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建强 屠伟峰 +3 位作者 张军龙 郄文斌 戴永忠 刘中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725-2727,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VA)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择期手术患者,以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围术期VA及HRV,于术前1d内监测至少12h,术后监测48h。高危室早(HRVEB)包括频发室早(≥10次室早/h)、成对室早、室速和Low... 目的:探讨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VA)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择期手术患者,以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围术期VA及HRV,于术前1d内监测至少12h,术后监测48h。高危室早(HRVEB)包括频发室早(≥10次室早/h)、成对室早、室速和Lown更高级别的VA。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HRVEB将患者分为HRVEB组(Ⅰ组)和非HRVEB组(Ⅱ组)。结果:共发生HRVEB44例(29.3%)为Ⅰ组,其中术前18例(12.0%),术后39例(26.0%),重叠13例(8.7%);未发生HRVEB者106例为Ⅱ组。术前:Ⅰ组低频功率(LF)及极低频功率(VLF)显著低于Ⅱ组(P<0.05);术后:两组HRV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Ⅰ组总功率、高频功率、LF、VLF在术后2d又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HRVEB主要发生于术后,尤其术前已有HRVEB者术后出现HRVEB的机率更高、程度更严重,可能与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具体表现为:(1)Ⅰ组术前HRV下降,尤其LF、VLF异常降低;(2)术后两组HRV下降,但Ⅰ组下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手术期间 心率变异性 围术期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HRV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戴建强 屠伟峰 +3 位作者 郄文斌 施冲 戴永忠 刘中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60-961,共2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 )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 15 0例中老年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根据围术期是否...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 )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 15 0例中老年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分为缺血组 (A组 )和非缺血组 (B组 )。结果 :共有 3 7人发生心肌缺血 (A组 ) ,其中术前有 7例发生 ,术后有 3 4例发生 ;另 113人未发生心肌缺血 (B组 )。A组术前HF(高频功率 )、LF(低频功率 )、LF/HF(低频与高频比值 )低于B组 (P <0 0 5 ) ;两组术后HRV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 ,A组TP(总功率 )、HF、LF、VLF(极低频功率 )、LF/HF在术后 2d内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 ;术前HF、LF、LF/HF异常降低对心肌缺血尤其是术后心肌缺血可能具有比较重要的预测价值 ;术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降低、交感 /迷走张力严重失衡且恢复较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建强 屠伟峰 +1 位作者 郄文斌 张军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 :探讨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0例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于术前 1d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患者按年龄分为 5组 :A组 :<5 5岁 ,2 3例 ;... 目的 :探讨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0例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于术前 1d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患者按年龄分为 5组 :A组 :<5 5岁 ,2 3例 ;B组 :5 5~ 64岁 ,2 2例 ;C组 :65~ 69岁 ,41例 ;D组 :70~ 74岁 ,3 6例 ;E组 :≥ 75岁 ,2 8例。结果 :术前TP、LF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 ,B、C、D、E组TP、LF显著低于A组 ,E组HF、D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1d各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 ,B、D、E组TP和B、C、E组HF显著低于A组 ,D、E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2d ,各组HF ,D、E组TP、LF进一步降低 ,D、E组TP、LF/HF显著低于A组。结论 :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表现为 :( 1)年龄愈大 ,术前自主神经功能愈低下 ;( 2 )术后高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降低幅度相对较大 ,迷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年龄 心率变异性 TP 术前 LF 临床意义 下降趋势 影响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戴建强 屠伟峰 +4 位作者 郄文斌 魏涧琦 张军龙 戴永忠 刘中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12-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 2 0例 ,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 1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结果 :围术期共发生心肌缺血...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 2 0例 ,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 1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结果 :围术期共发生心肌缺血 67人次 ,绝大部分发生于术后 ;术前糖尿病组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曲线下面积比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二天 ,两组患者缺血次数、缺血时间、缺血曲线下面积以及糖尿病组的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 0 0 1) ,其中 ,糖尿病组心肌缺血各指标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前心肌缺血比非糖尿病患者重 ;术后两组心肌缺血明显重于术前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围术期 心肌缺血 监测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下肢毁损伤伴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和麻醉管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屠伟峰 魏润琦 +4 位作者 戴永忠 何静 吴群林 孙强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20-722,共3页
目的 :总结 3例因车祸致重度创伤性休克、严重双下肢毁损伤患者的成功救治和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 1)尽量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包括病人的搬送、麻醉和监测时间 ;( 2 )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 ,维持最低有效灌注... 目的 :总结 3例因车祸致重度创伤性休克、严重双下肢毁损伤患者的成功救治和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 1)尽量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包括病人的搬送、麻醉和监测时间 ;( 2 )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 ,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 ,缩短低血压时间 ,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 ;( 3)麻醉要求诱导占时短 ,循环干扰少 ,又可主动管理呼吸和提高动脉血氧合 ,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 ,避免或慎用有循环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 ;( 4 )手术开始前使用足量广谱强效抗生素 ,必要时重复使用 ;( 5 )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 6 )气管拔管前彻底吸尽口咽部和气管内分泌物 ,消除抑制呼吸诸因素 ,并积极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咳痰和早期活动。结果 :3例病人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 ,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 :我们所采取的系列措施是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创伤性休克 出血性休克 体液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手术1例麻醉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梅 戴永忠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44-2344,共1页
患者男,29岁,因病态肥胖。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减容术。患者身高178cm,体重179kg,BMI53kg/m^2,腰围160em,臀围159c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3U/L.B超检查示脂肪肝.
关键词 肥胖患者 病态肥胖 全身麻醉 胃减容手术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腹腔镜胃减容术 B超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与μ-阿片受体在胃投射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共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蒋群 屠伟峰 +3 位作者 徐少群 赵高峰 郄文斌 李国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876-2879,共4页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V1)与μ-阿片受体在胃调控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共存表达,探讨其在急性胃黏膜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分三组,正常对照组(NC组)、浸水束缚应激(WIRS)组(WIRS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V1)与μ-阿片受体在胃调控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共存表达,探讨其在急性胃黏膜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分三组,正常对照组(NC组)、浸水束缚应激(WIRS)组(WIRS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组)。采用经典WIRS方法复制急性胃黏膜损伤(AGML)模型,于应激6 h后观察大体胃黏膜损伤程度,并记录溃疡指数(GI),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TRPV1与μ-阿片受体在胸段DRG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ELASA法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GRP含量。结果:TRPV1与μ-阿片受体在胸段胃投射DRG神经元上共存表达,且AGML大鼠胃黏膜GI和CGRP含量都明显增高,而舒芬太尼预处理虽使CGRP含量更高,GI较WIRS组显现非常显著下降。结论:TRPV1参与了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激活μ-阿片受体可活化TRPV1释放CGRP从而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阿片受体 TRPV1 CGRP 舒芬太尼 急性胃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酒精性肝病并发顽固性多发性脑脓肿、脓胸1例的围麻醉期处理
8
作者 屠伟峰 吴群林 +2 位作者 戴建强 林日辉 郄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重度 围麻醉期 多发性脑脓肿 左侧 顽固性 脓胸 入住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黎治滔 徐波 +3 位作者 卿朝辉 黄华扬 彭捷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22-3023,共2页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因其对体位要求简单、生理干扰小,在下肢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尤其适用于合并多种并发症或椎管内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1]。本文拟在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比较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并...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因其对体位要求简单、生理干扰小,在下肢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尤其适用于合并多种并发症或椎管内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1]。本文拟在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比较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ClinicalTrials.gov注册(ID:NCT02084368)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手术 临床应用 手术中 单侧 并发症发生率 医学伦理委员会 腰硬联合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创伤对CPK活性动态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强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创伤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活性 临床观察 测定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时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兆芸 屠伟峰 +2 位作者 何洹 黄静霞 施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8-720,723,共4页
目的测定复合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时七氟烷抑制切皮体动反应的呼气末肺泡50%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in 50%,EC50)和95%有效浓度(EC95)。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病人,输注右美托咪啶0.5 mg/kg后8... 目的测定复合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时七氟烷抑制切皮体动反应的呼气末肺泡50%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in 50%,EC50)和95%有效浓度(EC95)。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病人,输注右美托咪啶0.5 mg/kg后8%七氟烷和芬太尼3 mg/kg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七氟烷浓度降至5%,同时给琥珀胆碱1~2 mg/kg肌松人后的行呼气末管七内氟插烷管浓。度七为氟1.烷5%和。右七美氟托烷咪最啶低0肺.2泡mg有(/效kg.浓h)度维(M持A麻C醉)按,七改氟良烷序呼贯气法末增浓加度或稳减定少100.2m%in。后用开概始率手单术位。回第归1法个病计算七氟烷抑制切皮反应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可性区间(CI)。结果七氟烷抑制切皮体动反应的EC50为0.94%,95%CI为0.76%~1.07%;EC95为1.23%,95%CI为1.09%~2.05%。结论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时,七氟烷抑制切皮体动反应EC50为0.94%和EC95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七氟烷 切皮体动反应 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军龙 屠伟峰 +3 位作者 戴建强 戴永忠 郄文斌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31-532,共2页
目的观察长寿老年(≥90岁)患者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例,以动态心电图(DMSHolter5.0型)监测每例患者术前日23:00至术晨7:00及术后1、2d相同时间段HRV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2d,总... 目的观察长寿老年(≥90岁)患者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例,以动态心电图(DMSHolter5.0型)监测每例患者术前日23:00至术晨7:00及术后1、2d相同时间段HRV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2d,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LF/HF和极低频功率(VLF)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经受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后,老年患者心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交感神经调节心脏活性受损和均衡性改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术前 术后 心率变异性 交感神经 神经功能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人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毒性反应致呼吸心跳停止1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屠伟峰 吴新海 +3 位作者 何洹 阮聘仙 戴建强 施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水泥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肠道组织和肠道外器官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郄文斌 屠伟峰 +3 位作者 何静 刘中华 戴建强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 (I/R)对肠道局部组织、肠道外器官的损伤和对细菌 /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 (时间 60min)技术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GIRI)大鼠模型 ,观察 :( 1)门脉血和动脉血pH的变化 ;( 2 ... 目的 :研究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 (I/R)对肠道局部组织、肠道外器官的损伤和对细菌 /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 (时间 60min)技术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GIRI)大鼠模型 ,观察 :( 1)门脉血和动脉血pH的变化 ;( 2 )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 (鲎试剂定量试验法 )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变化 ;( 3)检测不同组织的细菌移位量 ;( 4)组织湿干重比值的变化。结果 :成功复制了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肠道I/R损伤可引起 :( 1)I/R后 3h ,门脉血和动脉血pH明显下降 (P均 <0 0 1) ,再灌注后 2 4h后基本恢复正常 ;( 2 )门、腔静脉血中内毒素水平较缺血前水平明显升高 (P均 <0 0 1) ,门脉血浆内毒素高于腔静脉血 (P <0 0 1) ,血浆TNF α在再灌注后 3h达峰值 ,明显高于缺血前水平 (P均 <0 0 1) ;( 3)肠系膜各组淋巴结和肺、肝、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大量细菌 ,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 4)组织湿干重比值均显著高于缺血前水平。结论 :全肠道缺血再灌注可损伤肠道黏膜屏障 ,引起细菌 /内毒素移位 ,血浆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全肠道缺血 再灌注损伤 内毒素移位 细胞因子 多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和炎性介质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郄文斌 屠伟峰 +2 位作者 戴建强 于东男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扣押和炎性介质对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G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后(POR)3、6、24、48、72h共6组(n=6),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时间60min)技术复制GIR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扣押和炎性介质对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G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后(POR)3、6、24、48、72h共6组(n=6),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时间60min)技术复制GIR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各时相点(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毒素(LPS)水平的变化;(2)血浆和肺组织的磷脂酶A2(PLA2)和弹性蛋白酶(NE)活性的变化;(3)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4)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GIR模型,GIR损伤可引起(1)血浆PLA2活性和LPS水平的较缺血前明显上升(均P<0.01);(2)再灌注后各时点血浆NE活性和TNF-α水平较缺血前明显增高(均P<0.01);(3)再灌注后各时点肺组织的MPO、PLA2和NE活性较缺血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4)再灌注后各时点肺W/D均显著高于缺血前水平(均P<0.01);(5)肺W/D的变化不仅与血浆LPS、TNF-α、NE密切相关,而且与肺组织中MPO、PLA2也密切相关。结论:大鼠GIR后,血浆LPS、TNF-α和NE大量释放及肺组织中PMN活化、扣押和PLA2的激活促发和加重了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手术期间CO_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肺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郄文斌 屠伟峰 +1 位作者 魏涧琦 戴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41-942,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手术 (LC)期间CO2 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肺通气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胆囊手术 2 0例青壮年病人 ,除外科情况外 ,无其它脏器官病变和功能损害。观察CO2 气腹 (压力为 1 6kPa)前和气腹后动脉血气和循环的变化。结...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手术 (LC)期间CO2 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肺通气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胆囊手术 2 0例青壮年病人 ,除外科情况外 ,无其它脏器官病变和功能损害。观察CO2 气腹 (压力为 1 6kPa)前和气腹后动脉血气和循环的变化。结果 :CO2 气腹 (压力为 1 6kPa)对循环有明显增强作用 ,收缩压 (BPs)、舒张压 (BPd)和心率与收缩压乘积 (RPP)较气腹前明显升高 (P值分别小于 0 0 2 ,0 0 0 5和 0 0 5 )。但肺通气已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与气腹前比较 ,PaCO2 和PETCO2 明显上升 (P值均 <0 0 0 1) ,其中有 40 %病人PaCO2 已超过 5 3 3kPa ,平均升高 16 5 8% ,最高达 3 9 43 %。气道内峰压 (PPaw)亦明显升高 ,动脉血的酸碱度 (pHa)和潮气量 (VT)却明显下降 (P值均 <0 0 0 1) ,其中VT 平均下降 14 46% ,最高达 2 7 3 8%。但经适当增加VT(约 15 %~ 3 0 % ) ,上述肺通气副作用除PPaw稍有增高外 ,都很快得到纠正。结论 :CO2 气腹 (压力 1 6kPa)可明显影响肺通气效力、但不抑制循环 ,反而有增强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全麻状态下行LC期间 ,必须有可靠的VT、PPaw、PETCO2 或动脉血气监测 ,尤其对高龄和肺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更为重要 ;此外 ,间歇正压通气 (IPPV)期间气腹后VT 应适当增加 15 %~ 3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手术 外科手术 腹腔镜 气腹 高碳酸血 肺通气 血液流变学 LC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肠道去污和盲肠造口/结肠灌洗对猪急性重症胰腺炎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屠伟峰 朱维铭 +4 位作者 何静 魏涧琦 郄文斌 何洹 黎介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肠道去污 (SDD)和盲肠造口、结肠灌洗对猪急性重症胰腺炎 (ASP)后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长白种猪 2 3头 ,体重 16 - 2 2kg,雌雄不限 ,随机分为 4组 :组Ⅰ :假手术对照组 (n=5 ) ;组Ⅱ :ASP对照组 ... 目的 :观察选择性肠道去污 (SDD)和盲肠造口、结肠灌洗对猪急性重症胰腺炎 (ASP)后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长白种猪 2 3头 ,体重 16 - 2 2kg,雌雄不限 ,随机分为 4组 :组Ⅰ :假手术对照组 (n=5 ) ;组Ⅱ :ASP对照组 (n =6 ) ;组Ⅲ :ASP +SDD预防组 (n =6 ) ;组Ⅳ :ASP +盲肠造口、结肠灌洗组 (n =6 )。在麻醉状态下 ,进腹向胰总管注入 1mL/kgBW 5 %牛磺胆酸钠混合液 [内含 (8- 10 )× 10 6BAEE单位胰蛋白酶 /L ,pH 7 6 ]诱导ASP。以 0 9%NaCl磷酸盐缓冲液取代 5 %牛磺胆酸钠混合液即为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ASP诱导前 30min、诱导后 6h、2 4h、4 8h、72h采集腔静脉血作内毒素测定 (鲎试剂法 )。ASP后 72h ,采集门、腔静脉血及大小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肺门淋巴结、胰腺组织作系列细菌定量培养和细菌鉴定。结果 :预防性SDD不仅可非常显著降低大便培养中肠杆菌数 (P <0 0 1) ,而且使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 ,血和组织器官中移位细菌数量明显降低。盲肠造口、结肠灌洗亦可有效地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组织器官中移位细菌数量。结论 :预防性SDD或盲肠造口 /结肠灌洗均可有效地减少胰腺炎性肠道细菌 /内毒素移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细菌移位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新海 屠伟峰 +3 位作者 郄文斌 杨传红 杨太成 曾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73-775,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对有(或)无H LPS刺激的离体培养中性粒细胞(PM N s)凋亡和存活的影响。方法:采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血浆-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M N s,分为4组:对照组,rhG H(100ng/m L)组,LPS100ng/m L组,LPS100...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对有(或)无H LPS刺激的离体培养中性粒细胞(PM N s)凋亡和存活的影响。方法:采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血浆-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M N s,分为4组:对照组,rhG H(100ng/m L)组,LPS100ng/m L组,LPS100ng/m L刺激1h后加rhG H100ng/m L组,离体培养3h和24h上流式细胞仪检测PM N s的凋亡(A nnexin V法)。结果:无LPS刺激状态下,rhG H可引起PM N s早期凋亡率减少、存活率增加,但不影响晚期凋亡/死亡率;有LPS刺激状态下,rhG H不影响PM N s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死亡率和存活率,而且可能对LPS对PM N s刺激有一定阻抑作用。结论:无LPS刺激状态下,rhG H可延迟PM N s凋亡、增强PM N s活力;与LPS共同孵育时,rhG H不影响PM N s凋亡和活力,且对LPS对PM N s的刺激有一定阻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中性粒细胞凋亡 PMNS 密度梯度离心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RHGH 离体培养 LPS 外周静脉血 凋亡率 阻抑作用 存活率 健康人 对照组 mL 24h 状态 死亡率 早期 晚期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诱导无肌松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浓度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春梅 何洹 施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测定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选择27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吸入8%七氟醚诱导同时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02ng/ml。患者... 目的测定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选择27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吸入8%七氟醚诱导同时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02ng/ml。患者意识消失后七氟醚浓度降至5%,待舒芬太尼的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平衡1min后行气管插管。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出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0.325ng/ml,95%CI为0.307~0.342ng/ml;EC95为0.363ng/ml,95%CI为0.344~0.498ng/ml。结论七氟醚诱导时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和EC95为0.325ng/ml和0.363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气管插管反应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预测和防治 被引量:17
20
作者 屠伟峰 戴建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非心脏手术 老年患者 围术期 心肌缺血 预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