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人大脑和小脑空间记忆认知功能的fMRI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金龙 吴永明 +7 位作者 舒斯云 韩立新 刘颂豪 郭周义 包新民 张增强 金梅 马翰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显示: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01时,大脑皮层和右侧小脑一起被显著激活;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顶叶的楔前叶、顶上小叶、缘上回(BA7/40,BA:Brodma-nn Area),双侧前额上、中、下回(BA6/9/47),双侧枕叶和枕颞交界处(BA18/19/37),右侧海马回;左侧中脑黑质及被盖部也被激活。上述结果提示:小脑和大脑皮层一起参与了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空间记忆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大脑和小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齐燕 欧陕兴 +3 位作者 钱民 彭光明 刘波 刘玉品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0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4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A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方案,B组采用传统单能量扫描方案,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两组冠状... 目的:探讨运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4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A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方案,B组采用传统单能量扫描方案,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0±0.72)分、(4.70±0.7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18)。A、B两组图像左、右冠状动脉信噪比(SNR)分别为A组20.0±3.4和19.0±3.0、B组20.1±3.2和19.9±3.2,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7,P=0.051;t=-0.233,P=0.816)。A、B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48.27±8.70)mGy、(54.10±8.77)mGy;(565.63±115.48)mGy.cm、(702.75±144.04)mGy.cm;(9.62±1.96)mSv、(11.95±2.45)mSv,A组的CTDIvol、DLP及ED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64,P=0.000;t=-7.501,P=0.000;t=-7.501,P=0.000)。结论: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螺钉通道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东生 苏培强 +3 位作者 马若凡 唐春雷 李春海 彭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 CT 三维重建对于颈椎椎弓根螺钉通道精确定位的作用。【方法】8具颈椎标本,经螺旋 CT(Elscint CT Twin Flash)在1.0mm 厚度断层扫描后,图片送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明确椎弓根轴线在后关节突的投射点及投射角度,然后... 【目的】探讨螺旋 CT 三维重建对于颈椎椎弓根螺钉通道精确定位的作用。【方法】8具颈椎标本,经螺旋 CT(Elscint CT Twin Flash)在1.0mm 厚度断层扫描后,图片送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明确椎弓根轴线在后关节突的投射点及投射角度,然后咬除椎板及椎弓根在关节凸投射范围以外的骨质,检查三维重建所得的投射点是否在实际的椎弓根关节凸投射范围内,以及是否在小于此半径1.5mm 的同心圆区域内。【结果】三维重建的椎弓根轴线投射点均位于实际所测的椎弓根在关节突处的投射范围之内,有95%在小于此投射半径1.5mm 的同心圆区域内。【结论】经螺旋 CT 三维重建的椎弓根在关节突处的投射点能基本满足关节突处的精确定位的要求,但考虑螺钉直径时,仍有穿破椎弓根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 螺旋C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窄带水平集的三维肝脏肿瘤分割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洁 欧陕兴 +1 位作者 蒋世忠 易法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8-30,46,共4页
三维肝脏肿瘤识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准确快速地从腹部CT序列中分割出肝脏肿瘤是肝部病变诊断的基础。针对水平集方法在进行分割时收敛速度较慢,设置窄带宽度固定不灵活的缺点,先利用分水岭算法,对肝脏图像进行"过分割&quo... 三维肝脏肿瘤识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准确快速地从腹部CT序列中分割出肝脏肿瘤是肝部病变诊断的基础。针对水平集方法在进行分割时收敛速度较慢,设置窄带宽度固定不灵活的缺点,先利用分水岭算法,对肝脏图像进行"过分割",搜索初始轮廓所在的分水岭块作为窄带区域进行标记,在窄带区域内用水平集算法使初始轮廓线收敛至准确轮廓。再以其边缘作为相邻CT序列的肿瘤初始轮廓,找出初始轮廓线所在的分水岭块,构成新的窄带,用水平集算法对轮廓线进行迭代分割出肿瘤。重复该过程,直至完成整个肝脏序列图像的肿瘤图像分割,进行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 窄带 分水岭 肝脏肿瘤分割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支气管征在周围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光明 蔡祖龙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空气支气管征在周围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彭光明,蔡祖龙,高元桂空气支气管征作为诊断肺癌的CT征象,文献报道不多。本文从术前诊断困难而行手术切除的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探讨了空气支气... 空气支气管征在周围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彭光明,蔡祖龙,高元桂空气支气管征作为诊断肺癌的CT征象,文献报道不多。本文从术前诊断困难而行手术切除的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探讨了空气支气管征的CT表现,病理基础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空气支气管征 肺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痫性神经上皮肿瘤的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病理对照
6
作者 曹惠霞 余浩杰 +4 位作者 杜渭清 吴迪 崔静 王俊 韩立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分析致痫性神经上皮脑肿瘤的MRI、PET及临床病理资料,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本组共31例,病理诊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13例,节细胞胶质瘤或节细胞瘤(GG)7例,复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星形... 目的:分析致痫性神经上皮脑肿瘤的MRI、PET及临床病理资料,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本组共31例,病理诊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13例,节细胞胶质瘤或节细胞瘤(GG)7例,复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星形胶质细胞瘤8例。临床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患者术前均行脑部磁共振检查,9例行PET或CT检查。影像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密度)特点和病灶周围水肿、占位效应及增强后表现。结果:病灶多位于颞叶和额叶皮质或皮质下,发病年龄以青年为主,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DNT以假囊状或小泡状长T2信号,无强化或点状、小结节状强化为特点,4例18F-FDG-PET检查均为低代谢。节细胞瘤或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实性、囊性或实性,病灶内钙化占62.5%,无灶周水肿或轻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后呈结节、斑块状不均匀强化。2例18F-FDG-PET显示病灶内有结节状高代谢,2例呈低代谢。结论:致痫性肿瘤多以神经元和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和低级别胶质星形细胞瘤为多见,MRI有助于上述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肿瘤 胶质神经元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内向外顺序染色征象在血管造影和CT诊断小肝癌中的作用
7
作者 罗正益 曾炳生 +1 位作者 李兴耀 郝春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描写自内向外顺序染色征象以有助于血管造影和CT对小肝癌的诊断.材料和方法:14例直径3cm以下的小肝癌(手术病理证实10例,符合全国诊断标准4例).均行CT检查,行血管造影和CTA检查者分别是9例和3例.结果:9例血管造影者中8例富血管性... 目的:描写自内向外顺序染色征象以有助于血管造影和CT对小肝癌的诊断.材料和方法:14例直径3cm以下的小肝癌(手术病理证实10例,符合全国诊断标准4例).均行CT检查,行血管造影和CTA检查者分别是9例和3例.结果:9例血管造影者中8例富血管性者均呈自内向外顺序染色;3例CTA者亦呈上述征象;呈此征象的首例因对其认识不足而误诊,认识此征后其余7例诊断均正确.结论:自内向外顺序染色征象在血管造影和CT对小肝癌的诊断中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细胞癌 血管造影术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肺结节的磁共振成像评价
8
作者 彭光明 蔡祖龙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对25个CT诊断困难的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结节进行了MRI扫描。13个恶性结节在MRIT2,加权像(T2-Weightedimage,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且Gd-DTPAT1WI呈显著增强(2个)。4个结... 本文对25个CT诊断困难的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结节进行了MRI扫描。13个恶性结节在MRIT2,加权像(T2-Weightedimage,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且Gd-DTPAT1WI呈显著增强(2个)。4个结核结节在T2WI上表现为中等信号,两者在T2信号上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χ2检验,P=0.003)。尽管MRI对于观察周围肺结节的边缘不如CT,但MRI对于鉴别恶性结节与其它良性结节是有意义的,同时也能提供一些CT所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肺结节 磁共振成像 评价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