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net与临床放射医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伟中 黄国志 +3 位作者 王华 钱民 李向东 综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INTERNET 放射医学 远程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小荣 钱民 +1 位作者 欧陕兴 刘海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9例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中,良性1例,恶性8例。位于小网膜2例、小肠系膜4例、结肠系膜2例和腹膜后左肾上腺区...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9例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中,良性1例,恶性8例。位于小网膜2例、小肠系膜4例、结肠系膜2例和腹膜后左肾上腺区1例。肿瘤最大直径5.0~14cm,平均9.6cm。肿瘤呈类圆形者7例,不规则形2例。平扫密度均匀2例,囊变及坏死7例。增强扫描轻度增强1例,完全增强2例,不规则增强3例。边缘及中心可见肿瘤血管者2例,远处转移4例。术后随访6例肠系膜者中5例复发。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组织来源相似,故有着相似的影像表现,但因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不同,胃肠外间质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肠系膜 网膜 腹膜后间隙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3
作者 钱民 李小荣 +2 位作者 林伟光 欧陕兴 王卓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2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8例做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2例,小肠10例,结肠2例,直肠2例... 目的:分析2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8例做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2例,小肠10例,结肠2例,直肠2例,食管1例,肠系膜1例。28例GIST中,恶性22例,主要CT表现为:肿块直径≥5cm17例,20例瘤体内有低密度坏死,肿瘤边缘有分叶7例,肿瘤实体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净增加CT值≥40Hu18例,15例瘤体内和瘤旁伴有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12例。良性6例,肿块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性强化。CT检查的敏感性为100%,定位准确率为67.8%(19/28),定性准确率78.57%(22/28)。结论:CT可作为GIST常规检查方法,其敏感性高,对术前定性诊断有帮助。但对体积较大的GIST,确定肿瘤组织来源较困难,需结合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以提高定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胸部多模医学图像配准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彬 欧陕兴 +1 位作者 田联房 余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78-3982,共5页
为了实现胸部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配准方法。首先采用GVF Snake与Canny算子实现边缘提取,并自动配对特征点;接着,采用矩主轴法对多模医学图像进行全局粗配准;最后,基于层次... 为了实现胸部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配准方法。首先采用GVF Snake与Canny算子实现边缘提取,并自动配对特征点;接着,采用矩主轴法对多模医学图像进行全局粗配准;最后,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对多模态医学图像进行自动细配准,并且采用梯度下降法以及最大信息熵准则加速求自由变形系数。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配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自由变形法 多模图像配准 层次B样条 梯度下降 最大互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向定成 曹惠霞 +5 位作者 段克修 何建新 马骏 洪长江 龚志华 邱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同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断层图像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各种长度指标均小于主动脉造影结果;夹层瘤近段主动脉直径及近端瘤颈直径、主动脉中段直径以及左右髂动脉直径均大于主动脉造影结果;三维重建所测量的上述各项参数与主动脉造影结果非常接近,并能清楚显示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和测量最大瘤体直径方面优于主动脉造影。以三维重建测量为标准选择覆膜支架,所有患者均成功封闭瘤体。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时应结合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覆膜支架的选择应以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异位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13 位作者 徐国洲 夏虹 张宏斌 赖晃文 杨传红 詹纯利 李建军 陈丙旭 陈小冬 朱家龙 胡旭东 许春 李兆麟 李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CHA/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rhBMP-2),CHA/几丁糖,CHA/rhBMP-2/几丁糖制得4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人工骨,分别编成A1~4小组和B1~4小组,分别植入大鼠背部肌肉的4个部位中。术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动物精神状况,伤口情况;以X线投照获得影像,处死动物后取材,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肝脏损害情况。结果: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CHA对成骨、炎症反应、肝脏损害无差异;不同组合的CCHA之间有差异,CHA/rhBMP-2/几丁糖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排斥反应轻。结论:通过理化条件的改变,在不影响异位成骨、不增加炎症反应的前提下,提高了CHA的机械强度,使它更加容易塑形,适宜手术操作,应用指征、部位将更加广泛。CHA/rhBMP-2/几丁糖构型的CCHA人工骨,增加了CHA的骨诱导作用,并使该种作用均匀、持久;同时,又降低了异物移植后的炎症反应;rhBMP-2等复合药物的应用,在实验剂量时,无肝脏损害,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异位成骨 效应 实验研究 骨生成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测量国人正常成年男性视神经长度 被引量:7
7
作者 齐燕 陈楠 +7 位作者 王星 杨方 张莉 彭光明 卓彦 陈霖 欧陕兴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0-843,共4页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MRI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及斜矢状位重建测量国人正常成年男性视神经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00例无视力障碍的中国成年男性志愿者行全脑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采用Aquariusws软件重建轴位及斜矢状位MR图...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MRI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及斜矢状位重建测量国人正常成年男性视神经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00例无视力障碍的中国成年男性志愿者行全脑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采用Aquariusws软件重建轴位及斜矢状位MR图像,测量各段视神经长度,比较两种重建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及斜矢状位MRI均可清晰显示视神经的结构。轴位测量视神经全长为(43.58±3.41)mm,斜矢状位为(42.13±3.26)mm,轴位测量值大于斜矢状位(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可清晰显示视神经整体轮廓,准确测量视神经长度,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重建是测量视神经长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齐燕 欧陕兴 +3 位作者 钱民 彭光明 刘波 刘玉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E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接受DECT心肌灌注成像及SPECT负荷心肌显像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组(对照组,20例)和B组(缺血性心脏病组,39例),测量A组各心肌节段以及B组灌注缺损区、缺损周边及缺损对侧心... 目的探讨双源CT(DE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接受DECT心肌灌注成像及SPECT负荷心肌显像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组(对照组,20例)和B组(缺血性心脏病组,39例),测量A组各心肌节段以及B组灌注缺损区、缺损周边及缺损对侧心肌CT灌注值(VNC及Overlay值)。比较DECT与SPECT检出早期心肌灌注缺损(EPD)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的影响。结果A组心尖部、中间部及基底部VNC、Overlay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中DECT检出92处EPD,其中53处经SPECT证实,二者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03,P=0.065),呈中等相关(r=0.533,P<0.01)。供血冠脉轻度狭窄时两种检查方法检出ED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6,P<0.01),而中度及重度狭窄时两种检查方法检出ED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E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能准确评估正常心肌及缺血心肌的灌注情况,与SPECT检查结果具有相关性,且更易检出早期、轻度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早期灌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兴耀 唐耀俊 +2 位作者 马群波 毛军杰 张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异物 CT诊断 尽早治疗 诊断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兴耀 马群波 +2 位作者 欧陕兴 林伟光 钱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胸部穿刺活检 CT引导下 胸部病变 临床应用 螺旋 诊断方法 CT技术 阳性率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小荣 欧陕兴 +2 位作者 钱民 刘海凌 罗道首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系膜肿瘤(PM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中4例良性,其余均为恶性;位于小肠系膜10例,结肠系...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系膜肿瘤(PM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中4例良性,其余均为恶性;位于小肠系膜10例,结肠系膜3例,肿瘤直径6.4~13.0cm(平均9.5cm);纤维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4例,淋巴瘤2例,脂肪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论:PMT CT表现缺乏特异性。CT对体积相对较小的PMT有较高的定位价值,对体积巨大肿瘤定位有一定困难,可较准确判断PMT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腹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评价颅内静脉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惠霞 吴迪 +3 位作者 王俊 余浩杰 崔静 韩立新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比较三维增强FLASH序列和2DTOF序列MR静脉成像(MRV)对颅内静脉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1例中健康志愿者6例(正常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5例(病变组),均同时行3D增强FLASH和2DTOF序列MRV扫描,病变组5例患者同时行DSA检查。将... 目的:比较三维增强FLASH序列和2DTOF序列MR静脉成像(MRV)对颅内静脉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1例中健康志愿者6例(正常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5例(病变组),均同时行3D增强FLASH和2DTOF序列MRV扫描,病变组5例患者同时行DSA检查。将脑内主要静脉(14支)的显示情况分为3级:满意显示,一般显示和未显示。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脑内静脉和静脉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正常组中三维增强FLASH和2DTOF序列对所观察的14支脑静脉的满意显示率、一般显示率和未显示率分别为88.10%,5.95%,5.95%和30.95%,53.57%,15.48%。三维增强FLASH未显示结构主要为下矢状窦。病变组5例中DSA共发现12处血管病变,三维增强FLASH显示优于2DTOF10处,两者相仿2处。结论:三维增强FLASH对脑静脉系统的显示优于2DTOF序列,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脑内静脉结构的图像,对诊断脑静脉内血栓形成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 窦血栓形成 颅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彬 欧陕兴 +3 位作者 田联房 齐燕 刘思伟 张婧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84-2188,共5页
为了实现肺结节的智能识别,开发了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SCADP)。该系统包括肺实质分割、候选肺结节分割、肺结节特征选择与提取、肺结节分类、图像配准与融合、结节三维重建与定位和勾画病灶等功能模块。其中,采用活动轮廓... 为了实现肺结节的智能识别,开发了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SCADP)。该系统包括肺实质分割、候选肺结节分割、肺结节特征选择与提取、肺结节分类、图像配准与融合、结节三维重建与定位和勾画病灶等功能模块。其中,采用活动轮廓模型的分割方法实现候选肺结节分割,采用基于规则与专家系统的决策方法实现肺结节分类;采用自由变形法实现图像配准。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以区域标准差与区域能量相结合的融合规则实现多模图像的融合;基于改进的Shear-Warp算法快速实现体绘制。实验证明,该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满足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计算机辅助检测 分类 可视化 系统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氰丙烯酸正丁酯栓塞肝癌动静脉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向东 王伟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798-800,共3页
目的 探讨α 氰丙烯酸正丁酯 (NBCA)对肝癌动静脉瘘的栓塞效果。方法 肝癌合并肝动脉 -门静脉瘘和肝动脉 -肝静脉瘘 5 1例 ,以不同浓度的NBCA进行栓塞。结果 所有瘘口均成功闭塞 ,无并发症。结论 对于肝癌动静脉瘘 ,NBCA是一种有效。
关键词 α-氰丙烯酸正丁酯 临床应用 治疗性栓塞 栓塞剂 肝细胞癌 动脉脉瘘 NB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创伤性后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积慎 何恢绪 +8 位作者 胡卫列 彭光明 吕军 韩立新 聂海波 李清荣 黄孝庭 王元利 曹启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0,214,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创伤性后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病例术前、术后行盆腔部MRI检查,X线造影(顺行及逆行膀胱尿道造影)观察狭窄的部位、长度,疤痕的深度、广度,并均行开放手术进行验证。结果:MRI能清晰地显... 目的:探讨MRI在创伤性后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病例术前、术后行盆腔部MRI检查,X线造影(顺行及逆行膀胱尿道造影)观察狭窄的部位、长度,疤痕的深度、广度,并均行开放手术进行验证。结果:MRI能清晰地显示伤后盆腔内解剖结构改变,前列腺的位置及其与耻骨联合的关系,准确测量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长度,显示疤痕的范围及深度。结论:MRI对了解伤后盆腔内解剖结构改变,测量尿道狭窄部位、长度,估测疤痕的深度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尿道狭窄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CT诊断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海凌 欧陕兴 钱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3例,左侧6例,均位于气管外血管内间隙。肿瘤呈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大小为0.9cm...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3例,左侧6例,均位于气管外血管内间隙。肿瘤呈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大小为0.9cm×1.0cm~4.0cm×6.0cm。平扫肿瘤呈等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密度。增强后9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均较周围血管密度及正常甲状腺密度低,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者7例,2例肿瘤内可见坏死不强化区。结论:增强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石骨症的临床及X线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伟文 何旭升 +3 位作者 刁胜林 庞伟明 温志玲 欧陕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良、恶性石骨症的临床及X线平片的特征性表现,提高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良恶性石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平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5例,恶性7例。结果:良性病变的临床特点为早期无症状,发病轻,进展慢。恶... 目的:探讨良、恶性石骨症的临床及X线平片的特征性表现,提高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良恶性石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平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5例,恶性7例。结果:良性病变的临床特点为早期无症状,发病轻,进展慢。恶性型临床特点为发病早,进展快,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主要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12例石骨症的基本X线表现为全身骨质硬化,髓腔变窄。其中5例良性病变的特征性X线征象:椎体呈"夹心蛋糕"征5例,髂骨呈"同心圆"征5例,伴发病理性骨折2例;7例恶性病变的特征性X线征象:长、短骨呈"棒球杆"征7例,"骨中骨"征6例,肋骨呈"浆"征7例,头颅呈"面罩"征7例,椎体呈"夹心蛋糕"征2例,伴发佝偻病改变7例。结论:良恶性石骨症各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早期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放射摄影术 骨骼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宗海 杨文宇 +2 位作者 龚小卫 钱勇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前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扩增出KDR启动子、CD基因、TK基因序列,构建pKDR-CDglyTK质粒;以Adeasy-1系统为载体,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前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扩增出KDR启动子、CD基因、TK基因序列,构建pKDR-CDglyTK质粒;以Adeasy-1系统为载体,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构建携带KDR启动子调控下的CD与TK的融合基因腺病毒重组质粒pAdKDR-CDglyTK,重组质粒在293细胞中包装成病毒,并进一步扩增、纯化,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OI)体外感染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利用重组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的感染效率,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比较GCV(ganciclovir)和/或5-FC联合对转基因HUVE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dKDR-CDglyTK重组病毒,并高效地转染了HUVEC,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被转染的HUVEC对GCV和5-FC高度敏感。另外,MOI一定时,细胞存活率随GCV和5-FC浓度增加递减;GCV和5-FC浓度一定时,细胞存活率随MOI升高而降低。不同前药组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联合应用GCV+5-FC较单用GCV或5-FC对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P<0.05)。结论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效率与GCV和5-FC的浓度及重组腺病毒的MOI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性双自杀基因系统 脐静脉内皮细胞 杀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治疗 KDR启动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异构的病理表现及CT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正益 李兴耀 +2 位作者 欧陕兴 吴迪 王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研究心房异构的病理表现,探讨CT在心房异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左房异构和1例右房异构的患者分别行常规胸部和腹部CT平扫、胸腹部CT直接增强扫描及气管局部薄层扫描,研究、总结其手术所见及CT表现。结果左房... 目的研究心房异构的病理表现,探讨CT在心房异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左房异构和1例右房异构的患者分别行常规胸部和腹部CT平扫、胸腹部CT直接增强扫描及气管局部薄层扫描,研究、总结其手术所见及CT表现。结果左房异构的主要病理表现有双侧支气管对称(n=1)、左旋心(n=1)、水平肝(n=2)、下腔静脉肝内段缺如并奇静脉扩张(n=1)、短胰腺并双脾(n=1)及腹腔内脏和大血管镜位(n=l)等;右房异构的主要病理表现有双上叶气管性支气管、心脏和腹部器官镜位、短胰腺、下腔静脉在腰椎和腹主动脉之左侧等。结论CT在显示胸腹部脏器和大血管的形态及相互位置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心房异构的影像诊断极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心脏 断层摄影术 心房异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急性颅底外伤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兴耀 彭光明 罗正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CT 诊断 急性颅底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