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MTT比色法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军 王晓怀 +1 位作者 杨太成 冼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 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 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 (1)来自健康献血 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效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 (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灵敏、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法 PHA-LAK 细胞毒性 植物血凝素 淋巴因子 肿瘤细胞 LAK T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载体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军 王捷 +3 位作者 杨太成 赖晃文 郑文岭 王晓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3,89,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μg/L、rhGM-CSF 100μg/L+CI 10μg/L及rhGM-CSF+CI各100...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μg/L、rhGM-CSF 100μg/L+CI 10μg/L及rhGM-CSF+CI各100μg/L。体外培养40 h后,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上述分子对自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CI各100μg/L的条件下培养40 h,就可看到典型的DC形态,其表面CD14分子表达减少,HLA- DR、CD40、CD83及CD86分子的表达明显增高,且具有明显 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CI有显著加速GM-CSF 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向DC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载体 外周血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支持下高剂量、多循环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16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肖扬 高阳 +4 位作者 李颂文 陈怀宇 宋朝阳 陈今友 梁华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及细胞因子支持下高剂量、多循环化疗对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ML)的疗效。方法 :16例ML以 1 5倍常规化疗剂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后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病人分别于第2 8天、5 6天接受 2倍及 2 5倍大...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及细胞因子支持下高剂量、多循环化疗对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ML)的疗效。方法 :16例ML以 1 5倍常规化疗剂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后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病人分别于第2 8天、5 6天接受 2倍及 2 5倍大剂量化疗后应用G CSF及回输造血干细胞。结果 :治疗组 16例中可评价病例 15例 ,其中完全缓解 10例 ( 66 67% ) ,部分缓解 3例 ( 2 0 % ) ,稳定 2例 ( 13 33% ) ;无病生存 7例 ( 9~ 38个月 ,中位生存期 2 6个月 ) ,疗效高于常规化疗组 ,且免疫损伤少 ,造血恢复快 ,并发症少。结论 :对中高度恶性的ML ,在造血干细胞 /细胞因子的支持下 ,采用常规 2~ 3倍剂量、3次循环的强化治疗 ,可提高治疗周期内平均剂量强度 ,疗效高于常规化疗 ,且该方案可在普通病房实施 ,治疗风险与费用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 细胞因子 治疗 高剂量化疗 多循环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军 王晓怀 +2 位作者 杨太成 冼江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研究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V-CEA)转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CE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将rV-CEA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 目的研究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V-CEA)转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CE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将rV-CEA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经rV-CEA转染的DC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经rV-CEA转染的DC激活的T细胞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具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rV-CEA转染的DC可以诱导CEA特异性T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癌胚抗原 痘苗病毒 T淋巴细胞 细胞增值 基因转染 rV-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用于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技术
5
作者 姜秀英 侯友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微波 垂体腺瘤 免疫电镜诊断 胶体全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高浓度一氧化氮对兔重要器官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姜秀英 候友贤 刘仲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9-169,172,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吸入 生化指标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