCD976)。进一步利用该基因中第399位的HindⅡ酶切点,在pUC18中构建了CD23N端403bp和C端607bp的二个亚克隆,分别称为pUCD403N和pUCD607C。并对pUCD607C进行测序,最终确认其为CD23基因。这将为CD23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3 序列测定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蚤染色体组型及C分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丽萍 何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23,共5页
本文首次在国内报道了住鼠客蚤、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人蚤和秃病蚤蒙翼亚种的染色体组型和 C分带研究结果.1.印鼠客蚤2n=18=10 m+6sm+2st,XX/YY.2.猫蚤2n=12=10m+2sm,XX/YY,核型特点为2号染色体的多态性和3号与6号染色体间发生不对称性... 本文首次在国内报道了住鼠客蚤、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人蚤和秃病蚤蒙翼亚种的染色体组型和 C分带研究结果.1.印鼠客蚤2n=18=10 m+6sm+2st,XX/YY.2.猫蚤2n=12=10m+2sm,XX/YY,核型特点为2号染色体的多态性和3号与6号染色体间发生不对称性易位。3.人蚤核型特点是:(1)染色体数目多态现象,变异范围8-12,以9-12者多见,XX/YY 性染色体决定机制.(2)染色体结构重组,第2号和第5号染色体罗伯逊不对称易位.(3)2号染色体短臂异染质片段增生.4.秃病蚤2n=18=6m+12sm.结果表明:前三种蚤的 C 带有明显的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C分带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