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水提液抗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俞宙 何建新 王方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08-109,共2页
采用荧光素染色法和ACAS570型粘附细胞仪观察冬虫夏草水提液对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作用及对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的影响。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浓度,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超载现象,二者均呈... 采用荧光素染色法和ACAS570型粘附细胞仪观察冬虫夏草水提液对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作用及对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的影响。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浓度,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超载现象,二者均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提示冬虫夏草水提液可能有减轻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缺氧 再给氧损伤 心肌细胞 水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前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巧汶 李志樑 +2 位作者 邱健 阮云军 顾晓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在ACS发生中的作用及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检测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L-18、IL-10水平变化,随访24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在ACS发生中的作用及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检测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L-18、IL-10水平变化,随访24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ACS组(38例)及无ACS组(173例),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无ACS组(P<0.01),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ACS组(P<0.05);ACS组患者发生ACS后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ACS发生前(P<0.01),发生ACS后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ACS发生前(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机体炎症在ACS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可能是防治ACS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动脉硬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库资料 被引量:43
3
作者 韩雅玲 王海昌 +17 位作者 陈韵岱 黄岚 丁世芳 吴宗贵 祝之明 向定成 姜铁民 赵仙先 杨丽霞 王冬梅 刘惠亮 宋治远 曹雪滨 荆全民 李毅 柏书轶 徐凯 军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到血管开通时间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军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直报系统数据,其中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资料。研究终点为院内死亡发生率,通过患者年龄及心梗部位进行分层,探讨这...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到血管开通时间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军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直报系统数据,其中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资料。研究终点为院内死亡发生率,通过患者年龄及心梗部位进行分层,探讨这两个因素对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军92家医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8878例STEMI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从发病到罪犯血管开通的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开通时间≤3h(n=2999)、开通时间3~6h(n=2369)及开通时间〉6h(n=3510)。3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5%、2.9%和3.0%(P=0.405)。其中非前壁心肌梗死且年龄〈50岁的患者,若发病3h内接受介入治疗,院内死亡发生率为0.5%;若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且年龄〉70岁,超过6h才接受介入治疗,则院内死亡发生率可高达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与罪犯血管开通时间相关,老年及前壁心梗患者是院内死亡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血管开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缺乏及外源性睾酮对雄性小鼠心脏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莉 吴赛珠 +2 位作者 阮云军 洪雷 赖文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缺乏是否与心脏衰老有关,以及不同剂量丙酸睾酮对心脏衰老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去势+安慰剂组(去势组,8只)、去势+生理剂量睾酮组(生理剂量组,8只)、去势+大剂量睾酮组(大剂量组,8只)... 目的探讨雄激素缺乏是否与心脏衰老有关,以及不同剂量丙酸睾酮对心脏衰老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去势+安慰剂组(去势组,8只)、去势+生理剂量睾酮组(生理剂量组,8只)、去势+大剂量睾酮组(大剂量组,8只)。治疗3个月后测定各组血清睾酮浓度,分离心肌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以及Western b10t测定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去势组小鼠睾酮明显降低(P<0.01),端粒长度明显缩短(P=0.029),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3个月后,与去势组比较,生理剂量组小鼠端粒长度明显延长(P<0.01);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小鼠端粒长度进一步缩短(P<0.05);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雄激素缺乏小鼠心肌组织发生衰老,给予生理剂量睾酮可延缓心脏衰老,大剂量睾酮对心脏衰老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类 睾酮 丙酸 衰老 心肌 DNA结合蛋白质类 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鲍丹 徐凯 +16 位作者 邱健 丁世芳 曹雪滨 浦奎 宫剑滨 李俊峡 杨永健 胡桃红 周建华 张孝忠 陈韵岱 张占修 李慧芳 黄丛春 吴朝晖 柏书轶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 目的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校正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及合并症的基线资料差异后,进一步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P<0.05),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的比例较高(P<0.05),既往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较低(P<0.05),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较高(P<0.05),血管开通时间较晚(P<0.05),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比例较高(P<0.05),且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4%vs 2.4%,P<0.001)。采用倾向评分配对方法校正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及合并症数据资料后,不同性别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差异消失(男性vs女性:4.0%vs 4.4%,P=0.610)。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女性并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心功能不全、慢血流、术后出血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可能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一结论还需要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对衰老心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邢晓雯 吴赛珠 +3 位作者 阮云军 何天民 刘新强 赖文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睾酮对衰老心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1μmol/L睾酮组、100 nmol/L睾酮组、10 nmol/L睾酮组,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周期分布,去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表达,细胞内活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睾酮对衰老心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1μmol/L睾酮组、100 nmol/L睾酮组、10 nmol/L睾酮组,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周期分布,去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表达,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及细胞线粒体DNA突变率。结果衰老组心肌细胞G_0/G_1期比例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1μmol/L睾酮组、100 nmol/L睾酮组、10 nmol/L睾酮组G_0/G_1期比例较衰老组明显降低(P<0.05)。除10 nmol/L睾酮组对RB表达无明显影响外,睾酮干预可下调去磷酸化RB表达,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线粒体DNA突变率(P<0.05,P<0.01)。结论睾酮可抑制小鼠心肌细胞衰老,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下调去磷酸化RB表达,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线粒体DNA突变率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衰老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周期 线粒体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合并心肌酶学异常1例
7
作者 赵新元 向定成 阮云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476-2476,共1页
患者,男,29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8h”入我院诊治。患者凌晨2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约巴掌大小,无放射痛、冷汗、气促、恶心、腹痛等.持续约3h(未服用药物),因上述症状多次出现,至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图1)示:Ⅱ... 患者,男,29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8h”入我院诊治。患者凌晨2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约巴掌大小,无放射痛、冷汗、气促、恶心、腹痛等.持续约3h(未服用药物),因上述症状多次出现,至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图1)示:Ⅱ、Ⅲ、avF、V3.V6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0.1~0.6mV:TnI为1.028U/L,CK.MB37.6IU/L:心脏彩超示正常;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及晕厥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肌酶学异常 导联ST段 医院就诊 心脏彩超 心前区 患者 放射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单侧髂总动脉闭塞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向定成 马骏 +2 位作者 邱建 洪长江 龚志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治疗 腹主动脉瘤 单侧髂总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在睾酮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慧茹 吴赛珠 +3 位作者 阮云军 陈国栋 孙飞 赖文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5-698,共4页
目的观察睾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对照组、不同浓度睾酮组(3×10-9~3×10-6mol/L)、ICI182,780组和氟他胺组。用SA-β-半乳... 目的观察睾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对照组、不同浓度睾酮组(3×10-9~3×10-6mol/L)、ICI182,780组和氟他胺组。用SA-β-半乳糖苷酶细胞化学检测法观察各组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对照组可以引起HUVECs衰老细胞明显增加。3×10-9mol/L、3×10-8mol/L、3×10-7mol/L睾酮组均具有延缓H2O2诱导HUVECs衰老的趋势,3×10-6mol/L睾酮组却具有相反的作用。3×10-9~3×10-6mol/L睾酮组ERα各条带吸光度值分别为113.54±8.09、165.69±7.09、143.63±6.84、80.81±5.29。结论睾酮对H2O2诱导HUVECs衰老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而且睾酮还呈剂量相关性调节H2O2诱导HUVECs的ER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雌激素受体Α 脐静脉 内皮细胞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兵 向定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法)测定125例老年EH患者及7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AGEs浓度,同时测量血压,并使用B型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法)测定125例老年EH患者及7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AGEs浓度,同时测量血压,并使用B型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根据IMT将EH患者分为非IMT增厚组(40例)和IMT增厚组(85例),根据斑块严重程度EH患者分为0~3级4组。结合AGEs、IMT对各组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EH两组患者血清AGEs均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均P<0.01),非IMT增厚组与IMT增厚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GEs水平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斑块分级4组之间AGE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MT与AGEs及脉压(PP)呈显著正相关,IMT增厚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和0.638(均P<0.05),非IMT增厚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和0.425(均P<0.05),所有患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和0.538(均P<0.05)。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Es、PP与IMT增厚密切相关。结论血清AGEs水平升高与老年EH患者动脉硬化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