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玛刀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附3094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军潮 王伟民 +6 位作者 徐如祥 吴鸿勋 覃子衡 李林 傅相平 蒋晓星 贺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79-581,共3页
目的 :通过较长时间随访 ,评估立体定向伽玛刀 (γ 刀 )放射手术对颅脑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 1 5Tesla磁共振仪、CT定位或联合DSA定位脑动静脉畸形 (AVM ) ,并和γ plan计算机联网 ,γ plan 4 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 ... 目的 :通过较长时间随访 ,评估立体定向伽玛刀 (γ 刀 )放射手术对颅脑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 1 5Tesla磁共振仪、CT定位或联合DSA定位脑动静脉畸形 (AVM ) ,并和γ plan计算机联网 ,γ plan 4 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 ,并用Leksellγ 刀对 30 94例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等实施放射手术、病种达 2 0余种 ,年龄 1 1~ 86岁 ,周边剂量 9~ 75Gy ,中心剂量 18~ 5 0Gy ,等剂量曲线 30 %~90 % ,靶点数 1~ 12个。结果 :随访 31~ 72个月 ,统计结果表明 ,γ 刀疗效是确切的 ,且无明显远期并发症。脑动静脉畸形闭塞率可达 97 3% ,体积越小 ,周边照射剂量越大 ,闭塞越早。颅内肿瘤的生长控制率 ,良性肿瘤≥ 88 8% ,恶性肿瘤≥ 6 6 7% ,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均≥ 90 0 %。结论 :γ 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较常规开颅手术安全 ,痛苦少 ,有效率高 ,是治疗颅内疾病一种较好的方法。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精确定位 ,合理剂量规划 ,并对整个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可确保疗效 ,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技术 神经外科 立体定位技术 脑肿瘤 脑动静脉畸形 脑疾病 γ射线 放射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罗青 纪玉桂 黄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神经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及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密切观察,争取早期发现。结果:30例患者中住院5~10d的6例,住院11~50...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神经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及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密切观察,争取早期发现。结果:30例患者中住院5~10d的6例,住院11~50d的18例,大于50d的6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评估及健康宣教,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加强患肢及皮肤护理,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听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34例报告)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国良 蔡加宁 李天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 3 4例大型听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 2 9例、次全切除 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 2 5例。围手术期死亡 1例。术后肿瘤复发 2例 ... 目的 回顾性分析 3 4例大型听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 2 9例、次全切除 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 2 5例。围手术期死亡 1例。术后肿瘤复发 2例 ,再次手术后死亡 1例、恢复良好 1例。 12例遗有面瘫。其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听神经鞘瘤 ,严格按显微外科技术操作可做到肿瘤全切 ,并能有效地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鞘瘤 显微神经外科 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手术方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5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寒 王伟民 +5 位作者 李建亭 王玉宝 蒋晓星 蔡加宁 李天栋 白红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83-2284,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CT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颅内金属异物经CT导航定位,在术中神经导航的直接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直接将异物取出。结果:手术定位非常精确,异物均成功取出,无... 目的:探讨利用CT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颅内金属异物经CT导航定位,在术中神经导航的直接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直接将异物取出。结果:手术定位非常精确,异物均成功取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CT定位神经导航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是此类手术的最佳选择之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金属 神经导航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内金属异物 异物取出 引导 神经外科技术 CT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和DTI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纤维束示踪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何黎民 贾富仓 +5 位作者 李修往 高寒 白红民 韩立新 曹惠霞 王伟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实现神经导航系统中BOLD激活图和DTI图像的配准融合,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方法在1.5T场强磁共振系统中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脑功能区激活图;采集DTI数据和导航T1结构像,通过图像传输及格式处理,输入导航系... 目的实现神经导航系统中BOLD激活图和DTI图像的配准融合,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方法在1.5T场强磁共振系统中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脑功能区激活图;采集DTI数据和导航T1结构像,通过图像传输及格式处理,输入导航系统。利用图像DICOM信息,进行图像配准。采用线延伸算法对兴趣区内的体素进行纤维束跟踪,在导航系统中以彩色融合图像显示激活区和神经纤维束。结果上述图像配准融合结果良好,融合图像成功用于26例神经外科术中导航,使用效果满意。结论功能磁共振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融合,为颅脑病变术前制订手术计划、术中保护正常脑功能及进行脑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扩散张量成像 神经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ima-II套管针在脑外科患儿颈外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美玲 纪玉桂 +4 位作者 罗颖 宁琼芳 周雪萍 谭小琴 郭三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Intima II套管针在脑外科患儿颈外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 将 41例脑外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 2 1例 )行颈外静脉穿刺 ,对照组 ( 2 0例 )行四肢浅静脉穿刺 ,比较两组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留置天数。结果 观察组并... 目的 探讨Intima II套管针在脑外科患儿颈外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 将 41例脑外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 2 1例 )行颈外静脉穿刺 ,对照组 ( 2 0例 )行四肢浅静脉穿刺 ,比较两组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留置天数。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平均留置天数长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脑外科患儿用Int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ima-Ⅱ套管针 脑外科 小儿 颈外静脉 静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敏 王伟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临床上将外伤后出现失去意识(loss of consciousness,LOC)在30min以内、外伤后遗忘(posttraumatic amnesia,PTA)时间少于24h,伤后30min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在13—15分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划分为轻型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 临床上将外伤后出现失去意识(loss of consciousness,LOC)在30min以内、外伤后遗忘(posttraumatic amnesia,PTA)时间少于24h,伤后30min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在13—15分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划分为轻型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损伤 脑外伤后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学 闭合性颅脑损伤 GLASGOW brain 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油治疗脑外科患者腹泻所致的肛周红肿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美玲 纪玉桂 +2 位作者 林霞 罗青 吴红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紫草油治疗脑外科患者腹泻所致的肛周红肿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19例肛周红肿的患者分为61例紫草油治疗组和58例氧化锌对照组,并观察肛周红肿治愈的天数。结果 紫草油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明显短于氧化锌对照组(P<0.01)。结... 目的 探讨紫草油治疗脑外科患者腹泻所致的肛周红肿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19例肛周红肿的患者分为61例紫草油治疗组和58例氧化锌对照组,并观察肛周红肿治愈的天数。结果 紫草油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明显短于氧化锌对照组(P<0.01)。结论 紫草油对腹泻所致的肛周红肿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油 治疗 脑外科患者 腹泻 肛周红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及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传红 王捷 +5 位作者 赖晃文 梁军潮 吴小丽 詹纯列 肖育华 张霭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5-18,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建立大鼠青霉素局灶性癫痫动物模型,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癫痫模型组,简称B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C组)。照射周边剂...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建立大鼠青霉素局灶性癫痫动物模型,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癫痫模型组,简称B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C组)。照射周边剂量12 Gy,等剂量曲线为50%。分别于0.5 h^60 d后取靶区颞叶皮质区制备电镜样本,透射电镜观察,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A组细胞结构基本正常;B组可见神经元细胞质细胞器明显减少空化,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C组早期与B组基本一致,细胞质内有少量脂褐素,中期和晚期线粒体的各项参数与A组相差不显著,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后早期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平均截面积数密度、比表面与A组相差显著(P<0.05),圆球度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癫痫发作后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神经元的修复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线粒体参与了癫痫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神经元 线粒体 超微结构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实验性癫痫老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
10
作者 杨传红 赖晃文 +4 位作者 唐庚云 王捷 梁军潮 詹纯列 吴小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实验性老龄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青霉素定位浸润建立老龄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将57只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照射周边剂量12Gy,等剂量曲线为50%,0.5 h~60 d...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实验性老龄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青霉素定位浸润建立老龄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将57只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照射周边剂量12Gy,等剂量曲线为50%,0.5 h~60 d后取靶区海马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正常;癫痫大鼠可见神经元细胞器明显空化,部分神经元凋亡;伽玛刀照射组早期与癫痫模型组基本一致,中期和晚期部分结构得以恢复,线粒体修复较为明显。结论:老龄癫痫大鼠经低剂量伽玛刀照射,中、晚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得以修复,可为临床治疗老龄癫痫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癫痫 伽玛刀 海马神经元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11
作者 李天栋 白红民 +3 位作者 王卓才 杨帅 王国良 王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46-3548,共3页
目的:研究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6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急诊手术,4例常规手术,术后4例行全脑放疗,2例联合化疗。结果:显微镜下全... 目的:研究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6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急诊手术,4例常规手术,术后4例行全脑放疗,2例联合化疗。结果:显微镜下全切2例,2例颅鼻沟通瘤颅内病灶全切,部分切除2例。随访4~18个月,死亡1例,3例无病情进展生存,2例病情进展生存。结论: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但对治疗较敏感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综合疗法 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12
作者 史佳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5-46,共2页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其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有损伤小、取瘤方便、美观不留瘢痕、病死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下...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其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有损伤小、取瘤方便、美观不留瘢痕、病死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单鼻孔入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00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天栋 李建亭 +4 位作者 白红民 王国良 蒋晓星 王玉宝 王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 10 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 ,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 10 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 ,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 16例 ,病死率 16% ,死亡原因主要为各种难治的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 ,其中年龄超过 70岁者 13人 ,达 60 %。住院时间 :2 0~ 180d ,平均 5 0d ,老年人大部分超过 60d。随访1~ 5年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 3 5例 ,轻残生活需照顾者 3 8例 ,重残 11例 ,死亡 16例。结论 :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控制继发的脑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 ,去骨瓣减压术是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应尽早施行 ,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但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手术应特别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病死率 患者 老年人 并发症 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直接皮质电刺激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伟民 白红民 +5 位作者 李天栋 林健 高寒 王丽敏 夏丽慧 谢学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电刺激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月接受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行功能区直接电刺激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中经皮质电刺激4例呈阴性,其余153例分别刺激出... 目的探讨直接电刺激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月接受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行功能区直接电刺激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中经皮质电刺激4例呈阴性,其余153例分别刺激出运动功能区皮质(139例)、感觉功能区皮质(21例)和语言相关功能区皮质(91例);计数中断阳性区域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前回下方、额下回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中回后部和额上回后部。术后MRI显示全切除92例(58.60%)、次全切除55例(35.03%)、部分切除10例(6.37%)。术后病理证实:低级别胶质瘤共110例(70.06%),包括星形细胞瘤7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6例和少突星形细胞瘤13例;高级别胶质瘤47例(29.94%),分别为胶质母细胞瘤1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5例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13例。术后53例(33.76%)出现短暂性肢体运动障碍、39例(24.84%)出现短暂性语言功能障碍,仅4例(2.55%)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皮质电刺激技术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用于脑胶质瘤外科手术可最大程度并安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电刺激 神经胶质瘤 监测 手术中 麻醉 静脉 清醒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减压手术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相关脑出血18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状 张小鹏 +1 位作者 公方和 王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94-1895,共2页
脑静脉和(或)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or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中青年人脑卒中常见原因之一,若早期诊断并经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恢复极差。一项有关CVST的国际队列研究[1]表明... 脑静脉和(或)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or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中青年人脑卒中常见原因之一,若早期诊断并经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恢复极差。一项有关CVST的国际队列研究[1]表明,此病病死率为8%、重残率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开颅减压 静脉窦血栓形成 中青年人 急性脑疝 重残率 队列研究 sinus 静脉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05例远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刚 梁军潮 +3 位作者 王伟民 李林 吴鸿勋 覃子衡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 评估伽玛刀 (γ 刀 )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cAVM)的疗效。方法 用Leksellγ 刀手术治疗cAVM 3 0 5例并随访 4~ 7年。患者年龄 1 1~ 79岁 ,AVM体积 0 3~ 43 9cm3,Spetzler Martin分级 :Ⅰ级 67例 ,Ⅱ级 98例 ,Ⅲ级 119例 ,Ⅳ级... 目的 评估伽玛刀 (γ 刀 )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cAVM)的疗效。方法 用Leksellγ 刀手术治疗cAVM 3 0 5例并随访 4~ 7年。患者年龄 1 1~ 79岁 ,AVM体积 0 3~ 43 9cm3,Spetzler Martin分级 :Ⅰ级 67例 ,Ⅱ级 98例 ,Ⅲ级 119例 ,Ⅳ级 16例 ,Ⅴ级 5例 ,治疗边缘剂量为 12~ 3 0Gy。结果 γ 刀治疗后的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边缘剂量等有关。本组有效率 94 1%。对边缘剂量大于 2 0Gy、血管巢体积小于 5cm3、Spetzler Martin分级Ⅰ、Ⅱ级 ,完全闭塞率为 79 6%。本组 10例伽玛刀术后无效 ,7例再出血 ,12例并发较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 γ 刀是治疗c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特别对血管巢体积小于 5cm3、Spetzler Mar tin分级Ⅰ~Ⅱ级、边缘剂量小于 2 0Gy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伽玛刀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状 李林 +1 位作者 王伟民 公方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评价Solitai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应用Solita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28例(30枚)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破裂出血动脉瘤17枚、未破裂动脉瘤13枚。术后进行序列的脑血管造... 目的评价Solitai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应用Solita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28例(30枚)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破裂出血动脉瘤17枚、未破裂动脉瘤13枚。术后进行序列的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6.7%),其中致残1例(3.3%)。疾病相关死亡2例(6.7%),无手术相关死亡。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25枚,Ⅱ级2枚,Ⅲ级3枚。随访20例,时间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均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0~1分17例、2分1例。复查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7枚(85%)、复发3枚,其中小、中型动脉瘤(直径<10 mm)仅1枚复发(5%),2枚巨大动脉瘤(直径≥25 mm)均复发(100%)。结论 SolitaireAB支架具有足够的径向支撑力,操作相对简便。Solitai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更长期随访和多中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SolitaireAB支架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继发性癫痫病变扩大切除术36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天栋 王伟民 +5 位作者 蒋晓星 任晓琳 王国良 白红民 李建亭 高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74-675,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下治疗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3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定位癫痫灶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变后,再根据皮层脑电图进行扩大切除或热灼,术后常规应...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下治疗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3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定位癫痫灶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变后,再根据皮层脑电图进行扩大切除或热灼,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全部患者切除病变前均可记录到癫痫波,病变及癫痫灶完全切除后,30例均未再发现癫痫波,3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虽经多次皮层热灼,仍可见有偶发棘波,3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未加海马及杏仁核切除,病变切除后反复热灼仍可见少量棘波。术后疗效评价,Ⅰ级27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3例,总有效者33例,有效率达91.67%。结论:应用术中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下切除引起癫痫的病变并同期切除和(或)热灼癫痫灶是一种治疗继发性癫痫极为有效的方法,对于颞叶继发性癫痫应考虑同时进行前颞叶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描记术 皮层脑电图 深部脑电图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罂粟碱、尼莫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贺道华 马廉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采用不同给药途径研究比较罂粟碱、尼莫同对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建立兔CVS动物模型,然后分成4组,分别采用经颈内动脉、周围动脉和静脉给予不同的药...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采用不同给药途径研究比较罂粟碱、尼莫同对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建立兔CVS动物模型,然后分成4组,分别采用经颈内动脉、周围动脉和静脉给予不同的药物,在SAH形成前、形成后3 d及第14 d 分别测量颈内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y, BFV)、颈内动脉颅内段管径,并在光镜下观察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罂粟碱颈动脉内注射组的BFV较罂粟碱静脉内、尼莫同动脉或静脉注射组的BFV明显降低;管径增加;病理变化最轻结论:罂粟碱经颈内动脉注射在晚期的解痉效果优于罂粟碱静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罂粟碱 尼莫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骨孤立性浆细胞瘤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晓东 李祥勇 +1 位作者 王玉宝 周本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额骨肿瘤 浆细胞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