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开灿 王文林 +1 位作者 王振康 王武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36-1537,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近12年间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其中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包括12例单纯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13例在心脏病基础上引发的...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近12年间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其中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包括12例单纯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13例在心脏病基础上引发的感染心内膜炎;继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30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早期诊断、适时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研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翔 阚通 +6 位作者 储国俊 张本 王飞宇 张建 秦永文 朱志军 吴丹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讨开胸穿刺心尖经导管植入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主研制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选择健康实验山羊3头,侧开胸小切口显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透视下沿加硬导丝经22 F输送鞘管将双... 目的探讨开胸穿刺心尖经导管植入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主研制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选择健康实验山羊3头,侧开胸小切口显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透视下沿加硬导丝经22 F输送鞘管将双环状支架送至主动脉瓣上方,利用张开的支架外环准确定位于主动脉瓣窦底,随后扩张球囊释放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术后即刻观察评估实验效果。结果 3头实验羊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DSA及解剖学评价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植入位置理想,代替原瓣膜工作。结论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经心尖途径TAVI术可行,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心尖路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中两种缝合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蒋仁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 :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中 ,选取 5 0例 ,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一组病人以间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 ,另一组病人以连续缝合的方法置... 目的 :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中 ,选取 5 0例 ,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一组病人以间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 ,另一组病人以连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对两组病人缝合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瓣周漏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间断缝合组有 8例绕线和断线情况发生 ,连续缝合组无绕线和断线发生 ,连续缝合组的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术后两组病人均未发生瓣周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缝合技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壁瘤折叠手术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蒋仁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7-897,共1页
关键词 左心室壁瘤 折叠手术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猝死2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1 位作者 蒋仁超 曹振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舒张压 供血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针头手术缝线在游离猪心手术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开灿 李梅 王文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5-296,共2页
目的观察多针头手术缝线在游离猪心房间隔手术模型中的应用。方法新鲜游离猪心20个,模拟房间隔缺损,以补片进行修补。分别以普通缝线进行间断缝合、连续缝合,以多针头手术缝线进行特殊缝合,记录缝合时间、针孔数目,并对缝合效果进行观... 目的观察多针头手术缝线在游离猪心房间隔手术模型中的应用。方法新鲜游离猪心20个,模拟房间隔缺损,以补片进行修补。分别以普通缝线进行间断缝合、连续缝合,以多针头手术缝线进行特殊缝合,记录缝合时间、针孔数目,并对缝合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间断缝合时间明显长于连续缝合和特殊缝合,但后两者没有显著差别。间断缝合针孔数明显多于连续缝合和特殊缝合,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多针头手术缝线在某些心脏手术操作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缝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针头手术缝线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瓣置换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1例
7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1 位作者 蒋仁超 曹振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56-956,共1页
关键词 双瓣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术 风湿性心脏病 病例报告 二尖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心内手术装置的设计与观察
8
作者 蔡开灿 王武军 王文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设计在非体外循环情况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特殊装置,并对其实用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根据心内直视手术特点,设计出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利用该装置在5个游离猪心房间隔缺损模型上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验证该装置的实用... 目的设计在非体外循环情况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特殊装置,并对其实用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根据心内直视手术特点,设计出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利用该装置在5个游离猪心房间隔缺损模型上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验证该装置的实用性,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可以完成房间隔缺损的直视手术。结论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对某些类型的心内直视手术较为理想,但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直视 设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对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
9
作者 王文林 蔡开灿 +1 位作者 王武军 钟世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1987-1988,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经右心室流出道...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观察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少要切到第3肋间才可理想显露肺动脉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切口上缘至少要到第3肋间水平。右侧胸骨旁切口和右前外侧小切口对肺动脉瓣显露不良。正中小切口中,第3、4肋间水平的切口效果理想。第3、4肋间的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均可显露肺动脉瓣。结论:右侧的胸部小切口不适于肺动脉瓣的显露,正中部位小切口和左侧胸壁切口可显露房间隔,但左侧胸壁切口无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因此,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和正中小切口是肺动脉瓣手术较为理想的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小切口 肺动脉瓣 体外循环 手术切口 X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胸部切口对主动脉瓣显露效果的观察
10
作者 郑奇志 王文林 蔡开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微创胸部切口对主动脉瓣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不同部位的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对在各种切口... 目的:观察不同微创胸部切口对主动脉瓣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不同部位的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对在各种切口中主动脉瓣的显露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第2肋间才可显露主动脉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上缘到第3肋间水平才可显露主动脉瓣。右侧胸骨旁切口或者第3肋间的右前外侧小切口对主动脉瓣显露较满意。正中小切口中,第2、3肋间水平的切口显露效果较理想。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可显露主动脉瓣,但不适于手术。结论:右侧胸部微创切口可用于主动脉瓣的手术,但需要较好的牵引。左侧胸壁切口不适于主动脉瓣手术。正中部位微创切口是比较理想的主动脉瓣手术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小切口 胸骨 胸部切口 左侧 观察 微创 中小 水平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