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硅橡胶和乳胶导尿管留置导尿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位耀 韦莉萍 +2 位作者 纪玉桂 徐德兴 莫建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对尿道黏膜的影响,以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将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每组各为30例,分别检测尿常规、记录留置导尿管期间病人的感觉。结果插管初期硅橡胶导尿...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对尿道黏膜的影响,以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将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每组各为30例,分别检测尿常规、记录留置导尿管期间病人的感觉。结果插管初期硅橡胶导尿管比乳胶导尿管镜下血尿发生率低,插管期间硅橡胶导尿管组病人不适感觉少见。结论插管过程中内固定囊压迫膀胱黏膜或者病人活动牵拉导管可能是造成尿道或膀胱损伤的原因之一。全硅橡胶导尿管相对于乳胶导尿管对尿道黏膜损伤轻,建议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尽量使用对尿道刺激和损伤小的全硅橡胶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硅橡胶导尿管 乳胶导尿管 留置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脑动脉分叉部构筑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刚 王为民 +4 位作者 梁军潮 李林 李铁林 段传志 李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胚胎脑动脉分叉部弹力纤维和中层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构筑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 收集胎龄12-28周人类胚胎共17例,每1个周龄取1例,男女不限.对胎脑Willis环周围的动脉分叉部行不同方向组织切片,观察弹力... 目的 探讨人类胚胎脑动脉分叉部弹力纤维和中层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构筑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 收集胎龄12-28周人类胚胎共17例,每1个周龄取1例,男女不限.对胎脑Willis环周围的动脉分叉部行不同方向组织切片,观察弹力纤维和中层SMC的构筑发育过程。结果 胎脑Willis环周各动脉弹力纤维在1.5-12.6层之间,弹力纤维在同一切片有紊乱和逐渐减少现象,内弹力层第19周发育完整;中层SMC在1.1-9.0层之间,70.6%的胎脑动脉个别分叉部发现中层SMC缺陷,所取标本的30.3%发现中层SMC缺陷。结论 胎脑动脉内弹力纤维和中层SMC随胎龄增长而增多,内弹力层于第13-19周出现并发育成熟,脑动脉分叉部存在先天性SMC缺陷、弹力纤维紊乱和逐渐减少现象,有助于对脑动脉瘤病因假说的理解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 平滑肌 弹力纤维 胎儿 构筑发育 脑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国良 李天栋 蔡加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0例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切除,同时对受累的矢状窦作相应的处理,其中肿瘤切除后直接缝合破损窦壁2例、切开窦壁切除窦腔内肿瘤后缝合窦壁3例、... 目的 探讨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0例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切除,同时对受累的矢状窦作相应的处理,其中肿瘤切除后直接缝合破损窦壁2例、切开窦壁切除窦腔内肿瘤后缝合窦壁3例、切除窦腔内肿瘤及受累窦壁后用自体硬脑膜修补4例、窦腔完全闭塞的1例行矢状窦结扎并切除。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后除1例遗留轻度左下肢肌力减退外,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可做到镜下全切除,积极、妥善地处理受累的矢状窦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预防矢状窦旁脑膜瘤再次复发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 脑膜瘤 复发 显微外科技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麻醉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青 成红梅 +1 位作者 张薇 李佳芬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24-25,共2页
对44例脑胶质瘤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肿瘤。结果术后1~8d患者出现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偏瘫(1例)、肌力下降(2例)、失语(11例)、癫痈单纯性部分发作(3例)、肢体活动障碍(8例),于术后7~15d逐渐恢复出院。随访7... 对44例脑胶质瘤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肿瘤。结果术后1~8d患者出现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偏瘫(1例)、肌力下降(2例)、失语(11例)、癫痈单纯性部分发作(3例)、肢体活动障碍(8例),于术后7~15d逐渐恢复出院。随访7~42个月。无病生存35例,3例分别于术后9、21、26个月出现头痛、呕吐,头颅CT示肿瘤复发,6例因肿瘤复发死亡。提出术中唤醒脑功能区手术是当前脑功能区手术的新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围术期心理护理,加强体位、患肢、语言、安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确保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唤醒麻醉 脑功能区病变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激素灰度值与内分泌症状关系
5
作者 唐威 梁军潮 吴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03-603,共1页
垂体腺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2位〔1〕。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图像测量系统的灰度测量技术,对36例垂体腺瘤激素类型及阳性程度进行测量,探讨其临床病理联系。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垂体腺... 垂体腺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2位〔1〕。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图像测量系统的灰度测量技术,对36例垂体腺瘤激素类型及阳性程度进行测量,探讨其临床病理联系。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垂体腺瘤,男14例,女22例,年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激素 灰度值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路移植生物材料重建上矢状窦动物模型研究
6
作者 罗庆勇 王伟民 +1 位作者 王伟中 王莎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1,268,共3页
目的建立比格犬上矢状窦旁路移植模型,探索利用此模型移植生物型材料重建上矢状窦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8只,体重12.5~22.0kg,骨窗开颅暴露两侧上矢状窦并阻断后,在显微镜下行移植材料与上矢状窦的端-侧吻合,术后给予抗感... 目的建立比格犬上矢状窦旁路移植模型,探索利用此模型移植生物型材料重建上矢状窦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8只,体重12.5~22.0kg,骨窗开颅暴露两侧上矢状窦并阻断后,在显微镜下行移植材料与上矢状窦的端-侧吻合,术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分别于移植后1、24、8、周进行上矢状窦造影和彩色多普勒检查(CDFI),8周时处死动物,行植入材料的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上矢状窦造影和CDFI检查显示,8只犬中2只吻合口轻度狭窄、CDFI流速较高,1只吻合口有少许渗漏、CD-FI流速稍低,另5只上矢状窦造影及CDFI检查均无异常。8周后植入材料和上矢状窦吻合处均有内皮细胞生长,并向移植材料内爬行。结论成功建立了上矢状窦旁路移植模型,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上矢状窦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