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壮骨冲剂治疗31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5年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邓伟民 邵玉 +4 位作者 张金玉 马建青 崔伟历 韦蒿 贺扬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观察5年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了解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远期效果。方法于1997-07~2004-07选择2家医院门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174例,空白对照组136例,治疗组口服补肾... 目的观察5年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了解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远期效果。方法于1997-07~2004-07选择2家医院门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174例,空白对照组136例,治疗组口服补肾壮骨冲剂,空白对照组只接受对症治疗。采用丹麦产1100A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左前臂尺、桡骨。计算出前臂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比较:治疗组骨矿含量、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空白对照组骨矿含量、骨密度均低于入组时(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骨折发生率:治疗组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壮骨冲剂长期服用能明显提高及稳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矿含量、骨密度水平,降低新骨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中药疗法 骨矿含量 骨密度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骨髓ERRα和PGC-1α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3 位作者 谭新 王海彬 孙伟珊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3-1147,1158,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骨髓组织中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补肾健脾化瘀方)、阿...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骨髓组织中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补肾健脾化瘀方)、阿伦膦酸钠组。治疗12w后,小动物双能X线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HE染色观察胫骨近端骨形态,QPCR检测骨髓组织中ERRα、PGC-1α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模型组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中药组与阿伦膦酸钠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中药组与阿伦膦酸钠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髓组织中ERRα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PGC-1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予以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骨髓组织中ERR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PGC-1α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而阿伦膦酸钠组骨髓组织中ERR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PGC-1αmRNA表达水平虽呈现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脾化瘀方可能是通过提高骨髓组织中PGC-1αmRNA表达水平,降低ERRαmRNA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 雌激素相关受体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辅助生殖技术胚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谭新 赵彦鹏 +2 位作者 张金玉 郭新宇 邓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61-376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周期辨证施治对辅助生殖技术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我院辅助生育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症患者253例,随机分为中药试验组(116例)、单纯西药对照组(137例... 目的:观察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周期辨证施治对辅助生殖技术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我院辅助生育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症患者253例,随机分为中药试验组(116例)、单纯西药对照组(137例)。对照组按常规法予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周期辨证施治能降低ART促卵泡刺激素(FSH)的周期用量,提高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减少获卵率、优质胚胎空泡形成及早期流产的发生,与常规行ART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熟卵率、卵裂率、生化妊娠率、优质胚胎不均质、融合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预防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方面尚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周期辨证施治于ART中,与单纯西药组相比,中药能与促排卵西药一起发挥协同作用,减少FSH用量,从而减少过多卵子的生成,能提高正常受精率;减少胚胎碎片及空泡形成,降低早期流产率,进而提高种植率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中药周期 辨证论治 胚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与高血压脑出血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现红 邓伟民 +3 位作者 邹立 黄小让 陆兵勋 张雪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1-2522,2525,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高血压脑出血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南方医院高血压脑出血425例临床资料,对其不同血型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高血压脑出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中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O型血患高血压... 目的探讨广州市高血压脑出血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南方医院高血压脑出血425例临床资料,对其不同血型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高血压脑出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中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O型血患高血压脑出血比例最高(P=0.001),AB型血患病比例最低(P=0.027)。各血型构成与我国汉族人口血型构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型因素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具有一定影响作用,O型血与脑出血有一定关联,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型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清OPN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换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思敏 邓伟民 +3 位作者 魏秋实 谭新 孙伟珊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与骨密度(BMD)、骨标志物的关系,探索OP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5名绝经后女性进行研究,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1-4及左股骨颈BMD,测定血中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与骨密度(BMD)、骨标志物的关系,探索OP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5名绝经后女性进行研究,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1-4及左股骨颈BMD,测定血中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OPN、骨钙素(OC)、钙(Ca)和磷(P)。结果 1骨质疏松组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和正常组(F=0.118,P=0.000);2血清OPN水平与BMD(腰1-4,左股骨颈)、血Ca显著负相关,与年龄、β-CTX、OC显著正相关(P均<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左股骨颈骨密度(B,-11.971;SE,2.383;标准系数,-0.402;P=0.000)、血钙(B,-6.696;SE,2.383;标准系数,-0.225;P=0.006)是OPN水平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血清OPN水平与低BMD、高β-CTX水平及钙缺乏相关,该结果丰富了现有的临床证据,为防治PMOP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桥蛋白 骨标志物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PTH水平与区域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钱云峰 邓伟民 +7 位作者 刘坚 魏秋实 孙伟珊 陈现红 黄伟毅 邵玉 谭新 姜冰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7-843,共7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维生素D、PTH状态及其与区域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部体检的60名广州青年男性志愿受试者,年龄18~44岁。评估血清25(OH)D、PTH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维生素D、PTH状态及其与区域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部体检的60名广州青年男性志愿受试者,年龄18~44岁。评估血清25(OH)D、PTH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PTH与骨转换指标和区域骨密度(BMD)的相关性。结果 46.7%的青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30 ng/mL,53.3%低于30 ng/mL,5%低于20 ng/mL。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变量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PTH负相关(r=-0.264,P=0.042),与β-Crosslaps负相关(r=-0.257,P=0.047)。血清25(OH)D水平、PTH与L1-4以及单个腰椎L1、L2、L3、L4的BMD无相关性。股骨大转子BMD与血清25(OH)D正相关(r=0.271,P=0.040),校正年龄、BMI和骨生化指标后,正相关性更加明显(r=0.319,P=0.0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ALP与全腰、L1、L3、L4椎BMD相关,BMI、PINP与L2椎BMD相关,BMI、25(OH)D与全髋、大转子BMD相关。结论青年男性广泛存在血清25(OH)D不足状态,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大转子BMD明显正相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维持大转子区域的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青年男性 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区域性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清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苏海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32-3934,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SRC-3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骨质疏松症的临界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SRC-3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血清SRC-3水平与骨密度分级呈负相关(r=-0.543,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SRC-3浓度值0.297 ng/m L是骨质疏松的诊断临界值。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RC-3水平与BMI(r=0.395,P<0.001)和腰椎BMD(r=0.503,P<0.001)呈正相关。结论:SRC-3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量丢失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骨量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酮饮食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郭超凡 周剑 +7 位作者 吴晓亮 蒋晖 鲁凯伍 陈建庭 吴增晖 虞容豪 刘捷 朱青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1-575,共5页
目的测量接受生酮饮食(KD)治疗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血酮和血糖水平,评价KD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录2012年5月~2013年10月被诊断为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共10例,予以KD治疗,每日监测血酮、血糖、尿酮。每周观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 目的测量接受生酮饮食(KD)治疗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血酮和血糖水平,评价KD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录2012年5月~2013年10月被诊断为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共10例,予以KD治疗,每日监测血酮、血糖、尿酮。每周观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体质量指数等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 10例患者分别接受KD治疗4~29 d,平均12.9 d。所有患者血酮于禁食期内升高并在进食KD后维持于2.0 mmol/L以上,尿酮保持于+++^++++,血糖保持于2.2 mmol/L以上。除血清氯及体质量指数外,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轻触觉及针刺觉未见明显改变,运动ASIA总评分从平均33.3分增加到35.1分。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紊乱(腹泻,恶心,食欲不佳,腹部不适感),1例患者于初期出现低血糖症状,1例患者维持期出现荨麻疹。所有不良反应在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改善。结论 KD能够提高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酮体水平、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行生酮饮食是安全和可行的,也为今后研究其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脊髓损伤 酮体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Wnt/β-catenin和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途径 被引量:5
9
作者 魏秋实 邓伟民 +5 位作者 陈现红 黄伟毅 谭新 孙伟珊 邵玉 潘志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30,共5页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因其廉价及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在肾病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肠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许多疾病中广泛应用。然而,GC有许多影响代谢的副作用,比如胰岛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因其廉价及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在肾病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肠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许多疾病中广泛应用。然而,GC有许多影响代谢的副作用,比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青光眼、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在使用GC治疗疾病过程中引起的骨量丢失,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强,易于发生骨折。GIOP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随着骨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GIOP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渗透到组织,细胞和分子改变的过程中。本文将围绕Wnt/β-catenin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交联反应在GIOP发病机制中作用进行讨论,为GIOP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郭桢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4-678,711,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选择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0例,术前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1~4(L1-4)骨密度,根据WHO颁布的诊断标准,分为试验组(腰椎BMD T评分<-2.5,10例)和对照组(T评分>-1.0,10例),术中取一侧开路器切除的粗隆部位松质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等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组织中SRC-3,PGC-1α,CBP/P300,P/CAF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36,0.003,0.027),OPN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4)。Osteocalin m RNA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SRC-3和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分别下调了(53.23±0.55)%(P=0.037)和(72.17±0.64)%(P=0.003)。结论 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机械振动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流变异常状态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新 魏秋实 +3 位作者 陈现红 孙伟珊 邵玉 邓伟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机械振动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全身振动组、福美加组。治疗8周后,收集左侧股骨和全血分别行骨矿含量、骨密度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模型组的骨矿含... 目的探讨全身机械振动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全身振动组、福美加组。治疗8周后,收集左侧股骨和全血分别行骨矿含量、骨密度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模型组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福美加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和全身振动组(P<0.05),而全身振动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200/S、30/S、3/S、TK、IR、EPT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振动组30/S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势大鼠存在血流变异常反应,全身机械振动可改善全血中切粘度30/S异常状态,提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机械振动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 血液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平 邢强强 +6 位作者 洪郭驹 杨国柱 刘楠 孙伟珊 胡伶平 邓伟民 马承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及其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Micro-CT和生物学技术检测rh PTH(1-34)对GIOP的防治作用。方法 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及其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Micro-CT和生物学技术检测rh PTH(1-34)对GIOP的防治作用。方法 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rh PTH(1-34)组(试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10b、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rh PTH(1-34)干预后,行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在Micro-CT中,试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试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茜红素染色中,试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骨组织中Wnt10b、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予BMP-2诱导,经rh PTH(1-34)干预后,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试验组成骨增强(P<0.05)。结论 rh PTH(1-34)可通过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成骨因子Wnt10b、β-catenin防治GIOP,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rhPTH(1-34) Β-CATENIN Wnt1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电兴奋、超短波综合治疗输尿管结石
13
作者 范秀华 高璞 陈勇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07-1207,共1页
关键词 感应电 电兴奋 超短波 综合治疗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对骨内细胞效应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杰 陈现红 邓伟民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机械振动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预防和治疗方法,能改善骨代谢状况和微观结构,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形成。骨细胞为感测机械应力载荷的细胞,既能探测骨加强、减弱以及修复微骨折的需要,也能探测骨小管内液体与循环激素变化。机械信号传导通过... 机械振动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预防和治疗方法,能改善骨代谢状况和微观结构,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形成。骨细胞为感测机械应力载荷的细胞,既能探测骨加强、减弱以及修复微骨折的需要,也能探测骨小管内液体与循环激素变化。机械信号传导通过Wnt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RANKL信号,限制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本文就机械振动对骨内细胞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骨质疏松 细胞效应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