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载荷作用下简支梁的动态响应及裂纹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俊 张伟伟 马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3,共7页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根据移动载荷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特性,利用梁上一点振动信号对裂纹梁进行损伤识别。移动载荷经过梁上裂纹处时,必然导致梁响应时间历程曲线的奇异性,这种奇异性不能直接被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小波多分辨...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根据移动载荷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特性,利用梁上一点振动信号对裂纹梁进行损伤识别。移动载荷经过梁上裂纹处时,必然导致梁响应时间历程曲线的奇异性,这种奇异性不能直接被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小波多分辨率分析进行识别。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的瞬态分析方法进行裂纹梁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损伤识别数值模拟,通过梁上某一点挠度、速度和加速度的振动信号,利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有效地识别出单个及多个裂纹,同时扩展到多个同向和相向移动载荷作用下裂纹梁的损伤识别。最后,通过不同小波函数的分析结果比较,寻找更加有效的小波函数。以上的损伤识别方法均在较低的移动载荷速度作用下有效,随着速度的增加,裂纹梁损伤识别的有效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载荷 裂纹梁 损伤识别 小波多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sploit框架自动化渗透测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俊龙 《信息网络安全》 2013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概述了渗透测试类型和框架,并对其相关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指导方针(NIST SP800-115)、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框架(ISSAF)、开源安全测试方法手册(OSSTM)和渗透测试执行标准(PTES)中提出的不同渗透测试模型和方法... 文章概述了渗透测试类型和框架,并对其相关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指导方针(NIST SP800-115)、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框架(ISSAF)、开源安全测试方法手册(OSSTM)和渗透测试执行标准(PTES)中提出的不同渗透测试模型和方法,结合渗透测试框架Metasploit所具有漏洞攻击模块等相关组件,提出了一种由五个阶段组成的渗透测试模型,采用Ruby编程语言加以实现。通过对比实验,所开发的自动化渗透测试系统从漏洞检测率、成功率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该系统的成功利用将有效降低网络攻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测试 Metasploit框架 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结构模态测试中传感器优化配置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俊 聂振华 马宏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2,268,共6页
将有效独立法(EFI)和有效独立-驱动点残值法(EFI-DPR)应用到拱结构的模态分析传感器优化布置中,通过与传统的均分法(ED)进行数值和试验比较,找出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有效方法和合理方案。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拱结构模态分析的数值... 将有效独立法(EFI)和有效独立-驱动点残值法(EFI-DPR)应用到拱结构的模态分析传感器优化布置中,通过与传统的均分法(ED)进行数值和试验比较,找出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有效方法和合理方案。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拱结构模态分析的数值模拟,分别用3种方法对其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然后分别用均方差最小准则和模态保证准则对其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找出最适合的优化方法;最后结合拱结构模态试验,提出了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在拱结构模态试验中,ED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随机性较大。EFI法克服了这一缺点,且随着传感器数目的改变,其均方差呈规律性变化,为确定传感器优化数目提供了依据,其优化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优化布置 拱结构 模态测试 有效独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I——多媒体系统全数字化的代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超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11-12,共2页
数字多媒体技术是80年代中期之后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技术,它是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综合成就,它开创了计算机对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和实时处理的新时期。是90年代微机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关键词 多媒体系统 全数字化 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5
作者 林志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8-50,共3页
时间和空间在大多数时候是相互矛盾的。为获得高的速度往往要以牺牲存储空间为代价,反之亦然。本文首先介绍计算机存储体系中有关时间和空间关系的两个问题,接着结合笔者开发MIS的经验、体会,介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权衡,决定其利... 时间和空间在大多数时候是相互矛盾的。为获得高的速度往往要以牺牲存储空间为代价,反之亦然。本文首先介绍计算机存储体系中有关时间和空间关系的两个问题,接着结合笔者开发MIS的经验、体会,介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权衡,决定其利弊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空间 存储器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