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10所教学医院产ESBLs和质粒AmpC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孙宏莉 宁永忠 +2 位作者 廖康 王辉 朱任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23-329,共7页
目的研究全国10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同时产ESBLs及质粒型AmpC酶菌株的比率及其基因型特点,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差别。方法收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0所教学医院2003年度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90株和肺炎克雷伯菌61... 目的研究全国10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同时产ESBLs及质粒型AmpC酶菌株的比率及其基因型特点,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差别。方法收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0所教学医院2003年度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90株和肺炎克雷伯菌61株,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及序列分析确定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武汉、南京、济南等地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率相近,均在50%左右;北京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低于肺炎克雷伯菌;其他各城市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均略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在产ESBLs菌株中24.4%大肠埃希菌和19.4%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耐药。除沈阳无对头孢西丁耐药菌株外,其他医院均存在对头孢西丁耐药株。产ESBLs菌株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其中以CTX-M-9组最为常见,其次为CTX-M-1组。在同时产ESBLs和AmpC的菌株中,肺炎克雷伯菌多于大肠埃希菌,且均为CTX-M/ DHA-1型(多为CTX-M-9/DHA-1型)。3株同时产ESBLs和AmpC肺炎克雷伯菌的接合子PCR结果与其供体菌完全相同。结论参与本研究的各所教学医院产ESBLs菌株基因型主要为CTX-M-9组,在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中,肺炎克雷伯菌多于大肠埃希菌,多为CTX-M-9/DHA-1型,该酶可通过质粒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质粒型AMPC酶 CTX-M-9组酶 DHA-1型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中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孙宏莉 王辉 +11 位作者 陈民钧 孙自镛 俞云松 胡必杰 褚云卓 廖康 雷金娥 张兵 曹彬 何启勇 徐英春 谢秀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调查我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7年下半年全国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931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采用CLSI2008年版判断药敏结果。结果152株肺炎链球菌(全部为非脑脊... 目的调查我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7年下半年全国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931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采用CLSI2008年版判断药敏结果。结果152株肺炎链球菌(全部为非脑脊液标本,采用静脉青霉素折点判断),青霉素耐药株(PRSP)和青霉素中介株(PISP)分别占2.6%和25.0%。所有肺炎链球菌均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8.0%和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2.4%、80.9%和84.2%;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的敏感率分别为64.5%和59.1%,但PISP和PRSP对这2种抗生素均耐药。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SN)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9.5%和84.8%。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共发现替考拉宁中介的苯唑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3株和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1株。MRSA对氯霉素、复方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分别为83.2%、71.1%和50.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4%和75.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除氯霉素和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屎肠球菌。结论各地区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差异,PISP有逐年上升趋势。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江广理 廖康 +1 位作者 樊韵平 陈锡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内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及耐药率。结果 317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01耳,其中...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内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及耐药率。结果 317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01耳,其中细菌293耳,真菌8耳;无细菌生长16耳。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9耳(占28.1%),金黄色葡萄球菌83耳(占26.2%),铜绿假单胞菌46耳(占14.5%),奇异变形杆菌24 耳(占7.6%);敏感药物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耳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以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