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郊鼠中检出埃立克体样微生物 被引量:5
1
作者 潘华 刘世忠 +2 位作者 马玉海 佟世德 孙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 了解曾经两次暴发犬埃立克体病流行的广州市郊某养犬基地野生啮齿动物感染埃立克体情况。方法 用 16SrRNA基因埃立克体属特异引物对抓捕的动物全血及脾脏样本进行PCR检测 ,阳性样本克隆测序 ,所得序列与Gen Bank中注册的核苷酸... 目的 了解曾经两次暴发犬埃立克体病流行的广州市郊某养犬基地野生啮齿动物感染埃立克体情况。方法 用 16SrRNA基因埃立克体属特异引物对抓捕的动物全血及脾脏样本进行PCR检测 ,阳性样本克隆测序 ,所得序列与Gen Bank中注册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在所抓捕的 2 6只野生啮齿动物中 ,3份褐家鼠全血样本和一份脾样本检出埃立克体特异阳性带。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这 3只鼠所携带的埃立克体样微生物基因完全一致。该基因与核酸数据库中的埃立克体Schotti株有最大同源性 (99 0 4 % )。结论 此次发现的埃立克体与该基地流行的犬埃立克体Gzh982株和扁平埃立克体Gzh981株有很大差异。该菌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埃立克体 微生物 褐家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虫媒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立辉 方美玉 蒋廉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虫媒病毒 流行病学 分离 传播媒价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刺叮传播和经卵传递登革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立辉 方美玉 +1 位作者 陈翠华 彭翼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评价白纹伊蚊在我国传播登革病毒 (DEN)的媒介效能和了解自然界蚊媒体内病毒的保存机制 ,应用 C6 / 36细胞培养结合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 ,研究证明经口感染 DEN的白纹伊蚊 ,不仅对 DEN有较高的感染率 (32 .1%— 32 .8% ) ,而且通... 为评价白纹伊蚊在我国传播登革病毒 (DEN)的媒介效能和了解自然界蚊媒体内病毒的保存机制 ,应用 C6 / 36细胞培养结合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 ,研究证明经口感染 DEN的白纹伊蚊 ,不仅对 DEN有较高的感染率 (32 .1%— 32 .8% ) ,而且通过直接叮咬敏感乳鼠 ,也能传播 DEN。对感染♀蚊的子 1和子 2代♀♂成蚊分别进行全蚊匀浆病毒分离和直接叮咬乳鼠法检测 ,也证明白纹伊蚊能经卵传递 DEN,至少可传 2代以上。说明白纹伊蚊对 DEN能起较大的媒介效能。且在维持 DEN的自然循环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 经贸传递 媒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Smad3和Smad4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一平 杨晓 +5 位作者 邓初夏 邓继先 蒋忠军 吕亚歆 程萱 黄翠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38-542,共5页
Sm ad3 和 Sm ad4 是将 T G Fβ的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核内的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 T G Fβ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的磷酸激酶,使 Sm ad3 发生磷酸化,活化的 Sm ad3 与 Sm ad4 结合,... Sm ad3 和 Sm ad4 是将 T G Fβ的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核内的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 T G Fβ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的磷酸激酶,使 Sm ad3 发生磷酸化,活化的 Sm ad3 与 Sm ad4 结合,形成异源复合物,进入到核中.然后 Sm ad4 以 D N A 结合蛋白的形式与特定的 D N A 结合,将 T G Fβ的信号传到核内.激活转录,诱导背中胚层的形成,抑制细胞的分化等.经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鉴定了 Sm ad3 和 Sm ad4 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构建 Sm ad3 和 Sm ad4 的 C 端、 N 端和中间连接区的突变体,将这些突变体克隆到 p G A D424 和 p G B T9 载体中,并转化到 H F7 C 酵母中.通过 Leu- / Trp- / His- S D 平板上菌落的形成,和 X- gal显色反应鉴定转化到酵母中的两个克隆质粒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 Sm ad4 与 Sm ad3 异源相五作用时,主要是通过 Sm ad4 的中间连接区.在同源作用时, Sm ad3 是通过 C 端,而 Sm ad4 是通过中间连接区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SMAD4 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鼻疽新疫源地调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佟世德 宋旸 +2 位作者 陆振豸 蒋忠军 庞洪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4-64,共1页
类鼻疽新疫源地调查研究佟世德,宋旸,陆振豸,蒋忠军,庞洪霞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类鼻疽病人增多[1],我国发现多例病人,有关专家认为类鼻疽疫源地有扩大趋势(2)(3)。类鼻疽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当... 类鼻疽新疫源地调查研究佟世德,宋旸,陆振豸,蒋忠军,庞洪霞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类鼻疽病人增多[1],我国发现多例病人,有关专家认为类鼻疽疫源地有扩大趋势(2)(3)。类鼻疽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当强,完全可能在我国南方降雨较多的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新疫源地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犬血清埃立克体抗体季节消长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华 马玉海 +6 位作者 温博海 蹇锐 刘世忠 胡永辉 林远清 欧海涛 温贤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为了解犬埃立克体抗体全年消长情况 ,从而掌握犬埃立克体病在广州地区流行规律 ,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犬埃立克体病。以查菲埃立克体 2 8kD重组蛋白为抗原 ,采用免疫印迹法 ,逐月检测犬血清埃立克体抗体水平。结果表明 ,1~ 3月抗体... 为了解犬埃立克体抗体全年消长情况 ,从而掌握犬埃立克体病在广州地区流行规律 ,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犬埃立克体病。以查菲埃立克体 2 8kD重组蛋白为抗原 ,采用免疫印迹法 ,逐月检测犬血清埃立克体抗体水平。结果表明 ,1~ 3月抗体呈缓慢上升趋势 ,4月后急剧上升 ,并维持高水平至 10月 ,之后急剧下降。其抗体消长情况与先前我们调查的犬埃立克体病的发病和流行规律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血清 埃立克体 抗体 季节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玉海 潘华 +3 位作者 佟世德 孙洋 胡永辉 宋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了表述比格犬感染埃立克体 (Ehrlichia)后的临床表现 ,用已确证为E .platys和E .canis混合感染的犬血对 5条比格犬进行了人工感染 ,并对临床和血液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埃立克体病的潜伏期为 6~ 2 9天 ,其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眼... 为了表述比格犬感染埃立克体 (Ehrlichia)后的临床表现 ,用已确证为E .platys和E .canis混合感染的犬血对 5条比格犬进行了人工感染 ,并对临床和血液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埃立克体病的潜伏期为 6~ 2 9天 ,其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眼结膜苍白、厌食、精神沉郁、体重严重减轻、腹泻带血、多处有淤血斑点出现、6~ 45天内全部死亡。血液学变化显示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0 1,P <0 .0 5 )。由此可见 ,比格犬对 2种埃立克体 (E .canis和E .platys)混合感染的敏感性很高 ,严重的临床表现与美国学者普遍认为的亚临床状态相左 ,这可能是中国Gzh981株 (E .platys)和Gzh982株 (E .canis)与国外株在毒力上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埃立克体病 临床表现 人工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及其在战士运动素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颜光宇 张虎山 张明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3,共3页
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及其在战士运动素质研究中的应用第一军医大学颜光宇广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张虎山,张明海近年来,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人们已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如:线性加权函数法、模糊数学法、指数法等。本文讨... 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及其在战士运动素质研究中的应用第一军医大学颜光宇广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张虎山,张明海近年来,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人们已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如:线性加权函数法、模糊数学法、指数法等。本文讨论较为常用的线性加权函数法。该类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士 运动素质 评价 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蚊体内黄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立辉 陈翠华 +2 位作者 彭翼飞 蒋廉华 方美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报告了应用自行设计的黄病毒通用引物和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成功地扩增了实验室脑内接种感染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RNA和海南省非流行区野外捕获的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体内黄病毒RNA。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获得结果迅速。能检出5... 本文报告了应用自行设计的黄病毒通用引物和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成功地扩增了实验室脑内接种感染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RNA和海南省非流行区野外捕获的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体内黄病毒RNA。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获得结果迅速。能检出5只蚊虫中含有1只阳性蚊的混合标本中的登革病毒RNA。整个过程只要数小时就可完成。这对蚊体内黄病毒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监测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库蠓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金华 陈立茵 +1 位作者 周方 虞以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8-83,共6页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不显库蠓(Culicoides obsolerus)、兴安库蠓(C.sianoensis)、怒江库蠓(C.nujiangensis)、灰黑库蠓(C.pulicaris)和刺螫库蠓(C.punct...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不显库蠓(Culicoides obsolerus)、兴安库蠓(C.sianoensis)、怒江库蠓(C.nujiangensis)、灰黑库蠓(C.pulicaris)和刺螫库蠓(C.punctatus)等5种库蠓雌虫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5种库蠓均含有12一14种主要脂肪酸,并以棕榈油酸(C16:1)、棕榈酸(C16:0)、油酸(C18:1)、硬脂酸(C18:0)含量最高,共占脂肪酸总量的70%以上、对主要脂肪酸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不显库蠓种团内任意两种库蠓间的欧氏距离小于不显库蠓种团种类与灰黑库蠓种团种类间的欧氏距离,说明脂肪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对库蠓分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蠓属 脂肪酸 研究 医学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埃立克体与犬埃立克体病研究近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华 马玉海 +5 位作者 佟世德 刘世忠 陈香蕊 温博海 莫卓寿 孙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埃立克体 犬埃立克体病 埃立克体病 中国 流行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德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胜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9-51,共3页
产单核细胞李斯德氏杆菌(下称李氏杆菌)是引起人类,特别是免疫功能障碍人的脑膜炎、败血症、流产、迟产的病原微生物,致死率高达33%。尽管早在1926年Murray等就已提出本菌对人、畜的致病性,但只是近几年来才真正认识该菌是一重要的食... 产单核细胞李斯德氏杆菌(下称李氏杆菌)是引起人类,特别是免疫功能障碍人的脑膜炎、败血症、流产、迟产的病原微生物,致死率高达33%。尽管早在1926年Murray等就已提出本菌对人、畜的致病性,但只是近几年来才真正认识该菌是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从所暴发的几起李氏杆菌病传播媒介看,动物性食品是主要的传播源,但目前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对李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以及检验方法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杆菌 李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研究
13
作者 李珉珉 刘叔文 +1 位作者 王珊珊 王小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垂直传播机制。方法选择6对抗-HCV与HCV RNA均阳性的母亲与胎儿,2对父亲抗-HCV与HCV RNA阳性、母亲阴性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检测父、母亲与子代HCV的感染标志,同时比较两代间所携HCV的基因型别与HCV C/E1区的...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垂直传播机制。方法选择6对抗-HCV与HCV RNA均阳性的母亲与胎儿,2对父亲抗-HCV与HCV RNA阳性、母亲阴性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检测父、母亲与子代HCV的感染标志,同时比较两代间所携HCV的基因型别与HCV C/E1区的序列同源性。结果6对母亲与胎儿HCV RNA阳性,基因型均一致,其中5对基因型别属Ⅱ型,1对属Ⅲ型。母亲与子代间所携HCV C/E1区的序列同源性极高,与其他母亲间、胎儿间的HCV同源性显著差异。2对父亲HCV RNA 阳性其胎儿未检测到HCV RNA。结论母亲与子代间存在出生前期的HCV的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检测 预防 母婴传播 父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垂直传播的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分型研究
14
作者 李珉珉 王珊珊 彭桂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27-42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垂直传播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在母亲与子代间的血清抗体型别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 6对母亲与胎儿抗 HCV与HCVRNA均阳性者为研究对象 ,以ELISA方法检测母亲与胎儿HCV血清抗体型别。结果 :6对母亲与胎儿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 目的 :探讨经垂直传播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在母亲与子代间的血清抗体型别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 6对母亲与胎儿抗 HCV与HCVRNA均阳性者为研究对象 ,以ELISA方法检测母亲与胎儿HCV血清抗体型别。结果 :6对母亲与胎儿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其中 5对属 1型 ,1对属 2型。结论 :母亲与胎儿所携HCV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垂直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 血清抗体分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技术研究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结构
15
作者 徐晓立 任瑞文 孙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6期32-34,共3页
利用 RAPD技术对 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包括 1 3 /1 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 3个群体、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臀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及欧洲猪与易... 利用 RAPD技术对 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包括 1 3 /1 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 3个群体、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臀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及欧洲猪与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 2个杂交后备猪群体。用 1 7条已筛选出的产生多态性的随机引物对模板 DNA进行扩增 ,共得到 3 8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型片段 ,片段长度在 2 0 0~ 40 0 0 bp之间。根据多态性结果计算出群体间的共有带率F及遗传距离指数 D,并以此绘制出群体的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逊易位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HA)应用研究的进展
16
作者 潘华 汪玉松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6-58,共3页
<正>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由乙酰氨基葡萄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酸性粘多糖。单糖之间以β—1、3糖苷链连接。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胜利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A、玉米赤霉烯醇、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醇等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已在许多实验室制备成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交叉反应少、可靠性好并易生产等特点。单抗与酶联。放免以及免疫亲和层析等快...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A、玉米赤霉烯醇、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醇等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已在许多实验室制备成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交叉反应少、可靠性好并易生产等特点。单抗与酶联。放免以及免疫亲和层析等快速免疫学方法结合可检测最低浓度达ng/ml的真菌毒素,并应用到检测玉米、花生、花生油、牛奶、奶制品和猪肾等食品中的真菌毒素。采用这些免疫学技术,样品制作一般简化为用溶剂抽提出真菌毒素后直接溶解,不需提纯;在该情况下能检出每kg样品中1~5μg的真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免疫学方法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丹毒实验诊断研究的进展
18
作者 傅启勇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89年第6期49-54,共6页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对本病虽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至今尚未完全控制,有时仍在一些养猪国家中爆发流行,成为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为了加深对本病的...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对本病虽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至今尚未完全控制,有时仍在一些养猪国家中爆发流行,成为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为了加深对本病的各种诊断方法的了解,现就猪丹毒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毒病 实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放松法对新兵集训期身心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英强 李权超 +1 位作者 曾岚 胡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5-486,共2页
目的 :研究全身放松兼自我意象训练法对新兵集训期身心反应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其心理卫生改善提供科学措施。方法 :选择两个生活与训练相同的新兵连队 ,其中一个连队为对照组 (n =76) ,另一连队为实施全身放松兼自我意象训练的实验组 ... 目的 :研究全身放松兼自我意象训练法对新兵集训期身心反应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其心理卫生改善提供科学措施。方法 :选择两个生活与训练相同的新兵连队 ,其中一个连队为对照组 (n =76) ,另一连队为实施全身放松兼自我意象训练的实验组 (n =76)。全身放松每天进行约 2 0min ,实验期持续 2 5个月。于实验期前、后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测试两组受试者的心身反应状况 ,并评价全身放松的作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新兵在集训后期的SCL -90阳性项目数由实验前 3 3 0± 18 40增至 42 4± 16 60 ,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 5项因子分值 ,均显著性高于实验前。全身放松实验组在实验期后 ,其SCL -90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 5项因子分值 ,均显著性低于实验前 ,且阳性项目数、总均分 ,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 6项因子分值 ,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后的相应值 (P <0 0 5 )。结论 :新兵集训后期因多种应激因素作用 ,其心身反应增多加重 ,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全身放松法能有效改善新兵应激适应期的多种心身反应和紧张状态 ,增强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放松法 新兵 集训期 身心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人群类鼻疽血清学调查及该地首例病人发现的报告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俐 韩藕儿 +5 位作者 赵忠利 王菊英 端青 陆振豸 张我东 赵春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39,共2页
自1975年李等在海南海口市、澄迈及榆林地区外界环境水中分离出23株类鼻疽菌,确认海南为类鼻瘟疫源地后,陆等又从猪脏器脓肿中及血清阳性猪体内获得该菌。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人群的感染情况,我们又多次到海南进行血清学及病人的调查,现... 自1975年李等在海南海口市、澄迈及榆林地区外界环境水中分离出23株类鼻疽菌,确认海南为类鼻瘟疫源地后,陆等又从猪脏器脓肿中及血清阳性猪体内获得该菌。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人群的感染情况,我们又多次到海南进行血清学及病人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血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