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融合技术及其在临床核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吉林 高汝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图像融合技术 核医学 应用 SPECT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对难定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汝桢 刘福祥 何世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核素显像对难定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汝桢,刘福祥,何世红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多数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出血可定位诊断。然而,少数患者不适合内窥镜检查,小肠出血难以通过内窥镜观察定位,部分... 核素显像对难定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汝桢,刘福祥,何世红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多数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出血可定位诊断。然而,少数患者不适合内窥镜检查,小肠出血难以通过内窥镜观察定位,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有创伤的选择性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放射性核素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18)F-FDG PET/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柳伟坤 李向东 +6 位作者 李兴耀 王欣璐 全江涛 刘羽 欧阳习 周崝 尹吉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8~2009-06经骨髓穿刺或病理... 目的:探讨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8~2009-06经骨髓穿刺或病理活检证实的3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ET/CT影像特征。结果:MM18F-FDG PET/CT表现出一定特征,大致可分为:骨质破坏型(28例),表现为不同程度骨质破坏,而无骨髓外脏器侵犯,代谢不同程度活跃,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介于2.5~15.4,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avg)介于2.0~11.3;②髓外侵犯型(2例),除骨质不同程度破坏外,另有髓外脏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侵犯,代谢均有不同程度活跃,SUVmax介于2.2~8.3,SUVavg介于1.7~6.5;③骨髓弥漫型(1例),全身骨髓弥漫代谢活跃,SUVmax为13.4,SUVavg为8.8,但未见明显骨质破坏。结论:18F-FDGPET/CT能较准确显示MM的病灶形态、范围及肿瘤活性,为MM的诊断和准确分期提供帮助。个别需与溶骨型多发骨转移癌及骨淋巴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氟脱氧葡萄糖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生长抑素受体正电子显像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蓉琴 尹吉林 +3 位作者 王欣璐 张金赫 周崝 王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7-631,共5页
天然生长抑素是一种含有14个或28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在体内很容易被酶降解,且在人体内生物半衰期较短(2-3 min),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奥曲肽(octreotide,OC)是对天然生长抑素进行人工修饰合成的八肽,肽序列为D-PheCys-Phe-D-Trp-Ly... 天然生长抑素是一种含有14个或28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在体内很容易被酶降解,且在人体内生物半衰期较短(2-3 min),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奥曲肽(octreotide,OC)是对天然生长抑素进行人工修饰合成的八肽,肽序列为D-PheCys-Phe-D-Trp-Lys-Thr-Cys-Thr(ol),其结构中引入D型氨基酸,增强了抵抗酶降解的能力,在体内作用时间可达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生长抑素 奥曲肽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正电子核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整合素α_vβ_3受体的新型RGDyC-PEG-PAMAM纳米探针的设计制备、^(131)I标记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建秋 王欣璐 +7 位作者 陈永明 尹吉林 杨玉婷 吴凡 李华安 梁大成 褚曰环 张金赫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0,共7页
本研究以具有优良生物学性能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纳米载体,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与纳米载体相连,并通过放射性核素^(131)I进行标记,对标记物的体内外药效学性质进行评价,探讨将其应用于肿瘤特异显... 本研究以具有优良生物学性能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纳米载体,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与纳米载体相连,并通过放射性核素^(131)I进行标记,对标记物的体内外药效学性质进行评价,探讨将其应用于肿瘤特异显像和靶向治疗的可能性。从多肽化学修饰法角度设计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RGDyC),利用点击化学法引入双功能基团PEG(NHS-PEG-MAL),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RGDyC-PEG-PAMAM纳米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紫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产物,并检测纳米粒径分布和电位,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大小及分布;进一步采用氯胺T法进行^(131)I标记,并测定标记率、标记物的稳定性及脂水分配系数。所设计的RGDyC-PEG-PAMAM纳米复合物制备产率为62.09%,^(131)I对其标记率为94.68%~98.87%,标记物在体外72h后放化纯大于80%,脂水分配系数lg P(正辛醇/水)为-1.59±0.09。所设计的RGDyC-PEG-PAMAM可采用氯胺T法成功完成^(131)I标记,制备与标记过程高效、简捷,标记物^(131)I-RGDyC-PEG-PAMAM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高亲水性,成药性良好,为后期进一步考察体外肿瘤细胞摄取与生长抑制、评估人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治疗及肿瘤显像等体内外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31)I-RGDyC-PEG-PAMAM有可能作为一个新型SPECT探针应用于肿瘤特异显像与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131I标记 放射性同位素 整合素ΑV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寰枢椎、颅底巨大转移灶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滤泡癌漏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建 彭华 +1 位作者 张金赫 王蔚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寰枢椎及颅底转移灶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的疾病特征,以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1例FT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45岁女性,2年内因颈部不适多次就诊,外院均按颈椎病予理疗... 目的探讨以寰枢椎及颅底转移灶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的疾病特征,以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1例FT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45岁女性,2年内因颈部不适多次就诊,外院均按颈椎病予理疗,近半年症状逐渐加重,并于颈部触及一包块,外院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示耳后实性占位性病变,行CT扫描示上颈部恶性占位并椎体骨质破坏,考虑转移瘤或淋巴瘤可能,遂到我院就诊。复阅外院CT片示左侧寰枢椎、枕骨多发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以颈部包块性质待查(鼻咽癌?淋巴瘤?其他转移癌?)收入院。复查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多发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行左侧颈部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后经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示左侧甲状腺有高代谢灶(不除外甲状腺癌),遂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FTC。术后予131I及125I粒子治疗,随访2年病情稳定。结论临床接诊有颈椎和(或)颅底骨质破坏,同时存在甲状腺结节的病例应注意排除甲状腺恶性肿瘤,尤其是FTC的可能,以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腺癌 滤泡性 肿瘤转移 颈椎 颅底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瑛 张金赫 章明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4例已进行去势手术后,且经内分泌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进行125I粒子定向植入粒子,加强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放射防护措施。结果每例患者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4例已进行去势手术后,且经内分泌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进行125I粒子定向植入粒子,加强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放射防护措施。结果每例患者平均植入10针平均38粒125I粒子。术中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14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感疼痛减轻、小便通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超声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疗效好,结合相关护理,有利于预后,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心,改变睡眠质量,提高了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声引导 125I粒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系统均匀性检测准直器质量
8
作者 欧阳习 李小华 高汝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用系统均匀性指标检测准直器的质量。材料和方法:同型号低能通用及同型号低能高分辨平行孔准直器各4 只,用NEMA标准(1994)中固有泛源均匀性的方法分别测试带准直器的系统均匀性,同时测试系统空间分辨率及灵敏度,... 目的:用系统均匀性指标检测准直器的质量。材料和方法:同型号低能通用及同型号低能高分辨平行孔准直器各4 只,用NEMA标准(1994)中固有泛源均匀性的方法分别测试带准直器的系统均匀性,同时测试系统空间分辨率及灵敏度,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同一型号准直器的系统空间分辨率与灵敏度两项指标基本接近, 而均匀性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当部分准直器存在质量问题时)。其中系统积分和微分均匀性分别超过6% 和3% 的3 只准直器被证实存在质量问题。结论:均匀性测试能定量和定性地反映准直器的性能。能有效地反映准直器的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器 质量检测 系统均匀性 单晶体闪烁γ相机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I双模态显像剂^(68)Ga-NOTA-SPIO的制备及其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凡 王欣璐 +5 位作者 尹吉林 张金赫 欧阳习 周崝 杨玉婷 钟建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制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PET/MRI双模态显像探针^(68)Ga-NOTASPIO,对其体外及部分体内生物学性质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为PET/MRI双模态显像剂的可能。材料与方法制备出前体SPIO-PEG2000-NOTA,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采用"一锅法&... 目的制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PET/MRI双模态显像探针^(68)Ga-NOTASPIO,对其体外及部分体内生物学性质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为PET/MRI双模态显像剂的可能。材料与方法制备出前体SPIO-PEG2000-NOTA,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采用"一锅法"对前体进行放射性标记,制备出双模态探针^(68)Ga-NOTA-SPIO,采用快速薄层层析法测定标记率。评估其体外稳定性和脂水分配系数,并观察其在正常鼠的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制备出分散均一、粒径均匀的前体SPIO-PEG2000-NOTA;并合成双模态探针^(68)Ga-NOTA-SPIO,标记率达99%,脂水分配系数Log P=-2.60±0.13,在磷酸盐缓冲液和胎牛血清中2 h内的放化纯度均>95%。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显示,该探针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脾脏,血液中廓清速度较快。结论 "一锅法"合成双模态探针^(68)Ga-NOTA-SPIO标记率高、无需纯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后续的PET/MRI双模态显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纳米粒子 镓放射性同位素 分子探针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动态观察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骨干缺损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瑞清 刘福祥 +1 位作者 尹庆水 高汝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应用核素骨显像观察不同骨移植物对实验动物骨干缺损修复的动态过程,评价术后不同时期移植骨成活状态。材料与方法:用ROI方法定量对比计算三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骨区放射性浓集比值。结果:A组(单纯人工骨组)6.01;B... 目的:应用核素骨显像观察不同骨移植物对实验动物骨干缺损修复的动态过程,评价术后不同时期移植骨成活状态。材料与方法:用ROI方法定量对比计算三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骨区放射性浓集比值。结果:A组(单纯人工骨组)6.01;B组(红骨髓复合人工骨组)7.95;C组(自体移植骨组)5.77。结论:单纯人工骨组和自体移植骨组植入后成骨代谢无显著差异,加入自体红骨髓的复合工人骨组移植区成骨代谢明显优于前两组,成骨代谢最旺盛期为2~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珊瑚羟基磷灰石 骨干缺损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例肾动态显像分析
11
作者 周锦霞 高汝桢 李春荣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99)Tc^m-DTPA对128例患者进行肾动态显像。经常规检查、临床观察随访和手术证实各种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动态结果。
关键词 锝99M 肾动态显象 显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