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辅助化疗在结肠癌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聂晨阳 王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9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Ⅲ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辅助化疗者62例,单纯手术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及辅助化疗组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Ⅲ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辅助化疗者62例,单纯手术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及辅助化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辅助化疗组3年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2%vs 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辅助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患者大都可耐受。结论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大都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辅助化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晓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院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院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为(4.79±0.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62±0.91)分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90,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23,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改良 颅脑损伤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晨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收治的采用TACE、3-DCRT联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TACE治疗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收治的采用TACE、3-DCRT联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TACE治疗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前34例甲胎蛋白升高,对照组中33例甲胎蛋白升高,经治疗后,观察组中30例患者甲胎蛋白下降,对照组24例患者甲胎蛋白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68.29%(28/41),高于对照组的51.22%(2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确实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法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且并不增加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 晚期肝癌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冬青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和B型尿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双伟 吕丽萍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毛冬青颗粒对慢性心衰患者核因子κB(NF-κB)、和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使用西医基础治疗+中药毛冬青颗粒。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NF-κB... 目的:观察毛冬青颗粒对慢性心衰患者核因子κB(NF-κB)、和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使用西医基础治疗+中药毛冬青颗粒。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NF-κB和BNP水平。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血清NF-κB、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2组治疗前后二项指标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疗效,西医基础治疗加毛冬青颗粒能提高疗效,毛冬青颗粒对慢性心衰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核因子ΚB B型尿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与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关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少玲 李穗鸥 +1 位作者 朱尚文 朱海斌 《现代医院》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兔缺血-再灌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与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关性,评估极化液(GIK)、美托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兔,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LAD)复制动物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中HRV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 目的分析兔缺血-再灌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与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关性,评估极化液(GIK)、美托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兔,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LAD)复制动物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中HRV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N)、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给予GIK、美托洛尔及其合用,观察其对HRV和血浆NE、N、NPR、AngⅡ的影响,各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 LAD阻断后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血浆NE、N、PRA和AngⅡ增加,而HRV各项指标减少,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失衡,HRV与血浆NE、N、PRA和AngⅡ有明显的相关性。GIK及美托洛尔能明显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HRV各项指标,改善交感活性。二药合用效果更佳,并能显著降低血浆NE、N、PRA和AngⅡ(p<0.01)。结论本实验表明GIK、美托洛尔有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交感神经活性,维持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的作用,这可能是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脏,防治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自主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GIK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鹏 聂晨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1期150-151,共2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行连续血液滤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综合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行连续血液滤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综合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病死率、APACHEⅡ评分、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0.9%和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8.94±1.68)分vs(10.39±3.28)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淀粉酶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血液滤过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血液滤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余进 陈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3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6.4±8.2)分,SDS评分为(33.9±7.1)分,对照组分别为(45.2±7.9)分和(49.2±8.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90、6.730;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心理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碧连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186-18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35),双号作为观...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35),双号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HR、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利于减少呼吸肌耗氧,改善呼吸肌疲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入院次数,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最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