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_1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静 陈艺 +2 位作者 韩苏宁 邹玉平 邹秀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1、3、7 d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0.52,0.72)。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TGF-β_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_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泪液中TGF-β_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上皮瓣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上皮下雾状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静 陈艺 +1 位作者 邹秀兰 邹玉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Tenon囊成纤维(human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HTFs)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治疗对策。方法体外培养HTFs细胞,应用不同浓度(50μg·mL^(-1)、100μg·mL...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Tenon囊成纤维(human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HTFs)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治疗对策。方法体外培养HTFs细胞,应用不同浓度(50μg·mL^(-1)、100μg·mL^(-1)、150μg·mL^(-1)、200μg·mL^(-1))的Art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Ar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Art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rt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Art作用细胞48 h后,MT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Art处理组对HTFs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μg·mL^(-1)、100μg·mL^(-1)、150μg·mL^(-1)、200μg·mL^(-1) Art作用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均为P<0.05),分别为8.80%±0.88%、11.60%±0.56%、16.30%±1.03%、23.40%±1.6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rt处理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均呈浓度依赖性(均为P<0.05)。结论 Art可抑制HTF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而实现的。Art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特征的调查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彧 皮红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 了解不同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的情况。方法 对北京市和广州市25家医院的在岗临床执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一般情况和MBI—SS问卷两部分。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护士群体,去人格化分值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以21~25岁年龄段护士... 目的 了解不同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的情况。方法 对北京市和广州市25家医院的在岗临床执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一般情况和MBI—SS问卷两部分。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护士群体,去人格化分值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以21~25岁年龄段护士的分值为最高;已生育的护士去人格化程度低于未生育的护士;不同科室的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3个维度的分值均有差异,其中急诊科、ICU和内科的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高;不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无差异;不同职称的护士群体间,副主任护师的个人成就感最高,护师的个人成就感最低。结论 21—25岁年龄段的护士,急诊科、ICU、内科的护士,以及护师是工作倦怠程度较高的群体,应是管理者干预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群体 工作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