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评价颅内静脉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惠霞 吴迪 +3 位作者 王俊 余浩杰 崔静 韩立新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比较三维增强FLASH序列和2DTOF序列MR静脉成像(MRV)对颅内静脉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1例中健康志愿者6例(正常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5例(病变组),均同时行3D增强FLASH和2DTOF序列MRV扫描,病变组5例患者同时行DSA检查。将... 目的:比较三维增强FLASH序列和2DTOF序列MR静脉成像(MRV)对颅内静脉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1例中健康志愿者6例(正常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5例(病变组),均同时行3D增强FLASH和2DTOF序列MRV扫描,病变组5例患者同时行DSA检查。将脑内主要静脉(14支)的显示情况分为3级:满意显示,一般显示和未显示。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脑内静脉和静脉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正常组中三维增强FLASH和2DTOF序列对所观察的14支脑静脉的满意显示率、一般显示率和未显示率分别为88.10%,5.95%,5.95%和30.95%,53.57%,15.48%。三维增强FLASH未显示结构主要为下矢状窦。病变组5例中DSA共发现12处血管病变,三维增强FLASH显示优于2DTOF10处,两者相仿2处。结论:三维增强FLASH对脑静脉系统的显示优于2DTOF序列,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脑内静脉结构的图像,对诊断脑静脉内血栓形成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 窦血栓形成 颅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显影栓塞微球制备及体外显影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玮 何晓峰 +5 位作者 梅雀林 王丹 赵凌云 王伟中 李梅 王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2-1108,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具备X线/CT/MR下多模态显影能力的明胶栓塞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单一携载固态纳米Fe_3O_4颗粒的明胶栓塞微球,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粒径、分散度;热重分析法检测微球内Fe_3O_4纳米颗粒载药量;X线、CT、MR检测... 目的开发一种具备X线/CT/MR下多模态显影能力的明胶栓塞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单一携载固态纳米Fe_3O_4颗粒的明胶栓塞微球,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粒径、分散度;热重分析法检测微球内Fe_3O_4纳米颗粒载药量;X线、CT、MR检测评估多模态显影能力;利用兔心血及人血管内皮细胞行微球溶血试验及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观察微球弹性、溶胀特点及消毒方法。结果最优化微球合成条件为Fe_3O_4与明胶质量比为2∶1。该微球外观圆整、分散性好、成球率高(最高77.0%)、载药率高(最高73.27%)、粒径适中为(199.78±142.90)μm,具备X线/CT/MR下多模态显影能力,最优化微球CT值最高可达(1 028.0±69.5)Hu(浓度25 mg/ml),MR T_2值下降约50%(浓度4 mg/ml)。溶血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溶血率及吸光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溶胀特性,在无水乙醇中无溶胀现象。结论以固态Fe_3O_4纳米颗粒为显影材料,明胶为聚合物材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可成功制备载药量高、形态规则、表面光滑、不易聚集、X线/CT/MR下多模态显影能力更强、生物安全性高、消毒方便的栓塞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显影 微球 栓塞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