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当状语的“刚”和“刚才”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晓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6-19,共4页
一些语法书认为“刚”和“刚才”都是副词。《现代汉语八百词》正确指出,“刚”是副词,表示发生在不久前;“刚才”是名词,表示说话前不久的时间。并比较了这两个词的区别,如“刚”只能用在动词前,“刚才”还可以用在体词前(刚才的事),... 一些语法书认为“刚”和“刚才”都是副词。《现代汉语八百词》正确指出,“刚”是副词,表示发生在不久前;“刚才”是名词,表示说话前不久的时间。并比较了这两个词的区别,如“刚”只能用在动词前,“刚才”还可以用在体词前(刚才的事),介词后(比刚才舒服些了);“刚才”后边可以用否定词(刚才不说)“刚”不行。 本文要讨论是,充当状语的“刚”和“刚才”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对句义和句子结构有什么影响。本文打算结合词性和语义的区别讨论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在充当状语时的根本差异。 1.与体态副词、助词的共现 1.1 “刚才”能跟表进行体的副词、助词共现,“刚”不行。如: (1)我刚才在洗猪菜。(韩少功) *我刚在洗猪菜。 (2)你妈刚才正念叨着你呢。*你妈刚正念叨着你呢。“刚”表完成体,跟“正、在、着、呢”等表进行体的词有语义冲突,所以不能共现。“刚才”表说话前不久的时间,跟体没有直接关联,可以跟多种体态副词、助词共现。 1.2 “刚才”能跟表已然的副词共现,“刚”,不行。如: (3)刚才已经对方部长说过。(矛盾)*刚已经对方部长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现 时间副词 时间名词 助词 方部 猪菜 体词 正念 语义冲突 句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基至正六年干谒事迹考论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松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刘基性情耿介自负 ,在元季四仕四辞 ,皆以位卑不足以成事 ,及与上司不合之故 ;后佐朱元璋成就帝业 ,在朝亦不交结联络 ,恋栈权位。然而 ,至正六年 ,在他人生盛年 ,却有一次不同寻常的干谒活动 ,与其性情似颇不合 ,十分耐人寻味 ,而迄来... 刘基性情耿介自负 ,在元季四仕四辞 ,皆以位卑不足以成事 ,及与上司不合之故 ;后佐朱元璋成就帝业 ,在朝亦不交结联络 ,恋栈权位。然而 ,至正六年 ,在他人生盛年 ,却有一次不同寻常的干谒活动 ,与其性情似颇不合 ,十分耐人寻味 ,而迄来均未有深入之论。因此 ,对此次干谒事件深入考辨 ,对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刘基的性情、人生 ,尤其是其弃元仕明的心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朱元璋 明朝 人生理想 干谒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政治与岳飞剧的兴衰 被引量:4
3
作者 康保成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84-87,共4页
一 公元一六四四年,腐朽的明王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同年,多尔衮率领清兵大举入关,随即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大血案。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在这屠杀与反抗的搏斗中拉开了序幕。 在整个上... 一 公元一六四四年,腐朽的明王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同年,多尔衮率领清兵大举入关,随即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大血案。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在这屠杀与反抗的搏斗中拉开了序幕。 在整个上层建筑的庞大肌体中,文艺是最敏感的一根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 剧目 岳家庄 道光 剧本 全目 京剧 潭州 戏曲 吴三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人的发现”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传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2,23,共10页
鲁迅的《祝福》,非常精准地刻写了中国式的恐惧心,并借助这恐惧心洞察了中国式的悲喜剧。这种根深蒂固的、有别于“忧患意识”的恐惧,究竟是什么?它来自何处?国人如何缓解这种恐惧,如何在悲喜剧之间平衡这种恐惧心?对这些问题,... 鲁迅的《祝福》,非常精准地刻写了中国式的恐惧心,并借助这恐惧心洞察了中国式的悲喜剧。这种根深蒂固的、有别于“忧患意识”的恐惧,究竟是什么?它来自何处?国人如何缓解这种恐惧,如何在悲喜剧之间平衡这种恐惧心?对这些问题,《祝福》有很深的理解。《祝福》的解答,远远大于对具体制度的控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发现 鲁迅 《祝福》 忧患意识 中国式 悲喜剧 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得”字动补式的组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街生 《汉语学报》 2009年第2期18-26,共9页
本文从小句结合的角度讨论"得"字动补式,认为其组构是由距离象似原则控制的,主动词小句和结果小句的语义关系越紧,形式上也越紧。语义关系的松紧制约"得"后名词性成分的分布、主动词和结果谓词的构成。
关键词 “得”字式 小句结合 控制度 距离象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结组构与名词配置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街生 《汉语学报》 2008年第2期31-39,共9页
动结式中结果小句强调结果状态还是变化过程、结果谓词是否语法化这两个因素与主动词小句和结果小句关系的松紧相关,它们也决定了动结式名词的基本配置,同时它们也受主动词、结果谓词的构成制约。
关键词 动结组构 名词配置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孟頫"行""隶(戾)"说发覆 被引量:1
7
作者 戚世隽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7-101,共5页
行 隶 之说 ,乃是元明之际所流行的有关艺术评论的用语 .赵孟在对绘画和杂剧的评论时 ,对 行 隶 的内涵作出不同评价 ,即谈画时推崇 隶 家 ;谈戏时则推崇 行 家 .
关键词 赵孟頫画评 剧评 “行”与“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的承继及限制——论陶然的故事新编小说
8
作者 朱崇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关键词 故事新编 陶然 现实主义 限制 承继 《岁月如歌》 短篇小说 《美人关》 小说创新 微型小说 《窥》 小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9
作者 刘卫国 黄海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102,共5页
2017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山大学中文系承办的“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 2017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山大学中文系承办的“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吉林、陕西等地的六十多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鲁迅议题及新文学百年议题,展开学术交流。现将会议学术交流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月刊》 《新文学史料》 学术研讨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综述 纪念 中山大学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故乡”寓言
10
作者 胡传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8,共8页
一、新的精神皈依鲁迅写于1921年1月的《故乡》,是中国'现代之发生'阶段出现的一个重要寓言。此外,《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作品,都隐约可见'故乡'寓言。这个寓言,往大的方面说... 一、新的精神皈依鲁迅写于1921年1月的《故乡》,是中国'现代之发生'阶段出现的一个重要寓言。此外,《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作品,都隐约可见'故乡'寓言。这个寓言,往大的方面说,是为现代知识人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知识人,创设了一个精神层面的'道',即使称不上'原道',亦堪称现代精神生长的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孤独者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反抗与也是反抗——鲁迅和阿尔志跋绥夫笔下人物性心理描写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崇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比较研究 鲁迅 阿尔志跋绥 性心理描写
全文增补中
《亨利四世》:诗人眼中的历史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念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67-69,共3页
《亨利四世》:诗人眼中的历史●张念马丁·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言说越自由,其所说越超然于卓纯的陈述”。①而作为诗人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戏剧有诗化倾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亨利四世》富有激情和饱含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发... 《亨利四世》:诗人眼中的历史●张念马丁·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言说越自由,其所说越超然于卓纯的陈述”。①而作为诗人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戏剧有诗化倾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亨利四世》富有激情和饱含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发现莎士比亚面对历史,没有作“单纯的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四世》 历史活动 诗人 人眼 莎士比亚 海德格尔 诗化倾向 历史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族和词族中的空格及其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范干良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30,共6页
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词 族 词汇系统实际上是词汇的意义结构系统。按照词与词之间的意义上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我们可以把词汇中的词进行分类。这样分出来的类,有人把它叫做类聚。实际上,如果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出来的各个类的内部的及类与类之间又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因此,词汇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象人类社会的族系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族 词汇系统 反义词 优死 同义词 “痛” 内宾 词汇的系统性 构想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现代意识评判传统文化的力作——读《中国文化概论》
14
作者 裘汉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3-64,共2页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许多人热心于研究、讨论文化问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等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究竟怎样正确认识、阐...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许多人热心于研究、讨论文化问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等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究竟怎样正确认识、阐述、评判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却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想弄清上述问题,必须从学习有关文化学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入手。《中国文化概论》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迫切需要。它是国内第一部从宏观上、总体上对中国文化进行探讨的论著,既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分析、探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意识 正确认识 现代文化 文化问题 西方文化 文化学 文化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陈澧《切韵考》论清浊看古今声调
15
作者 罗伟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6-79,共4页
从陈澧《切韵考》论清浊看古今声调罗伟豪一、孙论清浊是指五音声母在现代语言学中,清浊是指发音方式的带音与不带音。凡元音在常态语言皆属带音,而辅音则有带音与不带音两类。不带音旧称“清音”;带音旧称“浊音”。①在中国音韵学... 从陈澧《切韵考》论清浊看古今声调罗伟豪一、孙论清浊是指五音声母在现代语言学中,清浊是指发音方式的带音与不带音。凡元音在常态语言皆属带音,而辅音则有带音与不带音两类。不带音旧称“清音”;带音旧称“浊音”。①在中国音韵学史上,清浊始初定名所指含混,《切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母 方音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音韵学 清音 浊音 陈澧 《切韵考》 声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W+上”
16
作者 莫晓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35,共3页
名词性的“w+上”(w表示词或词组)有两类,一类表示处所位置,例如: 桌子上 衣服上 山坡上 大树上其中的“上”表示“顶部”、“表面”或“上方”等具体意思,是方位词。另一类不表示处所位置,例如: 思想上 方法上 学习上 安排上其中的... 名词性的“w+上”(w表示词或词组)有两类,一类表示处所位置,例如: 桌子上 衣服上 山坡上 大树上其中的“上”表示“顶部”、“表面”或“上方”等具体意思,是方位词。另一类不表示处所位置,例如: 思想上 方法上 学习上 安排上其中的“上”不表示具体意思,不是方位词。 本文要讨论的是后一类“w+上”。因为前一类“w+上”是名词语加方位词组成的方位结构,这在语法学界没有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缀 “上” 方位词语 复合名词 词组 名语素 吕叔湘 作品选 语法学 动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废名小说情感表现的诗性内涵
17
作者 许德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诗的言说和思的言说是废名小说的抒情策略。诗的言说是将复杂的情感外射到物象,使之客观化为诗的意象,在小说中显明呈现;而思的言说则是将情感从物中抽回并幽闭于人物内心深处,在人物的沉思中隐约呈现。这两种策略突破了传统的抒情方式... 诗的言说和思的言说是废名小说的抒情策略。诗的言说是将复杂的情感外射到物象,使之客观化为诗的意象,在小说中显明呈现;而思的言说则是将情感从物中抽回并幽闭于人物内心深处,在人物的沉思中隐约呈现。这两种策略突破了传统的抒情方式,使抒情由传达而转为体悟,召唤读者从人物的情感世界进入他们的精神存在,去感悟那无边的寂静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言说 思的言说 独一之诗 寂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