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科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23
1
作者 屠伟峰 郄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1-693,共3页
近些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妇产科、心脏外科、小儿外科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在这其中麻醉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麻醉科 surgery 普通外科 心脏外科 小儿外科 经济效应 手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 被引量:3
2
作者 施冲 刘中华 +1 位作者 吴群林 徐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神经外科 麻醉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自控镇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钱传沐 张兴安 +2 位作者 毋楠 邵伟栋 徐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50例下肢手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自控镇静组(PC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5例.腰-硬联合麻醉后,对PCS组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50例下肢手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自控镇静组(PC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5例.腰-硬联合麻醉后,对PCS组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负荷量2 ml、背景输注量1.5 ml、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20s;C组患者恒速泵注(10ml/h)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泵药前(T0)、泵药后1 min(T1)、3 min (T2)、5 min (T3)、7 min (T4)、10 min (T5)、手术开始(T6)、术后10min(TT)、术毕(T8)时的HR、MAP、SpO2、Ramsay镇静评分、气道评分,并观察PCS组患者的按压次数、右美托咪定剂量.结果 与T0时比较,PCS组患者HR在T1~T8时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PCS组患者HR在T1~T8时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PCS组患者MAP在T1~T3时明显升高(P<0.05),T5~T8时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PCS组患者MAP在T5~T8时明显降低(P<0.05).T3~T7时,PCS组分别有51、72、74、73、72例患者Ramsay评分为3~4分.PCS组患者自控镇静过程中,按压次数为(112.10±65.79)次,有效次数为(21.00±9.07)次,自控给药剂量为(15.12±3.19) ml;镇静达到Ramsay3~4分的剂量为(11.29±2.16) ml;达到Ramsay 3~4分所需的时间为(7.55±1.53)min.结论 在下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下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可有效接近个体化用药,临床应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自控镇静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彬 张兴安 +2 位作者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40-3142,共3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h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二异丙酚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与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詹银周 张兴安 +2 位作者 郭春明 蔡楚源 陈朝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1-795,799,共6页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CO)与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相关性。方法 60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采用PICCO监测心电指标,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定位成功后(T_2)、气管插管即刻(T_3)、肺萎陷30 min(...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CO)与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相关性。方法 60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采用PICCO监测心电指标,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定位成功后(T_2)、气管插管即刻(T_3)、肺萎陷30 min(T_4)、双肺通气后(T_5)、术后10 min(T_6)的NT值、NT分级、心脏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Poincare散点图分析心率短轴(SD1)及长轴(SD2)变化。结果监测期间(T_1~T_6)CI、CO、SD1与NT呈低度线性相关,P<0.001;SD2与NT呈显著性相关,P<0.001;术中(T_2~T_5)术中CI、CO、SD1、SD2与NT呈低度线性相关,P<0.001。结论全麻手术中监测心率变异性(SD1、SD2)及心输出量(CO)与麻醉深度NT值呈相关性,协同监测有助于提升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心率变异性 心输出量 麻醉深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群林 施冲 +5 位作者 刘中华 徐波 于冬男 戴建强 郗文彬 张兴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9-2331,共3页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19例唤醒麻醉手术...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19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1例脑功能区手术定位失败,语言清晰者19/20,指令准确19/20,无痛者20/20,颅内压正常者19/20,脑组织膨胀1/20。优18/20,良1/20,差1/2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指导意义,对大脑功能区手术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大脑功能区 手术过程 麻醉方法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唤醒 复合 功能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脑能量代谢及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盛恒炜 徐世元 +1 位作者 张庆国 许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测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下妇科腹腔镜(GL)手术过程中脑能量代谢及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方法15例行GL手术病人,观察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20和60 min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分压(PjvO2)、血氧饱... 目的观测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下妇科腹腔镜(GL)手术过程中脑能量代谢及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方法15例行GL手术病人,观察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20和60 min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分压(PjvO2)、血氧饱和度(SjvO2)、血氧含量(C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DO2)和动、静脉血糖(GluA、GluV)、乳酸(LacA、LacV)及差值(GluA-V、LacA-V)的变化。结果(1)与麻醉前比较,气腹前SjvO2、CjvO2和Ca-jvDO2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气腹后各时间段较气腹前的SjvO2和PjvO2显著升高(P<0.05),而Ca-jvDO2显著降低(P<0.05);(2)与气腹前比较,麻醉前LacA、LacV和LacA-V均有明显降低(P<0.05),气腹后LacA和LacV显著升高(P<0.05);(3)气腹前GluA、GluV和GluA-V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气腹后GluA和GluV极显著升高(P<0.01),而GluA-V有减小趋势,气腹后60 min明显低于其他时间段(P<0.01)。结论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而在头低足高截石位下行GL手术时对于病人的脑氧供需平衡和能量代谢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芬太尼 腹腔镜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与Narcotrend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兴安 钱传沐 +2 位作者 邵伟栋 徐波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16-371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与Narcotrend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下肢择期手术患者40例,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固定后,采用电子泵予患者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电子泵参数为:负荷量2 mL+背景输注量1.5 mL/h+单次剂量0.5 mL+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与Narcotrend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下肢择期手术患者40例,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固定后,采用电子泵予患者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电子泵参数为:负荷量2 mL+背景输注量1.5 mL/h+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20 s。记录患者 HR、MAP、按压次数、有效次数、OAA/S镇静评分和NI值。结果:在T4点时,患者达到适宜镇静状态,在T4~T9点OAA/S评分维持3~4分。从T5点开始,患者NI值表现出明显下降,于T7点后维持相对稳定NI值(60~70)。 OAA/S 评分和NI值达到平台期的时间分别为(7.5±1.8)、(13.1±3.4) min,OAA/S 评分的1、2、3、4分大致分别与 NI 值的95~100、90~94、65~89、40~64相对应,相关系数为0.58。年轻组和年老组的NI值出现明显下降的时间分别为(10.2±1.6)、(14.4±2.2) min。在T5~T9时间点,年轻组的NI值显著低于年老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深度与Narcotrend值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 右关托咪定 自控镇静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佳静 屠伟峰 +1 位作者 胡渤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中超前应用时对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对照组(F组)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组),两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中超前应用时对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对照组(F组)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组),两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其中P组于麻醉诱导前20min和术毕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F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术毕前20min静注芬太尼0.1μg/kg。观察诱导前1min(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3min(T2)、插管后5min(T3)和拔管前1min(TT0)、拔管后1min(TT1)、拔管后3min(TT2)、拔管后5min(T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长、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药时开始计时)、呼之睁眼的时间及对应的异丙酚血浆效应室浓度。记录术后4、6、8、12、24h的镇痛效果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P组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组患者的诱导入睡、睁眼及自主呼吸恢复时的血浆效应室浓度高于F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于术前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诱导期及苏醒期平稳迅速,术后安全无呼吸抑制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超前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临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彬 张兴安 +5 位作者 赵高峰 吴群林 徐波 陈宇珂 施冲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μg/(kg·min)(...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μg/(kg·min)(Ⅲ组)(n=8)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期间以及停药后30min内,间断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测定血浆瑞芬太尼浓度。记录HR、MAP变化,用药代-药效结合(PK-PD)模型计算瑞芬太尼药效学参数。结果:应用Sigmoid-Emax模型,以HR为效应指标,推算出Ke0为(0.439±0.203)/min,γ值为1.975±1.067,EC50为(4.883±2.051)μg/L,Emax为(36.4±18.5)次。以MAP为药效指标,得出Ke0为(0.463±0.241)/min,γ值为2.632±1.889,EC50为(4.372±1.850)μg/L,Emax为(0.359±0.198)%。不同输注速度组间药效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R、MAP拟合浓度效应的相关指数r2值分别为0.930、0.763(P<0.05)。结论:不同的输注速度不影响药效学参数,HR比MAP能更好地量化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瑞芬太尼 药效学 药代-药效结合模型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利多卡因全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兴安 王若松 +1 位作者 吴群林 聂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07-808,共2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 :对 10 8例择期手术患者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 ,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后恢复情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和利多卡因血药浓度...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 :对 10 8例择期手术患者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 ,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后恢复情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和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 :麻醉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 (MAP)降低 ,气管插管、切皮后轻度升高 ,其后恢复正常。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 (BIS)从 90~ 95降至 4 5~ 60 ,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平均利多卡因给药时间 177min ,第 1小时平均用药量 2 60mg ,第 2小时与第 3小时平均各用185mg。异丙酚平均给药时间为 192 3min ,第 1小时平均用 5 5 0mg ,以后每小时用量约 3 5 0mg ,术毕睁眼时异丙酚、利多卡因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 1 86± 0 3 9mg/L和 1 3 3± 0 5 2mg/L。麻醉苏醒过程中呛咳、躁动与呕吐发生率极低。结论 :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过程平稳 ,苏醒迅速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麻醉 异丙酚 药理学 利多卡因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中心脏破裂麻醉处理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巧梅 屠伟峰 陈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0-550,共1页
患者,男,18岁,58k,因“前胸部凹陷17年余”入院,诊断为“先天性漏斗胸”,择期行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一般情况可,心功能工级,查体可见前胸壁凹陷始于胸骨上中1/3交界处,止于剑突下,凹陷纵行直径约20cm,横行直径约15c... 患者,男,18岁,58k,因“前胸部凹陷17年余”入院,诊断为“先天性漏斗胸”,择期行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一般情况可,心功能工级,查体可见前胸壁凹陷始于胸骨上中1/3交界处,止于剑突下,凹陷纵行直径约20cm,横行直径约15cm。术前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X线胸片检查示漏斗胸,心肺未见异常;ECG、心脏超声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漏斗胸 矫形术 麻醉处理 心脏破裂 微创 成人 心脏超声检查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深度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群林 张兴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34-3136,共3页
静脉麻醉时所有药物均经静脉给予,血药浓度过低或过高常引起病人术中知晓或麻醉恢复延迟,静脉麻醉的深度监测、预测与控制一直是临床麻醉医生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静脉麻醉深度 控制策略 恢复延迟 术中知晓 血药浓度 深度监测 麻醉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严重过敏反应及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兴安 吴宝华 +2 位作者 施冲 屠伟峰 林日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目的 :总结 2例典型抑肽酶过敏反应及麻醉处理。方法 :对 2例抑肽酶过敏反应患者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反应及麻醉处理进行分析 ,其中 1例采用免疫法检测IgE、IgG。结果 :试验剂量的抑肽酶静脉注射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 ... 目的 :总结 2例典型抑肽酶过敏反应及麻醉处理。方法 :对 2例抑肽酶过敏反应患者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反应及麻醉处理进行分析 ,其中 1例采用免疫法检测IgE、IgG。结果 :试验剂量的抑肽酶静脉注射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 ,来势凶猛 ,常表现为循环、呼吸或皮肤体征的改变 ,首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结论 :抑肽酶严重过敏反应是医学上的危急情况 ,发生率较高 ,应用时应作好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药物过敏 临床特征 血流动力学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心脏手术时心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日辉 王若松 +1 位作者 阮聘仙 李复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6-148,共3页
我们在2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Ⅰ组)和20例心瓣膜病患者(Ⅱ组)中分别应用了芬太尼(30μg/kg)+氯胺酮(3mg/kg)+箭毒(0.5mg/kg)+安氟醚(1.25%)和芬太尼(50μg/kg)+安定(0.2mg/kg)+箭毒(0.5mg/kg)+安氟醚(1.0%)两种复合麻醉,... 我们在2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Ⅰ组)和20例心瓣膜病患者(Ⅱ组)中分别应用了芬太尼(30μg/kg)+氯胺酮(3mg/kg)+箭毒(0.5mg/kg)+安氟醚(1.25%)和芬太尼(50μg/kg)+安定(0.2mg/kg)+箭毒(0.5mg/kg)+安氟醚(1.0%)两种复合麻醉,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并观察了麻醉和手术对心血管的影响。除了Ⅱ组17例心率下降较大,需静注阿托品外,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平稳,血压改变轻微,气管内插管时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而手术刺激时心功能较好者血压升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复合麻醉 心脏手术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麻醉68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科辉 吴国平 李复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29,共3页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因严重影响正常排尿而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国外早巳广泛采用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简称TURP)。国内近几年来也开展了这项工作。我院从1985年以来作了TURP68例,现将其有关麻醉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列腺 切除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镇静在肾移植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洹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43-3744,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肾移植麻醉中的镇静作用,评估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镇静的安全性。方法:20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R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消毒铺单后开... 目的: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肾移植麻醉中的镇静作用,评估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镇静的安全性。方法:20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R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消毒铺单后开始靶控输注,两组丙泊酚初始血药浓度(Cp)0.5μg/mL,当效应室浓度(Ce)与之平衡后,P组调整丙泊酚浓度(每次增加0.2μg/mL)至OAA/S评分2~3分,R组则按初始1ng/mL开始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5min后调整为2ng/mL,当Ce与Cp平衡后调整丙泊酚浓度(每次增加0.2μg/mL)至OAA/S评分2~3分。术中出现躁动,则增加丙泊酚浓度至OAA/S评分1分,连续监测EEG、MAP、RR和SpO2。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表现出良好的镇静状态,但P组丙泊酚所需浓度明显高于R组(P<0.05),R组与P组相比HR、RR下降明显(P<0.05),两组MAP与给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R组(8.8±3.2)min,P组(14.6±3.6)min,P组术中出现两例躁动,术后出现1例,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且对术中无记忆。结论:肾移植麻醉时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可以提供良好的镇静,对呼吸、循环影响小,苏醒迅速、完全,可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麻醉 二异丙酚 雷米芬太尼 靶控输注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性糖代谢障碍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82-1284,共3页
关键词 外科性糖代谢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研究现状 血糖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兴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32-3134,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静脉麻醉自动给药系统的兴趣逐渐增加,它以单片微机辅助输注系统按药代学参数给药、通过调节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深度,能使麻醉维持和镇静更加容易调整。这种静脉麻醉给药的方法和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静脉麻醉自动给药系统的兴趣逐渐增加,它以单片微机辅助输注系统按药代学参数给药、通过调节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深度,能使麻醉维持和镇静更加容易调整。这种静脉麻醉给药的方法和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并非所有的药物均适用于静脉麻醉控制技术,要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根据药理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物 药理学特性 输注系统 麻醉控制 自动给药系统 计算机技术 微机辅助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脑脓肿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一例
20
作者 邵伟栋 张兴安 +1 位作者 彭捷 詹银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3-724,共2页
患儿,男,10岁,体重20.5kg。曾被超声检查诊断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26mm),心室水平双向分流,大动脉异位。2010年9月出现发热,后伴有头痛并右侧肢体瘫痪。10月5日头部CT检查:左侧基底节及额颞... 患儿,男,10岁,体重20.5kg。曾被超声检查诊断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26mm),心室水平双向分流,大动脉异位。2010年9月出现发热,后伴有头痛并右侧肢体瘫痪。10月5日头部CT检查:左侧基底节及额颞区类圆形影,环内低密度,周围大片低密度水肿影,颅内高压,左侧侧脑室系统受压变小,中线右移,考虑脑脓肿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脑脓肿 麻醉处理 切除手术 患儿 急诊 头部CT检查 右室双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